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办学历史溯源于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2001年由化工部南京化工大学与建设部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历史底蕴深厚、学科特色鲜明、办学成果丰硕。是首批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牵头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秉承“明德、厚学、沉毅、笃行”的校训,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形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鲜明特色。
学校设有10多个学部,20多个学院,涵盖工、理、管、经、文、法、医、艺、教等学科,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等。学校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物理学、农业科学等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1‰。
学校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设有材料化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热管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高性能膜材料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
学校实施全球拓展战略。是首批通过来华留学认证的高校之一。与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所海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是“孔子学院奖学金”接收院校;与勃艮第大学、都柏林理工大学、萨拉戈萨大学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学生交流项目,获批教育部首批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
南京工业大学由原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于2001年合并组建而成。其一源头可追溯到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和南京化工学院等历史时期;另一源头可追溯到同济医工学堂于1915年创建的附设机师科,后历经国立同济大学附设高级职业学校、国立同济大学附设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同济高级工业学校、南京建筑工程学校等历史时期。
2001年2月,南京化工大学更名为南京工业大学;同年5月,原南京工业大学与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新南京工业大学。
2010年6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同年10月,入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11月,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苏)基地;同年,校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
2012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南京工业大学,支持其土木工程、建筑等学科建设。
2013年1月,学校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同年5月,入选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
2016年6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南京工业大学;同年,通过首批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
2017年1月,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同年3月,学校入选江苏省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高校;12月,学校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同年,学校获批“孔子学院奖学金接收院校”资质。
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019年10月,通过首批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同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2020年11月,学校入选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名单。
2021年12月,2011膜产业学院入选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公示名单。
2023年11月30日,全国石化化工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南京工业大学成为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组织单位。同年12月,入选全国首批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之一,是江苏高校唯一入选的课程。
2024年12月,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成立。
2025年3月26日,南京工业大学概念验证中心揭牌。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