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潘岳《悼亡诗三首》(其一)
开创"悼亡"诗题。"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髣髴,翰墨有余迹"通过睹物思人的日常细节,开创了悼亡诗以生活场景抒写哀情的典范模式。此组诗是文学史上第一组以"悼亡"为题的作品,被《文选》收录,后世200余首悼亡诗直接受其影响。
2. 元稹《遣悲怀三首》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道出患难夫妻生死离别的特殊痛楚,情感深挚沉痛。清代蘅塘退士评"古今悼亡诗充栋,终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该组诗在历代诗话中受评点次数超500次,艺术成就获公认第一。
3.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将时空跨度与生死阻隔交织,开创词体悼亡的巅峰。"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以梦境重逢的虚幻反衬现实永诀的残酷,感人至深。此词被公认为宋代悼亡词第一,入选所有宋词选本。
4. 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以极平凡的生活细节,寄托对亡妻的无限哀思,平淡中见深悲。此词因情感的真挚与表达的质朴,成为后世传播最广的悼亡词名篇之一。
5.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化用李清照典故,将往日寻常欢趣与今日孤独凄凉对比,道出"失去方知珍贵"的普遍人生体验。纳兰性德悼亡词现存40余首,此首最为脍炙人口。
6. 陆游《沈园二首》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将个人爱情悲剧与时空变迁结合,创痛历时愈久愈深。此诗是陆游75岁重游沈园悼念原配唐琬所作,其至老不渝的深情在中国文学史上极为罕见。
7. 梅尧臣《悼亡三首》
"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以质朴近乎口语的语言直抒悲愤,情感冲击力强烈。此组诗开创宋诗悼亡先河,其白描手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8. 李商隐《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
"更无人处帘垂地,欲拂尘时簟竟床"通过空房陈设的细致描写,烘托物是人非的凄凉心境。李商隐悼亡诗虽不多,但艺术手法极为精湛,此诗为代表。
9. 韦应物《送杨氏女》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借送女儿出嫁忆及亡妻,将生离与死别双重哀痛交织,角度独特。此诗在唐代悼亡诗中别具一格,展现父爱与悼亡的双重情感。
10. 吴文英《莺啼序·春晚感怀》
"蓝霞辽海沈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以长达240字的容量,将悼亡与咏物、感时等结合,结构宏大,意象密丽,是宋代最长调悼亡词,艺术上有重要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