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是谁建立的?
夏朝是由启建立的。
夏朝的建立者大禹,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在位,建立者亦有大禹、启两种说法。根据史书记载,禹本来传位于益,但益却让位给禹的儿子启,这段历史被看作是中国历史上“家天下”的开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
夏朝多少年历史?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共传14代、17后(夏统治者在位称“后”,去世后称“帝”),建立者为大禹,亦又说是启,定都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根据史书记载,禹本来传位于益,但益却让位给禹的儿子启,这段历史被看作是中国历史上“家天下”的开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夏朝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经夏商周断代史研究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初步勾勒出了公元前2500至前1500即尧舜时代到夏商之际的社会图景。中原地区包括禹都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王城岗遗址)在内的夏朝时期六座规模大、等级高的中心性都邑被列入了研究重点。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现揭开了古老“夏都”的神秘面纱,如今二里头遗址为夏朝都城遗存已逐渐成为学界共识。
夏朝是被谁灭亡的?
夏朝是被商汤带领商部落灭掉的。
商汤首先任用了伊尹和仲虺为左右相,提拔重用了出身地位低下而有才干的人。他出兵攻灭了葛、韦、顾、昆吾等夏朝属国。立国近400年的夏王朝,即便已面临灭亡之时,但仍具有相当的实力。夏桀穷途末路,率少数残部仓皇逃奔南巢(今安徽寿县南)后被商军追上俘获,放逐在这里,不久病死于此地。夏王朝宣告灭亡。商汤回师西亳(今河南偃师西),召开了众多诸侯参加的“景亳之命”大会,得到3000诸侯的拥护,取得了天下其主的地位。商汤灭夏结果:商汤赶走了夏桀,拆毁了夏朝祭礼祖先的太庙,放火焚烧了夏朝的祭器;并且继续肃清夏朝的残余势力,把夏朝的许多老百姓抓去当奴隶。这样,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开始建立的夏朝,经历了四百多年,灭亡了。
夏朝是怎么灭亡的?
夏朝的灭亡主要原因包括桀的残暴统治、内部生产力衰退以及外部环境长期不稳定。
桀的残暴统治:他声色犬马,大兴土木,亲近奸臣,忠逆不分,再加上其残暴的统治行为,严重激化了社会矛盾,民心大失,彻底加速了夏朝的灭亡步伐。
内部生产力衰退:外部环境长期不稳定,诸侯国豪强林立。
统治阶级观念问题:夏王朝在统治阶级观念这方面,出现了不可弥补的社会问题,再加上夏桀本人的严重腐化,各因积聚,滋延漫长,夏王朝的江河日下是历史的必然。
此外,夏朝的灭亡还与商汤灭夏、内部矛盾激化等因素有关。
夏朝对历史的影响有哪些?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其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夏朝对历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政治制度:夏朝建立了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实行世袭制,使政治权力更加集中。这种政治制度为后来的封建制度奠定了基础。
经济繁荣:夏朝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发展,经济繁荣为后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经验和模式。
文化传承:夏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有文字记录的历史时期。此外,夏朝还发展了儒家思想、礼乐制度等文化传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疆域扩张:夏朝的疆域不断扩张,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这种疆域扩张为后来的中国版图奠定了基础。
社会结构:夏朝的社会结构分为贵族和平民两个阶层,这种社会结构为后来的社会结构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总之,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其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对后来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