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中国十大毒蜘蛛榜中榜

中国十大毒蜘蛛 国内毒性最强的蜘蛛 中国毒蜘蛛排行榜
中国十大毒蜘蛛名单如下:虎纹捕鸟蛛、黑寡妇蜘蛛、穴居狼蛛、海南捕鸟蛛、敬钊缨毛蛛、上户蜘蛛、白额巨蟹蛛、棒络新妇蛛、中华狼蛛、沟纹硬皮地蛛,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黑寡妇蜘蛛是一种大型蜘蛛,这种蜘蛛在和自己的配偶交配之后会将其吃掉,也因此而得名黑寡妇蜘蛛,学名间斑寇蛛,属球腹蛛科、寇蛛属,其毒液具有剧烈毒性,是闻名世界的剧毒蜘蛛之一。黑寡妇蜘蛛在国外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欧洲各国,其使人畜致伤、致死的报道在国际历史上屡见不鲜;在国内主要分布于新疆和云南等地,近年来随着人类生活范围的逐渐扩大,人畜被黑寡妇蜘蛛咬伤、咬死的报道在国内也多次发生。查看详细
穴居狼蛛,属蜘蛛目、狼蛛科、狼蛛属,雌蛛体长28~40mm,是一种大型毒蛛;头胸部梨形,前部隆起,中间有黑、褐、白相间的辐射状斑,两侧被灰黄色毛,腹部椭圆形,背面密布黑色小斑点;主要分布于甘肃、新疆、陕西、吉林、内蒙古、河北等地。人被穴居狼蛛咬后,伤口处可看到两个小红点,剧烈疼痛,严重可致人死亡。查看详细
虎纹捕鸟蛛,属于节肢动物门,是一种大型穴居、不耐寒的剧毒稀有动物,主要分布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山区和半山区。虎纹捕鸟蛛的体长约50.00毫米,是变温动物,有较强的耐饥饿能力,但耐干旱能力较差,在无食有水时可存活72一97天。虎纹捕鸟蛛对不同猎物都有杀伤性,其毒液可阻断动物的呼吸,短时间内导致猎物窒息死亡。查看详细
敬钊缨毛蛛,是我国特有的地下穴居的捕鸟蛛,由湖北大学的赵敬钊于近些年发现的新品种。其形态与海南捕鸟蛛、虎纹捕鸟蛛十分相似,个体较海南捕鸟蛛小,体呈黄褐色,腹部背面无虎纹斑。其体长55~61毫米。该蜘蛛性情凶猛,毒性较大。近年来有国内科学家研究这个种类的毒液制药的项目,可能这个种类在广西已经有相关养殖场为进行提取毒素而进行大规模饲养。查看详细
海南捕鸟蛛,是蜘蛛目、狒蛛科、捕鸟蛛亚科的一种蜘蛛,其背甲低,黑褐色,密被灰白色细毛和稀疏的浅黄褐色毛,边缘具密集的黄褐色硬长毛;成体大的可以超过20厘米足展;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海南、广西等地。海南捕鸟蛛的幼体敢于捕捉比自己大2到3倍的食物,其攻击性很强,而且伴有毒性。查看详细
上户蜘蛛,是台湾剧毒且穴居性蜘蛛体型最大的一种,最大展足几近20cm,脚部长且行动迅速,虽分布于台湾省全岛,但能见度却不高,常常一个区域仅有少数分布。上户蜘蛛性情极为凶猛,稍有风吹草动即猛力攻击,攻击后甚至可看到毒牙上残留的毒液。上户蜘蛛并不容易饲养,虽然寿命很长,但生长速度缓慢,大部分个体会因为不适应人工环境而拒食甚至突然暴毙。查看详细
白额巨蟹蛛,别称:狩猎巨蟹蛛、白额高脚蛛,是巨蟹蛛科的一种蜘蛛,在全国多地广泛分布,主要集中在低海拔山区和平地。其成体雌蛛体长通常20-30mm,雄蛛15-20mm,在额与眼区前缘之间有一条白纹。白额巨蟹蛛常见于居室内外的墙壁上,多在夜间捕食居室附近的卫生害虫,包括蟑螂、蚊类、蝇类,有时亦在村庄附近的稻田中捕食。查看详细
中华狼蛛为穴居型蜘蛛,全身为土灰色、背甲上向外扩散黑色花纹,其体型较大(雌蛛19-30毫米,雄蛛15-21毫米)、活动敏捷、捕食凶猛,在鲁西南有“地侠”之称,是金龟(虫甲)、夜蛾类等多种农林害虫的主要天敌,具有一定的保护利用价值。中华狼蛛因其硕大的体型、奇异而深邃的花纹、凶猛的性格等,成为了许多玩家青睐的原因。查看详细
棒络新妇蛛,属蛛形纲蜘蛛目园蛛科的一种动物,在我国广泛分布,在山区林间、灌丛间结网,果园以及庭院都很常见。其体色较暗淡,背甲浅黄褐色,中央的两侧各有一暗褐色纵带,从头部侧缘直伸至背甲的近后缘处;腹部长卵形,前端覆盖在背甲的后端上方。棒络新妇蛛虽然有毒,但毒性不算大,每400—500只蜘蛛可产1克毒。查看详细
沟纹硬皮地蛛,是地蛛科硬皮地蛛属的一种动物,擅于挖洞穴居,又因为它巨大的毒牙,被当地人称作地黄牛,在全国多地广泛分布。其体长20mm左右,足展18mm左右;全身黄褐色、头胸部、背部呈叉状排列,螯肢呈长柱状;胸板灰黑色,周围有8个灰白色小圆斑。沟纹硬皮地蛛的毒性不大,每800—1000只蜘蛛可产1克毒。查看详细
榜中榜推荐
中国十大毒蜘蛛 国内毒性最强的蜘蛛 中国毒蜘蛛排行榜
中国十大毒蜘蛛名单如下:虎纹捕鸟蛛、黑寡妇蜘蛛、穴居狼蛛、海南捕鸟蛛、敬钊缨毛蛛、上户蜘蛛、白额巨蟹蛛、棒络新妇蛛、中华狼蛛、沟纹硬皮地蛛,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世界十大剧毒蜘蛛 全球毒性最强蜘蛛盘点 第一名可在1小时内毒杀成年男子
世界十大最毒蜘蛛名单如下:漏斗蜘蛛、巴西漫游蜘蛛、六眼沙蜘蛛、鼠蛛、棕色遁蛛、黑寡妇蜘蛛、红背蜘蛛、黄囊蛛、印度华丽雨林蛛、敬钊缨毛蛛,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