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国内十大民族特色节日榜中榜

国内十大民族特色节日游 民俗节日旅游推荐 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游盘点
国内十大民族特色节日名单如下:三月三、火把节、泼水节、三月街、古尔邦节、苗年、开斋节、雪顿节、开门节、水族端节,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查看详细
  • 申报地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
  • 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现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定传统公众假日。每年这一天,是古人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各地的华夏子孙会前往黄帝故里新郑市寻根拜祖。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故每到三月三时节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查看详细
  • 申报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贵州省
  •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桑堪比迈”(新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过泼水节,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泼水节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西双版纳泼水节内容包括民俗活动、艺术表演、经贸交流等类别,具体有泼水、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章哈演唱和孔雀舞、白象舞表演等。2006年05月20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申报的傣族泼水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查看详细
  • 申报地区:云南省
  • 4 苗年
    苗年,英文nongx yangx,苗语称“能央”,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苗年各地区过的时间并不相同,从农历九月至正月不等。一般历时三、五天或十五天。有的在农历十一月的第一个亥日(猪日),有的在九月、十月、十二月的第一个卯日(兔日)或丑日(牛日)举行。2008年6月7日, 苗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查看详细
  • 申报地区:贵州省
  • “月街”,即大理三月街,又名“观音市,也叫大理三月会,今天又叫三月街民族节,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街期。三月街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民族传统盛会,它既是云南西部最为古老而繁荣的贸易集市,也是大理州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民间文艺体育大交流的盛大节日。1991年起,三月街被确定为大理州各族人民的法定节日,文体经贸“同台唱戏”,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开始在大理古城西门外举行,会期七天至十天。2008年6月7日,大理三月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查看详细
  • 申报地区: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
  • 古尔邦节(拉丁文 Eid Adha),又称宰牲节,尔德节。古尔邦节是穆斯林的盛大节日。“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阿祖哈。“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也译作“库尔班”。2015年中国古尔邦节为公历9月24日,联合国公布的日期为9月23日。宰牲节是沙特阿拉伯王国的重要节日,时间为:伊历12月10日。2019年8月12日起,伊朗、摩洛哥等8个伊斯兰国家和印度等13个非伊斯兰国家的穆斯林开始过宰牲节。查看详细
    雪顿节是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人民的传统宗教节日,大都在藏历二月初、四月中旬或六月中旬举行,具体日期各地不尽相同。在藏语中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因此又叫“酸奶节”。因为雪顿节期间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藏戏节”、“晒佛节”。2006年05月,西藏自治区申报的雪顿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查看详细
  • 申报地区:西藏自治区
  • 开斋节,阿拉伯文‘Id al-Fitr的意译,音译“尔德·费图尔”,亦称“肉孜节”或“小节”,与“宰牲节”同为伊斯兰教两大节日。开斋节在穆斯林国家通常是回历的10月1日,我国回族、维吾尔族、撒拉族、哈萨克族等都是按照农历10月1日举行。此日穆斯林们穿上节日盛装,到清真寺参加“会礼”和庆祝活动,恭贺“斋功”胜利完成,互道节日快乐,并馈赠礼品。“会礼”后,分头游祖坟,念经文,追悼亡灵。节日中,家家户户炸散子、油香之类食品,赠送他人,每个家庭应在节日开始前向穷人发放开斋布施。查看详细
    开门节,也称“出夏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佤族等信奉南传上部座佛教民族的共同节日。开门节时间在傣历十二月十五日,与关门节(入夏节)相对应,源于古代印度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节日这天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去佛寺拜佛,以食物、鲜花、腊条、钱币敬献。祭祀完毕,举行盛大的文娱集会,庆祝从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结束。查看详细
    水族端节,水语称为“借端”。“端”,意为“岁首”或“新年”;“借”,意为“吃”。因此,端节亦可直译为“吃年”,意为“过年”。又因水族的这个年节的日期以水历为准,水历把九月作岁首,岁首要过年,端节就定在九月初九,通称“水年”。分散居住的彝胞,为方便互相走访,也有按地域约定时日过端节的。端节(水年)是水族人民辞旧迎新、祭祀祖先、庆贺丰收和预祝新的一年幸福美满的传统节日。节日前夕,水族人民舂新米,酿新酒,缝新装,筹备各色食品、果品,以备祭祖待客之用。除夕夜,人们将铜鼓或大皮鼓悬于庭中,尽情敲击,以示辞旧迎新。初一凌晨,各家设素席,祭品有鱼(水族把鱼看作素菜)、新糯粑、新米饭、新米酒、豆腐、笋干、南瓜、花生、水果、糖、青菜等。其中尤以清蒸或清炖“鱼煲韭菜”和“炕(烤)鱼”为必不可少的祭品。2006年05月20日,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申报的水族端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查看详细
  • 申报地区:贵州省
  • 榜中榜推荐
    国内十大民族特色节日游 民俗节日旅游推荐 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游盘点
    国内十大民族特色节日名单如下:三月三、火把节、泼水节、三月街、古尔邦节、苗年、开斋节、雪顿节、开门节、水族端节,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