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摸鱼儿·恨人间情是何物

《摸鱼儿·恨人间情是何物》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又名《摸鱼儿·雁丘词》。此词名为咏物,实在抒情。词人运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对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描绘,塑造了忠于爱情、生死相许的大雁的艺术形象,谱写了一曲凄婉缠绵的爱情悲歌。全词围绕着开头的发问,层层深入地描绘铺叙,情节并不复杂,行文却腾挪多变,熔沉雄之气韵与柔婉之情肠于一炉,柔婉之极而又沉雄之至。
目录
摸鱼儿·恨人间情是何物介绍

基本介绍

《摸鱼儿·恨人间情是何物》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此词是词人为大雁殉情而死的事所感动而作的,上片以拟人手法叙述大雁之间的故事,下片悲叹人世的兴衰,痛悼大雁的殉情。全词围绕着开头的发问,层层深入地描绘铺叙,情节并不复杂,行文却腾挪多变,熔沉雄之气韵与柔婉之情肠于一炉,柔婉之极而又沉雄之至。

内容介绍

作品原文

摸鱼儿·雁丘词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

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

”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

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

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摸鱼儿:又名“摸鱼子”“买陂塘”“迈陂塘”等。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宋词以晁补之《琴趣外篇》所收为最早。双调,一百一十六字,前片六仄韵,后片七仄韵。双结倒数第三句第一字皆领格,宜用去声。《历代诗余》《词综》《词则》作“迈陂塘”。

乙丑岁:金章宗泰和五年乙丑(1205年),时元好问十六岁。《历代诗余》《词综》《词则》作“太和五年乙丑岁”。赴试:赶考,前往应试。《词则》误作“试赴”。并(bīng)州:即今太原,或误作“智州”。

道逢:路上遇到。

今旦:一作“今日”。

汾水:即汾河,在山西省中部。

累石为识(zhì):堆石头以为标志。识,标志,记号。

雁丘:殉情的大雁之坟墓,在今山西阳曲县。一作“雁邱”。

时:或无此字。

无宫商:指音律不协。宫商,泛指音律。

今改定之:一作“今为改定云”。自“时同行者多为赋诗”至“今改定之”:《历代诗余》《词综》《词则》径作“并作《雁丘词》”。全序:或径作“逢捕雁者”,或于前有“逢捕雁者”而最后作“今为改定云”,清代张金吾《金文最》转引《山西通志》作:“泰和乙丑,遗山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捕得二雁,一死,一脱网去。其脱网者空中盘旋,哀鸣良久,亦投地死。遗山遂以金赎二雁,瘗汾水旁,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因赋此辞。同行蒲溪杨正卿果、乐城李仁卿治和之。”

恨人间:一作“问人间”,《历代诗余》《词综》《词则》作“问世间”。恨,怅恨,遗恨。情:或误作“清”。

直教:竟使。或作“怎教”。

双飞客:指成双成对的大雁。或脱此三字。

老翅:或脱“老”字。

是中:此中。或衍“有”而作“是有中”。是,《历代诗余》《词综》《词则》作“就”。痴儿女:指痴情的男女。元好问《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词序中云:“泰和中,大名民家小儿女,有以私情不如意赴水者。”“痴儿女”或是就此而言。

有语:或脱“语”字。

万里:或脱此二字。

暮景:《历代诗余》《词综》《词则》等作“暮雪”。

为谁:《词综》《词则》等作“向谁”。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汉武帝《秋风辞》:“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

荒烟:荒野的烟雾。平楚:平林,远树。或脱“楚”字。楚,丛木。

招魂:《楚辞》篇名。楚些(suò):《楚辞·招魂》句尾皆有楚人惯用的语气词“些”。

山鬼:《楚辞》篇名。自啼:《历代诗余》《词综》《词则》作“暗啼”。

天也妒:上天也妒忌大雁生死相随。

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不相信殉情的大雁会像普通莺莺燕燕一样一死化为黄尘。未信,不相信。燕子,或误作“蝶子”。

千秋万古:千秋万代。

骚人:诗人,文人。

白话译文

泰和五年,我到太原参加考试,路上碰到一个捕雁的人,他说:“今天早上捕到一只雁,我就把它杀掉了。另一只漏网的雁苦苦地叫个不停,不肯离开,最终碰死在地上。”我于是从捕雁的人手中将雁买下,把这对死雁葬在汾河岸边,堆些石块作为标记,叫作“雁丘”。当时同行的人多为此赋诗,我也有一首《雁丘辞》。因为旧作不协音律,故现今将旧作加以修改订正。

怀着遗恨对人间问道:爱情究竟是什么?竟使双方生死相随。南飞北归都比翼双飞的大雁,渐渐老去的双翅经过了多少个寒暑?在漫漫长路中经历过团聚的欢乐,以及离别的苦楚,其中还有像像人间痴情儿女一样殉情的悲剧。孤雁应该想诉说:面对万里之遥的层层白云,在重山阻隔的夜里,该形孤影单地为谁奔波呢?

横渡汾水的路上,当初汉武帝巡幸时繁华热闹的地方如今却萧鼓绝响,只留下荒烟笼罩着平林。吟诵《招魂》已无济于事,山鬼也只能在风雨中枉自悲啼。但双雁生死相随的深情使上天也嫉妒,不相信殉情的大雁会和莺儿燕子一般死后只有一抔尘土。所以我把它安葬在此,留待千秋万代的文人骚客狂歌痛饮来到雁丘凭吊。

背景介绍

据词序,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年仅十六岁的元好问在赴并州应试途中获知双雁故事,因而创作《雁丘辞》。大概原作(即《雁丘辞》)是一首诗,后来改为配合乐律的长短句词(即此词)。则此词并非元氏十六岁时的原作,吴庠《遗山乐府编年小笺》定此词为元好问十六岁时所作,不妥。至于改定究在何年,已不可考,缪钺认为“较原作似亦不会相距过远”;沈祖棻《读〈遗山乐府〉》认为是“若干年以后”,但已非青年时代;狄宝心则认为是“晚年曾经改定”。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市)人。祖先出自北魏拓跋氏,但父祖辈深受汉文化的影响,七岁就能写诗,二十岁即名震京师。二十七岁时,因蒙古军南侵而从家乡流落到河南。兴定五年(1221年)中进士,历任内乡令、南阳令。天兴元年(1232年),擢尚书省椽,不久,又除左司都事,转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国灭亡后,曾被押送聊城(今山东聊城市)羁管,后回故乡从事著述,终生不仕元朝。著有《遗山集》等。

鉴赏评价

文学赏析

此词名为咏物,实在抒情。词人驰骋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以健笔写柔情,对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描绘,再烘托以充满悲剧气氛的环境描写,塑造了忠于爱情、生死相许的大雁的艺术形象,谱写了一曲凄婉缠绵的爱情悲歌。

上片起句陡然发问,先声夺人,似雷霆万钧,破空而来;如熔岩沸腾,奔涌而出。通过诘问引起读者深思,引发出对世间生死不渝真情的热情讴歌,为下文描写大雁的殉情蓄足了笔势,也使大雁殉情的内在意义得以升华。接着一句在“生死相许”之前加上“直教”二字,更加突出了“情”的力量之奇伟。再接着二句则称大雁为“双飞客”,赋予大雁的比翼双飞以世间夫妻相爱的理想色彩。其中,“天南地北”从空间落笔,“几回寒暑”从时间着墨,用高度的艺术概括,写出了大雁相依为命、相濡以沫的生活历程,为下文的“殉情”作出铺垫。之后三句由殉情大雁而及人间的痴情男女,其中的“痴儿女”三字饱含着词人的哀婉与同情。结拍四句对大雁殉情前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入微的揣摩描写。当网罗惊破双栖梦之后,词人认为孤雁心中必然会进行生与死、殉情与偷生的矛盾斗争。但这种犹豫与抉择的过程并未影响大雁殉情的挚诚。相反,更足以表明以死殉情是大雁深入思索后的理性抉择,从而揭示了殉情的真正原因。其中,“万里”和“千山”写征途之遥远,“层云”与“暮雪”状前景之艰难。

下片开头三句借对历史胜迹的追忆与对眼前自然景物的描绘,渲染了大雁殉情的不朽意义。前一句暗含汉武帝率文武百官至汾水边巡祭后土时的煊赫,后二句则写汉武帝巡幸处如今的萧条冷落景象。古与今,盛与衰,喧嚣与冷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着二句借《楚辞》之典反衬了殉情大雁真情的永垂不朽。之后二句写殉情大雁不会与莺儿、燕子一样化为黄土,强调殉情大雁忠于爱情的精神不朽,反衬出大雁殉情的崇高价值,为下文的“来访雁丘”作出铺垫。最后四句从正面称赞殉情大雁,寄寓了词人对殉情大雁的深切哀思,延伸了全词的历史跨度,使主题得以升华。其中,“狂歌痛饮”生动地写出了殉情大雁给人的感动之深。

全词围绕着开头的发问,层层深入地描绘铺叙,有大雁生前的欢乐,也有死后的凄苦,有对往事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前后照应,上下勾连,情节并不复杂,行文却腾挪多变,寓缠绵之情于蒙宕之中,寄人生哲理于情语之外,熔沉雄之气韵与柔婉之情肠于一炉,柔婉之极而又沉雄之至。

名家点评

南宋张炎:元遗山极称稼轩词,及观遗山词,深于用事,精于炼句,有风流蕴藉处不减周、秦,如双莲、雁邱等作,妙在模写情态,立意高远,初无稼轩豪迈之气。岂遗山欲表而出之,故云尔?(《词源·卷下·杂论》)

清代许昂霄:迈陂塘(元好问)遗山二阕,绵至之思,一往而深,读之令人低回欲绝。同时诸公和章,皆不能及。前云“天也妒”,此云‘天已许’,真所谓“天若有情天亦老”矣。(《词综偶评·元词》)

近代教育家、诗词曲作家吴梅:可谓一往情深,含有无限悲感者也。(《辽金元文学史》)

近现代词人夏承焘、张璋等:纯是议论,词中别体。悲雁即所以悲人。通过雁之同死,为天下痴儿女一哭。“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就是本篇的主旨。可与其另一首同调之作《咏并蒂莲》对参。是对坚贞的爱情的颂歌。寓意深刻、所感甚大,不仅是工于用事和炼句而已。(《金元明清词选》)

原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兆汉:对于并蒂的荷花、殉情的孤雁,这样的郑重,写得如此缠绵,显然只有具有了深厚的思想感情的基础才能做到。而且,从《雁丘词》在多少年以后还加以改定看来,元好问这样优美的思想感情又是历久不衰,甚至是“老而弥笃”的。这两篇《摸鱼儿》从南宋以来,就赢得很高的评价。(《金元词史》)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许宗元:它之别具一格,在于它是议论体,是爱情词中的别体。(《中国词史》)

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张子良:细玩其声情意态,颇与辛弃疾同调“置酒小山亭”一阕相似,实深得稼轩三昧者也。……此词既云后经改定,则非少时原作矣。前段感其真情殉节,后段吊其亡魂;直是一往情深,委婉回环,含有无限悲凉者也。此盖中年以后,迭经忧患,追怀往事,以寄身世之感。自非年甫十五六之幽并少年所能道出也。(《金元词述评》)

近现代历史学家缪钺:开头两句横空而来,说明爱情“生死相许之坚贞可贵,隐含着对孤雁殉情之悯叹。然后叙述双雁,又联想到人间也常是如此,所以说:“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用笔空灵不滞。“君应有语”以下数句,是说孤雁无依,只好自尽了。过片处宕开,以怀古取远势。因为双雁是葬在汾水之上,于是联想到当年汉武帝泛舟汾河时所作的《秋风辞》。《秋风辞》说:“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汉武帝的时代久已消逝,一片荒凉,所以说“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台依旧平楚。”元好问用汉武帝《秋风辞》,不仅是由汾水的联想而怀古,还因为《秋风辞》中有:“草木黄落兮雁南归”之句,可以暗中与雁相关。这种运用典故的不即不离、含蕴丰融之法,是古代诗人词人的长技。“招魂”二句运化《楚辞・招魂》及《九歌・山鬼》,衬托出悲怆之情与阴森之气。下面诸句是说,双雁埋在此处,将不与莺燕俱成黄土,而是可以留待骚人千秋凭吊。这是对双雁坚贞爱情的歌颂。(《冰茧庵剩稿》)

摸鱼儿·恨人间情是何物相关榜单
带南字的古诗词10首 含南字的诗词大全 南字飞花令
带南字的诗句100首名单如下: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带云字的古诗词10首 含云字的诗词大全 云字飞花令
带云字的诗句100首名单如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更多榜中榜推荐
十大悼亡诗词 生死离别的哀思之情
悼亡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为沉痛深挚的题材,专述对亡故亲友的深切追忆与哀思。这些作品以血泪之笔,将生死离别的巨痛、往事难追的怅惘、独存世间的孤寂熔铸于字里行间,情感真挚浓烈,具有穿越时空的感人力量。下面跟着榜中榜编辑一起来看看详细名单吧!
十首咏菊诗赏析 孤标傲世与隐士风骨
菊花作为花中隐士,以其傲霜品格与淡泊风骨,成为中华文化中孤标绝俗的精神象征。从陶渊明采菊东篱的悠然到李清照人比花瘦的幽独,咏菊诗构建起中国文人超越尘俗的精神谱系——在百花凋零后的独自绽放中,见证着士人阶层对自我价值的坚守与确认。下面跟着榜中榜编辑一起来看看详细名单吧!
十大祭文哀辞 生命逝去的深情悼念
祭文与哀辞是中国古代文学中表达哀悼的特殊文体,以真挚的情感、优美的文辞和深刻的哲理,承载着对逝者的追思与生命价值的反思。自先秦至近代,这类作品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生死问题的深刻理解,更展现了文学的情感力量与精神高度,其中一些名篇因情感深度、艺术成就和历史影响(如被传诵程度、文学地位)成为千古绝唱。下面跟着榜中榜编辑一起来看看详细名单吧!
十大咏梅诗精选 傲雪凌霜的高洁品格
咏梅诗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彰显高洁品格的典范,以傲雪凌霜的英姿构建起士大夫的精神图腾。这些作品既精准捕捉梅花的生物特性,又赋予其人格化的道德寓意,在暗香疏影间完成自然美与人文美的完美融合。下面跟着榜中榜编辑一起来看看详细名单吧!
10大祝寿诗词 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
祝寿诗词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吉祥如意的意象、典雅美好的语言,表达对长者福寿绵长的诚挚祝愿。这些作品常融汇神话典故、自然物象与人文关怀,将生命礼赞与伦理亲情完美结合,展现了中国人独特的生命观与幸福观。下面跟着榜中榜编辑一起来看看详细名单吧!
十首咏雪诗集 琼花碎玉与塞外风光
雪景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独树一帜,既承载着琼花碎玉的审美意象,又记录着塞外风光的壮阔苍茫。诗人们以雪为媒,在银装素裹中寄托人生感悟,于冰天雪地里书写家国情怀,构建起一个跨越时空的冰雪诗学体系。下面跟着榜中榜编辑一起来看看详细名单吧!
十首咏蝉诗赏析 寒蝉凄切与士人悲鸣
寒蝉作为夏秋之交的特殊意象,以其凄切鸣声与短暂生命周期,成为中国古代士人抒发身世之悲的天然载体。从汉代《蝉赋》到清代秋蝉吟,咏蝉诗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悲美体系——在露重飞难进的困境中坚守高洁,在风多响易沉的命运里呐喊不屈。下面跟着榜中榜编辑一起来看看详细名单吧!
10大抒情诗精品 内心情感的真挚流露
抒情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具感染力的文学形式,以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心体验,直接抒发诗人的喜怒哀乐与人生感悟。从《诗经》的"发乎情,止乎礼义"到唐诗宋词的情感奔放,抒情诗形成了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优良传统。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人类情感的丰富性,更体现了诗歌艺术的感染力,其中一些诗篇因情感深度、艺术成就和历史影响(如被传诵程度、历代评注数量)成为抒情诗的典范。下面跟着榜中榜编辑一起来看看详细名单吧!
十首咏松诗赏析 苍松劲柏与坚韧品格
苍松劲柏自古便是中华文化中坚韧品格的图腾,它们扎根绝壁、冠盖凌云,在风霜淬炼中成就永恒的生命意象。历代诗人以松为镜,托物言志,将孤直不屈的风骨、凛然长存的浩气镌刻于诗行之间。这些咏松之作不仅是自然礼赞,更是人格理想的巅峰写照,在青松与君子的互喻中构建起巍峨的精神坐标。下面跟着榜中榜编辑一起来看看详细名单吧!
十大春景诗词 万物复苏的生机盎然
春景诗词以其清新明丽的笔触,描绘出中国大地上万物复苏的生机画卷,在莺飞草长与姹紫嫣红间展现春天的无限活力。这些作品既精准捕捉了春季物候特征,又融入了文人对生命轮回的哲学思考,在桃李春风中吟唱出穿越千年的生命赞歌。下面跟着榜中榜编辑一起来看看详细名单吧!
十大羁旅诗词 游子思乡的深切情怀
羁旅诗词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抒写游子思乡的深情篇章,将客途孤寂与故园之思熔铸于精妙诗行,在时空阻隔中展现永恒的情感张力。这些作品或书写行役之苦,或寄托归田之愿,在驿路断鸿与孤馆寒灯间,构建起中华民族独特的乡愁美学。下面跟着榜中榜编辑一起来看看详细名单吧!
10大游仙诗作 神秘奇幻的仙境想象
游仙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充满奇幻想象的一脉,它以超凡脱俗的笔触描绘仙境、仙人、仙术,抒写对长生久视、自由逍遥的精神追求。这些诗作融合道家哲学与神话传说,构建出瑰丽飘逸的彼岸世界,展现了古人超越现实束缚的浪漫理想。下面跟着榜中榜编辑一起来看看详细名单吧!
十大禅诗精品 佛法智慧的文学表达
禅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独具哲思的品类,融佛法智慧于文学意象,以简淡空灵的语言传递超越世俗的悟境。这些诗作或描绘自然禅趣,或直指本心见性,将深奥的佛理转化为可感可悟的诗意境界,体现了东方文化中宗教与艺术的高度融合。下面跟着榜中榜编辑一起来看看详细名单吧!
10大秋思诗词 落叶飘零的萧瑟之感
秋思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具感染力的抒情传统,以落叶飘零与万物萧瑟为意象,深刻抒写人生际遇与时光流逝之叹。这些作品既捕捉了秋季特有的物候特征,又融入了文人对生命周期的哲学思考,在西风残照与寒蝉凄切间吟唱出穿越千年的生命咏叹。下面跟着榜中榜编辑一起来看看详细名单吧!
十大咏物诗杰作 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
咏物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独具特色的体裁,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寄托诗人的情感、志向和哲理思考,达到"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自《诗经》起,经唐宋发展至成熟,咏物诗形成了托物言志、借物抒怀的独特传统。这些诗作不仅展现了对事物特征的精准把握,更体现了深刻的人生智慧,其中一些作品因艺术成就、思想深度和历史影响(如被引用次数、历代评注数量)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下面跟着榜中榜编辑一起来看看详细名单吧!
中国最有名的十首唐诗 唐诗排行榜前十名 十大著名唐诗赏析
中国十大唐诗排名名单如下: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登高、黄鹤楼(崔颢诗作)、登鹳雀楼、出塞、送元二使安西、赋得古原草送别、春晓、静夜思、咏鹅,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十首绝美宋词 意境美到极致的宋词 唯美的宋词
十首绝美宋词名单如下:卜算子·咏梅、行香子·过七里濑、桂枝香·金陵怀古、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苏幕遮·怀旧、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望海潮·东南形胜、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苏幕遮·燎沈香,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高中十首必背古诗词 高考必背古诗词精选 高中生必背古诗10首
高中必背古诗词大全名单如下:《将进酒》、《秦风·无衣》、《念奴娇·赤壁怀古》、《登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锦瑟》、《归园田居·其一》、《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山居秋暝》、《蜀相》,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学十首必背古诗词 中考必背古诗词精选 初中生必背古诗10首
初中必背古诗词大全名单如下:《行路难·其一》、《观沧海》、《周南·关雎》、《望岳》、《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使至塞上》、《天净沙·秋思》、《游山西村》、《过零丁洋》、《卜算子·咏梅》,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最有名的十首抒情古诗 经典抒情古诗词 古代抒情诗大全
十首最著名的抒情古诗名单如下:小雅·采薇、离骚、将进酒、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鹊桥仙·纤云弄巧、相思、滁州西涧、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游山西村、雨霖铃·寒蝉凄切,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最有名的十首思乡诗 表达思乡的古诗名句 思念家乡的古诗大全
十首最著名的思乡诗名单如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静夜思、回乡偶书二首、苏幕遮·怀旧、渡汉江、邯郸冬至夜思家、天净沙·秋思、苏幕遮·燎沈香、月夜忆舍弟、乡思(李觏诗作),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最有名的十首悼亡诗词 古代最感人的悼亡诗 关于悼亡的诗大全
十首最著名的悼亡诗名单如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遣悲怀三首、国风·邶风·绿衣、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梦微之、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悼亡诗三首、悼亡(李南支诗作)、南乡子·为亡妇题照、悼亡诗,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十首最经典的闺怨古诗词 著名闺怨诗赏析 关于闺怨的诗大全
十首最著名的闺怨诗名单如下:闺怨、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秋夕、望江南·梳洗罢、行宫、玉阶怨(李白诗作)、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声声慢·寻寻觅觅、后宫词、赋得自君之出矣,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最有名的十首咏史诗 怀古咏史诗代表作 咏史怀古诗词大全
十首最著名的咏史诗名单如下:咏史(班固诗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蜀相、乌衣巷(古诗)、登幽州台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登金陵凤凰台、赤壁、桂枝香·金陵怀古、山坡羊·潼关怀古,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最有名的十首送别诗 关于送别的古诗名句 经典送别诗大全
十首最著名的送别诗名单如下:国风·邶风·燕燕、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雨霖铃·寒蝉凄切、别董大二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浪淘沙·把酒祝东风,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最有名的十首爱国古诗 经典爱国古诗词精选 古代爱国诗大全
十首最著名的爱国诗名单如下:离骚、示儿、国风·秦风·无衣、春望、过零丁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病起书怀、出塞、白马篇(曹植诗作)、满江红·怒发冲冠,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十大最经典的边塞诗词 最有名的边塞诗 关于边塞的古诗大全
十首最著名的边塞诗名单如下:使至塞上、从军行七首、燕歌行、出塞、关山月、渔家傲·秋思、塞上曲二首、凉州词二首(王翰诗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凉州词二首(王之涣诗作),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最著名的十首古代情诗 中国古代著名爱情诗 古人浪漫的情诗
十首最著名的古代情诗名单如下:上邪、无题二首、国风·周南·关雎、题都城南庄、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锦瑟、鹊桥仙·纤云弄巧、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雨霖铃·寒蝉凄切、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田园诗词十首 经典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赏析
田园诗词大全100首名单如下:春晓、饮酒·结庐在人境、山居秋暝、过故人庄、归园田居五首·其一、游山西村、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滁州西涧、江上渔者、鹿柴,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晏殊最著名的十首词 晏殊最经典的诗词 晏殊诗词代表作赏析
晏殊最有名的十首诗词名单如下: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寓意、踏莎行·小径红稀、清平乐·红笺小字、玉楼春·春恨、中秋月,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古诗
  • 古词
  • 写景诗词
  • 咏物诗词
  • 白居易诗词
  • 李白诗词
  • 陶渊明诗词
  • 辛弃疾诗词
  • 苏轼诗词
  • 柳永诗词
  • 王维诗词
  • 李清照诗词
  • 李商隐诗词
  • 李煜诗词
  • 王安石诗词
  • 杜牧诗词
  • 刘禹锡诗词
  • 王昌龄诗词
  • 屈原诗词
  • 范仲淹诗词
  • 韩愈诗词
  • 热门文章
  • 高中必背古诗词10首
  • 杜甫最有名的十首诗
  • 年字飞花令
  • 王安石十大诗词代表作
  • 十首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词
  • 十首最著名的咏梅诗词
  • 十首最著名的咏兰花诗词
  • 十首最著名的送别诗
  • 初中必背古诗词10首
  • 十大著名七言律诗
  • 十首最著名的闺怨诗
  • 10首冷门又惊艳的古诗词
  • 中国十大唐诗排名
  • 李商隐的诗十大代表作
  • 十首绝美宋词
  • 热门词条
  • 1
    夜书所见
  • 2
    示儿
  • 3
    泊秦淮
  • 4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词作)
  • 5
  • 6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 7
    洗儿诗
  • 8
    插秧歌
  • 9
    董孝子黯复仇
  • 10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11
    山居秋暝
  • 12
    《画》
  • 13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14
    严郑公宅同咏竹
  • 15
    一枝春·除夕
  • 16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 17
    赠荷花
  • 18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 19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20
    望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