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有几个财神节 财神节是哪天
在中国节日习俗中,一般公认的财神节有两个,正月初五拜财神,七月二十二祭祀财神,都被称为财神节。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节,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人们要在这一天大摆宴席,燃放鞭炮,搞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寓意就是迎接财神的到来。而另一个财神节七月二十二日,是增福财神财帛星君李诡祖的成道日,也是武财神赵公明的生日之一。
主要的财神生日
财帛星君李诡祖(增福财神、文财神)-成道日为七月二十二
关公(西路财神、武财神、道教财神)-农历六月二十四
赵公明(北路财神、武财神、道教财神)-农历三月十五(另一说法是七月二十二)
比干(东路财神、道教财神)-农历四月初四
柴荣(南路财神、道教财神)-农历九月二十四
财宝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佛教财神)-农历八月初四
范蠡(智慧财神、文财神)-农历四月初七
更多财神>>
财神节怎么拜财神
人们在农历的七月二十二都会去拜财神,各地财神庙也会举行盛大的法会活动。
所有的经商业户,都要大宴宾朋,感谢财神的到来,感谢亲戚朋友的大力支持……大吉大利、开开心心、欢欢喜喜。中午宴宾朋,晚上亲人聚,热热闹闹一整天。
祭祀时,红烛高烧,用面做成元宝、圣虫,或用钱做成钱龙,吃水饺谓之“元宝”,意谓招财进宝。
在财神节活动中最重要的就是祭祀财神了。
祭祀要有祭品,新鲜的水果少不了,重点的仪式——行持焚香也是有讲究的。
“香”闻达十方世界,灵通三界,是沟通凡圣的信物,上香不在多少,贵在心诚。一般上三支香,所谓“烧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诚心”。
上香时需要注意四点:
保持诚心,人有诚心,神灵感应。
忌污,上香前先要把手洗净。
点燃后的香,不能用嘴吹,只要持香轻轻前迎即可自熄。
应对圣像前,右手手指拈香,左手包着右手,举于额前。
上香时,用左手把香插上香炉内,三炷香之间的距离要平等,需求“香但是寸”,即彼此的距离不超过一寸,这样就行了。
各地的财神节民俗/文化
云南、贵州等地
春节前夕,各户准备好一捆柴放在大门外,到农历正月初一,由男子开门抱柴进门,意为开门进财(柴)。此习俗流行于云南、贵州等地,是道教法脉中的一个开财运,催财旺财的法术,由道教法师在特定时间,由手诀、咒语、符录配合完成的独立法事。
日照、青岛、威海等地
农历七月二十二,是青岛民间的财神节,这一天,所有经商的、炒股的、买外汇的、甚至是普通老百姓,都会大宴宾朋,感谢财神的到来,感谢亲朋的支持,并欢欢喜喜、热热闹闹的过一整天。2002年青岛举办了第一届青岛市财神民俗旅游节,从此以后该活动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各大商会都会参加。
潍坊、淄博、济南等地
在潍坊等地,农历的七月二十二日,相传是比干的生日,也是财帛星君的生日。自清康熙年间始,每到这天,便进入节日的气氛,从早上起,潍坊的家家户户就忙着购买香纸鞭炮,置办供品佳肴,气氛不亚于中秋节和春节。城区乡村的人们通常到下午四时就提前下班收工;下午五时许各单位、商铺开始燃放鞭炮,人人脸上喜气洋洋,并互相祝福;下午六时许,鞭炮声再度密集起来,城区乡村的家家户户便在财神像前摆供燃香,磕头祈祷,供奉祈祷完毕,全家人再煮水饺摆宴席,庆贺一番。
港澳台地区
港澳台地区信仰财神之风胜于内地,各地都有大量财神庙,其中以供奉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赵公明为主。但是农历七月二十二财神节,主要祭祀的是财帛星君。相关调查表明,财帛星君在澳门地区民间所信仰的诸财神中地位最高、信众最广。据统计,供奉财帛星君的有莲溪庙、包公庙、望厦观音古庙、凼仔北帝庙、路环天后古庙等5家,财帛星君在莲溪庙位于二中殿的中心位置,在包公庙位于正殿右配殿的财帛宫,在凼仔北帝庙和路环天后古庙中也分别有专门的殿堂来祭拜,可见财帛星君在澳门民间信仰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