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观音心经》

《观音心经》,详解《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简称《心经》,共五十四句,二百六十个字,当时有多种译本,其中以大唐玄奘所译为主,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该经曾有过七种汉译本,较为有名的是后秦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和唐朝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中文名
观音心经
外文名
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
目录
《观音心经》介绍

基本介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梵文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略称《般若心经》或《心经》。 全经只有一卷, 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卷中的一节。 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该经曾有过七种汉译本。 较为有名的是后秦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和唐朝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经》共有八部: 《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胜天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大品般若》、《小品般若》。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则由浅入深地全部概括了《大品般若》的义理精要。 可谓言简而义丰, 词寡而旨深。 古来认为读此经可以了解般若经类的基本精神。收于大正藏第八册。心(梵hrdaya ),指心脏,含有精要、心髓等意。本经系将内容庞大之般若经浓缩,成为表现‘般若皆空’精神之简洁经典。全经举出五蕴、三科、十二因缘、四谛等法以总述诸法皆空之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语,即是出自本经。

内容介绍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bō )若(rě)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duǒ)、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guà同挂)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nòu )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xīn jīng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心 经

guān zì zài pú sà xíng shēn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í , zhào jiàn wǔ

观 自 在 菩 萨,行 深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时, 照 见 五

yùn jiē kōng dù yí qiè kǔ è shè lì zǐ sè bù yì kōng ,kōng bù

蕴 皆 空,度 一 切 苦 厄。舍利 子,色不 异 空, 空 不

yì sè sè jí shì kōng , kōng jí shì sè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yì fù rú

异 色,色即 是 空, 空 即 是 色。受 想 行 识,亦复 如

shì shè lì zǐ shì zhū fǎ kōng xiàng bù shēng bù miè bù gòu bù jìng

是。舍 利 子,是 诸 法 空 相,不 生 不 灭,不 垢 不 净,

bù zēng bù jiǎn shì gù kōng zhōng wú sè wú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wú yǎn ěr

不 增 不 减,是 故 空 中 无 色,无 受 想 行 识,无 眼 耳

bí shé shēn yì wú sè shēng xiāng wèi chù fǎ wú yǎn jiè nǎi zhì wú yì

鼻 舌 身 意,无色 声 香 味 触 法,无 眼 界,乃 至 无 意

shí jiè wú wú míng yì wú wú míng jìn nǎi zhì wú lǎo sǐ yì wú

识 界,无 无 明,亦 无 无 明 尽,乃 至 无 老 死,亦 无

lǎo sǐ jìn wú kǔ jí miè dào wú zhì yì wú dé yǐ wú suǒ dé gù

老 死 尽 。无 苦 集 灭 道,无 智 亦 无 得,以无 所 得 故。

pú tí sà duǒ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xīn wú guà ài wú guà

菩 提 萨 埵,依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故,心 无 罣 碍。无罣

ài gù wú yǒu kǒng bù yuǎn lí diān dǎo mèng xiǎng jiū jìng niè pán sān

碍故, 无 有 恐 怖,远 离 颠 倒 梦 想, 究 竟 涅 槃。三

shì zhū fó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dé ā no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世 诸 佛,依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故,得 阿 耨 多 罗 三 藐 三

pú tí gù zh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ì dà shén zhòu shì dà míng zhòu

菩 提。故 知 般 若 波 罗 蜜 多,是 大 神 咒,是 大 明 咒,

shì wú shàng zhòu shì wú děng děng zhòu néng chú yí qiè kǔ zhēn shí bù xū

是 无 上 咒,是 无 等 等 咒。能 除 一 切 苦,真 实 不 虚。

gù shuō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zhòu jí shuō zhòu yuē

故 说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咒。即 说 咒 曰:

jiē dì jiē dì bō luó jiē dì bō luó sēng jiē dì pú tí sà pó hē

揭 谛 揭 谛,波 罗 揭 谛,波 罗 僧 揭 谛,菩 提 萨 婆 诃。

鉴赏评价

观音形象为什么以抽像方式雕造?

观音是大乘佛教中大众最熟知的菩萨之一,我国几乎所有的佛教寺院都供有观音像。据《悲华经》的记载,观世音无量劫前是转轮圣王无净念的太子,名不拘。他立下宏愿,生大悲心断绝众生诸苦及烦恼,使众生常住安乐。为此宝藏如来给他起名叫观世音。观音大约是在三国时期传入中国的,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南北朝时的雕像,观音皆作男身。在我国唐朝以前观世音的像大都男相,印度的观世音菩萨也有很多是现男相的。 我国南宋以后,观音菩萨像多以女相为主,现在我们看到供奉的观世音菩萨像,多是女相。佛经说观音大士,周游法界,常以种种善巧和方便度化众生,众生应以何身得度,即化现之而为说法,即是三十二应。观音是我们心目中的久已成就的古佛,菩萨法身不离寂光净土,而分身百千万,应化三千大千世界广做梦中佛事,示现菩萨等相,寻声救苦,助佛弘化,广度众生。菩萨无极之体,早已超三界之外,当然更无皮囊色身和男女之相的执着了。所以这里用抽象方式来雕造观音形象从中会得到更多的感知。

能用几句最简单的话来概括“玄奘法师译本观音心经”的概略意思吗?

观音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所以,这件艺术品作者初山倾注了极大精力和虔诚之心来创作,怀禅(详见怀禅八大刻)先生也亲自微刻了玄奘译本心经全文。

心经整段话的概略意思是“透过心量广大的通达智慧,而超脱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径”。

经文以“观自在菩萨”开头,以“菩提萨婆诃”结尾(萨婆诃本为祝颂语,亦有观自在的意思,与经文开头相呼应)。 “舍利子(舍利弗)”是心经全文关键字词之一。

底部以微画雕方式隐约呈现出大千世界,我们能从中感知到什么?

感知是因人而异的,感知的意义范围很广,主要意思是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而感知能力则是说通过感觉器官感觉某样不可视或者肉眼无法直接观察的物体,并能通过感觉描绘出其具体形状或者运动状态的一种超能力。

但我们一般都能从这微画雕的大千世界里,有所感悟。

如大千世界

图一:我悟不透宇宙万物所深藏不露的玄机,但也想参透通往智慧彼岸的义理…

图二:在这个大千世界里,你透过夜色,透过朦胧的月光、透过迷雾重重的山峦,你究竟看到了什么呢?作品给人们留下的悬念…

其他信息

佛教意义

观自在三字是双关语;其显意是指观世音;其密意是指在入定时要观——自在菩萨(即摩尼珠)在出出入入。摩尼珠是天目前出现的极亮光团,在它具足能量时,脑中一片光亮,显出观音像来。观(接受)、世音(宇宙信息)、自在(自然信息)。 观自在菩萨,"观"作"观照"、"审视"、"审察"等解。此处并非指用眼作观察,而是以心去"审视",以心去调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取其妙用。"自",作"自己"讲;"在",即"存在"。"菩萨"是bodhisattva的音译。意为"觉有情"、"道众生",汉译又作"开士"、"大"、"觉士"等。有自觉觉他,导引众生开悟的意义。

据大乘佛教,菩萨可以有在家与出家两种。菩萨有两种身,一为生死肉身,一为法性生身。三贤位之菩萨,若未证法性,仍有惑业,受三界生死分段身者为前者;证得无生法忍性,舍离三界生死肉身,得不生不死位。菩萨又有的称为"菩萨摩诃萨",直译为"大觉有情"、"大众生"。"摩诃",意为"大";"萨"为"萨埵"的略音。"萨埵",意为"有情"或"众生"。摩诃萨指有大心,能救度极多众生,使之得度脱生死的菩萨。

观自在菩萨,合起来说,就是能观照自心,不为世间或出世间的万物所动,心中常能住寂,又能慧天悯人,以大觉有情为己任,自己已经得到解脱无碍,并能使他人也得解脱无碍自在。观自在菩萨,又称作"观世音菩萨",梵文则为Avalokiteshvara。

甚深境界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行",此处作"功行"解;"深",则释为有极深的修行功夫,已达到甚深境界。说到这种功夫,是一步一步由浅而深地达到的;先是初发心,行观照审察,这就要求自心常在,要扫除妄念,专住佛境,眼只见佛色;耳只闻佛声;身只对佛境,这样才能发见真心。

但这也只是浅近功夫,进一步则要求在心得自然之后,又能在无意中作意念守持,不为外界所牵动。知道所谓心想,无非是妄想攀缘影子。无论是能知所知,都在根本上是不存在的,从其本性来说,它们既是空是假,又非空非假,是有是无,又非有非无。若能到此,可以说已经达到空境了,但犹未达到"空心";再进一步扫除妄情,观照现前的身心世界,一眼看透,一切意念也无非自心所现,浮光掠影,也如镜中像,如水中月,一切声响,如风之过树,一切境界,如云在空中,都是幻化不实的。

不仅外面的世界如此,内心的妄情何尝不是如此呢?一切爱恨种子、习气烦恼也都是幻化不实的。于是起先要用意念来克服的心,现在就是不用心意守护也达到了空。一旦境也空,心也空,心境两忘,便升入了一个新的阶次。更进一步,连此境界也可以抛弃,便可以达到能空的心和所空的境都已经扬弃,这样的功夫达到纯熟而转深,再勇猛精进,便可以最终使一切人为的妄念消除,生出妙智妙慧,达于涅盘彼岸。"般若",为梵语Prajna音译,本义为"智慧"。但这智慧是指佛教的"妙智妙慧"。

它是一切众生本心所具有的。有色能见,无色也能见;有声能闻,无声也能闻。它能产生一切善法。至于凡夫的"智慧",则由外物所引生,必须先有色与声,才会有能见和能闻。

若无色与声,即不能见不能闻,它不能直接生出善法。因而人们说,凡夫的"智慧",在佛家看来,也就成了愚痴,成了妄想。"般若"如灯,能照亮一切,能达一切,度化佛所指斥的那种有漏的"分别慧"。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也即是得到妙观察智和无想慧的时候。

照见五蕴皆空

照见指入静反照,产生条件反射之所见。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亦称五根境。入静反照,照见五蕴净(空),清净本能,觅之了不可得,故曰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若不得五蕴空,依旧堕落生死界,再受轮回苦。入静反照,本身清静,自能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舍利子”

显意指释迦的大弟子之一的舍利弗;密意一为房舍,一为舍离,利是有利于,子是生命本质,真我,自我,大灵。四大五蕴之身如客店,生命体暂住其中,生命体离开房舍,有利于它走上回归之程而常存。

“色不异空”

以心观境,境上有空,见色便见空,心即是空。反观自己,是色,色即是空。观种种相,种种相即是空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空不异色”

色与空异相而同源,凡夫视为两般而不见同源。诸佛菩萨行平等智,不生分别相,而凡人不能将二者归一,机见不同,有色有空堕落二边见。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

眼是色不能见,唯真空能见。手是色不能行拳,唯真空能行拳。意根有名无形,分为八万四千。见闻觉知总归六根。无眼能见,无手能行拳。神通妙用遍身互换。

“空即是色”

诸佛菩萨见十方世界,只是一空界,平等无二。三界众生则著相分别。见种种相,随声逐色,出胎入胎,不知不觉。圣贤不见有色有空,内外无分别,常自寂灭相,光明动耀周沙界。安知,色空二字俱不可得。即不可执着于色,亦不可执着于空,而落入二边见。亦无空,亦无色。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乃至无老死”

既得无明尽,便无老死,诸佛修行到无身,既无身,便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如剥芭蕉,去一重又一重,直到去尽,无下手处,即是反本还原,得五蕴空(见前),如未生。

无苦集灭道

苦集灭道又称佛门四谛,属佛门小乘主修内容,释佛在世时,主要传授此四谛修法,身边弟子修此法成功率极高,皆成罗汉身,出三界。但修至一定程度时,不肯再管人世之事,故称四谛法为小乘,只渡己,不渡人,大乘法则渡己又渡人。

无智亦无得

修炼至此,反照自身,无智慧,无得失,无人亦无佛,非心,非物,非佛。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

“以无所得故”

修炼至此,已入无的境界,一无所得,无得无失。

“菩提萨埵”

了得人空曰菩提,了得法空曰萨埵。

艺本作品

艺本作品《观音心经》是创作者用三维图像化来构思和创作的一件艺术作品。是用一块晶莹剔透的寿山水坑石雕刻而成的。大小为12.0×7.0×3.5cm。作品外观以抽像方式雕造了出神入化的观世音形象,底部则以微画雕方式隐约呈现出大千世界,其上有怀禅先生微刻了玄藏法师译本心经全文,思与神会,同乎自然。艺本作品《观音心经》让人感悟多多,感知不少。

《观音心经》相关榜单
佛教十大入门书籍盘点 佛教入门应该看什么书
佛教十大入门书籍名单如下:《地藏经》、《吉祥经》、《金刚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音心经》、《大悲咒》、《增一阿含经》、《法华经》、《楞严经》、《圆觉经》,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更多榜中榜推荐
佛教十大经书 学佛必读的十大经典佛经 佛教影响最大的佛经盘点
佛教十大经书名单如下:《金刚经》、《无量寿经》、《心经》、《梵网经》、《楞严经》、《圆觉经》、《维摩诘经》、《解深密经》、《六祖坛经》、《楞伽经》,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佛教十大入门书籍盘点 佛教入门应该看什么书
佛教十大入门书籍名单如下:《地藏经》、《吉祥经》、《金刚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音心经》、《大悲咒》、《增一阿含经》、《法华经》、《楞严经》、《圆觉经》,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文学名著
  • 宗教书籍
  • 古典名著
  • 人生励志书籍
  • 个人提升书籍
  • 艺术书籍
  • 人际交往书籍
  • 职场书籍
  • 中医书籍
  • 世界名著
  • 四大名著
  • 诗集
  • 史书
  • 典籍
  • 古代传记
  • 人物传记
  • 军事名著
  • 佛教经书
  • 道教经书
  • 儒家经书
  • 长咒
  • 热门文章
  • 佛教十大经书
  • 佛教十大入门书籍
  • 十大正能量漫画推荐
  • 销售必读十大书籍
  • 婆媳相处十大书籍
  • 十大经典化学著作
  • 2024年最值得看的十本书
  •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
  • 十大国家司法考试教材
  • 职场情商提高的十大书籍
  • 高效沟通十大书籍
  • 高效学习十大书籍
  • 十大经典管理学书籍
  • 与人交往十大书籍
  • 十大战争漫画推荐
  • 热门词条
  • 1
    《观音心经》
  • 2
    《心经》
  • 3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 4
    《法华经》
  • 5
    《金刚经》
  • 6
    《增一阿含经》
  • 7
    《无量寿经》
  • 8
    《维摩诘经》
  • 9
    佛本生故事
  • 10
    《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陀罗尼》
  • 11
    《地藏经》
  • 12
    《吉祥经》
  • 13
    《解深密经》
  • 14
    《六祖坛经》
  • 15
    《楞严经》
  • 16
    《圆觉经》
  • 17
    《药师灌顶真言》
  • 18
    《尊胜咒》
  • 19
    《大悲咒》
  • 20
    《楞伽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