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赠张抱一草书诗卷

《赠张抱一草书诗卷》为明末清初大书画家王铎的草书代表作品,原品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该作品的内容,为王铎自作的赠友人张抱一的五首七律诗,并诗题、卷末落款,整幅法帖一共三百三十六个汉字,七十五行,是王铎草书长卷中现存所能见到较早的一件作品。其通篇跌宕雄逸,行笔能纵能敛,结体欹正莫测,点画错综复杂,线条枯实互应等特点显示无遗。
中文名
王铎赠张抱一草书诗卷
作者
王铎
创作时间
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
目录
赠张抱一草书诗卷介绍

基本介绍

王铎草书赠张抱一诗卷,绫本。草书。作者为明末清初大书画家王铎(1592年-1652年),该作品为作者友情酬答之作,据其自署落款,创作时间应在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则是王铎草书长卷中现所能见到较早的一件作品。

《王铎草书赠张抱一诗卷》原品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完好。该作品的内容,为王铎自作的赠友人张抱一的五首七律诗,并诗题、卷末落款,整幅法帖一共三百三十六个汉字,七十五行。

作为“有明书法推第一”的王铎,被启功称为“五百年来第一人”,日本书坛也有"后王(王铎)胜前王(王羲之)"之说。在这幅王铎赠张抱一草书诗卷中,其跌宕雄逸,行笔能纵能敛,结体欹正莫测,点画错综复杂,线条枯实互应等特点显示无遗。

(注:本名片配图文字:“张抱一公祖招集湖亭有酒沧池对”。另注:本版本扩展图册中01-15图为《王铎草书赠张抱一诗卷》全卷扫描图。供欣赏。)

内容介绍

《王铎草书赠张抱一诗卷》的内容,是作者王铎自撰的七律诗五首,主要为赠送友人张抱一而作,并在诗歌内容上、在书法艺术中抒发、体现自己的情感。诗卷全文如下(注:原作品没有标点断句):

《张抱一公祖招集湖亭》:有酒沧池对烟丘,相招者谁任意游。晋人唐人曾几度,泉水溪水还同流。钟鼓此城鸣白露,戎兵何处领高秋。芦花今古依然在,羡尔无声眠野鸥。(注:第一首七律完)《登岳庙天中阁看山同友》:四围紫逻坐相望,突兀高峰划大荒。谁复凌空呼帝座,我今乘胜挹天浆。香烟古庙通灵气,石路神丘点太阳。冻草暮云无限意,汉京封禅旧山房。(注:第二首七律完)《牛首山同堪虚静原》:一樽绝巘放高歌,回首禅房忘坎坷。旦树晴分天目近,午帆气挟海风过。山吞吴楚犹新燕,寺趁齐梁只故萝。莫管星辰朽不朽,吹箫何处倚嵯峨。(注:第三首七律完)《频入》:频入长安过九衢,谁知幽梦在髭须。只今人路何从说,渐审岩居不可无。屈指箸筹赊日月,伤心戎旅满江湖。此生休外韬真处,锦瑟琪华待醍醐。(注:第四首七律完)《汴京南楼》夷门萧瑟俯晴空,万事欷献向此中。梁苑池台新萑苇,宋家艮岳老苔丛。牧人壕外时驱犊,猎骑天边晚射鸿。旧月多情依汴水,滔滔东去更朦胧。(注:第五首七律完)崇祯十五年三月夜。洪洞同邑弟王铎具草。抱翁公祖教正。(注:自署及落款。全卷终)

按:《张抱一公祖招集湖亭》卷中七律五首,有三首见于《拟山园选集》(台湾学生书局)。分别是:《登岳庙天中合看山同友》,载集中七律卷九,题作《登岳庙天中阁看山感时》,原为二首,卷中所书为第一首;《频入》,载集中七律卷三,卷中所书之“待醍醐”,集中作“醉醍醐”;《汴京南楼》亦载集中七律卷三。

另两首虽不见于集中,但是,同书五律卷三有《湛虚、静原游牛首》、《燕子矶湛虚招同静原》、《上天开岩同湛虚、静原》三首,与卷中《牛首山同湛虚、静原》—诗显然是同时之作。湛虚,即张镜心,字孝升,湛虚为号,累官至兵部尚书,是王铎的挚友。见于《拟山园选集》(台湾学生书局)及《拟山园初集》中的与张镜心有关的诗作多达五十首以上。张镜心亦曾为王铎的《拟山园初集》作序,与王铎以“年弟”相称,盛赞王铎诗文“浩乎哉如烟海,修辞之家,未之有也。”

背景介绍

《王铎草书赠张抱一诗卷》作者王铎于该法帖落款处,自署“崇祯十五年三月夜”,据《辞海·附录·中国历代纪年表》折算,时间应该是在公元1642年3月30日至4月28日之间的某夜。

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作者王铎正流寓怀州,期间他受到怀州地方官员张公祖(张抱一)的盛情款待,于是在三月某夜写诗作赠他。张抱一,名培,浙江平湖人,擅写山水,兼通医道。卷中以“公祖”称之,此人应是怀州的地方官。作者存世尚有《王铎赠张抱一行书诗卷》,款署“壬午春莫书於怀州公署”的《王铎行书五律长卷》两大巨制乃同时所书。《王铎草书赠张抱一诗卷》书写时间既与上述两幅相吻合,落款内容又与当时王铎与张公祖频繁往来的经历一致,可被视为此卷确系王铎真迹的佐证,也可知作者创作地点系怀州公署。王铎自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冬月,由北京奔至怀州为父服丧,到书写这件长卷时,已在怀州度过了一年多的时间,是年夏季,王铎曾携家人一度返里,但是未过多少时日,又受到明末农民起义军的冲击,于是携带家人乘舟沿黄河东下,其时方在夏末。

在书法艺术、技巧上,《王铎草书赠张抱一诗卷》的书写时间在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作者王铎五十岁,已经经历过对王羲之、王献之、东晋和米芾长年累月的执着学习,至此终于完成了“自化”。其此前的作品,对二王与米芾“如灯取影,不失毫发”(钱谦益《牧斋全集·有学集》),到《赠张抱一行书诗卷》和《赠张抱一草书诗卷》时,已摆脱了“仿”的痕迹,有了主体性较强的跌宕雄逸的意态。而《赠张抱一草书诗卷》亦是王铎草书长卷作品现所能见到的较早一件。

(注:本目录附图文字:更朦胧崇祯十五年三月夜洪洞同邑弟王铎具草。)

作者介绍

王铎(1592年-1652年),清书画家。字觉斯,号嵩樵,河南孟津(今河南)人。南明弘光朝官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降清,官至礼部尚书。工行草书,多得力于颜真卿、米芾二。笔力雄健,长于布白。兼能山水、兰竹。传世墨迹甚多,有拟山源集刻其法书。

鉴赏评价

王铎书法的书法,到了《赠张抱一草书诗卷》时,已经摆脱了模仿的痕迹,有了主体性较强的跌宕雄逸的意态。《赠张抱一草书诗卷》亦是王铎草书长卷现可见较早的一件。《王铎草书赠张抱一诗卷》,在王铎书法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这件作品可领略王铎若干书法艺术特点。

一个是强烈的节奏感使草书作品产生出运动力和冲击力。《王铎草书赠张抱一诗卷》中书法的点画线质表现其弹性产生运动力,运动的返急产生冲击力,在这一点上王铎成功地将力运用到书法点画的变化上,使笔在绢、绞、纸上的运动过程中产生顿挫、仰侧、奇崛、突变,使个性的张扬发挥到极致。尤其是充满着激情的用笔,如同少林武僧,有屈铁之力,挥棒生风。

一个是前无古人的字法造势。王铎亦受时风影响,但他站在传统基础之上,破除旧有的模式,创建出一种崭新的恢弘博大的图式,充满艺术的震撼力。王铎书法的一个鲜明特点便是造势。《王铎赠张抱一行书卷》中,通篇显现出变幻莫测的感觉,字势左右叵诡,笔致老辣,章法宕逸。唐张旭狂草《古诗四帖》,如龙蛇之行,富于变幻,王铎在这一点上进一步追求草书中险绝、突变、膨胀与内敛之势,识字者,可领略触笔、行笔、运笔中的运动轨迹。

第三是墨象万千,酣畅淋漓。中国画中有墨分五彩之说,利用墨之浓、淡、干、湿可使画面产生出无穷的变化,显现出生机勃勃的趣味。王铎从中国画中悟出用墨之道,并大胆地运用到书法创作中,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视觉效果,把涨墨之法发挥到极致。《王铎赠张抱一行书卷》中,其作品的冲击力与用墨是分不开的,他书法点画的流动感也与用墨紧密相关。历史上在王铎以前的草书大家无一人用“涨墨”法,此法实乃王铎开创也,这种不同位置的参差对比,使作品在整体视觉效果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

最后是独特笔法。王铎笔法早年受二王影响,笔势较为平和,行笔温润,他中年学米后,笔势、笔法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后终于成中国书法技法集大成式的开拓者。在《王铎草书赠张抱一诗卷》中,多处凸显其集大成的大家手笔,可谓将壮美之力表现到极致。在中国书法发展的这条主线上,王铎既崇尚对传统吸收,又善标新立异达到裂变之意。

王铎为书近五十年的探索,终自成家法,成为“有明书法推第一”(吴昌硕诗句)、“于明季书坛可谓中兴之主”(沙孟海《近三百年的书学》)。他的书法对后世影响极大。清代早期的傅山受王铎书风影响之后,创博大流变之体,标立书坛。至近现代受王铎书风影响最深,写大草的书家,如林散之、沙孟海、沈鹏等书法家,都对王铎书法有深入的研究和汲取过优秀的养分。在日本等,他更是影响东瀛书坛多年。日本人对王铎的书法极其欣赏,还因此衍发成一派别,称为“明清调”。在日本关西地区甚至整个日本书坛,有“后王(王铎)胜前王(王羲之)”的说法。

其他信息

版本规格

《王铎草书赠张抱一诗卷》,作者为明清书法大家王铎。整幅完好,流传有序。真迹现存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法帖载体为绫本。草书。大陆、港台等有不少原籍影印作品出版,多散见于各类王铎书法贴、欣赏贴、临摹练习教材等中,多不胜数。

《王铎草书赠张抱一诗卷》凡七十五行(列),依草书例,每行(列)字数多寡不等,其字形或敛或纵、结构时紧时缓,形态大小不一,计诗卷一共有336个汉字。

《王铎草书赠张抱一诗卷》法帖,全幅大约横469厘米,纵26厘米,是为横幅长卷(注:据其尺寸,可称为横卷、手卷)。

赠张抱一草书诗卷相关榜单
中国十大草书 历代草书名帖排行 草书最有名的字帖
十大草书名帖名单如下:古诗四帖、自叙帖、中秋帖、草书诗帖、《草书千字文》、冠军帖、赠张抱一草书诗卷、十七帖、书谱、诸上座帖,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更多榜中榜推荐
中国书法十大名帖 中国传世名帖赏析 古代书法字帖排名
中国十大传世名帖名单如下:《兰亭集序》、《祭侄文稿》、三希宝帖、《寒食帖》、《蜀素帖》、自叙帖、草书诗帖、《草书千字文》、《仲尼梦奠帖》、前后赤壁赋,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十大最贵书法作品 拍价最高书法 一个字值一台法拉利
中国十大最贵书法作品名单如下:砥柱铭、平安帖、局事帖、临唐怀素圣母帖、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洛神赋、草书杜子美壮游诗卷、西苑诗册页、为毓青词丈作诗、人事帖,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十大楷书 最有名的楷书字帖 中国楷书名帖大全
十大楷书名帖名单如下:玄秘塔碑、九成宫醴泉铭、颜氏家庙碑、胆巴碑、宣示表、黄庭经(书法作品)、瘗鹤铭、真书千字文、雁塔圣教序、崔敬邕墓志,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天下十大行书 中国行书名帖排行 最有名的行书字帖
十大行书名帖名单如下:《兰亭集序》、《寒食帖》、《祭侄文稿》、《蒙诏帖》、《韭花帖》、伯远帖、《唐欧阳询书张翰帖》、《宋李建中书谘册》、《蜀素帖》、《松风阁诗帖》,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十大隶书碑帖 经典隶书名帖排行 隶书最有名的碑刻
十大隶书名帖名单如下:张迁碑、曹全碑、礼器碑、石门颂、史晨碑、乙瑛碑、西狭颂摩崖石刻、衡方碑、鲜于璜碑、华山碑,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十大草书 历代草书名帖排行 草书最有名的字帖
十大草书名帖名单如下:古诗四帖、自叙帖、中秋帖、草书诗帖、《草书千字文》、冠军帖、赠张抱一草书诗卷、十七帖、书谱、诸上座帖,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最有名的十大碑帖 历代经典碑帖排行 古代著名碑帖有哪些
十大经典碑帖名单如下:曹全碑、张猛龙碑、石鼓文、瘗鹤铭、九成宫醴泉铭、郑文公碑、泰山刻石、孔庙三碑、崔敬邕墓志、龙门二十品,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十大篆书作品 经典篆书名帖排行 篆书最有名的碑帖
十大篆书名帖名单如下:石鼓文、峄山刻石、散氏盘铭文、祀三公山碑、泰山刻石、东汉袁安碑、铙歌册、三坟记、吴均帖、白氏草堂记,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蔡襄十大书法代表作 蔡襄最好的楷书作品 蔡襄书法作品大全
蔡襄十大书法作品名单如下:谢赐御书诗、澄心堂纸帖、昼锦堂记、陶生帖、虹县帖、扈从帖、大研帖、谢郎帖、蒙惠帖、万安桥记,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褚遂良十大书法代表作 褚遂良最好的楷书作品 褚遂良书法作品大全
褚遂良十大书法作品名单如下: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伊阙佛龛碑、房玄龄碑、大字阴符经、倪宽赞、褚摹兰亭序、文皇哀册、潭府帖、家侄帖,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虞世南十大书法代表作 虞世南最有名的作品 虞世南书法作品大全
虞世南十大书法作品名单如下:孔子庙堂碑、破邪论序、汝南公主墓志铭、演连珠、贤兄帖、虞摹兰亭序、去月帖、积时帖、大运帖、疲朽帖,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张旭十大书法代表作 张旭最好的草书作品 草圣张旭书法作品大全
张旭十大书法作品名单如下:《草书心经》、《古诗四帖》、《尚书省郎官石记序》、《李青莲序》、《自言帖》、《肚痛帖》、《残秋入洛阳帖》、《晚复帖》、《十五日帖》、《断千字文》,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王献之十大书法代表作 王献之最有名的书法 王献之书法作品大全
王献之十大书法作品名单如下:鸭头丸帖、中秋帖、洛神赋十三行、送梨帖、地黄汤帖、廿九日帖、鹅群帖、卫军帖、鄱阳归乡帖、承姑帖,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黄庭坚十大书法代表作 黄庭坚最有名的书法 黄庭坚书法作品大全
黄庭坚十大书法作品名单如下:诸上座帖、《松风阁诗帖》、《砥柱铭卷》、《黄州寒食诗卷跋》、《经伏波神祠诗卷》、《廉颇蔺相如列传》、《花气薰人帖》、《李白忆旧游诗卷》、《寒山子庞居士诗帖》、《送四十九侄诗帖》,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苏轼十大书法代表作 苏轼最有名的书法作品 苏轼书法作品大全
苏轼十大书法作品名单如下:《寒食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人来得书·新岁展庆帖》、赤壁赋、《天际乌云帖》、《祭黄几道文》、《治平帖》、《答谢民师论文帖》、《江上帖》、《春中帖》,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书法作品
  • 书法家作品
  • 书法家
  • 书法书籍
  • 书法培训机构
  • 书法博物馆
  • 名帖
  • 楷书
  • 行书
  • 草书
  • 隶书
  • 篆书
  • 碑帖
  • 绘画作品
  • 艺术作品
  • 名画
  • 名人画作
  • 艺术家作品
  • 牡丹国画
  • 山水国画
  • 梅花国画
  • 热门文章
  • 十大经典碑帖
  • 十大楷书名帖
  • 十大行书名帖
  • 王羲之的代表作十大盘点
  • 十大草书名帖
  • 王献之十大书法作品
  • 十大篆书名帖
  • 中国十大传世名帖
  • 欧阳询十大书法作品
  • 张旭十大书法作品
  • 十大隶书名帖
  • 颜真卿十大书法作品
  • 柳公权十大书法作品
  • 赵孟頫十大书法作品
  • 怀素十大书法作品
  • 热门词条
  • 1
    赤壁赋
  • 2
    十七帖
  • 3
    《兰亭集序》
  • 4
    大字阴符经
  • 5
    快雪时晴帖
  • 6
    家侄帖
  • 7
    衡方碑
  • 8
    书谱
  • 9
    《答谢民师论文帖》
  • 10
    前后赤壁赋
  • 11
    曹全碑
  • 12
    石鼓文
  • 13
    十五日帖
  • 14
    石门颂
  • 15
    伯远帖
  • 16
    《藏真帖》
  • 17
    姨母帖
  • 18
    西苑诗册页
  • 19
    陶生帖
  • 20
    虞摹兰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