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东汉广陵王玺金印

东汉广陵王玺金印是一件东汉时期的文物,由高纯度黄金制成,重122.87克,通高2.121厘米,台高0.945厘米。其龟钮精致,纹饰精美,印文阴刻篆书“广陵王玺”,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枚汉代刘姓诸侯王的印玺。该金印为国宝级文物,1981年出土于邗江县甘泉二号汉墓,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
目录
东汉广陵王玺金印介绍

藏品信息

南京博物院10件国宝级藏品中,东汉“广陵王玺”金印是极其特殊的一件。该印由高纯度黄金制成,重122.87克。龟钮,通高2.121厘米,台高0.945厘米。其龟钮精致,纹饰精美,印文阴刻篆书“广陵王玺”,布局疏密有致,行笔直中有曲,流畅和谐,坚挺饱满。

发现经过

1981年2月24日,邗江县甘泉公社老山大队社员陶秀华,在扒土时发现了一个黄亮亮的小玩意儿,随手放进了兜里。收工后一清洗,才发现是枚印章。凑巧,她的丈夫曾在考古队做过民工,觉得这东西不寻常。夫妻俩赶到南博,一鉴定才知道这小印章果真是个大宝贝。

原来,1980年南博对甘泉二号汉墓进行考古发掘,这座古代即被盗的古墓内堆满了碎砖、杂土和陶瓦片,被清理出来后就堆在考古工地四周。第二年当地组织社员修路,陶秀华在取土铺路时发现了这枚金印。

当年的考古领队纪仲庆清楚地记得,考古队在这座大墓里发现了大量文物。有一件雁足铜灯,底盘周缘铸有“山阳邸铜雁足长镫建武廿八年造比十二”的铭文。据《后汉书》等史书记载,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刘荆于建武十七年被封为山阳王,汉明帝永平元年又被徙封为广陵王,雁足灯和金印上的文字表明,刘荆是墓主确凿无疑。

文献表明,刘荆有才能且喜好法律,但生性刻薄。光武帝去世后,他假冒东海王刘强的舅舅郭况,写信给刘强煽动叛乱,刘强告发了此事。汉明帝刘庄念刘荆是同母兄弟,便打发他回到河南的王宫。后来西羌叛乱,刘荆又想谋反,消息又走漏了,他因此被改封为广陵王,甘泉二号汉墓出土的印玺就是他的封印。当了广陵王后,刘荆又叫来看相的人说:“我长得很像先帝。先帝30岁得天下,我也30岁了,可以起兵了吗?”看相的人也告发了他,刘荆吓得把自己关进牢里,向朝廷请罪,汉明帝再一次原谅了他,并派国相、中尉小心“护卫”他。后来刘荆派巫师于祭祀时诅咒朝廷,又一次被告发,刘荆畏罪自杀,死后被赐谥号“思王”。

刘荆在历史上留下了爱玩阴谋却总被告发的滑稽形象。他不知道,上天给他的使命不是谋反,而是为1900多年后的人们解谜。汉代分封的诸侯王都用金印,印钮大有讲究。从考古发现来看,分封周边国家时,在南方的诸王用蛇钮,北方的用羊钮,西北的用驼钮,均与当地物产有关,而汉朝内部分封刘姓诸王用龟钮。龟钮金印什么样?后人千百年来一直无缘得见,直到“广陵王玺”被发现才大白于天下。

文物鉴赏

东汉广陵王玺金印铸造而成,印面阴刻篆书“广陵王玺”四字,印纽为立龟。的主人为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九子广陵王刘荆。

收藏于南京博物院的广陵王玺,由高纯度黄金浇铸而成,精巧玲珑。阴刻篆书“广陵王玺”四字的印面只有2.3厘米见方,印台上趴着一只憨态可掬的小乌龟,“身高”2厘米,身上錾着六角形的龟背纹和圈形的鱼子纹。广陵王玺不仅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枚汉代刘姓诸侯王的印玺,还破解了日本延续近200年的“汉委奴国王”金印真伪的悬案。

广陵王玺堪称汉印中的稀世珍品,它的重量只有100多克,但在中华文明史上却有很重要的价值。

从艺术价值来说,汉代是中国印章制度的鼎盛时期,而广陵王玺是汉印精品中的精品,可被视作文物断代的标准器物。印文是篆书,但隶书的意味明显,转折和收笔很方正,字迹苍劲古朴,端庄凝重。同时,它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汉代诸侯王的印章,在尺寸、重量和形制上都有严格规定,广陵王玺的发现印证了典籍的记载。另外,它对“汉委奴国王”印的证实,以及作为中日交往最早的实物证据,起到了“证史”和“补史”的作用。

文物价值

“广陵王玺”的发现,在日本引起的震动甚至超过了国内,它是中日两国交往的最早实物证据,也是解开“汉委奴国王”金印历史谜案的一把钥匙。

1784年2月23日,日本福冈东郊志贺岛农民甚兵卫在修整水田沟渠时发现一枚方形金印,上缀蛇钮,印面阴刻篆文“汉委奴国王”五字。日本有学者认为,《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赐予印绶,这颗金印很可能就是这一记载中所赐之物。清末维新人士黄遵宪光绪三年出使日本时曾见到此印,作诗记之:“博物千间广厦开,纵观如同宝山回。摩挲铜狄惊奇事,亲见委奴汉印来。”

不过,很多人对此持异议,其中最主要的是私印说,即金印不是汉朝所赐,而是委奴国王铸造的“私印”,甚至可能是甚兵卫等人预谋的大骗局,是江户时代的伪作。

近两百年间两种观点相持不下,广陵王玺一出,有力地支持了第一种说法。两颗金印在尺寸、重量、花纹、雕法和字体上如出一辙,并且前后只相差一年,以至有学者怀疑二者出自同一工匠之手。按照通行的解释,“委”通“倭”,“委奴”即倭国下一个叫“奴”的地方政权。但是从江户时代起,就有日本学者认为,“委奴”是音译,这两个字在汉代的发音类似“ITO”,而金印出土地福冈县直到现在仍有个地方叫“怡土”,也读“ITO”。当年委奴这个小国的使节冒险横渡朝鲜海峡,抵达汉朝在朝鲜半岛直辖的乐浪郡(今朝鲜平壤),再由当地政府安排行程抵达洛阳,向东汉王朝进贡,并得到紫绶金印的赏赐。

汉朝的册封对于委奴国王又有什么意义呢?当时的日本处于原始社会晚期,用石器种植水稻,没有文字。九州岛上一百多个部落群雄逐鹿。汉朝是一个被敬畏且服膺的强大王朝,有了这颗金印,就等于得到了汉朝的承认,“委奴国王”就可以号令甚至讨伐其他部落,称霸九州。

相关信息

上世纪70年代,南京博物院组织考古队对扬州市邗江区甘泉山一带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大量灰陶器、釉陶器、青铜器。由于二号墓随葬品中的铜雁足灯镌有“山阳邸铜燕足长蹬建武二十八年比十二”的铭文,故知墓葬时代为东汉早期。考虑到光武帝第九子刘荆受封为广陵王之前曾受封为山阳王,因此初步推断二号墓为东汉广陵王刘荆的墓葬。一年后,在二号墓附近的废土中偶然发现“广陵王玺”金印,二号墓的墓主人为刘荆被确定无疑。此前,汉代诸侯王的玺印只发现有汉朝中央政府赐予边疆民族的“滇王金印”和“匈奴王印”,而汉朝王族刘姓的玺印迄今只发现广陵王玺一枚。这枚印也印证了1784年春出土于日本九州福冈县志贺岛的一枚蛇钮金印“汉委奴国王”印的真实性。

数字博物馆

2013年,南京博物院与百度百科强强联手,共同打造了数字化、立体化的权威知识普及台:南京博物院之百科数字博物馆。该数字馆通过青铜器馆、玉器馆、陶瓷器馆,书画馆等分馆,全方位展示了南京博物院的众多珍贵展品。

东汉广陵王玺金印相关榜单
南京博物院十大国宝 南京博物院必看展品 南博镇馆之宝盘点
南京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名单如下:西晋青釉神兽尊、竹林七贤砖印模画、战国错金银镶嵌丝网套铜壶、银缕玉衣、西汉金兽、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金蝉玉叶、东汉鎏金镶嵌兽形铜盒砚、东汉错银铜牛灯、东汉广陵王玺金印,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更多榜中榜推荐
南京博物院十大国宝 南京博物院必看展品 南博镇馆之宝盘点
南京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名单如下:西晋青釉神兽尊、竹林七贤砖印模画、战国错金银镶嵌丝网套铜壶、银缕玉衣、西汉金兽、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金蝉玉叶、东汉鎏金镶嵌兽形铜盒砚、东汉错银铜牛灯、东汉广陵王玺金印,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博物馆
  • 镇馆之宝
  • 国宝
  • 故宫宝物
  • 卢浮宫镇馆之宝
  • 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
  • 三星堆博物馆镇馆之宝
  • 台北故宫镇馆之宝
  • 首都博物馆镇馆之宝
  • 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
  • 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
  • 天津博物馆镇馆之宝
  • 南京博物院镇馆之宝
  • 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
  • 广东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 湖南博物院镇馆之宝
  • 辽宁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 吉林省博物院镇馆之宝
  • 云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 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
  • 河北省博物院镇馆之宝
  • 热门文章
  • 南京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
  • 南越王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
  • 吉林省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 西藏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 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 辽宁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 山西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
  • 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
  • 云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 澳门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 三星堆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 贵州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 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
  • 热门词条
  • 1
    战国错金银镶嵌丝网套铜壶
  • 2
    东汉广陵王玺金印
  • 3
    金蝉玉叶
  • 4
    竹林七贤砖印模画
  • 5
    西晋青釉神兽尊
  • 6
    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
  • 7
    东汉鎏金镶嵌兽形铜盒砚
  • 8
    西汉金兽
  • 9
    银缕玉衣
  • 10
    东汉错银铜牛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