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扶余市十大著名人文景观?
吉林扶余市十大著名人文景观包括:
江山生态度假村:位于吉林省德惠与扶余交界处,原称松花江铁路林场,占地面积580公顷,隶属于长春车务段,经过长期建设,度假村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形成了天然公园。
揽头窝堡遗址:位于吉林省德惠市边岗乡丹城子村揽头窝堡屯,是金代时期遗址,遗址地表散布着大量古代砖瓦、陶器、瓷器的残片和各种建筑构件。
高城子水库:位于吉林省德惠市境内的松花江二级支流朝阳沟中游,地处德惠市松花江镇的高家城子于榆树林子村交界的丘陵地带,距德惠市约30公里,距102国道1174公里桩仅500米,系沐石河支流。
双城子古城:始建于辽金时期,古城位于德惠县朝阳乡向西北2.5公里,由于该城有内、外两城,故名双城子古城。
大青嘴遗址:遗址面积近万平方米,古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在遗址地表、断崖上,见有石器、陶器残片、鱼骨、兽骨及动物骨骼等。
卧虎山庄:位于德惠市边岗乡刘店村,集旅游、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山庄,总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内设大型钓鱼池,特色吊桥、仿真鸟巢、观景楼房及多种娱乐设施,整个建筑群具有浓厚的乡土风情。
洪瑞德休闲农业园:以特种畜禽精养、采摘、垂钓、吃、喝、玩、乐、洗,具有乡土气息的乡村农家大院。有无公害养殖的东北黑猪肉大全、小笨鸡、笨鸡蛋、野生鱼、纯高粱酒等好多好多的农家特色风味。
钱林塘休闲农业度假村:现已建成休闲区、湖心亭、水上乐园、垂钓中心,绿荫长廊1000平方米,建有标准较高、特色鲜明的地锅餐厅,有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以及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的垂钓池。建有幽静典雅、别具特色的江南竹居一栋,可提供住宿。
长白山天池:位于扶余市的北部,长白山脉的核心区域,是国内著名的高山湖泊之一。
草原天路:位于扶余西部,有着辽阔壮丽的草原景观。
这些人文景观展示了吉林扶余市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是游客了解和探索这座城市的理想之地。
吉林扶余市地标建筑有哪些?
吉林扶余市的地标建筑包括:
扶余城隍庙:位于市中心,是一座拥有300年历史的古老庙宇,是扶余市的地标之一。
扶余湖:位于市区南部,是一个人工湖泊,周围有青山绿水,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凌源文化广场:位于市区东南部,是一个集购物、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大型广场,有各种商店、餐厅和娱乐设施。
沙河水库:位于市区东北部,是一个天然水库,水域宽阔,四周山青水绿,是钓鱼和观赏风景的好地方。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扶余市政府官网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吉林扶余市历史古迹有哪些?
吉林扶余市的历史古迹包括:
圆通观:坐落于三岔河镇石头城子村古城遗址附近,清朝康熙年间为道教寺院,名叫“关帝庙”,后改称“武圣庙”。辛亥革命时期变成佛教寺院,名叫“南大寺”。庙内供奉的神像既有佛教宗祖,也有道教的领袖,并不互相排斥。2000年,省政府批准恢复此处活动场所为道教活动场所,有现名。
三清宫:位于扶余市城北15公里处,始建于1934年。另有“老修洞”5个,殿洞有佛像40多樽。
玉皇阁:在扶余县城南关外。
药王庙:在县城内东南营子,乾隆十六年修建。
娘娘庙:在县城南关外,乾隆十六年修建。
龙王庙:地址在县城南关外,乾隆四十九年修建。
如来寺:位于老县城东门外。
白骨庙:城北门外。
太阳庙:原址在旧时县城城外东南,建于清光绪三十年,系由太阳教徒敛钱修建,宣统二年取缔查封,庙址拨归劝学所,后改为县立中学校址。
清真寺:原址位于扶余县城内西南营子,建于乾隆五十四年。
扶余县烈士陵园:始建于1988年,正值东北解放40周年,为表达全县人民对革命烈士的崇高敬意,扶余县委县政府决定修建“三岔河镇烈士陵园”。
扶余大金碑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扶余市得胜镇境内,在石碑村东北1.5km处,东北部与吉林省扶余洪泛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界。
扶余古庙宇:在县城里东南营子东南隅,《吉林外记》记载,是道光二年修建的,庙院内有多年生榆树,风景颇佳。
万善石桥:位于长春岭镇西9公里石桥乡的石桥村东头,是连接扶三北线的交通要道,横跨夹津沟子。夹津沟子北通松花江,南达集厂、南天门等地。
石头城子古城址:位于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三岔河镇境内。距松原市区100公里,距扶余县城1公里。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扶余市政府官网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吉林扶余市宗教建筑有哪些?
吉林扶余市的宗教建筑有:
扶余市大金得胜陀颂碑:此项目为第六批县级代表性项目。举世无双的“大金得胜陀颂”碑坐落在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德胜镇石碑崴子屯,这是金代第五帝世宗完颜雍为追记先祖完颜阿骨打所立的纪功碑。大金得胜陀颂碑是目前我国女真文字最多,而且是汉字碑文和女真字碑文对译的一块官方碑刻,是一部石刻对照词典,也是保存最完整的,是研究金代历史,特别是研究女真文字的宝贵资料。作为历史的见证,大金得胜陀颂碑对历史、地理、民族关系的研究提供最真实可贵的资料,碑文对补订、印证史实,考订当时地理位置,了解民族和文化关系有极大意义。在当地民间,一直流传着许多关于“大金得胜陀颂”的传说。这些传说趣味性强,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文化瑰宝,也是最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很多会讲“大金得胜陀颂”的传说的老人逐渐离世,而遗失在民间的这些口头文学就显得弥足珍贵,随时都有失传的可能。因此,对“大金得胜陀颂”的传说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普云寺寺庙:位于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德顺乡古城村西北300米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扶余市政府官网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吉林扶余市纪念建筑有哪些?
吉林扶余市的纪念建筑包括:
扶余市烈士陵园:始建于1988年,位于扶余县三岔河镇,整体建筑共包括几大部分,一是烈士墓群一处,共安葬烈士遗体146具;二是建立革命烈士纪念碑一座;三是建立无名烈士纪念墓群一处;四是塑造梁士英烈士全身铜像一座;五是建立革命烈士纪念馆一座。在吉林省革命博物馆中、在哈尔滨市东北烈士纪念馆中、在锦州市辽沈战役纪念馆中、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都记载和展示着梁士英的英雄事迹。
大金得胜陀颂碑:此项目为第六批县级代表性项目。举世无双的“大金得胜陀颂”碑坐落在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德胜镇石碑崴子屯,这是金代第五帝世宗完颜雍为追记先祖完颜阿骨打所立的纪功碑。大金得胜陀颂碑是目前我国女真文字最多,而且是汉字碑文和女真字碑文对译的一块官方碑刻,是一部石刻对照词典,也是保存最完整的,是研究金代历史,特别是研究女真文字的宝贵资料。作为历史的见证,大金得胜陀颂碑对历史、地理、民族关系的研究提供最真实可贵的资料,碑文对补订、印证史实,考订当时地理位置,了解民族和文化关系有极大意义。在当地民间,一直流传着许多关于“大金得胜陀颂”碑的传说。这些传说趣味性强,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文化瑰宝,也是最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很多会讲“大金得胜陀颂”的传说的老人逐渐离世,而遗失在民间的这些口头文学就显得弥足珍贵,随时都有失传的可能。因此,对“大金得胜陀颂”的传说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扶余市政府官网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吉林扶余市有哪些产业观光景点?
吉林扶余市有一些产业观光景点,包括:
扶余市烈士陵园:始建于1988年,正值东北解放40周年,为表达全县人民对革命烈士的崇高敬意,扶余县委县政府决定修建“三岔河镇烈士陵园”。
扶余大金碑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扶余市得胜镇境内,在石碑村东北1.5km处,东北部与吉林省扶余洪泛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界。
扶余古庙宇:在市城里东南营子东南隅,《吉林外记》记载,是道光二年修建的,庙院内有多年生榆树,风景颇佳。
万善石桥:位于长春岭镇西9公里石桥乡的石桥村东头,是连接扶三北线的交通要道,横跨夹津沟子。
石头城子古城址:位于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三岔河镇境内。
九连山平安文化小镇:占地面积0.19平方公里,九连山平安文化小镇位于永平乡境内,紧邻松原市市区,取意永平地名,取永远平安之意。
扶余城隍庙:位于市中心,是一座拥有300年历史的古老庙宇,是扶余市的地标之一。
巴哈古洞:巴哈古洞位于扶余市南郊,是一个自然形成的溶洞景区。洞内有美丽的钟乳石和石笋,以及迷人的地下河流,是一处令人陶醉的地下奇观。
这些产业观光景点展示了吉林扶余市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是游客了解和探索这座城市的理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