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阿拉伯沙漠

阿拉伯沙漠位于北非撒哈拉沙漠的东缘部分。位于埃及东部,尼罗河谷地、苏伊士运河、红海之间,又称东部沙漠。中部有马阿扎高原,东侧有沙伊卜巴纳特山、锡巴伊山、乌姆纳卡特山等孤山,南部与苏丹的努比亚沙漠相连。大部分为海拔300~1000米的砾漠以及裸露的岩丘。受东西走向的间歇河流塔尔法河、胡代因河及支流和南北走向的季节河基纳河切割,面积达233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二大沙漠。
所在地/隶属
北非撒哈拉沙漠的东缘部分
目录
阿拉伯沙漠介绍

简介

阿拉伯沙漠,位于阿拉伯半岛的大沙漠,面积达233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二大沙漠。

位于埃及东部,尼罗河谷地、苏伊士运河、红海之间,又称东部沙漠。属北非撒哈拉沙漠的东缘部分。大部分位于沙特阿拉伯,也门。

中部有马阿扎高原,东侧有沙伊卜巴纳特山、锡巴伊山、乌姆纳卡特山等孤山,南部与苏丹的努比亚沙漠相连。大部分为海拔300~1000米的砾漠以及裸露的岩丘。受东西走向的间歇河流塔尔法河、胡代因河及支流和南北走向的季节河基纳河切割。

沙漠中有石油、铁、磷灰石等矿产资源。

阿拉伯沙漠平均气温都在20℃以上,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超过3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也高于10℃,多在15~24℃之间。南部地区更加酷热,年平均气温为28.9℃,7月为32.5℃,1月为25.4℃,有四、五个月的月平均气温超过30℃。最高气温常可达50~55℃。

自然特征

西阿拉伯在地壳断裂发生前曾是非洲大陆的组成部分,由于地壳断裂,形成了红海,分隔非洲和阿拉伯半 岛。因此,半岛的南半部与非洲的索马利亚和衣索比亚地区有着比北阿拉伯或亚洲其他地方更多的相似之处。北阿拉伯沙漠通过叙利亚草原(无树平原)令人察觉不到地消失在阿拉伯亚洲。

阿曼的突出部分包括一座与南伊朗山脉相似的山脉。

半岛西北至东南的最大长度约为2,600公里(1,600哩),由北至南尚不足2,253公里(1,400哩),而从东向西的最大宽度约为2,092公里(1,300哩)。

从红海岸边的拉比格到波斯湾的麦纳玛(Manama)约1,127公里(700哩),为半岛最狭处。

3个角高∶在叶门的西南角,安纳比舒艾卜峰(An-Nabi Shuayb)海拔3,760公尺(12,336尺),为沙漠最高点;在汉志(Hejaz,沙乌地阿拉伯的一部分)的西北角,劳兹峰(Al-Lawz)高达2,610公尺(8,562尺);在阿曼的东南角,绿山(Al-Akh-dar)达到海拔3,075公尺(10,089尺)。

叶门高原海拔多在2,987公尺(9,800尺)以上。北部和东部的海拔降低。陡峭的悬崖与峡谷从高地下降,直到南面和西面毗连的海洋之中。

半岛的其馀部分展现出一广阔平原或草地为特征的缓和地形。至少1/3为沙所覆盖。然而,红海陡坡却与内陆高原的缓和地形形成鲜明对比。麦加东面塔伊夫(at-Taif)之南,陡坡崎岖不平,被分割成短小陡峭的峡谷和山岭。

在帖哈麦(Tihamah)陡坡底部,海岸平原呈坡状伸展到海边;在阿西尔(Asir)省艾卜哈(Abha)附近的索达(Sawda)山,10公里(6哩)内之落差约2,743公尺(9,000尺)。

塔伊夫北面,汉志与内志高原很少有超出1,097公尺(3,600尺)的地方,只在有火山活动的区域或在这一地区地下的水晶岩残馀升到地表的地方算是例外。走向波斯湾的斜坡落差平均为每哩2.4公尺(8尺)。

地形

其地形为几座山脉所切断,海拔最高点达3,700米,三面以高崖为界。全区至少有1/3被沙覆盖,包括鲁卜哈利沙漠,这里是公认的地球上气候最不适人居的地方之一。这里没有常流的河水,不过东北部的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和南部也门的哈季尔河(WadiHajr)两大水系却是终年不竭。

这里曾发现更新世人类文化的遗迹。多山的高地隆起于汉志西北部、阿西尔地区、叶门以及阿曼。

内陆较小的山岭是由侵蚀形成的。18片火山区散见于西部,主要分布在汉志,其中7片面积大于25,900平方公里(10,000平方哩)。

高原是沙漠的一个共同特征。死海之东的约旦是一个隆起适中的高原。在东南面,图拜克(At-Tubayq)山较高,犹如被许多旱谷(间断水道)深深切割的巨型沙岩。

再往东南,泰布克(Tabuk)、泰马(Tayma)、泰维勒(Tawil)、侯夫拉(Al-Hufrah)和胡季(Al-Huj)这些高原,直抵北部沙漠内夫得沙漠(an-Nafud,大内夫得)的西缘。

在内夫得东南的中央内志高地,一系列西向陡坡成为石灰岩单面山(一边是陡面另一边是缓坡的低矮山岭)的标志,这些单面山延伸到南部的哈德拉毛(Hadhramaut)高地,焦勒(al-Jawl)高原也在该地。

在高原下面,广阔的平原伸展开来,其上遍布石头、燧石(由致密的微晶石英组成)或砾石,表面在干燥的气候下得以良好地保存下来;一些平原为一层由盐形成的土壳所覆盖,光滑坚固的表面由地下水层的沙砾黏接形成。典型的多石平原为哈马德(al-Hamad),从内夫得向北延伸进叙利亚沙漠。

当阿拉伯半岛在亚洲大陆最终形成期间脱离非洲之时,阿拉伯台地被大大抬高,而破坏先前的水系模式。岩浆伴随半岛的隆起和裂缝或断层的出现而大量喷涌,拥塞谷地并覆盖山岭。阿拉伯台地向东北倾斜,沿其西缘从叶门到约旦形成一条显著的地区分水岭。

阿拉伯沙漠的多数河流不是干涸就是不连贯,只是在雨大时才有水流。此地区,只有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与哈德拉毛南部的哈杰尔河这两个系统终年奔流不息。

阿拉伯沙漠的沙盖以具有不同尺寸和复杂性的沙丘形式出现,或在低地表面形成薄薄一层地膜。除了极少数例外,沙子并不汇聚成平面,而是形成沙丘山岭或巨大的复合体。阿拉伯沙漠沙丘样式和尺寸的种类不计其数。许多形式还没有用文字表述过。

早期欧洲探险家们说,当地除了一个无定形的沙海外一无所有。而沙漠沿着系统的路线发展,具有鲜明而独特的模式。毗邻地区的沙丘之间还具有清晰的演变关系。在诸如鲁卜哈利沙漠(Rubal-Khali)这样巨大的沙区,沙丘形式的演变可从简单的沙丘追溯到较为复杂的类型。

西北部的内夫得沙漠和东南部的鲁卜哈利沙漠是阿拉伯的两个最大的沙体。内夫得沙漠面积为64,000平方公里(25,000平方哩);鲁卜哈利沙漠面积为650,000平方公里(250,000平方哩)。其间是两个几乎平行的或多或少连续着的沙丘之弧。

向东面凸出的外弧是代赫纳沙漠(ad-Dahna),长约1,300公里(800哩),宽约48公里(30哩)。内弧较短也不太连贯,包括6个延伸出去的沙漠,坐落在中央纳季得西向石灰岩陡坡之间的低地。这两个主要的沙弧为巨大的单面山图伟克(Tuwayq)山脉所分开。

气候

阿拉伯沙漠从北纬12°~34°线整整跨越22个纬度;尽管沙漠的大部在北回归线以北,它还是被视为热带沙漠。夏季酷热,有些地方气温高达54℃(129℉)。内陆干热,尚可忍受。然而,沿海地区和一些高地受夏季高湿度制约,夜间或清晨有露水或雾。

整个沙漠的年降雨量平均不足100公厘(4寸),但其多寡幅度却在0~500公厘(0~20寸)之间。除了冬季断续降雨、春季阴霾或尘暴之外,内陆天空通常是晴朗的。倾盆大雨偶然淹没主要水系流域。冬季凉爽,令人心旷神怡,最冷的天气出现在高海拔地带和最北部。

1950年在塔普林输油管(Tapline,横贯阿拉伯输油管)旁的图赖夫(Turayf)记录到的最低温为-12℃(10℉),并有数寸降雪和池塘1寸厚的冰。鲁卜哈利沙漠夏季降雨随来自印度洋的季风到来。

在北鲁卜哈利沙漠可能出现冬季降雨。阿拉伯沙漠最干燥的部分似乎在鲁卜哈利沙漠的西缘,达瓦西尔河(Wadi Ad-Dawasir)以北。

风主要从地中海吹来,次第刮到东部、东南、南方和西南,画出一个巨大的弧。多风的季节出现在12~1月和5~6月。此称为热尘风的时期持续30~50天,风速平均每小时48公里(30哩)。能够考验困在风中的人们的耐性的热尘风,是运载大量沙尘并改变沙丘形状的干燥的风。

每一场风暴都将数百万吨的沙子携入鲁卜哈利沙漠。被吹动的沙子离地不过数尺,只有在被旋风、尘卷或区域沙暴卷起时例外。风在中央内志和鲁卜哈利沙漠的西南部依次从四面八方刮来。强劲的东南风每次一连数日扫过大沙漠,将热尘风对沙丘形成的作用逆转过来。

在春季或秋季突然出现在天际的“褐色卷云”令人畏惧。这是一场宽达96公里(60哩)的锋面风暴,将沙子、尘土和岩屑都卷入高空,随后气温急遽下降并带来雨量。强风持续约半小时左右。在热天时会产生无数尘卷和有着恶名的水景幻象。

海市蜃楼

中国宋朝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记载过这一幻景:“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睹”。登州即今山东省蓬莱区,位于渤海南岸,渤海中有庙岛群岛,距蓬莱几十公里,这里所记载的正是蓬莱看到的庙岛群岛的幻景。

在古代,由于无法科学解释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因此赋以种种神话传说,将自然幻景视为海里的蜃吐气而成。其实,海市蜃楼的形成是在特殊的气象条件下,光线在大气中发生剧烈的反常折射而形成的。光的折射是指在不同的空气密度情况下,光线的速度发生改变和前进方向发生曲折的现象。用一根直杆斜插水中时,从侧面看好像折断一样!这就是光线折射造成的。在夏季,白昼海温较低,下层空气受水温影响,较上层空气为冷,出现上冷下暖的逆温现象,下层空气的密度就显得特别大,而上层空气密度则显得特别小。当远方的景物发出的光线由密的气层逐渐折射进入稀得气层时,并在上层发生全反射,又折回到下层密度大的空气中来。经过这种弯曲的路线,投入到观察者的眼中,就会出现海市蜃楼的现象,由于人的视觉总是感到物象来自直线方向,因此看到的映象比实物抬高了许多。这种现象又称为上现蜃景。

在阿拉伯沙漠里,由于白天沙石被太阳晒得灼热,接近沙层的空气升高极快,形成下层热上层冷的温度分布,造成下部空气密度远比上层密度小的现象。这时前方景物的光线会由密度大的空气向密度小的空气折射,从而形成下现蜃景。远远望去,宛如水中倒影。在沙漠中长途跋涉的人,酷热干渴,看到下现蜃景,常会误认为已经到达清凉湖畔,但是,一阵风沙卷过,仍是一望无际的沙漠,这种景象原来只是一场幻景。

阿拉伯沙漠有一种“碎石圈”很奇妙。是一块大石头经过数百年热胀冷缩一次次碎裂后,在地上形成了一片圆形的碎石圈,非常像人为排列的作品,实际上是自然形成的。

形成原因

从地图上看,阿拉伯三面环海,但气候依然十分干旱。这是因为它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又正好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在这个气压带上常年盛行下沉气流,导致降水稀少。而且虽然它距离即使离海很近,但当地盛行的是离岸风(由内陆吹向海洋),所以海洋水汽也无法深入陆地无法形成降水,因此这里气候十分干旱,两者相互作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大沙漠。

阿拉伯沙漠相关榜单
【沙漠】世界十大沙漠盘点 世界最大的沙漠有哪些
世界十大最大的沙漠名单如下: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利比亚沙漠、澳大利亚沙漠、戈壁沙漠、巴塔哥尼亚沙漠、鲁卜哈利沙漠、卡拉哈里沙漠、大沙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世界10大迷人沙漠 世界十大最美沙漠 盘点世界上最美丽的十大沙漠
世界十大最美沙漠名单如下:法拉夫拉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乌尤尼沙漠、撒哈拉沙漠、智利阿塔卡马沙漠、拉克依斯马拉赫塞斯沙漠、辛普森沙漠、纳米比沙漠、埃及黑色沙漠、阿拉伯沙漠,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更多榜中榜推荐
【沙漠】世界十大沙漠盘点 世界最大的沙漠有哪些
世界十大最大的沙漠名单如下: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利比亚沙漠、澳大利亚沙漠、戈壁沙漠、巴塔哥尼亚沙漠、鲁卜哈利沙漠、卡拉哈里沙漠、大沙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世界10大迷人沙漠 世界十大最美沙漠 盘点世界上最美丽的十大沙漠
世界十大最美沙漠名单如下:法拉夫拉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乌尤尼沙漠、撒哈拉沙漠、智利阿塔卡马沙漠、拉克依斯马拉赫塞斯沙漠、辛普森沙漠、纳米比沙漠、埃及黑色沙漠、阿拉伯沙漠,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十大最美沙漠 中国最美沙漠排名 国内最美沙漠戈壁推荐
中国十大最美沙漠名单如下:鸣沙山月牙泉、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响沙湾、沙坡头、塔克拉玛干·三五九旅文化旅游区、腾格里达来月亮湖沙漠生态探险度假营地、巴丹吉林沙漠、库木塔格沙漠、腾格里沙漠金沙岛、金沙湾生态旅游区,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八大沙漠 中国有哪些沙漠 国内八大沙漠排名
中国八大沙漠名单如下: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内蒙古响沙湾旅游景区、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沙坡头、腾格里达来月亮湖沙漠生态探险度假营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库木塔格沙漠风景名胜区、巴丹吉林沙漠旅游区、乌海市金沙湾生态旅游区、腾格里沙漠湿地金沙岛旅游区,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绿洲
  • 沙漠湖泊
  • 土林沙林
  • 沙地露营
  • 雅丹
  • 胡杨林
  • 彩色丘陵
  • 石林
  • 山地
  • 地质公园
  • 地文景观
  • 喀斯特
  • 丹霞地貌
  • 峡谷
  • 山峰
  • 洞穴溶洞
  • 名石奇石
  • 山谷
  • 地貌奇观
  • 沙漠
  • 山形山貌
  • 热门文章
  • 世界十大最美沙漠
  • 中国十大最美沙漠
  • 世界十大最大的沙漠
  • 中国八大沙漠
  • 江苏十大最高山峰
  • 洛阳十大名山
  • 东莞十大名山
  • 中国十大高山
  • 宁波十大最高山峰
  • 杭州十大最高山峰
  • 福建十大最高山峰
  • 辽宁十大最高山峰
  • 中国十大石林
  • 黑龙江十大最高山峰
  • 重庆十大最高山峰
  • 热门词条
  • 1
    柴达木沙漠
  • 2
    纳米比沙漠
  • 3
    巴丹吉林沙漠旅游区
  • 4
    水洞沟
  • 5
    腾格里沙漠天鹅湖旅游区
  • 6
    达瓦昆沙漠旅游风景区
  • 7
    白沙湖景区
  • 8
    腾格里达来月亮湖沙漠生态探险度假营地
  • 9
    沙坡头
  • 10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
  • 11
    杭锦旗七星湖沙漠水利风景区
  • 12
    内蒙古响沙湾旅游景区
  • 13
    乌海市金沙湾生态旅游区
  • 14
    库木塔格沙漠风景名胜区
  • 15
    辛普森沙漠
  • 16
    埃及黑色沙漠
  • 17
    图开沙漠景区
  • 18
    法拉夫拉沙漠
  • 19
    达纳基尔沙漠
  • 20
    民勤苏武沙漠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