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银耳具有外形美、色泽好、朵大、肉厚、多鸡冠状、颜色微黄、有玉石感、易于炖化的特点;同时通江银耳蛋白质含量≥7.5%、总糖≥44%,干湿比1:15。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医学家和营养家就进一步对通江银耳做出了研究,通江银耳实体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多糖体、蛋白质及人体所需的铁、磷、钙、镁、硫等微量元素;同时又含17种氨基酸,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中3/4银耳都能提供。
鉴别正宗的通江银耳,要经历“观、闻、泡、尝”四个步骤。首先要观形色,通江银耳耳片为鸡冠状,色泽纯,白中略带米黄,远观如银,近视如金。其次要闻香味,通江银耳清香馥郁,不似棉籽气味平淡。在泡清水之后,通江银耳耳片肥厚,柔软而富有弹性,体积膨大5—10倍。耳羹炖好后胶质浓厚,吃起来嫩香柔滑。
通江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米仓山东段南麓大巴山缺口处。居北纬31°39′—32°33′,东经106°59′—107°46′之间,北与陕西省南郑、西乡、镇巴三县毗邻,东接万源市,南接平昌县,西与巴州、南江二县相依。是一方山川秀美的生态宝地,这里四季分明,有霜期短、湿度大、云雾多、温差适宜等特点,为银耳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1995年,通江县被国家特产之乡宣传暨命名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国银耳之乡”。
2001年,通江县银耳生产基地获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
2002年,“通江银耳”证明商标得到注册使用。
2003年,“雪花牌”通江银耳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标识使用权。
2004年,通江银耳被录入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名录。
2005年,通江银耳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知名品牌”,在第二届中国西部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金奖。
2019年11月15日,通江银耳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2020年2月26日,四川省通江县通江银耳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认定为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2022年1月,入选2021四川十大美食地标,并进行公示。
2022年11月29日,荣获“2021年度四川十大美食地标”荣誉称号。
通江银耳原产地域范围以四川省通江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通江银耳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范围的函》(通府函[2004]43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包括通江县陈河乡、涪阳镇、回林乡、新场乡、青浴乡、板桥口乡、临江乡、砥坝乡、铁厂河乡、诺水河镇、平溪镇、铁溪镇、什字乡、朱元乡、新文乡、长坪乡、檬坝乡、河口乡、空山乡、永安镇、泥溪乡、沙坪乡、会家乡、钟凤乡、烟溪乡、碧溪乡、长胜乡、瓦室镇、浴溪乡、兴隆乡、药铺乡、毛浴乡、洪口镇、九层乡、松溪乡、澌波乡、董溪乡、中林乡、板凳乡、沙溪镇、盐井乡、凉风垭乡、文胜乡、胜利乡、至诚镇、龙凤场乡、长乐乡、喻家河乡、芝苞乡、唱歌乡、药洪乡、新建乡等52个乡镇。
在通江银耳原产地域范围内的生产者,如使用“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须向设在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通江银耳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报机构提出申请,经初审合格,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后,方可使用“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