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杨姓

杨姓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隋朝、南吴的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为得姓始祖。“杨”是太阳的意思,“木”和“昜”组成。“木”指杨树,“昜”古同“阳”,是“日升汤谷”的形象描写。以此为图腾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杨氏族,由此产生了杨姓族徽,最终形成了姓氏。
目录
杨姓介绍

杨姓,中华姓氏之一,据说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隋朝、南吴的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为得姓始祖。

杨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至2015年2月,杨姓总人口约有4270万,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杨姓人口约有380万,是杨姓第一大省。

“杨”是太阳的意思,由“木”和“昜”组成。“木”指扶桑,也称杨树,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在今连云港云合山),“昜”古同“阳”,是“日升汤谷”的形象描写。以此为图腾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杨氏族,由此产生了杨姓族徽,最终形成了姓氏。

历史发展

起源始祖

起源源流

据考古及基因研究显示,中国人的姓氏起源是存在多地区多起源的趋势。全基因组基因分型研究表明,远古时期中国人祖先沿着从南往北的路线迁徙,才形成了如今的人群。不过在文字资料的记述以及传说,中国人是从北往南迁徙而形成。据说杨(Yang)姓源出主要有:

1、源自姬姓:

出自黄帝之后西周王族,有三种说法,其源均为周朝王室。

①源于周武王孙,叔虞次子,晋侯燮父之弟。晋武公(叔虞十一世孙)时,封次子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

②源于周宣王子长父。宣王时期,周宣王姬静将子长父封到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杨侯,春秋时杨为晋所灭,其后裔以杨为姓。

③源于晋武公子伯侨。晋灭杨后,封杨地为大夫羊舌肸(字叔向)的食邑。羊舌氏出于姬姓,因晋武公次子伯侨之孙突当时食邑于羊舌,故以羊舌为姓。至晋顷公十二年(前514年),晋灭羊舌氏,食我的儿子杨道逃到华山,居住在弘农华阴,以祖宗封地杨为姓,其后代开基各地,成为杨氏繁衍发展的主流,史称杨氏正宗。 

2、源自扬姓

古时杨扬不分,以邑为氏。

3、源于改姓而来:

改杨姓,主要由同源、避难、避仇、收养、过继、赐姓以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构成。

①赐姓:隋代杨义臣本姓尉迟氏,鲜卑族,为北魏勋臣八姓之一。义臣之父尉迟崇,隋初随行军总管达奚长儒与突厥交战,力战而死。隋文帝因对尉迟崇功业的追忆,下诏赐义臣国姓杨氏。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僚族分支)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

②收养:西晋氏族首领百顷氐王杨飞龙,收养外甥令狐茂搜,改其姓为杨氏。杨复光,本姓乔,少时养于内侍杨玄价家,遂转姓杨。杨守亮,本姓訾名亮,杨复光平定江西黄巢起义军时,得訾亮,养为假子,转姓杨,改名守亮。

③避难:今浙江省诸暨市的概浦杨姓,为倪姓所改。倪盈第八世孙倪炤,仕宋为龙图阁学士,因反对王安石的变法,遭流新州。当时,倪炤的幼子倪顺尚在襁褓之中,匿概浦外家。官府勾之,外祖母孟氏以幼舅同庚者易之,得以保全。及倪顺长大,力学皆优,念外家杨姓之恩,改为杨姓。

④少数民族改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政策,其中的莫胡卢氏改为杨姓。白族中,杨姓一直是主要姓氏,唐朝时为白族第一大姓。

得姓始祖

杨伯侨,又名文实,献公之弟。周襄王念其先人功勋,仍封伯侨于杨,为杨侯,承继乃祖爵位,谥贤敬。

迁徙传播

杨姓发源地,是在今山西省境内。春秋时杨为晋所灭,杨姓便向西发展繁衍,其先迁入陕西,后迁入山西省汾水中游的霍县一带,而后繁衍至河南。 

春秋战国时期,有杨氏族人迁入江汉地区(今湖北省潜江一带),后因楚国势力不断加强,他们向东南迁至江西。与此同时,又有杨氏族人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秦汉时期,杨姓有的迁居河内,有的迁居冯翊(今陕西大荔),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地区。杨姓入川也于此时,多由湖北、陕西迁去。

晋、唐、宋时期,由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唐玄宗时的“安史之乱”及宋代的“靖康之乱”,中原社会动荡,许多杨姓子孙为了避乱,大举南迁,其中以福建为迁播中心。

公元1056年(宋仁宗嘉祐元年)潮汕大多杨姓居民始祖杨绘,晚年弃官南下,来海阳县官溪都(今榕城区仙桥、梅云一带)定居,创槎桥村。杨氏一支在此繁衍生殖并蕃迁潮汕各地。

凤湖杨厝,在揭西县凤江镇,开基祖杨梅轩,先祖杨三阳原居揭阳槎桥乡,后移居揭阳(今属澄海)蓬州都外砂乡。至二世杨公道(1331~1396),字程川,明洪武四年因避土匪许之信之乱,再移霖田都棉湖寨西门,从事商业。杨公道置粮田三千三百余亩,分给诸子。明正统十一年曾孙杨梅轩移居凤湖开基,成为凤湖杨氏一支。

元末明初,大批江西、浙江的杨姓宗族,迁往湖广地区。随后,杨姓也开始了大规模向海外迁移,移居的主要地区是在今天东南亚一带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孟加拉、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

人口分布

宋朝时期,杨姓大约有21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7%,排在王、李、张、赵、刘、陈之后,为宋朝第7大姓。杨姓第一大省是四川。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陕西、山西,这三省杨姓大约占全国杨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河南、河北、湖南,这三省的杨姓又集中了20%。全国形成了以川湘、陕晋、冀豫为中心的三大块杨姓聚集地。

明朝时期,杨姓大约有24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5%,为明朝第6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11.1%)、江西(10.7%)、江苏(10.3%)、山东(10.1%),这四省杨姓大约占杨姓总人口的42%;其次分布于山西(9.4%)、四川(7.8%)、福建(7.6%)、陕西(5.9%)、湖南(5.5%),这五省的杨姓又集中了36%。浙江一跃成为杨姓第一大省。宋、元、明600余年中,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杨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慢些,杨姓人口总增加率仅为13%,净增加了30万。杨姓人口的分布总格局也发生变化,人口主要向东南地区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浙苏鲁、赣闽、晋陕、川湘四大块杨姓人口聚集地区,重心由西部传到了东南部。 

当代,杨姓总人口已超过4000万,为全国6大姓之一,约占全国人口的3.1%。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河南、云南三省,大约占杨姓总人口的30%;其次分布于山东、湖北、湖南、贵州、河北,这五省又集中了30%。四川为当代杨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云贵川湘、豫冀鲁鄂两块杨姓聚集区。在人群中,分布在云贵、四川大部、重庆南部、湖南西部、广西北部,杨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4.5%以上,有的达13%,占了国土面积的13.6%,居住了大约23%的杨姓人口。在晋冀豫、京津、陕宁、甘肃大部、青海东部、新疆北端、内蒙古中部和东北部、黑吉西部、湖北大部、湖南中部和北部、安徽西北部、广西中部,杨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3%-4.5%,其覆盖面积占了国土面积的27.3%,居住了大约34%的杨姓人口。

海外分布

杨姓向海外比较大范围的移民,是在元末以后,尤其是在明代郑和下西洋以后,这是中国南部特别是福建、浙江、广东等省的杨姓人士向海外迁移的发轫时期。主要是为了避免天灾人祸而向海外谋生的。移居的主要地区是在今天东南亚一带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孟加拉、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

在鸦片战争以后直到 20世纪初叶,或因政治避难,或为追求西方科技,或为寻找革命真理,杨姓人士迁居的主要地区则面向西方欧美一带,这也是杨姓人士飘洋过海的第二个重要时期。

马来西亚沙巴州杨氏

这是杨姓人士足迹踏遍东南亚的第一步。据史料记载,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的浙江绍兴人杨云川,曾随军渡海去北婆罗洲,即今马来西亚沙巴州。云川在此长期羁留,而与当地鲁顺族酋长女儿相爱而结婚。公主后因云川遇难而为夫跳海殉节,留下了“寡妇山”这一游览胜地。而后有原籍福建漳州长泰人杨原抄(1858—1925年),于1877年只身南渡,抵达新加坡,寄宿同乡宗亲会馆中,后又移居今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经过艰苦努力,创建立古晋市,成为当地著名的实业家和华侨领袖。这里已建立了沙捞越古晋董杨宗亲会。这个宗亲会成立于1971年,包括沙捞越的民丹莪、泗里街、加帛、加拿逸和诗巫等5个地区的杨姓,其次还有美里杨氏公会和雪龙杨氏公会。 

孟加拉杨氏

清乾隆四十五年至四十八年间(1780—1783年),杨姓人士杨阿秋去印度经商,在孟加拉胡格里河畔定居下来,并吸引、接纳中国的侨民,在当时的印度加尔各答建立了“中国城”,从而在印度和孟加拉繁衍生息。

缅甸仰光杨氏

始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至今已146年了。他们为谋团结、敦亲谊,于清光绪元年 (1875年)在仰光建立了“四知总堂”。嗣后,1922年旅缅侨领杨昭固,又倡议新建植德堂于仰光海滨街三若开恒头,门牌 75—76号第三、四楼,1925年冬落成。当时“四知总堂”的会址系租赁,岁时莅止、春秋祭祀,咸感局促。

1957年由几位正副理事长倡议筹建会所,推举杨唐豪为建委会主任,着手劝募基金,幸得诸族亲热烈支持,踊跃捐献,数月之间,巨款立就。1958年购地于仰光海域街门牌400号,第二年己亥冬兴工,越三年辛丑告竣。内部雕刻布置,历时经岁,至1962年12月举行落成庆典。已在全缅各重镇、市区筹设分堂,宗旨是联系宗亲、加强团结,尽力推行族亲福利,并协助贫穷子弟就学或介绍职业。 

菲律宾杨氏

杨姓人士已散布在菲律宾全国各地区。宗亲总会成立于 1950年3月19日,会址设在马尼拉市,下面还有礼智三描分会(礼智市)、宿务分会(宿务市)、三宝颜分会(三宝颜市)、纳卯分会(纳卯市)、班乃西黑人省分会(怡郎市)和美骨区分会及五宝杨氏家族会等。这里的杨姓人士大都来自中国福建的泉州市、厦门市及其附近的晋江、金门、同安、安溪等县。 

新加坡杨氏

新加坡有70%以上的华侨,其中杨姓人士占了较大的比重。他们最初去新加坡的具体时间虽然难以考证,但据记载,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在这里就成立了槟城杨氏植德堂公司。嗣后又在这里建立了新加坡杨氏总会及新加坡潮安仙乐杨氏互助社、星洲湖峰社杨氏公会、槟城杨氏公会和新加坡潮州弘农杨氏公会等宗亲会组织。

泰国杨氏

居住在泰国的杨姓人士也不少,他们在这里建立了泰国杨氏宗亲总会。

印度尼西亚杨氏

居住在印尼的杨姓人士建立了印尼杨氏宗亲总会和印尼万隆佛昙杨氏联谊会。后者为以伯侨公为大始祖,直系传下第59世的世隆公,开基于福建漳浦县佛昙镇衍派的子孙居住于万隆市者所组成,会员800余户,达5000余众。还有印尼坤旬杨氏弘农世家,这一家曾于1994年8月组团回河南灵宝市汉太尉杨震教书地三鳝书堂祭祖,,并在开封参加了新建天波杨府的剪彩活动。 

欧美澳洲杨氏

20世纪以来,杨姓子孙在留学或经商的过程中,侨居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洲的杨氏很多。这些人在贸易、科学、艺术、工程、政治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许多人都成了各界精英。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美国国家工程师学院院士杨祖佑,当年即被布什总统任命为总统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等众多知名人士; 

姓氏文化

郡望堂号

郡望

主要有弘农郡、天水郡、河内郡等。

堂号

弘农堂:弘农,地名,古为陕西之弘农县,今为陕西之华阴县,是杨姓先人杼公兴旺发祥之地,以望立堂。

关西堂:东汉时有关西人杨震,博览明经,时人称他是“关西孔子”。故而得名。

四知堂:杨震当荆州刺史时,非常清廉。拒绝行贿者时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后世遂以“四知”为堂号。

此外,杨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孔庙堂、不李堂,不陈堂,光裕堂、赐书堂、崇本堂、清白堂、务本堂、绍兴堂、瑞本堂、绍先堂、河东堂、栖霞堂、秦和堂、鸿仪堂、安阳堂、鸿山堂、新杨堂、道南堂、信海堂、北山堂、洪洞堂等。

宗祠对联

四言通用联

三公泽世;四杰传芳。

上联典指东汉杨震,列三公之位。下联典指杨炯,他和王勃、骆宾王、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五言通用联

佳气生朝夕;清言见古今。

此联为清代书法家杨宾撰书联。

七言通用联

关西世第弘农郡;河内家声光裕堂。

全联典指杨姓名郡名堂。

程门立雪尊师道;孔圣传家立美名。

上联典指北宋哲学家杨时,有“程门立雪”传说。下联典指东汉的杨震。

三相才华齐凤阙;千金诗赋重钟山。

上联典出明代杨士奇、杨荣、杨溥三宰相。下联典出明代杨廉夫,能诗,太祖朱元璋曾称赞他的《钟山》诗“值千金,姑且赏赐五百。”

载福勋名垂宇宙;云中旭日吊英贤。

此联为清代抗日名将杨载云庙联。

忌我何尝非赏识;欺人毕竟不英雄。

此联为清代名将杨芳自题联。

是何意态雄且杰;不露文章世已惊。

此联为明代杨继盛自题联。

祠开苕左新门第;村纪关西旧世家。

此联为浙江省湖州杨氏宗祠联。

八言及以上通用联

立雪表恭,摘星见志;鱣堂集庆,雀馆呈祥。

上联典出北宋文学家杨时,杨亿。下联典指东汉杨震,传说其讲堂前,有冠雀衔三鱣鱼至。

眼里有余闲,登山临水觞咏;身外无长物,布衣素食琴书。

此联为清代书法家杨沂孙自题联。

关西孔夫子,英雄人物宗风范;北宋杨家将,文武衣冠祖庙光。

此联为江西省上犹县杨氏宗祠联。

忍人、让人莫去害人,行一片公道增福增寿;修己、克己安分守己,存半点天理积子积孙。

此联为广东省兴宁县大坪镇布路村杨氏宗祠善庆围堂联。

家谱文献

谱名 编者及编撰方式 藏地

弘农杨氏重修房谱 编撰者不详 藏于福建省明溪县龟山乡

瓮来、竹林坪、大叉杨氏族谱 清道光五年杨再传等撰修 藏于湖南省凤凰县

江苏无锡鸿山杨氏宗谱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杨春池主修,清光绪二年木刻活字印本 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江苏无锡鸿山杨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 杨楫纂修,民国六年木刻活字印本 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人民大学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无锡杨氏寺头支谱六卷,首一卷 杨秀续修,清光绪五年木刻活字印本 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象山方前杨氏宗谱一卷 顾云峰撰,清光绪十六年木刻活字印本 藏于浙江省象山县文物管理局

浙江象山李家弄杨氏宗谱一卷 徐沛禄重修,民国三年木刻活字印本 藏于浙江省象山县文物管理局

杨姓字辈排行

地域 字辈

重庆合川 永秉必朝廷兴仁可以德世代有贤良忠正刚常泽源本至圭锡涵良佑成均汉校宣台伯海堂照笔明

重庆开县 永正传朝国家和万事兴忠厚成名远诗书裕后昆祖德根基长丕振百年春世代起流芳文运才学亨堂前攀丹桂林中玉树荫

重庆巫山 志道世荣怀锡德永发祥敬守国庭献登崇孝友良进修全大美敏学焕文章立念思先泽继承正启芳

重庆大足 再政通光国恩卿中良相传登大顺

湖北沔阳 元伯光天日月星辰宗之源远世代克成

湖南龙山 廷进再政通光昌盛道宏元才仁上大朝国定常公枝开荣芳友万世永兴宗

湖南湘乡 尧政应洪日名士百代昌容让传国美忠良永远彰

四川达州 楚其士本正文天如可用才长宜从新知时成先以安全多加仁

四川广安 文元朝显达人承先绪善述绍嘉声曾荣昭督庆百代著芳明

四川巴中 林朝怀秀贤体忠大友维正其时长发祥世永昌修德泽征宗帮卫祖宗显民洋

安徽安庆 中浮鼎振大有咸林益千风遇礼代同仁

江苏六合 田德常林玉昌保贵如金

辽宁抚顺 万金法庆常树立永吉祥兴家助为本盛世久安康

陕西安康 世远嗣番发祥汉佑富本培元钟灵毓秀

广东汕尾 梅宏石耆纯绍世耀维与源天宜继畴本允捷位永其明德克开宗道占来初为可贵必广聚居肇毓培立礼宅仁作嘉瑞垂守有成量益大济美集祥长锡萃

贵州毕节 银孟洪灿曾居家永时春正大光明远万代世泽长

山东临沂 传家惟效友继世尚公平一本常敦序同宗保令名法权自先启守之在心中敬绍兴绪远复立鸿文通

广东凤湖 淑骘允宗庆,英天以志必,元仲祺肇昌,鸿基乃益辟,贤良善克承,勋业渐盈积,俊杰列朝邦,芳声昭世德。

姓氏名望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杨姓历代名人805名,占总名人数1.77%,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八位;杨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数2.02%,排在第六位;杨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的1.96%,排在第十位;杨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2.12%,排在第十一位。

姓名 朝代 生卒年 籍贯地 备注

杨朱 战国 不详 魏国 哲学家,道家杨朱学说派创始人

杨雄 西汉 前53年-18年 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县) 汉赋四大家之一

杨震 东汉 ?-124年 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 官员,曾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杨坚 隋朝 541年-604年 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 代周建隋灭陈,结束南北分裂局面

杨素 隋朝 544年-606年 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 隋朝开国元勋

杨广 隋朝 569─618年 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 完善科举制度,开凿大运河

杨行密 唐末 852年-905年 庐州合肥(今安徽长丰) 政治家、军事家,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奠基人

杨业 北宋 ?-986年 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 将领

杨安儿 金末 ?-1214年 山东东路益都(今山东青州) 红袄军起义首领

杨万里 南宋 1127年-1206年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 南宋四大家之一

杨璟 明朝 ?-1383年 合肥 将领,封璟营阳侯。

杨士奇 明朝 1366年-1444年 江西泰和(今江西省泰和县) 内阁首辅,政治家

杨荣 明朝 1371年-1440年 建安(今福建建瓯) 内阁大学士

杨溥 明朝 1372年-1446年 湖广石首(今湖北石首) 内阁首辅,谥号文定

杨一清 明朝 1454年-1530年 镇江丹徒(今属江苏省) 政治家、文学家

杨继盛 明朝 1516年-1555年 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谏臣,官至兵部员外郎

杨秀清 清朝 1823年-1856年 广西桂平 太平天国左辅正军师,东王

杨绛 中华民国 1911年-2016年 北京 翻译家、文学家、戏剧家

杨利伟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65年- 辽宁 绥中县 中国第一代航天员

杨贤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39年- 揭阳县凤湖乡后角村 原任中国联通通信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希雨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不明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杨钰莹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71年- 江西南昌 内地女歌

杨伯江 中华人民共和国 籍贯不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

杨威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80年- 湖北省仙桃市 体操运动员

杨丞琳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84年- 台湾省台北市 女歌手、演员、主持人

杨幂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86年- 北京市 女演员

杨姓相关榜单
四川省十大姓氏排名 四川姓氏人数前十 四川十大姓排名
四川省十大姓氏名单如下:李姓、王姓、张姓、刘姓、陈姓、杨姓、黄姓、周姓、罗姓、何姓,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2023中国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 中国姓氏人口最新排名2023
中国姓氏人口排行榜2023名单如下:王姓、李姓、张姓、刘姓、陈姓、杨姓、黄姓、赵姓、吴姓、周姓,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广东十大姓氏排行榜 广东姓氏人口数量表 广东省哪个姓最多
广东省十大姓氏名单如下:李姓、黄姓、陈姓、张姓、刘姓、林姓、杨姓、王姓、吴姓、梁姓,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山东省十大人口最多的姓氏 山东姓氏人数前十 山东十大姓氏排名
山东省十大姓氏名单如下:王姓、张姓、李姓、刘姓、孙姓、赵姓、杨姓、陈姓、徐姓、马姓,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台湾姓氏人口排行榜 台湾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 台湾什么姓氏最多
台湾十大姓氏名单如下:林姓、陈姓、黄姓、张姓、李姓、王姓、吴姓、杨姓、刘姓、蔡姓,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更多榜中榜推荐
于姓氏起源和来历 于姓是谁的后代
据《姓氏考略》记载,周武王姬发的第三个儿子被称为“于公”,其后代以于为姓。如果您想了解于姓氏起源和来历、于姓是谁的后代、于姓在百家姓排第几、于姓人口有多少、于姓名人有哪些、于姓怎么取名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纪姓氏起源和来历 纪姓是谁的后代
纪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如果您想了解纪姓氏起源和来历、纪姓是谁的后代、纪姓在百家姓排第几、纪姓人口有多少、纪姓名人有哪些、纪姓怎么取名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全姓氏起源和来历 全姓是谁的后代
全姓的起源和来历比较复杂,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全姓源于姬姓,出自周朝时期齐国的一个大夫家族,属于以封地盖邑为姓。如果您想了解全姓氏起源和来历、全姓是谁的后代、全姓在百家姓排第几、全姓人口有多少、全姓名人有哪些、全姓怎么取名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艾姓氏起源和来历 艾姓是谁的后代
艾姓是炎帝后代,艾姓始祖:少康。如果您想了解艾姓氏起源和来历、艾姓是谁的后代、艾姓在百家姓排第几、艾姓人口有多少、艾姓名人有哪些、艾姓怎么取名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和姓氏起源和来历 和姓是谁的后代
根据《中国姓氏大辞典》等资料记载,和姓的人口数量在当今中国排名第171位,大约有26万人。如果您想了解和姓氏起源和来历、和姓是谁的后代、和姓在百家姓排第几、和姓人口有多少、和姓名人有哪些、和姓怎么取名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邱姓氏起源和来历 邱姓是谁的后代
全国邱姓总人口约371万,占全国总人口的约0.3%。如果您想了解邱姓氏起源和来历、邱姓是谁的后代、邱姓在百家姓排第几、邱姓人口有多少、邱姓名人有哪些、邱姓怎么取名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赖姓氏起源和来历 赖姓是谁的后代
当代赖姓的人口已达到216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8%。如果您想了解赖姓氏起源和来历、赖姓是谁的后代、赖姓在百家姓排第几、赖姓人口有多少、赖姓名人有哪些、赖姓怎么取名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牛姓氏起源和来历 牛姓是谁的后代
牛姓人口约22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18%。如果您想了解牛姓氏起源和来历、牛姓是谁的后代、牛姓在百家姓排第几、牛姓人口有多少、牛姓名人有哪些、牛姓怎么取名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盖姓氏起源和来历 盖姓是谁的后代
盖姓在历史上来源众多,其中主要的一支是由炎帝的后代形成的。如果您想了解盖姓氏起源和来历、盖姓是谁的后代、盖姓在百家姓排第几、盖姓人口有多少、盖姓名人有哪些、盖姓怎么取名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竺姓氏起源和来历 竺姓是谁的后代
根据公开资料,竺姓人口约十六万余人,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12%。如果您想了解竺姓氏起源和来历、竺姓是谁的后代、竺姓在百家姓排第几、竺姓人口有多少、竺姓名人有哪些、竺姓怎么取名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侯姓氏起源和来历 侯姓是谁的后代
据《姓氏考略》记载,夏、商时代,晋国缗侯被周成王封为侯爵,建立了侯国,世称后,他的子孙后代以国名为姓氏,称侯氏。如果您想了解侯姓氏起源和来历、侯姓是谁的后代、侯姓在百家姓排第几、侯姓人口有多少、侯姓名人有哪些、侯姓怎么取名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葛姓氏起源和来历 葛姓是谁的后代
葛姓是一个较常见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20位。如果您想了解葛姓氏起源和来历、葛姓是谁的后代、葛姓在百家姓排第几、葛姓人口有多少、葛姓名人有哪些、葛姓怎么取名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祝姓氏起源和来历 祝姓是谁的后代
祝姓在赣皖浙、四川地区特别昌盛。当今祝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089%,总人口大约有111万余。如果您想了解祝姓氏起源和来历、祝姓是谁的后代、祝姓在百家姓排第几、祝姓人口有多少、祝姓名人有哪些、祝姓怎么取名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曾姓氏起源和来历 曾姓是谁的后代
据《姓氏考略》、《姓苑》等记载,夏禹的后裔以国名为氏,称为曾氏。如果您想了解曾姓氏起源和来历、曾姓是谁的后代、曾姓在百家姓排第几、曾姓人口有多少、曾姓名人有哪些、曾姓怎么取名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井姓氏起源和来历 井姓是谁的后代
井姓的来源有两个说法,一是出自姬姓,二是出自东姓。如果您想了解井姓氏起源和来历、井姓是谁的后代、井姓在百家姓排第几、井姓人口有多少、井姓名人有哪些、井姓怎么取名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2023中国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 中国姓氏人口最新排名2023
中国姓氏人口排行榜2023名单如下:王姓、李姓、张姓、刘姓、陈姓、杨姓、黄姓、赵姓、吴姓、周姓,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十大最稀有的姓氏 什么姓氏的人最少 稀有姓氏排行榜
中国十大最稀有的姓氏名单如下:贶姓、酱姓、难姓、死姓、写作上山下丘,读作yà、姒姓、点姓、蛇姓、王孙姓、最姓,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笔画最多的十个姓氏 中国最复杂的姓氏 最多笔画的姓有哪些
笔画最多的姓氏前十名名单如下:矗姓、鬻姓、爨姓、赣姓、囊姓、夔姓、籍姓、霸姓、酆姓、露姓,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笔画最少的十个姓氏 中国最简单的姓氏 最少笔画的姓有哪些
笔画最少的姓氏前十个名单如下:一姓、乙姓、丨姓、二姓、卜姓、丁姓、刀姓、力姓、刁姓、乃姓,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古代十大复姓 史上最著名的复姓 中国出名的复姓盘点
中国十大著名复姓名单如下:司马姓、诸葛姓、欧阳姓、宇文姓、公孙姓、独孤姓、上官姓、完颜姓、慕容姓、皇甫姓,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最稀少的十个复姓 人口最少的复姓是哪个 罕见的复姓盘点
中国十大罕见复姓名单如下:大狐姓、秃发姓、即墨姓、独孤姓、公西姓、公冶姓、梁丘姓、羊舌姓、巫马姓、第五姓,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人口最多的十个复姓 中国复姓人数排名 中国常见复姓有哪些
中国十大常见复姓名单如下:欧阳姓、皇甫姓、上官姓、诸葛姓、令狐姓、司徒姓、夏侯姓、司马姓、贺兰姓、申屠姓,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十大恐怖姓氏 最诡异的姓氏有哪些 中国最可怕的姓氏盘点
十大最恐怖的姓氏名单如下:死姓、鬼姓、尸姓、阴姓、冥姓、毒姓、肥姓、睾姓、暴姓、鸡姓,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盘点中华上古八大姓 中国最古老的八大姓氏是什么
中国上古八大姓名单如下:姬姓、姜姓、姒姓、嬴姓、妘姓、妫姓、姚姓、妊姓,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满洲八大姓 满族八大姓氏排名 最正宗的满族姓氏
满洲八大姓名单如下: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钮祜禄氏、常枫、陈丽华,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台湾姓氏人口排行榜 台湾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 台湾什么姓氏最多
台湾十大姓氏名单如下:林姓、陈姓、黄姓、张姓、李姓、王姓、吴姓、杨姓、刘姓、蔡姓,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广东十大姓氏排行榜 广东姓氏人口数量表 广东省哪个姓最多
广东省十大姓氏名单如下:李姓、黄姓、陈姓、张姓、刘姓、林姓、杨姓、王姓、吴姓、梁姓,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江西十大姓氏有哪些 江西姓氏人口排行榜 江西哪个姓氏最多
江西省十大姓氏名单如下:刘姓、李姓、陈姓、张姓、王姓、黄姓、胡姓、徐姓、吴姓、周姓,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四川省十大姓氏排名 四川姓氏人数前十 四川十大姓排名
四川省十大姓氏名单如下:李姓、王姓、张姓、刘姓、陈姓、杨姓、黄姓、周姓、罗姓、何姓,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山东省十大人口最多的姓氏 山东姓氏人数前十 山东十大姓氏排名
山东省十大姓氏名单如下:王姓、张姓、李姓、刘姓、孙姓、赵姓、杨姓、陈姓、徐姓、马姓,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历史事件
  • 历史文物
  • 镇馆之宝
  • 传统习俗
  • 姓氏
  • 国宝
  • 神话故事
  • 王室宫廷
  • 灵异考古
  • 宗教教派
  • 民族
  • 王朝
  • 文化艺术
  • 佛教
  • 名刀
  • 神兽
  • 酒局
  • 喇嘛教/藏传佛教
  • 伊斯兰教
  • 宴席
  • 门派
  • 热门文章
  • 十大姓王的明星
  • 十大姓谢的明星
  • 十大姓黄的历史名人
  • 十大姓李的历史名人
  • 日本十大姓氏
  • 十大姓罗的历史名人
  • 十大姓杨的明星
  • 十大姓黄的明星
  • 十大姓周的历史名人
  • 中国十大最稀有的姓氏
  • 十大姓赵的明星
  • 笔画最多的姓氏前十名
  • 十大姓王的历史名人
  • 十大姓林的历史名人
  • 十大姓刘的明星
  • 热门词条
  • 1
    刘诗诗
  • 2
    陈可冀
  • 3
    孙宏斌
  • 4
    马援
  • 5
    王淦昌
  • 6
    李嘉诚
  • 7
    唐高祖李渊
  • 8
    汉高祖刘邦
  • 9
    宋太祖赵匡胤
  • 10
    王健林
  • 11
    赵雷
  • 12
    李振国
  • 13
    林宏修
  • 14
    杨致远
  • 15
    明太祖朱元璋
  • 16
    黄石公
  • 17
    王峥
  • 18
    陈丽华
  • 19
    吴国皇帝孙权
  • 20
    王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