榜单搜索

山西医科大学图书馆

山西医科大学图书馆成立于1919年,全馆面积8766.46平方米,藏书量达422余万册,其中包括印刷型图书101余万册,期刊合订本13余万册,电子图书307余万册。各类中外专业数据库40余个,其中包括5个自建特色数据库,电子期刊43249种。内部管理系统使用北邮集成管理系统。图书馆先后七次被华北地区高等学校图书馆协会、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山西医科大学评为“先进集体”“双文明单位”。
目录
山西医科大学图书馆介绍

基本介绍

山西医科大学图书馆成立于1919年,是山西省医学领域藏书丰富和功能齐全的医学图书馆,分为迎泽校区分馆和中都校区图书馆。2017年中都校区图书馆(新馆)落成启用,两馆总面积47063平方米。

馆藏实力

截至2017年底,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44.9万余册(含院系图书),中外文现刊700种;电子图书470.4万余册,电子期刊646.6万余册,学位论文6377439册,音视频资源62900小时,拥有各类型中外专业数据库39个。近年来,图书馆对文献资源建设类型进行了适时调整,大力加强网络化和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形成了以生物医学文献为重点,实体馆藏与数字化馆藏并重,涵盖各学科门类,包含丰富文献类型和载体形式的综合馆藏资源体系。

实用信息

借阅规则

1.图书通借通还服务规则:

“图书通借”是指本校读者凭借阅证可以在山西医科大学所属任一校区的图书馆内借阅图书,“图书通还”是指读者可以在山西医科大学任一校区的图书馆就近归还所借图书。比如:学生在新校区借书后,带书到老校区实习,阅读完毕可以就近在老校区图书馆归还所借图书,续借也一样。

具体服务规则:

① 服务对象:凡是持有本校图书馆借阅证的读者。

② 在图书馆开放时间,读者可在任一校区图书馆借阅或者归还其它校区图书馆的图书。

2.阅览室管理通则

① 爱惜图书馆阅览室所藏书籍、报刊等文献资料,以及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和阅览桌椅,不得进行裁割、刻划、涂写或损坏。严禁窃书,违者照章处罚和赔偿,情节恶劣者送交学校有关部门追究责任。

② 禁止在各阅览区室进食,禁止携带任何食品进入图书馆。读者进入图书馆各阅览室须保持安静、整洁、卫生,不得喧哗、朗读、大声接听手机、吸烟、用火和随意抛丢果皮、纸屑。

③ 馆内的阅览座位属于公共资源,读者不得用物品、书籍抢占阅览座位,禁止隔夜占用存包柜存放各种物品,不得随意挪动阅览座椅及其他设备。

④ 校外读者按照图书馆校外读者接待的相关规定办理进馆手续后,需到阅览室阅览时,凭本人有效证件,按各阅览区室规定的阅览程序办理相关手续。

3.电子阅览室管理办法

① 读者在使用机器时,如遇问题,请及时报告管理人员,读者本人不得私自更改计算机的设置,不得随意卸载和安装程序;更不得拆卸机器及其外围设备;读者下载的数据,须及时用闪存或其它方式转存带走,以免丢失。

② 电子阅览室计算机仅供查询学术资源,提倡文明阅读,禁止聊天、游戏等娱乐性活动,坚决杜绝浏览和传播黄色及其它不良信息,不听劝告者立即取消上机资格,情节严重者一律按国家有关法规、学校及图书馆的相关管理制度处理。

③ 本校读者可以带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到电子阅览室上网学习,所需账号由读者本人带学生证到网络中心申请办理。

其他信息

图书馆服务功能完备,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等不断涌现,拥有多种现代化的服务手段,可为读者提供提供借阅、检索、咨询、文献传递、远程访问、馆际互借、课题查新、听音收视以及3D打印和人体解剖VR体验等多层次的服务。

图书馆工作由主管校长负责,下设学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该委员会按照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章程进行管理和协调工作。图书馆机构设有办公室、资源建设部、借阅部、信息咨询部、学科服务部、阅读推广部、多媒体技术部、网络系统部、迎泽区分馆。

山西医科大学图书馆相关榜单
山西十大图书馆 山西十大著名图书馆 山西有哪些高校图书馆
山西十大图书馆名单如下:山西省图书馆、太原市图书馆、祁县图书馆、临汾市图书馆、长治市图书馆、晋城市图书馆、朔州市图书馆、灵石县图书馆、晋中市图书馆、汾阳市图书馆,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图书馆
  • 人才市场
  • 书城
  • 公共服务
  • 城市景观设施
  • 城市数据排行
  • 风俗文化
  • 城市品牌
  • 城市名片
  • 行政区划
  • 热门文章
  • 成都十大图书馆
  • 深圳十大图书馆
  • 大连十大图书馆
  • 武汉十大图书馆
  • 中国十大书城
  • 杭州十大图书馆
  • 中国十大最美图书馆
  • 中国高校十大图书馆
  • 世界十大图书馆
  • 北京十大图书馆
  • 上海十大人才市场
  • 贵阳十大图书馆
  • 宁波十大人才市场
  • 江苏十大图书馆
  • 南京十大图书馆
  • 热门词条
  • 1
    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
  • 2
    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
  • 3
    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
  • 4
    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
  • 5
    郑州大学图书馆
  • 6
    北京大学图书馆
  • 7
    湖北大学图书馆
  • 8
    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
  • 9
    安徽新华学院图书馆
  • 10
    江汉大学图书馆
  • 11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图书馆
  • 12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
  • 13
    安徽财经大学图书馆
  • 14
    武汉大学图书馆
  • 15
    安徽大学图书馆
  • 16
    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
  • 17
    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
  • 18
    南昌大学图书馆
  • 19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 20
    安徽建筑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