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德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作品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代表作有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等。
中文名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外文名
Ludwig van Beethoven
出生日期
1770年12月16日
性别
国籍
神圣罗马帝国
民族
日耳曼民族
出生地
科隆选侯国-波恩
身高
162cm
去世日期
1827年3月26日
职业职位
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音乐家
代表作品
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奏鸣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c小调第五交响曲、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
主要成就
将声乐融入交响曲,扩大交响曲规模;以谐谑曲替代小步舞曲成为交响曲第三乐章
目录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介绍

主要经历

早年经历

1775年,学习钢琴、小提琴,其父想用强制性手段将其培养成莫扎特式的神童。
1778年,从宫廷老管风琴师H·伊登学习音乐基础理论及管风琴。
1781年,进入波恩剧院乐队当小乐师,有机会师从选帝侯宫廷管风琴师、指挥家和作曲家克里斯蒂安·戈特洛布·聂弗,是启蒙运动的参与者,对贝多芬一生影响很大。
1783年,担任宫廷乐队的古钢琴独奏与伴奏;同年根据德雷斯勒的进行曲改编为《钢琴变奏曲》(woO63),这是正式发表的第一首作品,由德国音乐出版家J·M·格茨予以出版 。
1785年至1786年,转向弗兰兹·安东·里斯学习小提琴,完成《三首钢琴奏鸣曲》(woO36)。
1787年春天,第一次访问维也纳,见到31岁的莫扎特;同年,结识华尔斯坦伯爵。
1790年,结识作曲家海顿;同年受委托完成了两部清唱剧:《为约瑟夫二世逝世所作的悼念清唱剧》(woO87),这是第一部与政治沾上边的作品;以及《为利奥波德二世登基而作的清唱剧》(woO88)。
1792年,拜海顿为师学习作曲,定居于维也纳。

维也纳初期

1793年,向作曲家与教师J·B·申克学习对位法及音乐理论。
1794年,师从圣斯蒂芬大教堂阿尔布莱兹贝格学习对位法,向宫廷音乐总监安东尼奥·萨列里免费学习作曲。
1796年8月,在《维也纳杂志》上发表了赠送给海顿的三首钢琴奏鸣曲(Op.2);同年,开始出现耳聋现象。
1796至1797年,创作完成《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15),并于1798年在捷克布拉格首演。
1799年,霍夫敏斯托于年底将《c小调第八(悲怆)钢琴奏鸣曲》(Op.13)予以出版。
1800年4月,《第一交响曲》(Op.21)、《降E大调七重奏》(Op.20)在维也纳皇家宫廷音乐会首演。
1801年,创作完成《升c小调第十四(月光)钢琴奏鸣曲》(Op.27 no.2);同年,还完成了《弦乐五重奏》(Op.29)、《弦乐四重奏》(Op.18)。
1802年,听力下降严重;10月初,给自己的兄弟写下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遗嘱》;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完成《第二交响曲》,并重返维也纳。

成熟时期

1803年,神剧《基督在橄榄山》《A大调克鲁采小提琴奏鸣曲》首演;同年完成《第三钢琴协奏曲》。
1805年4月,《第三(英雄)交响曲》首演,亲自担任指挥,此作是进入创作成熟时期的重要标志;11月20日,歌剧《费德里奥》在维也纳皇家剧院首演。
1806年,创作完成《拉兹莫夫斯基弦乐四重奏》《第四钢琴协奏曲》《第四交响曲》,以及小提琴协奏曲。
1808年12月,《第六(田园)交响曲》在维也纳剧院举行了首演。
1809年,《科里奥兰序曲》《第五(命运)交响曲》《C大调弥撒》相继问世。
1810年,因耳聋与许多亲友疏远。
1812年,创作完成《第七交响曲》与《第八交响曲》;翌年夏天,创作完成《战争交响曲》。

创作晚期

1814年,《第七交响曲》《战争交响曲》相继上演,成为维也纳狂热事件。
1819年,听力完全丧失。
1824至1825年,首次公演《第九交响曲》及其合唱。
1825年3月,创作完成《庄严弥撒曲》。
1826年,《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完成并公演,歌剧《费德里奥》最后版本予以发行 。
1827年,伦敦爱乐乐邀请其为乐团谱写《第十交响曲》,未及完成;3月26日,与世长辞,终年57岁。

主要作品

创作体裁广泛,数量众多。在器乐领域,包括9部交响曲、11首管弦乐曲和戏剧配乐、5首钢琴协奏曲、1首小提琴协奏曲、16首弦乐四重奏和其他形式的重奏曲、32首钢琴奏鸣曲以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变奏曲等;在声乐领域,涉及歌剧、清唱剧、弥撒、康塔塔、合唱幻想曲和大量的艺术歌曲,声乐领域的代表作品包括歌剧《费德里奥》《D大调弥撒》、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等。以下部分作品:

交响曲

1796年    第一交响曲(C大调 Op.21)
1802年    第二交响曲(D大调 Op.36)
1804年    第三交响曲(降E大调 Op.55 “英雄”)
1806年    第四交响曲(降B大调 Op.60)
1808年    第五交响曲(c小调 Op.67 “命运”)
1808年    第六交响曲(F大调 Op.68 “田园”)
1811年    第七交响曲(A大调 Op.92)
1812年    第八交响曲(F大调 Op.93)
1824年    第九交响曲(d小调 Op.125 “合唱”)
第十交响曲(未完成)
1813年    威灵顿的胜利(战争交响曲)(D大调 Op,91)

钢琴协奏曲

1796年   第一钢琴协奏曲(C大调)
1795年   第二钢琴协奏曲(降B大调)
1800年   第三钢琴协奏曲(c小调)
1809年   第五钢琴协奏曲(降E大调)

室内乐

1796年—1800年   管乐七重奏    降E大调
1796年—1797年   管乐六重奏    降E大调
1794年—1795年   管乐六重奏    降E大调
1796年—1797年   管乐五重奏
1800年—1801年弦乐五重奏(3首)    C大调
1799年    第一弦乐四重奏    F大调
1800年    第二弦乐四重奏    G大调
1800年    第三弦乐四重奏    D大调
1800年    第四弦乐四重奏    c小调
1800年    第五弦乐四重奏    A大调
1800年    第六弦乐四重奏    降B大调
1806年    第七弦乐四重奏    F大调
1806年    第八弦乐四重奏    e小调
1806年    第九弦乐四重奏    C大调
1809年    第十弦乐四重奏    降E大调

奏鸣曲、变奏曲

1800年    圆号奏鸣曲     F大调
1796年—1797年     第一大提琴奏鸣曲     F大调
1798年    第二大提琴奏鸣曲    g小调
1808年    第三大提琴奏鸣曲    A大调
1815年    第四大提琴奏鸣曲    G大调
1815年    第五大提琴奏鸣曲    D大调
1796年    为大提琴和钢琴而作的变奏曲    G大调

创作特点

总体特征

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的激烈变革,极大地扩展了交响音乐的思想内容,使之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体裁,钢琴的表现幅度也大大增强。
内容的扩展导致表现手法的创新:突破了传统的形式结构,动机型的主题运用和动力性的乐思发展,使音乐具有非凡的气势和力量;建立在功能体系上的变音体系,成为和声风格特征;灵活的离调转调和大幅度的节奏对比和力度对比,对于刻画矛盾冲突和戏剧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对位法的运用,乐队音响的组合,钢琴音乐的写作都有鲜明的特点。

分类特点

交响曲
最集中体现思想发展和艺术追求的是九部交响曲。最突出的是它尖锐的矛盾冲突,英雄气概和积极因素,音乐形象总是在矛盾的冲突和对比中展示,在手法上,发展了奏鸣曲式和交响套曲,使奏鸣曲式各个部分规模扩大了,增强了对比性和戏剧性,展开部作为中心部分更是激烈的冲突,比如《第三交响曲》的展开部。
交响曲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英雄性、戏剧性,如第三、第五、第九交响曲;第二,生活风俗性、抒情性,如第一、第四、第八交响曲;第三,群众性,舞蹈性,如第七交响曲。
钢琴作品
除交响曲之外,钢琴作品也占重要地位。最重要的是五部钢琴协奏曲和五首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黎明、热情)。钢琴奏鸣曲和交响曲相近,有深刻的思想、丰富的内容、形式宽广,而且还加强了奏鸣曲式结构内部的对比因素,扩大了展开部的矛盾冲突和发展的动力,使得钢琴奏鸣曲远远地超过了海顿与莫扎特。
弦乐四重奏
弦乐四重奏,最后确立了它严肃的思想感情、抒情并富有哲学意味的体裁。尤其是晚期的弦乐四重奏,表现了作曲家的风格特点,深刻的心理刻画,各种不同性格的形象的自由结合。
声乐作品
声乐作品数量较少,却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致远方的爱人》是第一部浪漫性的声乐套曲,其他大部分歌曲多是淳朴的日常生活的书写。

人物影响

创作的九部交响乐,两首弥撒曲,还有不胜列举的序曲、协奏曲、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曲,深深影响了后来作曲家的风格,例如:交响乐《英雄》《命运》《田园》,第九交响乐的最后乐章《欢乐颂》;序曲《爱格蒙特》;第五号钢琴协奏曲《皇帝》;《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等。为人类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而被世人尊称为“乐圣”。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相关榜单
【钢琴家】世界十大钢琴家排名 最著名的钢琴演奏家
世界十大钢琴家名单如下:弗里德里克·肖邦、路德维希·凡·贝多芬、阿图尔·鲁宾斯坦、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斯维亚托斯拉夫·杰奥里索维奇·里赫特、弗朗茨·李斯特、鲁道夫·塞尔金、马尔塔·阿格里齐、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世界十大作曲家 全球著名作曲大师 世界上最伟大的作曲家
世界十大作曲家名单如下: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弗里德里克·肖邦、莫扎特、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弗朗茨·李斯特、威廉·理查德·瓦格纳、克劳德·德彪西、巴托克·贝拉、小约翰·施特劳斯,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德国十大音乐家 德国伟大的作曲家盘点 德国音乐家及作品
德国十大音乐家名单如下: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约翰内斯·勃拉姆斯、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威廉·理查德·瓦格纳、罗伯特·舒曼、海因里希·许茨、保罗·欣德米特、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卡尔·马利亚·冯·韦伯,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世界历史上十位终身未婚的名人 世界著名十大光棍
世界历史上十位终身未婚的名人名单如下:达·芬奇、柏拉图、伊丽莎白一世、贝多芬、牛顿、梵高、安徒生、诺贝尔、简·奥斯汀、葛丽泰·嘉宝,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世界十大射手座名人 全球射手座名人榜 星座是射手座的知名人物有哪些
世界十大射手座名人名单如下:李小龙、戴尔·卡耐基、恩格斯、华特·迪士尼、马克·吐温、丘吉尔、郎平、福楼拜、钱学森、贝多芬,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更多榜中榜推荐
世界十大作曲家 全球著名作曲大师 世界上最伟大的作曲家
世界十大作曲家名单如下: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弗里德里克·肖邦、莫扎特、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弗朗茨·李斯特、威廉·理查德·瓦格纳、克劳德·德彪西、巴托克·贝拉、小约翰·施特劳斯,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十大作曲家 国内著名作曲人 华语乐坛作曲人有哪些
中国10大作曲家名单如下:王洛宾、刘炽、谷建芬、印青、傅庚辰、吕远、王酩、雷振邦、施光南、徐沛东,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内地十大作曲人 大陆十大作曲家排行榜 内地十大作曲大师
内地十大作曲家排行榜名单如下:谷建芬、赵季平、王洛宾、王酩、施光南、雷振邦、王立平、林海(作曲家)、关峡、许镜清,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十大港台作曲人 十大港台作曲大师 十大港台著名作曲家
港台十大作曲家名单如下:左宏元、王福龄、顾嘉辉、罗大佑、翁清溪、刘家昌、李宗盛、黎小田、谭健常、陈志远,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香港十大最佳作曲人 十大香港顶级作曲家 香港十大作曲音乐人
香港十大作曲家名单如下:黎小田、顾嘉辉、王福龄、雷颂德、伦永亮、卢冠廷、郭伟亮(Eric Kwok)、陈勋奇、陈辉阳、伍乐城,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台湾十大作曲人 台湾十大著名作曲家 十大台湾知名作曲人
台湾十大作曲家名单如下:左宏元、罗大佑、翁清溪、刘家昌、陈志远、李宗盛、陈小霞、小虫(陈焕昌)、谭健常、梁弘志,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音乐家
  • 艺术家
  • 钢琴家
  • 词作家
  • 唱作人
  • 小提琴家
  • 舞蹈家
  • 乐队
  • 翻译家
  • 漫画家
  • 演说家
  • 设计师
  • 画家
  • 作家
  • 书法家
  • 书画家
  • 科学家
  • 摄影家
  • 动画师
  • 文人
  • 诗人
  • 热门文章
  • 内地十大作曲家
  • 港台十大作曲家
  • 世界十大作曲家
  • 香港十大作曲家
  • 中国十大作曲家
  • 台湾十大作曲家
  • 十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十大著名中国作家
  • 中国十大著名国画名家
  • 江苏十大文人
  • 重庆十大文人
  • 江西十大文人
  • 世界十大动物摄影师
  • 抖音最火的十大摄影师
  • 世界十大演讲家
  • 热门词条
  • 1
    关峡
  • 2
    赵季平
  • 3
    罗伯特·舒曼
  • 4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 5
    莫扎特
  • 6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 7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
  • 8
    聂耳
  • 9
    陈志远
  • 10
    小柯
  • 11
    弗朗茨·舒伯特
  • 12
    谷建芬
  • 13
    罗大佑
  • 14
    伊戈尔·菲德洛维奇·斯特拉文斯基
  • 15
    小虫(陈焕昌)
  • 16
    左宏元
  • 17
    苏聪
  • 18
    吴青峰
  • 19
    夏尔·卡米尔·圣-桑
  • 20
    林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