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西周堇鼎

西周堇鼎,西周早期青铜器,1974年出土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253号墓,现藏于首都博物馆。此鼎通高62厘米,口径47厘米,口稍内敛,口沿外折,方唇,直耳,鼓腹,三蹄足。器内底有三个圆形浅洞,分别与三足相对。两耳外侧各饰一组相对的夔龙纹,口沿下饰一周以扉棱为鼻的六组兽面纹,三足跟部各饰一组兽面纹,其下有三道凸弦纹。鼎腹内壁铸有铭文4行26字,记载了堇饴奉匽候之命去宗周向召公奉献食物,并受到召公赏赐之事。此鼎造型雄浑凝重,纹饰简洁古朴,是北京地区出土青铜礼器中体形最大、最重的一件,代表着北京地区青铜文化发展的高度水平。
目录
西周堇鼎介绍

流传历史

1974年,西周堇鼎在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遗址M253出土。

现西周堇鼎真品藏于北京市首都博物馆内。

文物特征

西周堇鼎,口稍内敛,口沿外折,方唇,直耳,鼓腹,三蹄足。器内底有三个圆形浅洞,分别与三足相对。两耳外侧各饰一组相对的夔龙纹,口沿下饰一周以扉棱为鼻的六组兽面纹,三足跟部各饰一组兽面纹,其下有三道凸弦纹。鼎腹内壁铸有铭文4行26字。记载了堇饴奉匽候之命去宗周向召公奉献食物,并受到召公赏赐之事。

西周堇鼎铭文:匽(燕)侯令(命)堇饴(颐)大保于宗周。庚申,大保赏堇贝,用乍(作)大子癸宝。仲。

文物鉴赏

西周堇鼎两耳外侧各装饰一组相对的龙纹,口沿下腹中部饰一周以扉棱为鼻梁的兽面纹,共有六组,三足根部各饰一组以扉棱为鼻梁的兽面纹,其下有三道凸弦纹。龙纹和腹部兽面纹均以云雷纹为底纹,足部兽面纹没有底纹。腹部兽面纹为连体式兽面纹,兽面的双角作云纹状,以扉棱为鼻梁,巨眼突睛,卵形眼珠,长方形瞳孔,张口,两侧嘴角内勾。兽面两侧对称展开躯干,躯干短而上扬,尾向下内卷,背上有“刺”,躯干下有脚,脚爪巨大,前三后一,呈张牙舞爪之姿。三足根部兽面纹与腹部兽面纹相似,只是仅有兽面没有躯干。兽面纹旧称“饕餐纹”,是青铜器的主题纹饰。商周青铜器上的兽面纹最具特征。纵观兽面纹,均以中间鼻梁为中轴线,向左右对称展开,这是商周青铜纹饰最主要的表现手法。这种结构给人以庄重大方、凝重安稳之感。

兽面纹之鼻梁两侧各有目纹,目上有眉,眉侧有耳;鼻梁之上为冠额,额两侧有奇异的大角;鼻梁下部两侧为兽口和腮,口和腮上有牙。兽面两侧各有弯曲的躯干,干端有向内或向外卷曲的尾,躯干下部有足和利爪,少数简略形式没有躯干和尾。所有兽面纹基本上是按这一模式塑造的,只是在表现方法和技巧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不同。

西周堇鼎这一类兽面纹的特点是躯干短而脚后无长距,特别是脚爪极尽夸张,呈舞爪之势。此鼎造型雄浑凝重,纹饰简洁古朴。

西周堇鼎铭文的书体清秀隽美,笔道或肥或瘦,首尾出锋,有明显的波磔,其结构严谨精到,行款章法自如,是我国书法艺术发展过程中的杰作。

出土环境

从1973年至今,琉璃河遗址共勘探面积约6万多平方米,共发掘了300多座墓葬和近30座车马坑。发掘的墓葬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依据规模可分大、中、小型三类,均为南北向。近年的勘探显示黄土坡村中也埋葬有墓葬和车马坑,墓地的规模应比已发掘部分大得多。从年代上分析,这些墓葬可以分为商代晚期、西周成王前后、西周康王前后和西周中期或晚期四个时期。

M253号墓位于黄土坡村北,墓坑为长方形竖穴,墓向357°,墓未经盗扰。墓坑长5.1米、宽3.5米、深7米。坑内为黄色填土,内夹有灰泥块,层层夯实。椁有二重,未见到木棺。外椁四周有熟土二层台。随葬器物分为两层,第一层有车轮灰痕及铜车马器,第二层随葬器物主要是青铜器,均放在二层台上。陶器、青铜器放置在北面二层台上。堇鼎位于二层台中央,其他器物均放置在堇鼎两旁。

文物价值

西周堇鼎的出土证实了文献中关于召公奭以其长子就封于燕,而自己留在宗周辅弼王室的记载,填补了文献史料对西周燕国记载的不足,进一步证实了北京琉璃河地区即当时古燕国的始封地。西周堇鼎因此成为北京城历史之源的见证。

西周堇鼎其器形、风格、铭文、字形与黄河流域商周遗址出土的同类器物完全相同,说明了三千多年前,北京地区已具有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同中原地区在政治、文化、经济各方面形成了统一的整体。如此巨大精美的青铜器,也反映出西周时期北京地区冶矿与铸造行业规模之大和生产技术的高度发展。

西周堇鼎是北京地区出土青铜礼器中体形最大、最重的一件,代表着北京地区青铜文化发展的高度水平。自1974年出土后,西周堇鼎便一直珍藏在首都博物馆。被誉为首都博物馆“镇馆之宝”。

文化寓意

西周时期在青铜鼎上进行作器铸铭,本质上也是礼的体现。他们利用大量的青铜礼器,铸以长篇铭文,来颂扬祖德,刻纪功烈,记述周王锡命,传遗子孙后代。

西周堇鼎铭文也能看出西周早期青铜器铭文比商代晚期有了显著发展。这一时期的铭文都是反映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制、礼仪情况的重要资料,具有明确的书史性质。这些铭文资料,可以证信古史,补苴史书的缺佚,对于我们研究古代历史、上古语言文字和古代书法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西周堇鼎的出土表明至迟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公元前11世纪中期)至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中期)北京地区已进入青铜时代。其鼎内铭文说明周王朝的开国功臣召公夷被册封于燕地(北京地区)建立了燕国。燕都最初建都于今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

重要展览

2012年05月26日,为纪念北京建城3057年,西周堇鼎从首都博物馆回到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公展三天。

2012年12月20日,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正式向公众开放。堇鼎在文博会“文物及博物馆相关文化创意产品展馆”展出。此次展出的堇鼎是故宫专家依照原鼎为铜模复制。

2019年7月31日,西周堇鼎亮相于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天津博物馆主办的“幽燕长歌——燕国历史文化展”上。

西周堇鼎相关榜单
首都博物馆十大文物 首都博物馆必看展品 首博的镇馆之宝有哪些
首都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名单如下:西周伯矩鬲、元鲜于枢行草《韩愈进学解》卷、西周班簋、西周堇鼎、元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元青花凤首扁壶、西晋佚名楷隶书《孝经》卷、骊山避暑图、明成化斗彩葡萄纹杯、清乾隆御制碑,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更多榜中榜推荐
首都博物馆十大文物 首都博物馆必看展品 首博的镇馆之宝有哪些
首都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名单如下:西周伯矩鬲、元鲜于枢行草《韩愈进学解》卷、西周班簋、西周堇鼎、元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元青花凤首扁壶、西晋佚名楷隶书《孝经》卷、骊山避暑图、明成化斗彩葡萄纹杯、清乾隆御制碑,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博物馆
  • 镇馆之宝
  • 国宝
  • 故宫宝物
  • 卢浮宫镇馆之宝
  • 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
  • 三星堆博物馆镇馆之宝
  • 台北故宫镇馆之宝
  • 首都博物馆镇馆之宝
  • 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
  • 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
  • 天津博物馆镇馆之宝
  • 南京博物院镇馆之宝
  • 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
  • 广东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 湖南博物院镇馆之宝
  • 辽宁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 吉林省博物院镇馆之宝
  • 云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 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
  • 河北省博物院镇馆之宝
  • 热门文章
  • 首都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 南越王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
  • 西藏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 吉林省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 辽宁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 冬宫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 山西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
  • 洛阳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 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 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
  • 三星堆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 贵州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 广东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 热门词条
  • 1
    明成化斗彩葡萄纹杯
  • 2
    元青花凤首扁壶
  • 3
    西晋佚名楷隶书《孝经》卷
  • 4
    清乾隆御制碑
  • 5
    骊山避暑图
  • 6
    西周伯矩鬲
  • 7
    西周班簋
  • 8
    元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
  • 9
    元鲜于枢行草《韩愈进学解》卷
  • 10
    西周堇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