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中国十大名竹榜中榜

中国十大名竹 中国最著名的十种竹子 国内名贵竹子品种盘点
中国十大名竹名单如下:金镶玉竹、龟甲竹、佛肚竹、茶杆竹、斑竹、紫竹、毛竹、龙竹、小琴丝竹、凤尾竹,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龟甲竹(学名: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arr.) Mitford),别名龙鳞竹、佛面竹、龟文竹、马汉竹、黍节竹等,为禾本科、簕竹超族、刚竹属竹类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秦岭、汉水流域至长江流域以南和台湾省,黄河流域也有多处栽培。龟甲竹竿高达20余米,粗者可达20余厘米,幼竿密被细柔毛及厚白粉,箨环有毛,老竿无毛,并由绿色渐变为绿黄色;基部节间甚短而向上则逐节较长;竿环不明显,低于箨环或在细竿中隆起;笋期4月,花期5-8月。此竹种易种植成活但难以繁植,为中国的珍稀观赏竹种。1737年引入日本栽培,后又引至欧美各国。查看详细
金镶玉竹(学名:Phyllostachys aureosulcata McClure 'Spectabilis'),禾本科黄槽竹的一个变种,因竹竿鲜艳,黄绿相间故称为金镶玉,在中国北京、江苏,浙江都有栽培。金镶玉竹杆高4-10米,径2-5厘米;新竹新竿为嫩黄色,后渐为金黄色,各节间有绿色纵纹,有的竹鞭也有绿色条纹,叶绿,少数叶有黄白色彩条;有的竹竿下部之字型弯曲;笋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花期5-6月。金镶玉竹为竹中珍品,主要供观赏。查看详细
佛肚竹(学名:Bambusa ventricosa McClure),为禾本科丛生型竹类植物,原产于中国华南,各地多有栽培,亚洲的马来西亚和美洲均有引种栽培。佛肚竹幼秆深绿色,稍被白粉,老时转榄黄色。此竹秆二型:正常圆筒形,高7-10米,节间30-35厘米;畸形秆通常25-50厘米,节间较正常短。该种常作盆栽,施以人工截顶培植,形成畸形植株以供观赏;在地上种植时则形成高大竹丛,偶尔在正常竿中也长出少数畸形竿。漂亮的佛肚竹也是很多工艺品、文玩物品的加工对象,如扇子、竹雕、乐器等等。查看详细
茶杆竹(拉丁名:Pseudosasa amabiLis(McClure)Keng f.),又名厘竹、青篱竹,为多年生、繁殖力强的禾本科植物,丰产林3年就可成林,是我国有名的出口传统特产,远销五大洲四十多个国家。茶杆竹秆高6-15米,径可达3cm,节间长30-40cm;分枝高度中等,枝细小而短;出笋期4月下旬至5月中旬。茶杆竹竹干通直、节平、坚轫、弹性强、不易虫蛀、表面有光泽、材质优良、经久耐用,是制造各种竹家具、滑雪杆、花架、旗杆、笔杆、高级钓鱼杆、雕刻工艺美术的主要原材料。查看详细
5 斑竹
斑竹是禾本科、刚竹属乔木或灌木状竹类植物,分布于中国黄河至长江流域各地。斑竹竿高可达20米,粗达15厘米,幼竿无毛,无白粉或被不易察觉的白粉,偶可在节下方具稍明显的白粉环;节间长达40厘米,壁厚约5毫米;竿环稍高于箨环;竿有紫褐色或淡褐色斑点;笋期5月下旬。斑竹秆可用作制工艺品及材用,实用性与观赏性兼备,深受人们的喜爱。从古到今,还流传着很多关于斑竹的典故和诗词。查看详细
6 紫竹
紫竹(学名:Phyllostachys nigra (Lodd. ex Lindl.)Munro),为禾本科、倭竹族、刚竹属竹类植物,原产中国,南北各地多有栽培,印度、日本及欧美许多国家均引种栽培。紫竹竿高4-8米,稀可高达10米,直径可达5厘米,幼竿绿色,密被细柔毛及白粉,箨环有毛,一年生以后的竿逐渐先出现紫斑,最后全部变为紫黑色,无毛;笋期4月下旬。此竹多作栽培供观赏;竹材较坚韧,还可供制作小型家具、手杖、伞柄、乐器及工艺品。查看详细
7 毛竹
毛竹(学名:Phyllostachys edulis (Carriere) J. Houzeau),是禾本科、刚竹属单轴散生型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也是中国栽培悠久、面积最广、经济价值也最重要的竹种。毛竹竿高可达20多米,粗可达20多厘米,老竿无毛,并由绿色渐变为绿黄色;壁厚约1厘米;竿环不明显,叶片较小较薄,披针形,花枝穗状,无叶耳,小穗仅有1朵小花;4月笋期,5-8月开花。毛竹实用性与观赏性兼备,自古以来常置于庭园曲径、池畔、溪涧、山坡、石迹、天井、景门,以及室内盆栽观赏,常与松、梅共植,被誉为“岁寒三友”。查看详细
8 龙竹
龙竹(学名:Dendrocalamus giganteus Munro.),别名大麻竹,是禾本科、牡竹属竹类植物,在中国云南东南至西南部各地均有分布,台湾也有栽培,同时在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各国都有栽培。龙竹竿高20-30米,直径20-30厘米,直立,梢端下垂或长下垂,节处不隆起;幼时在外表被有白蜡粉;竿分枝习性高,每节分多枝,主枝常不发达。该种是牡竹属中栽培最广泛的,亦是世界上最大的竹类之一,可为良好的建筑和篾用竹材。其笋味苦,不宜蔬食,但加工漂洗和蒸煮后能制作笋丝和笋干,其色泽淡黄,颇受人们欢迎。查看详细
小琴丝竹,别名花孝顺竹,是禾本科、簕竹属灌木或乔木状竹类植物,分布于中国四川、广东和台湾等省。此竹竿高可达7米,尾梢近直或略弯,下部挺直,绿色;竿壁稍薄;节处稍隆起,无毛。本种为孝顺竹的变种,其区别在于秆与枝金黄色,并间有粗细不等的纵条纹,初夏出笋不久,竹箨脱落,秆呈鲜黄色,在阳光照耀下显示鲜红色,为著名的观赏竹品种。查看详细
凤尾竹,是禾本科、簕竹属孝顺竹的变种,别名“观音竹”、米竹、筋头竹、蓬莱竹,原产中国,华东、华南、西南以至台湾、香港均有栽培。本种植株较高大,杆高可达6米,竿中空,小枝稍下弯,下部挺直,绿色;竿壁稍薄;节处稍隆起,无毛。凤尾竹四季常青,苍翠可爱,竿细而矮,叶狭而小,观赏价值较高,宜作庭院丛栽,也可作盆景植物,置之阳台、案头、窗前,十静幽观感。查看详细
榜中榜推荐
世界十大最奇特的竹子 世界上罕见奇竹 世界最稀罕的竹子盘点
世界十大奇竹名单如下:藤竹、香竹、酒竹、歪脚龙竹、中华大节竹、龟甲竹、筇竹、梨竹、螺节竹、红宝竹,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十大名竹 中国最著名的十种竹子 国内名贵竹子品种盘点
中国十大名竹名单如下:金镶玉竹、龟甲竹、佛肚竹、茶杆竹、斑竹、紫竹、毛竹、龙竹、小琴丝竹、凤尾竹,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