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于同隐

于同隐(1917年8月6日~2017年2月6日),江苏无锡人。复旦大学高分子专业的创建人和学术带头人、教授、高分子科学家和化学教育家。历任浙江大学教授,复旦大学教授、材料科学研究所所长,《化学世界》杂志副主编。从事高分子粘弹性和高分子合金研究。1984年领导研制成功微孔聚丙烯中空纤维人工肺。著有《高分子粘弹性》。发表论文60余篇。
中文名
于同隐
出生日期
1917年08月06日
性别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江苏无锡
星座
狮子座
生肖
毕业院校
浙江大学化学系
去世日期
2017年02月06日
职业职位
教授
代表作品
高分子粘弹性,高分子粘弹性
目录
于同隐介绍

人物简介

1917年8月6日出生于江苏无锡,193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并获学士学位,1951年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并获获博士学位,1951年回国后在浙江大学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后,到上海任复旦大学教授,先后出任复旦大学化学系高分子教研室主任、高分子研究所副所长、材料科学研究所所长、高分子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等。曾任中国化学会第20、21届理事会理事,中国高分子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化学学报》、《高分子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等期刊的编委,《化学世界》副主编、主编。

长期从事有机化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主要经历

1917年8月6日 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

1938年 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在重庆兵工署材料研究所工作。

1943-1946年 任浙江大学助教和讲师。

1947-1950年 在美国密西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任密西根大学研究助理。

1951年 任浙江大学教授。

1952年 任复旦大学教授。

1955年 任复旦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

1958年 任复旦大学化学系高分子研究所副所长。

1960年 任复旦大学化学系高分子教研室主任。

1978-1986年 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二十一届理事会理事。

1982年 任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所长。

1987年 受聘中国纺织大学(今东华大学)任兼职教授。

于同隐1917年8月6日生于江苏无锡,1934年考取浙江大学化学系。抗战爆发后,他随校内迁,1938年毕业。毕业后在兵工署材料研究所工作,鉴于国民党政治腐败,1943年回到浙江大学任助教和讲师,1946年考取公费留美,1947-1950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的成绩,在200名研究生中名列前茅,获得博士学位,并被推选参加荣誉化学会。1950年任密西根大学研究助理,随着国内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他与一部分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中国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密西根大学分会,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活动,使更多的中国留学生正确认识祖国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7年2月6日,于同隐教授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主要作品

主要论文

(一)有机合成反应

[1]Wang Abel B, Yu Tung-Yin, Kao Shan-Chuen. SulfanilamideDerivatives. I. 2 - Sulfanilamido - 6 - benzothiazolesulfonic Acid andits Derivatives [D],化学学报(Journal of the Chinese ChemicalSociety (Peking) ) , 1948(15):208 - 214.

[2]Smith Peter A. S, Yu Tung-Yin. Some Syntheses of CompoundsRelated to Julolidine [D].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Society, 1952(74): 1096 - 1098.

[3]Smith Peter A. S, Yu Tung-Yin.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SomeSubstituted Julolidines [D].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1952(17):1281 - 1290.

[4]于同隐,叶锦镛.硝基苯甲醛的交叉Cannizzaro反应[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6,2:165 - 166.

[5]于同隐,徐凌云,吴世晖.硅有机化合物I.应用Wurtz反应合成四芳基硅烷[J].化学学报,1958,24:170-173.

[6]于同隐,贾韵仪.3,beta-二硝基苯乙烯和胺的加成反应[J].化学学报,1959,25(6):417-419.

[7]于同隐,崔惠卿,黄鸣玉.alpha-甲基-beta-烃基六氢吡啶的合成[J].化学学报,1959,24(3):146-151.

[8]吴世晖,于同隐.硅有机化合物II.四(对甲苯基)硅烷的反应[J].化学学报,1959,25:289-291.

[9]林子森,吴世晖,徐凌云,于同隐.硅有机化合物III.对(三甲硅基)甲苯的衍生物[J].化学学报,1960,26( 1):7- 10.

[10]王季陶,张中权,包银鸿,于同隐.硅、钛有机化合物间官能基交换反应[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0,1:113 - 120.

[11]于同隐,章道道.硅有机化合物IV含硅苯甲酸的离解常数[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3,8(4):479-482.

[12]Xu Linxiao, Tao Fenggang, Yu Tongyin. Generation of Cyclopropylidenesfrom Gem-dihalopropanes under Ultrasonic Irradiation [J].Tetrahedron Letters, 1985,26(35):4331 - 4334.

[13]许临晓,陶凤岗,于同隐.超声波作用下偕二卤环丙烷与金属反应产生的三员环卡宾的捕获[J].自然杂志,1986,9(4):315-316.

[14]许临晓,陶凤岗,于同隐.超声波作用下丙二烯和双环丁二烷衍生物的合成[J].化学学报,1986,44(11):1134-1138.

[15]许临晓,陶凤岗,于同隐,葛明陶,陈士明.自卤仿产生二卤卡宾的单电子转移过程[J].化学学报,1987,45(4):415 - 417.

[16]许临晓,于同隐,陶凤岗,吴世晖.超声波作用下偕二卤环丙烷与金属反应机理的探讨[J].中国科学B辑,1988,2:113-121.

[17]许临晓,陶凤岗,于同隐.超声波作用下芳基叔膦的断裂反应[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8,9(1) :36 - 40.

[18]许临晓,陶凤岗,于同隐.超声辐射与相转移催化结合方法产生二氯卡宾[J].化学学报,1988,46(4):340-344.

[19]许临晓,陶凤岗,于同隐.二溴卡宾产生方法的改进[J].化学学报,1988,46(6):608-611.

[20]许临晓,陶凤岗,沈晓航,于同隐.苯并噻唑嗡盐催化合成1,4—二羰基化合物[J].化学学报,1988,46(7): 663 - 668.

[21]许临晓,陶凤岗,孙国洲,于同隐.高分子负载苯并噻唑嗡盐的制备及其催化反应[J].化学学报,1988,46(7):706-710.

[22]Xu Linxiao, Yu Tongyin, Tao Fenggang, Wu Shihui. An Approachto 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Gem-dihalocyclopropanes. Science inChina, Series B(English Edition), 1988,31 (8) :897 - 908.

[23]Xu Linxiao, Tao Fenggang, Shen Xiaohang, Yu Tongyin. AReapproach to the Generation and Reaction Mechanism ofCyclopropylidines. Acta Chim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1989,(3):240-247.

(二)高分子聚合反应及理论

[24]于同隐,王立惠,卜海山,李海晟,赵燕来.甲基丙烯酸甲酯光引发聚合中的初级自由基终止效应[J].高分子通讯,1980,1:10 - 15.

[25]于同隐,杨玉良,戚念华,孙猛.烯类单体在自由基加聚反应中链增长过程的分子轨道理论[J].科学通报,1982,27(3):150- 152.

[26]于同隐,姜传渔,府寿宽,徐瑞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缩聚反应动力学研究[J].合成纤维.1982,5:3-9.

[27]Yu Tongyin, Yang Yuliang, Qi Nianhua, Sun Meng. MolecularOrbital Theory of Chain Propagation in Free-radical AdditionPolymerization of Vinyl Monomer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982,11:43-46.

[28]杨玉良,孙猛,戚念华,于同隐.线性缩聚物分子量分布的Monte Carlo模拟[J].分子科学与化学研究,1983,3(1): 93 - 98.

[29]于同隐,李善君,府寿宽,纪才圭.聚苯撑醚砜缩聚过程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4,5 (6) : 895 - 900.

[30]Yu Tongyin, Fu Shoukuan, Li Shanjun, Ji Caigui, ChengWeizhuang. Polycondensation Kinetics of Poly (phenylene ethersulfone) [J]. Polymer, 1984,25(9) :1363 - 1366.

[31]于同隐,卜海山,金毅敏,陈建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酰氯法固态聚合[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25 (4) : 361 - 368.

[32]杨玉良,孙猛,戚念华,于同隐.缩聚产物分子量分布的Monte Carlo模拟——利用缩聚反应合成窄分布缩聚物的一种可能方法[J].科学通报,1986,31(23):1798-1801.

[33]Yu Tongyin, Fu Shoukuan, Jiang Chuanyu, Cheng Weizhuang, XuRuiyun. Polycondensation Kinetics of Poly (ethylene terephthalate) and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J]. Polymer, 1986,27(7):1111 - 1114.

[34]杨玉良,于同隐,唐敖庆.AB分批投入的AB,B型缩聚产物的分子量分布[J].中国科学B辑,1988,(4):35-41.

[35]Yang Yuliang, Sun Meng, Qi Nianhua, Yu Tongyin. Monte CarloSimulation of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of CondensationPolymers [J]. Kexue Tongbao (Foreign Language Edition), 1988,33(2):123 - 127.

[36]万洪和,白峰,骆德莘,府寿宽,于同隐.苯乙烯种子乳液聚合的动力学[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29(4):458 - 465.

[37]童伟达,杨玉良,孙猛,于同隐.聚合反应中非等活性初级自由基的终止问题[J].高分子学报,1990,( 5 ):76 - 82.

[38]万洪和,骆德莘,府寿宽,于同隐.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2-乙基己酯种子乳液聚合的动力学[门.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30(1):8- 18.

[39]蔡再生,孙铠,于同隐.IR研究聚氨酯预聚反应的活化能[J].功能高分子学报,1995,8(4):475-479.

[40]Wang Qun, Shao Zhengzhong, Yu Tongyin. The Synthesis andCharacterization of Polyethylene Succinamide (polyamide 24) [J].Polymer Bulletin (Berlin), 1996,36(6):659 - 665.

[41]王群,邵正中,于同隐.聚酰胺46的合成与结构研究1.合成条件对产物分子量的影响[J].功能高分子学报,1997,10(1):72 - 78.

[42]王群,邵正中,于同隐.聚酰胺-46的合成和结构研究(II)——产物的基本表征和结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7,18(4):628—632.

贡献影响

五十余年来,于同隐在教学以外,长期从事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学术上突出的成就是开发了对生产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不等活性缩聚动力学这一新领域,和以高分子硬弹性的理论研究为基础,研制了取得重大社会效益的人工肺。

其他信息

爱国情怀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1951年于同隐和爱人蔡淑莲冲破重重困难,从美国回国,回国后在浙江大学任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于同隐从杭州来到上海任复旦大学教授,在有机化学教研室工作,后来为配合全国各地的建设,国家决定从复旦大学抽调部分教师支援兰州大学等兄弟院校,有机化学教研室的大部分教授和一部分中年骨干教师被调走,以致造成有些课程停开的局面。这时于同隐出任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在此较困难的条件下,他一方面培养青年教师,一方面整顿和建设实验室,编写了《有机化学》、《有机结构理论》等教材,翻译了《有机化学教程习题》。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开出了有机化学教研室承担的全部课程,以后又带领中青年教师逐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研究工作

这一时期于同隐的主要研究工作是通过孚兹(Wurtz)反应合成芳基硅烷,如四(对甲苯基)硅烷等,并针对芳基—硅烷容易断裂等问题,成功地进行了它们的硝化、溴化和氧化反应。用硝酸铜和乙酸酐在室温条件下硝化得到三(对甲基间硝基苯基)对甲苯基硅烷,产率接近定量;用N-溴代丁二酰亚胺溴化时,生成三(对溴甲基苯)溴硅烷,水解得出相应的硅醇,其中的溴甲基经索美勒(Sommelet)反应生成醛基;用铬酸酐和乙酸酐氧化时得出四(对羧苯基)硅烷。从对(三甲硅基)甲苯开始,将甲苯基中的甲基溴化成溴甲基,从而制得对(三甲基硅基)苄基取代的乙酰乙酸乙酯等,应用索美勒反应制得醛;将对(三甲硅基)甲苯氧化成相应的羧酸后,用亚硫酰氯和氨水处理,得到对(三甲硅基)苯甲酰,在用亚硫酰氯处理时,克服了硅—碳键的断裂现象。

1958年根据国家迫切需要发展高分子工业的需要,于同隐受命筹建化学系高分子研究所和高分子教研室,一般人往往认为高分子和有机化学差不多,于同隐早就认识到高分子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作为一个教学和科研单位,仅仅只有接近于有机合成的高分子合成是不够的,必须还有高分子物理化学、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工艺才是完整的教学和科研体系。但在那时教研室内连高分子化学都是新鲜的名词,更缺乏高分子物理。于同隐虽然学的是有机化学,为了事业的发展,决心带头去搞高分子物理。经过几年的努力,制造和购置了部分仪器,结合实际选定了课题,在出产品的同时,写出了论文,培养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也充实了教学内容,自力更生地建成了比较完整的高分子教研室。

学术交流

于同隐深谋远虑地认识到,从国家利益,从今后长远、稳定的发展考虑,加速培养中青年一代是当务之急,因而把培养中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针对每个教师的业务情况,因人而异提出不同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他倡导每星期二下午为教研室的固定学术活动时间,要求每个教师轮流做专题报告,介绍高分子学科的新发展,并开展讨论。他不惜花费时间亲自组织、指导,帮助中青年教师定题,提供参考资料。为尽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于同隐利用他在国际学术界的联系,有计划地派出人员去美、英、西德各国的著名高分子研究单位,在高分子合成、高分子物理、膜科学、核磁表征、高分子结晶等方面进修、研究,并邀请各国著名高分子科学家来校讲学,从而建立起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关系。

在整顿教学的过程中,于同隐有意识地把中青年教师推上第一线,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他鼓励几位中年教师为研究生开课,为他们提供参考书目,一起讨论教学大纲,耐心指导,亲自听课。他组织教师编写《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实验技术》等教材,以提高课程质量。这些教材后来为不少院校所采用。教研室在翻译国外专著如《大分子》等书籍时,于同隐也从培养人的角度出发,让室内20位教师参加,他担任总审校。有些教师从未搞过翻译,问题不少,给总审校增添了不少困难,但他对此毫无怨言。

培养人才

在培养中青年教师方面,于同隐踏实细致,殚精竭虑,提掖后进,甘为人梯。加之他平时谦虚诚恳,平易近人,赢得了广大教师的尊敬和爱戴。1982年,复旦大学根据需要成立材料科学研究所,于同隐出任所长。在此前后,高分子实验室进行了整顿和重建,大规模地更新了仪器设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并接近国外的先进水平。在人才培养和设备更新的基础上,自70年代末组织起较高水平的高分子科研工作。仅就80年代统计,在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两方面,获国家、部委、省市级科技成果奖的项目就有20余项,刊物上发表论文约200篇。

于同隐从事教育、化学工作50余年,在复旦大学创建了在国内外有较高声誉的高分子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他是高分子化学专业的博士导师、博士后研究站站长,由他指导毕业的硕士生有30余名,取得博士学位的有10余名;在读博士生8名;博士后研究人员2名。在培养研究生的工作中,于同隐充分发扬学术民主,鼓励并放手让青年人去闯,这对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成长很有好处。他培养出来的学生中不少人已经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有的已崭露头角。

于同隐相关榜单
无锡十大教育家 无锡有名的教育家 你有认识几位呢
无锡十大教育家名单如下:钱伟长、徐悲鸿、顾毓琇、钱基博、华蘅芳、高阳、冯焕文、刘半农、于同隐、吕炯,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更多榜中榜推荐
邓稼先称之为什么之父 邓稼先为什么受到核辐射
邓稼先,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如果您想了解邓稼先称之为什么之父、邓稼先为什么受到核辐射、邓稼先为什么要研究两弹、邓稼先为什么要隐姓埋名28年、邓稼先为什么要回中国、邓稼先为什么不留在美国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钱学森为什么要回到祖国 钱学森为什么去美国读书
钱学森被称为“两弹一星”的原因是他参与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并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如果您想了解钱学森为什么要回到祖国、钱学森为什么去美国读书、钱学森为什么被称为两弹一星、钱学森为什么被称为导弹之父、钱学森为什么相信特异功能、钱学森为什么要研究气功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达尔文为什么会提出进化论 达尔文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
达尔文选择娶他的表姐埃玛·温德尔是因为他们从小一起长大,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他们的家人也都是近亲结婚的。如果您想了解达尔文为什么会提出进化论、达尔文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为什么不能解释物种大爆发、达尔文为什么用金丝雀虉草、达尔文为什么放弃学医、达尔文为什么娶近亲、达尔文为什么葬在教堂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华罗庚为什么只有初中学历 华罗庚为什么能成功
华罗庚之所以只有初中学历,是因为他在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承担他升学的费用,所以他退学后帮助父亲料理杂货铺。如果您想了解华罗庚为什么只有初中学历、华罗庚为什么能成功、华罗庚为什么能成为数学家、华罗庚为什么没有得奖、华罗庚为什么在日本、华罗庚为什么要坚持回国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世界科学家有哪些著名人物 世界科学家排名前十 最伟大的10位科学家
世界十大著名科学家名单如下:爱因斯坦、伽利略·伽利雷、艾萨克·牛顿、迈克尔·法拉第、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约翰尼斯·开普勒、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玛丽·居里、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十大著名中国科学家 中国最伟大的科学家 中国科技之父
中国十大著名科学家名单如下:袁隆平、邓稼先、杨振宁、叶企孙、吴健雄、钱学森、吴大猷、李政道、高锟、王淦昌,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二十世纪十大科学家 20世纪十大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 20世纪科学家排行
20世纪十大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名单如下: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约翰·梅纳德·凯恩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恩里科·费米、詹姆斯·杜威·沃森、艾伦·图灵、亚历山大·弗莱明、蒂姆·伯纳斯·李、威廉·肖克利、乔纳斯·索尔克,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盘点世界历史十大发明家 世界最伟大的发明家
世界十大发明家名单如下:詹姆斯·瓦特、达·芬奇、蔡伦、莱特兄弟、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毕昇、本杰明·富兰克林、尼古拉·特斯拉、安东尼奥·梅乌奇、伽利略·伽利雷,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美国十大著名数学家 美国最伟大的数学家 美国数学家有哪些著名人物
美国十大数学家名单如下:约翰·纳什、约翰·冯·诺依曼、陈省身、哈斯勒·惠特尼、诺伯特·维纳、彼得·拉克斯、张益唐、斯蒂芬·斯梅尔、陶哲轩、伊萨多·辛格,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美国十大科学家 美国最牛的科学家 美国著名发明家有哪些
美国十大杰出科学家名单如下:爱因斯坦、莱特兄弟、爱迪生、约翰·冯·诺依曼、尼古拉·特斯拉、本杰明·富兰克林、詹姆斯·杜威·沃森、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史蒂夫·乔布斯,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二十世纪十大发明家有谁 20世纪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家 20世纪最著名的发明家
20世纪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家名单如下:爱因斯坦、詹姆斯·杜威·沃森、莱特兄弟、威廉·肖克利、列奥·亨德里克·贝克兰、蒂姆·伯纳斯·李、费罗·法恩斯沃斯、恩利克·费米、亚历山大·弗莱明、罗伯特·哈金斯·戈达德,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物理学家有哪些著名人物 中国十大物理学家排排榜 国内顶级物理学家
中国十大物理学家名单如下: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王淦昌、严济慈、吴大猷、杨振宁、钱学森、黄昆、钱三强,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世界上发明专利最多的人 盘点拥有最多专利的发明家
世界上专利最多的发明家名单如下: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尼古拉·特斯拉、迪恩·卡门、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史蒂夫·乔布斯、侯圣春、中松义郎,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现代十大发明家 中国现代有哪些著名发明家
中国现代十大发明家名单如下:袁隆平、侯德榜、王大珩、华罗庚、王永民、刘大力、王选、席跃久、季汉生、吴文俊,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太空探索的十大贡献者 世界著名天文学家有哪些
世界十大天文学家名单如下:尼古拉·哥白尼、威廉·赫歇尔、约翰尼斯·开普勒、第谷·布拉赫、伽利略·伽利雷、爱德文·哈勃、拉普拉斯、阿利斯塔克、喜帕恰斯、罗伯特·哈金斯·戈达德,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发明家 中国古代有哪些伟大的发明家
中国古代十大发明家名单如下:鲁班、诸葛亮、蔡伦、马钧、毕升、僧一行、苏颂、张衡、黄道婆、杜诗,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世界十大犹太裔科学家 十大拥有犹太血统的科学家 世界上著名犹太科学家有哪些
世界十大著名犹太人科学家名单如下:爱因斯坦、罗伯特·奥本海默、尼尔斯·玻尔、西奥多·冯·卡门、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爱德华·泰勒、艾米·诺特、冯·诺依曼、诺伯特·维纳、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十大航天专家 中国航天科学家有哪些 中国航天事业人物事迹
中国航空航天领域十大专家名单如下:钱学森、孙家栋、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赵九章、郭永怀、钱骥、王希季,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信仰基督教的十大科学家 信奉基督的科学名人盘点 哪些科学家是基督徒
世界十大信奉基督教的科学家名单如下:约翰尼斯·开普勒、格雷戈尔·孟德尔、迈克尔·法拉第、塞缪尔·莫尔斯、伽利略·伽利雷、威廉·康拉德·伦琴、卡尔·冯·林奈、亚历山德罗·伏特、乔治·西蒙·欧姆、热奈·笛卡尔,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天文学家
  • 物理学家
  • 数学家
  • 地理学家
  • 发明家
  • 生命科学家
  • 医学科学家
  • 艺术家
  • 设计师
  • 经济学家
  • 翻译家
  • 作家
  • 管理学家
  • 学者
  • 美食家
  • 文人
  • 茶学家
  • 演说家
  • 元曲家
  • 航天专家
  • 诗人
  • 热门文章
  • 世界十大信奉基督教的科学家
  • 广东十大科学家
  • 美国十大数学家
  • 中国现代十大发明家
  •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科学家
  • 20世纪最具影响力发明家
  • 世界十大天文学家
  • 世界上专利最多的发明家
  • 美国十大杰出科学家
  • 中国航空航天领域十大专家
  • 东莞十大科学家
  • 中国十大生命科学领军人物
  • 中国古代十大发明家
  • 特斯拉十大发明
  • 宁波十大科学家
  • 热门词条
  • 1
    王淦昌
  • 2
    袁隆平
  • 3
    田波
  • 4
    本杰明·富兰克林
  • 5
    张衡
  • 6
    黄子卿
  • 7
    韩启德
  • 8
    方智远
  • 9
    阿基米德
  • 10
    黄旭华
  • 11
    周尧
  • 12
    张文裕
  • 13
    潘际銮
  • 14
    史蒂文·温伯格
  • 15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
  • 16
    赵淦森
  • 17
    爱德文·哈勃
  • 18
    钱七虎
  • 19
    爱德华·泰勒
  • 20
    鲁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