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黄庭坚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知名诗人,乃江西诗派祖师。书法亦能树格,为宋四家之一。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庭坚笃信佛教,亦慕道教,事亲颇孝,虽居官,却自为亲洗涤便器,亦为二十四孝之一。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
中文名
黄庭坚
别号名称
黄豫章,黄鲁直
出生日期
1045年08月09日
性别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洪州分宁
生肖
去世日期
1105年05月24日
职业职位
政治家,书法家,诗人
代表作品
《婴香方》,《王长者墓志稿》,《泸南诗老史翊正墓志稿》
主要成就
书法,文学
目录
黄庭坚介绍

人物生平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北宋诗人,书法家。修水县人。其父黄庶(字亚父)庆历二年(1042)进士,仕不得志,遂刻意于文词,作诗学杜甫,有《伐檀集》传世。舅父李常(字公择)也是一位诗人兼藏书家。使黄庭坚从小生长在文学空气浓厚的书香家庭。

黄庭坚自幼聪颖异常,五岁能背诵五经,七岁写过一首《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因此黄庶非常喜爱这个孩子。舅父有时亦来黄家,随便从书架上取书一本查问庭坚,他能对答如流。李常为之惊奇,称他有“一日千里之功。”

嘉佑三年(1058年),其父黄庶在康州(今广东省德庆县)任上逝世。由于家境不太富裕,黄庭坚才十五岁,遂跟着舅父李常到淮南游学。嘉佑六年,他在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认识诗人孙觉(字莘老)。孙觉推崇杜甫,认为杜甫的《北征》诗胜过韩愈的《南山》诗。而另一诗人王平甫却认为《南山》诗比《北征》诗好,两人反复争论,都不能说服对方,时值庭坚在座,两位老人征求他的意见,他说:“若论工巧,《北征》不及《南山》。若书一代之事,以与《国风》、《雅》、《颂》相为表里,则《北征》不可无,而《南山》虽不作,未害也。“(范温《潜溪诗眼》)当时庭坚仅十七岁,而他一席之言,使两位前辈心服口服,结束一场争论。从此,孙觉非常赞美这位聪颖少年,后来就把自已的女儿兰溪许配给他。

嘉佑八年,黄庭坚首次参加省试,当时传说他中了解元,住在一起的考生设宴庆贺。正在饮酒间,忽然有一仆人闯了进来告诉大家:这里有三个人考中了,而他不在其内。席上落第者纷纷散去,而庭坚仍若无其事,自饮其酒,饮罢,又与大家一同看榜,毫无沮丧的神色。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黄庭坚再次参加省试。诗题是《野无遗贤》,主考李洵看到他试卷中的“渭水空藏月,传岩深锁烟”,不禁拍案叫好。说黄庭坚“不特此诗文理冠场,他日有诗名满天下。”就此中了第一名。第二年春天,再到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参加礼部考试,中了三甲进士,登上仕途。初任余干县主簿,后调汝州叶县(今河南省叶县)县尉,途中写了一首《冲雪宿新寨不乐》诗:县北县南河日了,又来新寨解征鞍。山衔斗柄三星没,雪共月明千里寒。小吏有时须束带,故入频问不休官,江南长尽梢云所,归及春风斩竿竿。”抒发开始走向仕途,对小吏生涯郁郁不乐的心情。熙宁五年(1072年),诏举四京学官,庭坚考得优等,被任为北京(今河北省大名县)国子监教授。当时留守北京的大老文彦博很器重他的才学,在他任满之后,又留他再任,一直在北京度过了七年。七年中,他致力于诗歌创作,在艺术技巧上有较大的提高。元丰元年(1078年)庭坚作了二首古风,投书给当时任徐州的太守苏轼,以表示仰慕之意。苏轼读其诗,认为“超绝尘,独立万物之表,驭风骑气,以为造物者游,非今世所有也。”由是诗名大震,两位大诗人也从此结下至死不逾的友谊。

神宗即位后,于熙宁三年(1070年),任王安石为宰相,开始实行新法。但是,新法一开始就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猛烈反对。后来新旧两党斗争愈演愈烈,革新和保守的斗争逐渐蜕化成官僚集团之间的争权夺利,一直延续到北宋灭亡。在这场斗争中,黄庭坚站在旧党一边,他很尊敬司马光和苏轼兄弟。司马光逝世后,他作诗追挽:“毁誉盖棺了,于今名实尊。哀荣有亡命,终始酌民言。蝉冕三公府,深衣独乐园。公元两无累,忧国爱元元。”(《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之四)但是,他也很尊敬王安石的人品:“然余尝观其风度,真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酒色,一世之伟人也。”(《跋王荆公禅简》)他虽然没有积极参加这场斗争,但他的一生一直卷在斗争的旋涡里。

元丰三年(1080年),黄庭坚入京改官,被任为吉州太和县(今江西省太和县)知县。这是他第一次担任独当一面的地方官。为了了解人民的生活实际情况,他常常深入穷乡僻壤,踏遍了太和县境的崎岖山路,将农民的疾苦,如实上报,减轻农民负担。人称:“治政平易,人民行以安定”。元丰六年,庭坚调任德州平镇(今山东省商河县境内)的监镇压官。此时德州通叛赵挺之属于新党,正在德州推行市易法(由官府管理市场贸易),他认为德平镇小民贫,实行市易法有困难,不同意这样做,与赵挺之公文往来,反复争论,种下了后来遭受贬的祸根。元丰八年三月,神宗去世,哲宗即位,因哲宗年幼,由神宗的母亲太皇太后高氏执政,司马光任宰相四月,庭被召入汴京任秘书郎,因司马光的推荐,参加了几个有的校定《资治通监》的工作;十月,被任为神宗实录院检讨官,集贤校理,主持编写《神宗实录》。检讨官。此处据《历代著名文学家列传》)元佑六年书成,擢起居舍人。元佑八年,被任为国史编修官。这年哲宗亲政。九年,改元绍圣,表示要继承神宗在熙宁、元丰年间的政策,并起用新党的蔡京等人。蔡京等虽然打着神宗和王安石的旗号,事实却在排除异已,借此打击一切旧党人员。他们对旧党主修的《神宗实录》大为不满,下令国史院核实《神宗实录》的记载,以“诬毁先帝”、“修实录不实”加罪,于绍圣元年(1094年)十二月,黄庭坚被贬为涪州(今四川省涪陵县)别驾、黔州(今四川省彭水县)安置,左右惨然不安,他却颇能自我解脱,坦然处之,在黔州四年,寓居开元寺摩围阁,仍然诵书写字,沉醉于艺术世界之中。绍圣四年,庭坚的外兄张向任提出举夔州路常,十二月,朝迁以“回避亲嫌”为由,下诏庭坚移到戎州(今四川省宾市东北),在州南的一个僧寺里住下来。为了避免遭受进一步迫害,他自称“身如槁木,心如死灰”,把寺中的居室叫作“槁木庵”和“死灰 ”。后来在城南另外租了房子,又起名叫“任运堂”,表示自已安分守命,无心世事了,所以在戎州的三年中,生活还算安定。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哲宗去世,徽宗即位,暂时由太后向氏听政。五月,诏复司马光等三十三人入官。十月,蔡京等人相继被贬出京。次年改元为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三月,庭坚接到权知舒州的任命。四月,又被召为吏部员外郎。两次上表,说明身有羸疾,请求在太平州(今安徽省当涂县)或无为军(今安徽省无为市)当一个地方官。崇宁元年(1102年)四月接到知太平州任命。六月,到达太平州,接受了知州的职务。不料只过九天,吏部公文就下来了,免去了知州职务。原来,此时徽宗亲政,起用蔡京为相,新党重新握政权,蔡京等人对旧党人物迫害比绍圣年间更加残酷。崇宁二年四月,下诏销毁三苏、秦观和黄庭坚的文集。九月,又下诏在各地立“元佑奸党碑”,几乎把旧党人物一网打尽。这时,赵挺之已被蔡京荐为副宰相。庭坚地德平镇时曾与赵有过政见上的冲突,因而假公营私报宿怨,暗中指使荆州转动判官陈举从庭坚所写《承天院塔记》中摘取“天下财力屈渴”等语句,诬告庭坚“幸灾谤国”,使庭坚受到“除名羁营宜州”(今广西省宜山县)的严厉处分。崇宁三年三月,庭坚到宜州贬所,初租民房,后迁寺,都被官府刁难。崇宁四年五月,被迫搬到城头破败戍楼里栖身,人不堪其忧,庭坚终日读书赋诗,举酒浩歌,处之泰然。宜州人民敬其旷达高洁,许多人慕名前往求诗求书,向他请教学问,他也尽量满足来访者的要求。崇宁四年(1105年)九月三十日病逝于戍楼,终年六十一岁。大观三年(1109年)春,由苏伯固、蒋伟护柩归葬修水县双井祖坟之西。南宋绍兴初年,高宗中兴,追封直龙图阁士,加太师,谥号文节。

文学成就

同他的前辈一样,黄庭坚对西昆体也是猛烈攻击的。西昆诗人讲究声律、对偶、辞藻,为了在艺术上摆脱西昆诗人的影响,从欧阳修、梅尧臣开始就企图在立意、用事、琢句、谋篇等方面作些新的探索。到北宋中叶以后,这百年以上的承平局面和新旧党争的风险,即使许多诗人愈来愈脱离现实;当时大量书籍的刊行,封建文化的高涨,又使他们不满足于寻常典故的运用,而务求争新出奇(注:欧阳修与梅尧臣书,不满意当时人作白兔诗“皆以常娥月宫为说”,苏轼《聚星堂雪》诗“禁体物语”,皆见当时诗人争新出奇的风气,到黄庭坚更变本加厉。)

这样,他们虽努力在诗法上向杜甫、韩愈以来的诗人学习,却未能更好地继承杜甫、白居易以来诗家的现实主义精神。他们摆脱了西昆体的形式主义,又走上了新的形式主义道路。这就是从北宋后期逐渐形成的江西诗派。这一派诗人并不都是江西人,只因黄庭坚在这派诗人里影响特别大,所以有此称呼。《苕溪渔隐丛话》曾称引黄庭坚的诗说:“随人作计终后人。”又说:“文章最忌随人后。”可见他在文学创作上是有开辟道路的雄心的。然而他的社会接触面较之前辈诗人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都远为狭小,长期的书斋生活与脱离现实的创作倾向使他只能选择一条在书本知识与写作技巧上争胜的创作道路。他说:“诗词高胜,要从学问中来。”(见《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又说:“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胡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答洪驹父书》)可以看出他的这种倾向。那么怎样取古人陈言点铁成金呢?就是根据前人的诗意,加以变化形容,企图推陈出新。他称这种作法是“脱胎换骨”,是“以俗为雅,以故为新”,是“以腐朽为神奇”。比如王褒《僮约》以“离离若缘坡之竹”形容那髯奴的胡须。黄庭坚《次韵王炳之惠玉版纸》诗:“王侯须若缘坡竹,哦诗清风起空谷。”进一步用空谷的清风形容王炳之那闻声不见嘴的大胡子,就有了新的意思。

又如后人根据李延年《佳人歌》,用“倾城”、“倾国”形容美色,已近俗滥。黄庭坚《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诗:“公诗如美色,未嫁已倾城。”意思就深了一层,而且符合于这些文人的雅趣。这些运用书本材料的手法,实际是总结了杜甫、韩愈以来诗人在这方面的经验的。他同一般低能文人的慕拟、剽窃不同之处,是在材料的选择上避免熟滥,喜欢在佛经、语录、小说等杂书里找一些冷僻的典故,稀见的字面。在材料的运用上力求变化出奇,避免生吞活剥。为了同西昆诗人立异,他还有意造拗句,押险韵,作硬语,连向来诗人讲究声律谐协和词彩鲜明等有成效的艺术手法也抛弃了。象下面这首诗是比较能表现他这一方面的特点的。 我诗如曹郐,浅陋不成邦;公如大国楚,吞五湖三江。赤壁风月笛,玉堂云雾窗;句法提一律,坚城受我降。枯松倒涧壑,波涛所舂撞;万牛挽不前,公乃独力扛。诸人方嗤点,渠非晁张双;袒怀相识察,床下拜老庞。小儿未可知,客或许敦庞;诚堪婿阿巽,买红缠酒缸。——《子瞻诗句妙一世,乃云效庭坚体,次韵道之》这是他答和苏轼的一首诗。开首四句说他的诗没有苏轼那样阔大的气象。中间十二句写苏轼对他的赏识,同时表现他的傲兀性格,象倒在涧壑里的枯松,波涛推不动,万牛挽不前的。结四句说他儿子或可以同苏轼的孙女阿巽相配,言外之意即说他的诗不能同苏轼相比。这正是后来江西派诗人说的“打猛诨入,打猛诨出”,用一种诙谐取笑的态度表示他们的情谊。这诗从用字、琢句以至命意布局,变尽建安以来五言诗人熟习的道路。然而比之曹植赠丁仪、沈约寄范云、杜甫赠李白等诗篇,黄庭坚虽然字敲句打,作意出奇,却仍未能有效地表达他的真情实感。

当然,作为一个开创诗流派的艺术大匠,黄庭坚的诗并不是每篇都这样生硬的。当他受到真情实境的激发,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刻意好奇的习气时,依然能够写出一些清新流畅的诗篇,像下面的例子。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预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登快阁》

宋诗最初形成反西昆的流派,是由于当时作者如欧阳修、苏舜钦、梅尧臣等的面向现实,以诗配合他们的政治斗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意愿。黄庭坚论诗说:“诗者,人之性情也,非强谏诤于庭,怨愤诟于道,怒邻骂座之为也。”又说:“其发为讪谤侵凌,引领以承戈,披襟而受矢,以快一朝之愤者,人皆以为诗之祸,是失诗之旨,非诗之过也。”(《书王知载朐山杂咏后》)显然,这是取消了诗歌的战斗作用,其结果必然要走上脱离现实、片面追求艺术技巧的道路,偏离了诗文革新运动的方向。

书法成就

黄庭坚书法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又受到焦山《瘗鹤铭》书体的启发,行草书形成自己的风格。黄庭坚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在结构上明显受到怀素的影响,但行笔曲折顿挫,则与怀素节奏完全不同。在他以前,圆转、流畅是草书的基调,而黄庭坚的草书单字结构奇险,章法富有创造性,经常运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单字之间的界限,使线条形成新的组合,节奏变化强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成为北宋书坛杰出的代表,与苏轼成为一代书风的开拓者。后人所谓宋代

书法尚意,就是针对他们在运笔、结构等方面更变古法,追求书法的意境、情趣而言的。黄庭坚与苏轼、米芾、蔡襄等被称为宋四家。

黄庭坚对书法艺术发表了一些重要的见解,大都散见于《山谷集》中。他反对食古不化,强调从精神上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强调个性创造;注重心灵、气质对书法创作的影响;在风格上,反对工巧,强调生拙。这些思想,都可以与他的创作相印证。

流传黄庭坚的书法,小字行书以《婴香方》、《王长者墓志稿》、《泸南诗老史翊正墓志稿》等为代表,书法圆转流畅,沉静典雅。大字行书有《苏轼黄州寒食诗卷跋》、《伏波神祠字卷》、《松风阁诗》等,都是笔画遒劲郁拔,而神闲意秾,表现出黄书的特色。草书有《李白忆旧游诗卷》、《诸上座帖》等,结字雄放瑰奇,笔势飘动隽逸,在继承怀素一派草书中,表现出黄书的独特面貌。此外黄庭坚的书法还有《伯夷叔齐墓碑》、《狄梁公碑》、《游青原山诗》、《龙王庙记》、《题中兴颂后》等。

用笔如冯班《钝吟杂录》所讲:“笔从画中起,回笔至左顿腕,实画至右住处,却又跳转,正如阵云之遇风,往而却回也。”他的起笔处欲右先左,由画中藏锋逆入至左顿笔,然后平出,无平不陂,下笔着意变化,收笔处回锋藏颖,以“画竹法作书”给人以沉着痛快的感觉。其结体从颜鲁公《八关斋会报得记》来,中宫收紧,由中心向外作辐射状,纵伸横逸,如荡桨,如撑舟,气魄宏大,气宇轩昂,其个性特点十分显著。

《经伏波神祠诗》,行书墨迹,纸本,46行,每行字数不一,共477字。原迹现在日本。此诗帖,洋洋数十行,挥洒自如,笔笔精到,气势开张,结体舒展,范成大评“山谷晚年书法大成,如此帖毫发无遗恨矣,心手调合,笔墨又如人意。”此帖正是一种心平气和的境况下的经意之作,具有黄庭坚书法艺术的特点,是黄庭坚晚年的得意之作。

黄庭坚相关榜单
苏门四学士是哪几位 苏轼四个弟子是谁 苏轼四大门生是哪四个
苏门四学士名单如下: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九江十大历史名人有哪些 九江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都有谁
九江十大历史人物名单如下:黄庭坚、陶渊明、陶侃、江万里、王韶、雷发达、蔡公时、徐宝璜、陈宝箴、陈三立,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江西十大著名历史名人排行榜 江西最有名的10位历史人物
江西十大历史名人名单如下:王安石、陶渊明、黄庭坚、杨万里、解缙、文天祥、陶侃、朱耷、宋应星、汤显祖,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江西历代十大著名的文人 江西有名的文人墨客都有谁
江西十大文人名单如下:陶渊明、黄庭坚、王安石、杨万里、解缙、文天祥、晏殊、汤显祖、曾巩、魏禧,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宋代诗人排名前十 宋代诗人排名 宋朝十大著名诗人
宋代诗人排名前十名单如下:苏轼、黄庭坚、陆游、王安石、欧阳修、文天祥、范成大、杨万里、梅尧臣、陈师道,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十大男书法家 中国著名男书法家有哪些 中国有名的男书法家
中国十大男书法家名单如下:颜真卿、赵孟頫、王羲之、柳公权、怀素、米芾、欧阳询、黄庭坚、褚遂良、苏轼,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古代最著名的书法家 历史十大著名书法家 古代书法家都有谁
中国古代最著名十大书法家名单如下:颜真卿、王羲之、欧阳询、何绍基、柳公权、怀素、赵孟頫、陈献章、苏轼、黄庭坚,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写诗最多的诗人TOP10 古代诗人写诗数量排名 现存诗作最多的是谁
写诗最多的诗人TOP10名单如下:爱新觉罗·弘历、杨万里、陆游、刘克庄、白居易、赵蕃、苏轼、梅尧臣、方回、黄庭坚,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更多榜中榜推荐
怀素为什么能成为书法家 怀素为什么叫醉素
怀素,唐代杰出书法家。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考功郎中钱起的侄子。如果您想了解怀素为什么能成为书法家、怀素为什么叫醉素、怀素为什么出家、怀素为什么叫狂素、怀素为什么比张旭厉害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王羲之为什么喜欢鹅 王羲之为什么不是书法四大家之一
王羲之被称为书圣的原因主要是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如果您想了解王羲之为什么喜欢鹅、王羲之为什么不是书法四大家之一、王羲之为什么被称为书圣、王羲之为什么辞官、王羲之为什么叫王右军、王羲之为什么看不起王述、王羲之王献之什么关系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颜真卿为什么被杀 颜真卿为什么叫鲁公
颜真卿出身琅琊颜氏,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如果您想了解颜真卿为什么被杀、颜真卿为什么叫鲁公、颜真卿为什么被灭门、颜真卿为什么叫颜筋、颜真卿为什么被禁、颜真卿为什么写勤礼碑、颜真卿为什么写祭侄文稿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古代最著名的书法家 历史十大著名书法家 古代书法家都有谁
中国古代最著名十大书法家名单如下:颜真卿、王羲之、欧阳询、何绍基、柳公权、怀素、赵孟頫、陈献章、苏轼、黄庭坚,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元代书法家排名前十 元朝书法代表人物及作品
元代书法家排名前十名单如下:鲜于枢、邓文原、赵孟頫、康里巎巎、耶律楚材、杨维桢、张雨、倪瓒、危素、饶介,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明代书法家排名前十 明朝书法家代表人物 明代第一书法家是谁
明代书法家排名前十名单如下: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张瑞图、王宠、米万钟、王铎、邢侗、倪元璐、唐寅,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十大著名楷书书法家 楷书的书法家有哪些 楷书四大家亦在其中
十大著名楷书书法家名单如下:刘小晴、田蕴章、张瑞龄、崔学路、康庄、曹宝麟、卢中南、孟繁禧、田英章、周思言,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当代书法家排名前10 公认当代著名书法家 当代书法家十大名人
中国当代十大著名书法家名单如下:启功、潘主兰、王学仲、李铎、沈鹏、欧阳中石、孙其峰、刘江、沙曼翁、姚奠中,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广东十大书法家排行榜 广东著名书法家有哪些 你都知道哪几位呢
广东十大书法家名单如下:陈献章、陈恭尹、熊景星、吴子复、连登、秦咢生、胡根天、卢有光、许鸿基、秦大我,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十大男书法家 中国著名男书法家有哪些 中国有名的男书法家
中国十大男书法家名单如下:颜真卿、赵孟頫、王羲之、柳公权、怀素、米芾、欧阳询、黄庭坚、褚遂良、苏轼,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上海当代十大书法家排名 上海著名书法家有哪些 上海十大书法家介绍
上海十大书法家名单如下:张伟生、李静、丁申阳、宣家鑫、晁玉奎、徐庆华、田文惠、潘善助、张索、张卫东,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楷书
  • 行书
  • 隶书
  • 草书
  • 篆书
  • 碑帖
  • 书画家
  • 画家
  • 作曲家
  • 漫画家
  • 艺术家
  • 诗人
  • 翻译家
  • 演说家
  • 摄影家
  • 舞蹈家
  • 钢琴家
  • 小提琴家
  • 动画师
  • 国学大师
  • 文人
  • 热门文章
  • 广东十大书法家
  • 中国十大男书法家
  • 明代书法家前十
  • 当代十大著名书法家
  • 中国古代最著名十大书法家
  • 上海十大书法家
  • 十大著名楷书书法家
  • 元代书法家排名前十
  • 中国航空航天领域十大专家
  • 十大著名中国作家
  • 中国十大著名国画名家
  • 十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世界十大演讲家
  • 抖音最火的十大摄影师
  • 江苏十大文人
  • 热门词条
  • 1
    蔡襄
  • 2
    颜真卿
  • 3
    陈献章
  • 4
    苏轼
  • 5
    姚奠中
  • 6
    米芾
  • 7
    倪瓒
  • 8
    褚遂良
  • 9
    王宠
  • 10
    危素
  • 11
    孟繁禧
  • 12
    张三丰(武当派始祖)
  • 13
    文徵明
  • 14
    黄庭坚
  • 15
    王羲之
  • 16
    崔学路
  • 17
    董其昌
  • 18
    潘主兰
  • 19
    沈鹏
  • 20
    孙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