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4月26日,生于广东省南海县十二甫(今广州市荔湾区)。
1872年8月11日,考取清政府首批官派幼童赴美留学。
1878年,入耶鲁(Yale)大学,学习铁路工程专业。
1888年,至天津中国铁路公司任帮工程司,从事塘沽到天津铁路铺轨工程。
1894年,采用气压沉箱法建成滦河铁桥。入选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员。
1896年,任北洋官铁路局帮工程司,率队测量修建津卢(天津至卢沟桥)铁路。
1899年,任关外铁路锦州驻段工程司,主持修筑营口至沟帮子支线。
1901年,关外铁路停工,奉调萍醴铁路,坚持采用标准轨距。
1902年,接收修复关外铁路通车。任新易铁路总工程司。
1903年4月,新易铁路通车。返粤奔父丧时,勘测潮汕铁路。
1904年,任上海铁路总工程参议,筹划江苏铁路。
1905年,调查道清铁路。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司兼会办。
1907年,升任京张铁路总办兼总工程司。任邮传部路务议员。视察京汉铁路黄河大桥工程。
1908年,任津浦铁路参议,审定济南黄河大桥工程设计。任邮传部二等顾问官,加二品衔。
1909年10月,京张铁路建成通车。筹划并展筑张绥铁路。
1910年,获授清政府工科进士第一名。任商办广东省粤汉铁路公司总理兼总工程司。
1913年,任首任交通部技监。创议于汉口成立中华工程师会。《京张铁路标准图》由广东中华工程师会出版。
1914年,任汉粤川铁路督办,创办《中华工程师会会报》。
1915年,《新编华英工学字汇》《京张铁路工程纪略》出版。
1916年,获授香港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1917年,主持交通会议成绩昭著,获交通部名誉奖章。
1918年。发表《敬告青年工学家》,对青年寄予厚望。获授二级宝光嘉禾章。
1919年,代表中国政府出席国际联合监管远东铁路会议。4月24日,病逝于汉口。
修建了唐山铁路、滦河大桥、京津铁路、萍醴铁路、新易铁路、京张铁路等
《新编华英工学字汇》《京张铁路工程纪略》《铁路名词表》等
辛亥革命后,詹天佑为了振兴铁路事业,和同行一起成立中华工程师会,是工程师有团体组织之始,并被推为会长。这期间,他对青年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除了以自己的行为作出榜样外,还勉励青年“精研学术,以资发明”,要求他们“勿屈己徇人,勿沽名而钓誉。以诚接物,毋挟褊私,圭璧束身,以为范例。中华工程师会的成立对展学术交流活动和推动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突出作用为,在当时营造了一种积极的学术研究的风气。
詹天佑是中国人的光荣(周恩来评)
他是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先驱者之一,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华铁路第一人。他是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界的先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铁路工程技术专家。作为中国铁路事业的先驱者,詹天佑被人们称作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新浪网评 )
詹天佑先生领导修建京张铁路的卓越成就,为当时深受侮辱的中国人民争了一口大气,表现了我国人民伟大的精神和智慧,昭示着我国人民伟大的将来。(李四光评)
詹天佑的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他对我国人民和古代科学家、工程师的伟大精神传统和创新才能的继承和发扬,也是他遗留给我们今天科学技术界的伟大精神遗产。(方志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