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广东剪纸

广东剪纸是广东省佛山市、汕头市、潮州市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广东剪纸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其剪纸手法精巧细腻,阳剪阴剪配合使用,铜凿剪纸“凿”与“画”风格独特,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其中佛山剪纸使用薄如蝉翼的铜箔,呈现出珠光宝气、金碧辉煌的独特效果;潮阳剪纸以“花中套花”的布局最具特点,疏密有致,剔透玲珑;潮州剪纸纤巧秀丽、造型生动活泼,富于变化,具有清新、明朗、淳朴的风格。
目录
广东剪纸介绍

广东剪纸基本介绍

广东剪纸主要由流传于佛山地区的佛山剪纸、流行于潮汕地区的潮阳剪纸和流传于潮州地区的潮州剪纸构成。广东剪纸在唐代以前就很盛行,明清是艺术大发展时期。广东剪纸题材丰富,寓意广,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其剪纸手法精巧细腻,阳剪阴剪配合使用,铜凿剪纸“凿”与“画”风格独特,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识。

广东剪纸种类及特征

佛山剪纸

1、文化特征

佛山剪纸分为纯色剪纸、衬料剪纸、写料剪纸、铜凿剪纸四大类,根据用料不同,又可分纯色料、纸衬料、铜衬料、染色料、木刻套印料、铜写料、银写料、纸写料、铜凿料等九种。刻可以每次(以一钉计)最高刻3050张,使成本降低,且能做到大幅画面,内容与形式复杂的高难度剪纸艺术作品。凿、印、衬结合使用使作品色彩更为丰富,更具手工艺性,形象更为生动、活泼、传神。

佛山铜凿剪纸使用的材料是薄如蝉翼的铜箔,因此作品能呈现出珠光宝气、金碧辉煌的独特、效果,早期常用于鞭炮、烟花的包装及喜盒的装饰。

2、制作工艺

佛山剪纸剪纸手法分为剪和刻两大类。剪,多为随意剪制,每次两三张,如礼品花、灯花、乞巧节的烛台花、香案花、饼花等即以此法制成;刻,每次可刻2030张,粗犷的图案可刻50100张不等,便于大量复制。佛山剪纸所用刻刀大小不一,一般系随意磨制而成,宽度从3毫米至1毫米不等,一套十余把。操刀时以握毛笔法持之,垂直切割,线条连接而不断,成型如网状。

佛山铜凿剪纸的铜凿料是用特制的小圆珠凿在铜箔片上敲击出一个个凸出的小珠点来构成线条,表现图案纹样,并在表面写上色彩。

3、题材作品

传统佛山剪纸以社情民意决定其内容和形式,喜庆吉祥、驱邪纳福、多子长寿等是永恒的主题,在民间受到欢迎,长期流行不衰。与此主题相应,佛山剪纸中以铜箔金碧辉煌的特点配合鲜明的色纸,形成独有的地方风格,也形成铜凿剪纸等表现形式。据《佛山忠义乡志》记载,民国十二年(1923年)佛山镇剪纸艺人有潘洁芳、梁朗生等,其主要作品有《百花齐放》和《瓜果丰收》等。

潮阳剪纸

1、文化特征

潮阳剪纸造型灵活,构图以对称为主,结构严谨,饱满而不杂乱,尤其以“花中套花”的布局最具特点,疏密有致,剔透玲珑。

2、制作工艺

潮阳剪纸刀法精巧细腻,以阳剪为主,配合使用阴剪。阳剪的纹线工整细致,阴剪的线条粗壮有力,再加上“花中套花”的手法,表现力十分丰富。

3、题材作品

潮阳剪纸样式多表现吉祥喜庆、福禄寿诞、五福呈祥、子嗣绵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祥瑞题材,一般在游神赛会、元宵关灯、中秋拜月、婚俗喜庆、祭祖拜神等活动中用作装饰以渲染喜庆气氛,另外也表现一些日常生活内容,如花鸟虫鱼、动物走兽、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戏曲人物、市井百姓等。除上述品种以外,潮阳剪纸也有一些装饰性的小花样,如供品花与礼品花等。

潮州剪纸

1、文化特征

潮州剪纸具有清新、明朗、淳朴的风格,有刻剪交错的多色剪纸、有遒劲有力纤细的纯色剪纸、刻纸衬色和刻写紧密配合的写料刻纸等多种风格特色,可以适应多种社会需求。它纤巧秀丽、造型生动活泼,富于变化。潮州剪纸很少复刻,即使需要画稿也很简单,大多数在剪制时创意灵活,别出心裁,巧妙加工。其作品多用于贴物,装饰性强。形式有“团式贴花”“适样贴花”“影戏剪纸”和“刺绣剪纸”等。

2、制作工艺

潮州剪纸以形式区分,有纯色、多色、阳刻、阴刻等类型。剪纸艺人善于将三五张色纸叠在一起,灵巧地运使剪刀,以娴熟的技巧剪出各种花纹图案。如纯色剪纸充分发挥“剪”的特点,以纤细秀丽的线条配合块面,借助夸张、变形手法创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剪刀味十分浓郁,富有装饰性。纯色剪纸有一个特点,就是不画稿,艺人们仅凭记忆和想象,一手拿纸,一手运剪,直接将花样剪出。这种匠心独运的剪法富有创造性,造型活泼而富于变化,很少有重复的作品。多色剪纸则用多种色纸分别剪出物象的各个部分,然后再合并为一件完整的剪纸作品,生动细致,别有特色。

潮州剪纸有一个品种称为“錾纸”,是将图案放在色纸或金箔上,用刻刀錾刻而成。“錾纸”又分衬色剪纸和写料剪纸。衬色剪纸先用金箔或黑纸刻出轮廓线,再用彩纸衬底;写料剪纸则用纯色纸或金箔刻画出形象的线条骨架,再用颜色彩绘衬底。

3、题材作品

潮州剪纸题材涉及花果、走兽、人物、风景和文字图案等,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不同剪纸艺人往往有细致、豪放、秀逸等不同风格表现。现存的一件清雍正年间的作品《蝙蝠》(潮州市司马浦镇)系以棕色丝线剪成,技艺十分精巧,说明潮州剪纸早就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广东剪纸荣誉认证

2006512日,剪纸(广东剪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Ⅶ-16

广东剪纸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广东剪纸是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寓意广、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多采用祥和的图案表达吉祥辟邪的意蕴。广东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中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

广东剪纸是由当地民俗活动发展而来的一种民间艺术,其生命力源于各种民俗活动的支撑,表达美好祝愿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具有产业化的传统,加强对其挖掘和保护将有助于研究珠江三角洲民俗活动和民间文化形态,同时还可以繁荣民间文化市场,增强地域文化特色。

佛山铜凿剪纸是广东地区特有的剪纸艺术,铜凿剪纸的“凿”与“画”秉承了珠三角一带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吸收性的发展脉络,让其以独特的风格特征呈现。它的诞生是在传统的剪纸艺术之上,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独具历史、文化价值。

传承状况

1、佛山剪纸

佛山剪纸专业人员队伍青黄不接,最具特色的铜凿剪纸由于工具散失、作为主要材料的铜箔不再生产而无法制作,加上老艺人退休或病故,许多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拯救。

2、潮阳剪纸

潮阳民间剪纸的主要传承人有张佩龙、蔡名英、李婵仙等,但健在的老艺人平均年龄已在75岁以上,迫切需要年轻人加入其中进行继承。

3、潮州剪纸

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潮州剪纸已逐渐失去以往的生存环境,现存知名的剪纸艺人不足十人,且年事渐高,传统的潮州剪纸后继无人,亟待抢救、保护。

传承人物

纪丹蘋,女,1958年出生。1970年,纪丹蘋开始跟随祖母学习剪纸,其剪纸艺术手法细腻,题材来源于生活,作品自然逼真、神韵生动,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和丰富的内涵。2005年,纪丹蘋参与了全国文化部非遗保护工程培训班在潮州市人民广场文化长廊的剪纸现场演示;2010年,纪丹蘋参与了国家文化部主办“我们的节日”全国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展示活动;2014年,纪丹蘋参与了潮州市元宵节剪纸作品展览,她的70多幅作品在展览中展示。201485日,纪丹蘋被广东省文化厅批准列入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饶宝莲,女,1974年出生。1996年,饶宝莲毕业于梅州师范学校,后在佛山蓓蕾艺术学校任美术老师,开始接触剪纸。2003年,饶宝莲举办了首次个人剪纸展;2012年,饶宝莲作品《力争上游》获“传承与创新——工艺美术作品展”金奖;2013年,饶宝莲作品《富贵祥和》获广东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金奖。2014年,饶宝莲作品《梅兰竹菊》金铜凿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201745日,饶宝莲被广东省文化厅批准列入广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保护措施

20191112日,潮州市文化馆(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汕头市潮阳区文化馆和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有限公司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剪纸(广东剪纸)保护单位资格。

202310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剪纸(广东剪纸)项目保护单位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有限公司评估合格。

202310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潮州市文化馆。

广东剪纸社会影响

201699日,广东剪纸等技艺在台北举办的“守望精神家园——第三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上展示。

201967日至1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活动在广州举行,门票形象采用广东剪纸特有的铜凿剪纸技艺制作,作为重要纪念品推出。

广东剪纸历史起源

广东剪纸历史悠久,但始于何时,文献无征,很难有一个准确的判断。有学者考察早期剪纸是刺绣或纺织品上的图案,很早以前就有这种图案的“纸模”,慢慢发展成张贴、装饰节日喜庆的墙壁、窗户以及民俗礼仪、宗教信仰、避邪等作用上。这个观点如果成立,那广东的民间剪纸在唐代以前就很盛行。但也有学者认为,明代以前,刺绣稿样是以小笔描花样,还未有“剪纸花样子”出现,清代以后才出现有“剪纸花样子”作刺绣稿样。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也无妨剪纸艺术的历史之悠久这一史实。据《杜阳杂编》记载,一千多年前唐代广东民间刺绣已有辉煌成就,由此管中窥豹当时广州地区民间剪纸的成就。南宋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州的刺绣品广泛运用在日用品上,日渐成熟。由此可知民间剪纸作为刺绣的“底稿”也一定会随之更加发展,并且会因之应用、装饰于日常生活用品的各个方面。只是因为这些剪纸作品是易耗品,无法长期保留。明清是广东民间剪纸艺术大发展时期。

广东剪纸主要由流传于佛山地区的佛山剪纸、流行于潮汕地区的潮阳剪纸和流传于潮州地区的潮州剪纸构成。

1佛山剪纸

佛山剪纸据说源自中原,结合当地民俗风情及手工业、商业而发展起来,至清代已逐步成行成市,并出现了行会组织。清光绪时期,在佛山就有店号30多间,从业人员达300多人,产品销往国内各个地方,甚至远销南洋。20世纪初,与佛山剪纸有关的门钱、童话、符疏衣纸、溪纸、金花、磨花纸、蘸料纸、打铜、铜箔、朱砂年红染纸、花红染纸、染色纸等12行都蓬勃发展,店号数百家,工人近三千人,他们所生产的蘸料纸、各色染纸都是佛山剪纸的材料来源。

佛山铜凿剪纸始于元末明初,它是“不用‘纸’的剪纸艺术”。佛山铜凿剪纸使用的材料是薄如蝉翼的铜箔,因此作品能呈现出珠光宝气、金碧辉煌的独特效果,早期常用于鞭炮、烟花的包装及喜盒的装饰。

2潮阳剪纸

潮阳剪纸的兴起与迁居此地的中原人有关。20世纪80年代以来,潮阳区政府组织力量对潮阳民间剪纸进行了挖掘、整理、保护和研究。1989年,整理出181件(套)近五百个花样,出版了《潮阳民间剪纸》一书。2003年,有五十多件潮阳剪纸作品入编《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剪纸卷》《中国民间吉祥艺术博览》和《潮汕民间美术全集·剪纸卷》等书。1997年,潮阳区被广东省政府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剪纸艺术)之乡”。

3潮州剪纸

潮州剪纸主要分布在粤东地区,流行于明代,繁荣于清代,至光绪年间达到鼎盛。清代中期,潮州修祠建庙蔚然成风,在此背景下剪纸就当作了祭祀、节庆、游神赛会、红白喜事等民俗活动中的一种饰物,寺庙中的僧尼也剪纸花馈赠善男信女,潮州剪纸因之而在寺庙中得到迅速发展。至20世纪初,还有江根和、李木林、杨学友、罗瑞瑜、辜秋泉、谢楚周等尼姑带出的潮州剪纸艺人在当地剪纸创作中发挥作用。1962年后,因寺院僧尼无后,出家者少,潮州剪纸渐失传人。

广东剪纸相关榜单
十大最出名的广东传统手工艺品 到广东必带的10种工艺特产
广东十大特色工艺品名单如下:端砚、香云纱、粤绣、新会葵艺、广东陶瓷、广东雕刻、广东剪纸、阳江漆器、岭南盆景、广东灯彩,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更多榜中榜推荐
陕西剪纸哪里的最出名?陕西十大出名的剪纸盘点
陕西十大剪纸名单如下:安塞剪纸、旬邑彩贴剪纸、延川剪纸、榆林剪纸、韩城剪纸、华县剪纸、朝邑剪纸、宜君剪纸、洛川剪纸、周至剪纸,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浙江剪纸哪里的最出名?十大最有名的浙江剪纸产地盘点
浙江十大剪纸名单如下:乐清细纹刻纸、桐庐剪纸、浦江剪纸、缙云剪纸、永康剪纸、临海剪纸、温岭海洋剪纸、横河剪纸、苍南点色剪纸、象山剪纸,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国内哪些地方剪纸有名 十大中国最具代表性剪纸盘点
中国十大有名的剪纸名单如下:辽宁剪纸、山西剪纸、江苏剪纸、福建剪纸、陕西剪纸、山东剪纸、湖北剪纸、浙江剪纸、甘肃剪纸、河南剪纸,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剪纸
  • 面塑
  • 泥塑
  • 特色工艺品
  • 中国特产
  • 热门景区特产
  • 柳编
  • 石雕
  • 陶器
  • 木雕
  • 竹编
  • 夏布
  • 彩灯
  • 特产标志认证
  •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 特产特色功能
  • 各地特产
  • 珠三角特产
  • 京津冀特产
  •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 送人佳品
  • 热门文章
  • 中国十大有名的剪纸
  • 陕西十大剪纸
  • 浙江十大剪纸
  • 中国十大最贵的香烟
  • 浙江十大香烟
  • 河南十大香烟
  • 全国十大草莓产地
  • 江苏十大香烟
  • 四川十大香烟
  • 中国十大细支烟
  • 贵州十大香烟
  • 贵阳十大特产
  • 马来西亚十大特产
  • 十大探病礼物
  • 山西十大特色工艺品
  • 热门词条
  • 1
    甘肃剪纸
  • 2
    大通剪纸
  • 3
    河南剪纸
  • 4
    横河剪纸
  • 5
    宁夏回族剪纸
  • 6
    本溪满族剪纸
  • 7
    浦江剪纸
  • 8
    山西剪纸
  • 9
    定西剪纸
  • 10
    辽宁剪纸
  • 11
    永康剪纸
  • 12
    浙江剪纸
  • 13
    宜君剪纸
  • 14
    黑龙江剪纸
  • 15
    台湾剪纸
  • 16
    延川剪纸
  • 17
    湖北剪纸
  • 18
    茌平剪纸
  • 19
    江苏剪纸
  • 20
    内蒙古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