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

文物保护单位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包括位于成都市新津区龙马乡的宝墩古城址、位于郫都区古城乡的郫县古城址、位于温江区万春镇的鱼凫古城址、位于都江堰市青城乡的芒城古城址、位于崇州市上元乡的双河古城址及燎原乡的紫竹古城址等,是迄今所知我国西南地区发现年代早、规模大、分布密集的史前城址群,年代距今约4500~4000年左右。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五批(新石器时代)
所在地/隶属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郫县、都江堰市、崇州市
目录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介绍

城址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包括四川省成都新津区龙马乡的宝墩古城址、郫都区古城乡的郸县古城址、温江区万春镇的鱼凫古城址、都江堰市青城乡的芒城古城址、崇州市上元乡的双河古城址及燎原乡的紫竹古城址等,是迄今所知中国西南地区发现年代早、规模大、分布密集的史前城址群,年代距今约4500~4000年左右。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是四川考古学上一次全新的发现和突破。对于建立四川地区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文化发展序列、探索长江上游地区文明起源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001年,成都平原史前城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墩古城址

位干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城西北的龙马乡宝墩村,地形奇特,在一马平川的绿色沃野上凸现出一圈不规则的脊梁似的黄土埂子。埂内阡陌纵横,沟渠交错。沟底和两侧往往会发现一些散碎的砖瓦器物。1995年,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系及日本早稻田大学联合对宝墩村进行考古发掘,经四个月发掘后确认,黄土埂子圈起的地方是距今约四、五千年的古城遗址,散碎的砖瓦器物是蜀地先民早在四、五千年前就进入文明的物证,比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年代还要早,属成都平原古蜀文明的早阶段。

宝墩古城遗址系龙山时代古城遗址,对探索长江上游地区的文明起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是继广汉三星堆藏坑之后,四川地区又一重要发现,在中外考古界引起了轰动,并在1996 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排名第三。

郸县古城址

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地带的郫都区古城乡,当地老百姓传说为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养马的“养马城”。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城垣长650、宽500米,面积32.5万平方米;城址中部发现有面积达550平方米的礼仪性建筑。文化层堆积有新石器时代晚期、汉代和宋代三个时期的堆积。以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层丰富,厚达80厘米,可分上、下两层。城内有房址,房址地面起建,呈方形,挖基槽,作木骨泥墙。出土遗物主要是陶器和石器。下层夹砂陶和泥质陶多半,上层则以夹砂陶为主,褐陶多见,灰陶较少,纹饰以绳纹、方格纹、戳印纹为主,器形以外折沿花边口罐、盘口形器、喇叭高颈罐、宽折沿深腹罐为常见,也有少量带耳器,另有陶纺轮。石器均磨制,有斧、锛、凿等。

鱼凫古城址

城址位于温江区万春镇鱼凫村,当地老百姓传说是古蜀王鱼凫的都邑所在地,习称“鱼凫城”。城址呈平面呈不规则的六边形,面积40万平方米。经调查、钻探,了解到城垣呈西北至东南向,南垣长约600米;东垣呈外弧形,长440米,西垣长370米,东北垣长280米,城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南垣东端一处现存高3.5、顶宽15.5、脚宽30米,墙建于台地边缘,墙的构筑方法为斜坡堆筑形式,墙下有一层小卵石层,可能为墙基。墙外侧也有卵石与土层相间的层位。系人工所为。城址中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汉代和唐代三个时期文化层,以新石器时代文化堆积丰富,集中在城址的东部和北部。所出陶器以夹砂褐陶为主,夹砂灰陶、泥质灰陶和泥质褐陶较少,还有少量黑皮陶。夹砂陶多见绳纹装饰,另有少量戳印纹及圈足上的镂孔;泥质陶主要饰戳印纹、附加泥条上戳印、篦划平行线纹、水波纹及少量弦纹和瓦棱纹。以小平底器器底施旋转样绳纹有特色。器形以夹砂花边口罐、小平底假圈足敞口罐,泥质喇叭口高领罐、宽折沿罐为代表。还有少量盘口形器和带耳器,其中圈足器较独特,石器以小型为主,多为磨制,主要有锛、斧、凿和穿孔石器。

芒城古城址

城址位于都江堰市青城乡芒城村,当地老百姓俗称“芒城子”,传说为明末张献忠于匆忙中修建的“忙城”。城址平面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为内外双圈城墙,内外城墙间有壕沟,面积约12万平方米。城内堆积有新石器时代和宋代两大时期的文化层。以新石器时代文化层为主,可分5层,遗物以陶器为主,还有一定数量的石器。陶器种类较少,制法以手制加慢轮修整为主,泥质陶所占比重较大,陶色多红褐和橙黄色,灰陶相对较少,陶质较软,代表性器物有喇叭口高颈罐、宽折沿盆和宽折沿罐、器盖及少量带柄圈足豆。器表以素面为主,纹饰中主要见两三道平行划纹及由划纹组合成的几何纹、少量凹弦纹等。夹砂陶中以外褐内灰或内黑陶居多,纹饰以绳纹为主,另有戳印纹,器形以外折沿纹唇花边口罐和圈足器为代表,还有一定数量的盘口形器。石器均磨制,有斧、锛、凿。

双河古城址

城址位于崇州市上元乡芒城村双河场,当地俗称“下芒城”。古城面积约15万平方米,城址基本呈正南北方向,城垣分内外两圈,内、外圈间距约15米,东垣内圈城垣保存好,长约450米,城垣最高达4米,结构与都江堰芒城相似。对该遗址进行试掘时,发现人工柱洞14个,内有础石;其平面大致呈“十”字形,面积超过60平方米,与挖沟槽埋柱的木骨泥墙式房屋有较大的差别。此城址地层堆积较薄,遗物较单纯,陶器变化较小;较有特色的出土器物是一件三孔石钺和呈透明状的燧石质石片石器。

紫竹古城址

位于成都平原西部崇州市区西南13公里处的燎原乡紫竹村,东北距西河8公里,距岷江21公里。城址平面呈长方形,面积近20万平方米。城垣分内、外两圈, 呈“回”字形,与已发现的都江堰芒城、崇州双河古城平面形制相近。城垣一般宽15米左右,内、外城垣间距约10米,现存高度约1——1.5米。对紫竹古城的试掘工作,先后在城址内东南部、西南部布探方发掘,并对西垣内圈、北垣内圈城墙进行解剖,试掘面积121平方米;清理宝墩文化灰坑9个,红烧土堆积1处,柱洞1个。灰坑平面形状分不规则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和三角形几种,其中以不规则形灰坑较为常见。6号灰坑坑口为第3层所压,7号灰坑打破6号灰坑,6号灰坑打破生土。平面形状为不规则形,西部有一近方形的浅坑。灰坑长328厘米、宽200厘米,坑口距地表深25厘米、距坑底深46——80厘米。坑壁不规整,有直壁、亦有斜壁,底大致平。灰黑色填土,湿润,略呈沙性;杂有较多炭屑。灰坑周边壁、底结合处,有内凹的小坑,或为脚窝。出土物极为丰富,有宝墩文化陶圈足尊、夹砂矮圈足、喇叭口高领罐、绳纹花边罐、篦划纹泥质陶壶底片、桥形耳、纺轮和石锛等遗物。红烧土堆积位于1号探方西北角,为第3层所叠压,打破第4层。平面形状略呈圆形,直径约2米,堆积厚约15厘米。该堆积全由红烧土块组成,土块坚硬,经火烧烤时间较长,可能是一灶坑所在。清理部分没有其它文化遗物出土。

考古发掘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考古调查时相继发现。发现有用于防御的高耸城墙、礼仪性大房址、干栏式建筑、木骨或竹骨泥墙房址、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和种类多样的灰坑,出土了大量磨制精细的石器和装饰精美的陶器。这些古城址建筑技术相同,文化性质单一,是宝墩文化的中心聚落遗址。宝墩古城平面呈长方形,面积达60万平方米。郫县古城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地带,平面也呈长方形,总面积30余万平方米,城址中部发现有面积达550平方米的礼仪性建筑。鱼凫古城,平面呈六边形,面积40万平方米。芒城古城,为内外双圈城墙,内外城墙间有壕沟,面积11万平方米。双河古城、紫竹古城,其平面也均呈长方形,面积分别为11万平方米、20万平方米。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相关榜单
成都市新津县十大著名旅游景点 新津县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热门景点
成都市新津县十大著名旅游景点名单如下:观音寺(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斑竹林景区、成都市花舞人间旅游景区、四川新津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成都平原史前城址、成都新津老君山、成都市新津纯阳观景区、成都香米园汉陶艺术博物馆、新津机场、新津梨花溪风景区,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更多榜中榜推荐
郑州十大古城址盘点 郑州有哪些古城遗址
郑州十大古城址名单如下:郑韩故城、郑州商代遗址、西山古城址、大师姑城址、新砦遗址、古城寨城址、华阳故城、京城古城址、黄城故城、荥阳故城,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古城址
  • 世界文化遗址遗迹
  • 宗教场所
  • 佛教场所
  • 佛教寺庙
  • 寺庙语系
  • 清真寺
  • 佛洞石窟
  • 佛教文化景观
  • 佛教道场
  • 佛像景观
  • 观音洞
  • 洞穴庙宇
  • 最险庙宇
  • 道教场所
  • 道教宫观
  • 妈祖天后宫
  • 关帝庙武庙
  • 月老庙
  • 文昌庙
  • 东岳庙
  • 热门文章
  • 郑州十大古城址
  • 东莞七大历史遗址
  • 宁波十大历史遗址
  • 中国十大遗址
  • 中国十大世界文化遗址遗迹
  • 无锡十大历史遗址
  • 中国十大历史遗址博物馆
  • 广东十大著名道观
  • 天津十大著名道观
  • 包头十大著名寺庙
  • 广西十大著名道观
  • 国内十大明星墓地
  • 湖南十大著名寺庙
  • 江苏十大著名道观
  • 热门词条
  • 1
    唐崖土司城址
  • 2
    古宋城址
  • 3
    前进古城址
  • 4
    凤凰山山城
  • 5
    草沟井城址
  • 6
    汉庄城址
  • 7
    惠远古城景区
  • 8
    七营北嘴城址
  • 9
    龙潭山城
  • 10
    辽上京遗址
  • 11
    交河故城
  • 12
    石头城景区
  • 13
    琼崖古城
  • 14
    永昌古长城
  • 15
    五连城城址
  • 16
    苏巴什佛寺遗址
  • 17
    嘉峪关关城
  • 18
    玉林容州古城
  • 19
    永泰城址
  • 20
    鄢国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