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南澳牡蛎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南澳牡蛎,是指广东省南澳县生产的牡蛎。南澳县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海域面积广阔,海洋生物丰富,发展太平洋牡蛎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产牡蛎产量高、肉质肥美。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蛎壳:色泽呈翠绿色,呈近等腰三角形,左右对称,壳长在6cm以上,重量25克以上;蛎体:肉质饱满、细嫩,呈乳白或灰白色,无寄生虫;口感:鲜美、细嫩,多吃不腻。南澳牡蛎肉由于味鲜美,营养全,成为餐桌上的美食和市场上的抢手货,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分类
水产海鲜
产地
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
目录
南澳牡蛎介绍

生产条件

南澳县是中国十二个海岛县之一,也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地处闽、粤、台三省交界,主岛周围10米等深线内海域面积24.6万亩,其中可养面积10万亩,海域面积广阔,海洋生物丰富,海洋生物种类达1300多种。南澳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5℃,海区营养盐充足,饵料生物种类多样,海区年平均气温22.5℃,年平均盐度32%,溶解氧6.95毫米∕升,PH值7.8~8.2,水质COD含量为0.28~1.42毫克∕升,海水养殖区不受工农业、居民生活等方面的污染,潮流畅通。南澳海洋自然条件优越,沿海岸线海域有案屿、猎屿、虎屿、官屿等十多个岛屿作为天然屏障,形成了龙门湾、白沙湾等具有自然优势的天然养殖区,对发展太平洋牡蛎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质量特色

蛎壳:色泽呈翠绿色,呈近等腰三角形,左右对称,壳长在6cm以上,重量25克以上;蛎体:肉质饱满、细嫩,呈乳白或灰白色,无寄生虫;口感:鲜美、细嫩,多吃不腻。

文化背景

南澳牡蛎肉由于味鲜美,营养全,成为餐桌上的美食和市场上的抢手货,深受消费者的欢迎。长期以来,南澳牡蛎以南澳本岛和粤东为主要市场,并不断辐射到广州、深圳等全省各地,在这些地方的酒楼、餐馆、超市和集贸市场都有标明“南澳牡蛎”牌子的产品销售,市场销售价格比同类产品高15%-25%以上。互联网上也有许多关于南澳牡蛎的信息传播,《南澳县志》也早有记载。特别是随着南澳旅游业的进一步升温和上岛游客的逐年增加,更大大提升了南澳牡蛎的知名度,广大游客被南澳牡蛎深深吸引,上岛非吃南澳牡蛎不可。南澳牡蛎已成为南澳饮食业的招牌菜。


养殖情况

南澳县努力推动太平洋牡蛎养殖业发展,使太平洋牡蛎养殖生产成为该县海水养殖业重要产业支柱及拳头产品。2005年全县海水养殖总面积达4.13万亩,产量5.38万吨,产值18785万元,其中太平洋牡蛎养殖面积达2.1万亩,占全县养殖面积51%,养殖产量3.78万吨,占全县养殖产量70.4%。太平洋牡蛎养殖生产已成为该县渔业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成为解决转产转业渔民及下岗职工生活出路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壮大渔农村集体经济的新产业,达到渔民增收、渔业增效,确保了渔区的稳定。

太平洋牡蛎养殖生产在该县已有20多年的历史,1984年从青岛引进太平洋牡蛎种苗20亩,在深澳白沙湾西南侧滩涂海区开展木桩式吊养试验,当年试验获得成功。经过十多年来水产科技人员对太平洋牡蛎海区养殖技术及养殖方式进行试验、探索、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一套深水延绳式的养殖方式和生产管理经验,促进了太平洋牡蛎养殖业向规模化、科学化发展的新局面。特别是2000年对太平洋牡蛎养殖实施了贝藻类混养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即是太平洋牡蛎与龙须菜、紫菜等藻类进行混养、间养,其生态养殖面积比例为3:1,即太平洋牡蛎养殖面积为3亩,龙须菜、紫菜等藻类养殖面积则为1亩,通过贝藻类混养、间养促进养殖品种生物链的相互作用,改善了海区的水质,提高了太平洋牡蛎养殖品种单位产量,防止了养殖海区富营养化和贝类暴发性的病害。为使太平洋牡蛎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该县对深澳白沙湾等太平洋牡蛎养殖海区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多次的清理整治,制订了太平洋牡蛎养殖海区的生产管理制度,并核发了《养殖证》。还先后出台了《南澳县水域滩涂海水增养殖的规划》、《南澳县海水增养殖暂行规定》等有关地方性的法律法规,使该县海水养殖生产走上规范化道路。太平洋牡蛎原产于日本、澳大利亚,是一种养殖周期短、产量高、肉质肥美的优良贝类。1999年8月,南澳国家五部委批准为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基地后,大胆承担了国家863海洋生物领域的重大项目《太平洋牡蛎三倍体育苗养殖中试》,在青岛海洋大学专家的指导下,建起了年可培育太平洋牡蛎苗2000亩以上的育苗中心,据国家有关部门的实地验收,在南澳生长的三倍体太平洋牡蛎成贝开口死亡率、每串重量分别比二倍体减少50%和增长107%,为南澳获取太平洋牡蛎养殖高产、稳产,推动养殖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成为项目夺得全国海洋创新成果一等奖的5个中试基地之一。

与此同时,南澳县着眼太平洋牡蛎的规模化发展,把它作为全县海水养殖的重点项目来抓,形成5大养殖区,全县养殖面积从1998年的3000亩增至2002年的1万亩,总面积增长了2.3倍,成为中国南方太平洋牡蛎的主要养殖基地之一。深澳白沙湾太平洋牡蛎养殖基地是南澳县最早开发建设的基地,到2002年,整个养殖基地仅吊养的太平洋牡蛎面积就达4000亩,年总产量1万吨,产值1000万元。

经济效益

通过努力,该县的太平洋牡蛎养殖业取得了快速发展,2006年,全县太平洋牡蛎养殖面积达到2.1万亩。2006年太平洋牡蛎养殖产量达3.78万吨,占全县海产量49.78%,成为渔业结构调整后一大重点优势产业,也是全县海水养殖业的主要产业之一,成为群众的主要生活出路。2006年,全县从事太平洋牡蛎养殖专业人员达到3000人,季节性兼业人员2500人,发展太平洋牡蛎养殖生产,已成为渔村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以深澳镇为例,该镇从事海水养殖专业人员达到2000名,季节性兼业人员达到1500人,年劳平基本收入达到5000~8000元,有40%达到2万元以上。渔村富余劳力,转产转业渔民的生活出路问题也得以解决。随着海水养殖生产的迅猛发展,群众的经济收入提高了,生活改善了,群众年存款储蓄额达1000多万元,居全县人平储蓄之首,这些存款几乎都是养殖收入。

南澳牡蛎相关榜单
汕头市十大著名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汕头地理标志产品 汕头十大地标产品
汕头市十大著名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单如下:南澳牡蛎、西胪乌酥杨梅、金玉三捻橄榄、达濠鱼丸、潮阳姜薯、亚热果酒,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十大最出名的汕头特产排名 广东汕头必买的十大特产推荐
汕头十大特产名单如下:汕头牛肉丸、潮汕橄榄菜、南澳牡蛎、达濠鱼丸、西胪乌酥杨梅、南澳紫菜、黄花山高山茶、金玉三捻橄榄、澄海狮头鹅、潮绣,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全国哪里的牡蛎最好吃?国内优质生蚝十大产地排名
中国十大牡蛎产地名单如下:南澳牡蛎、乳山牡蛎、湛江生蚝、台湾牡蛎、北海生蚝、金州海蛎子、台山蚝、庄河牡蛎、沙井鲜蚝、荣成牡蛎,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汕头十大特色美食 去汕头必吃的美食 否则就白来了
汕头十大特色美食名单如下:汕头牛肉丸、汕头卤鹅、潮汕卤味、蚝烙、达濠鱼丸、双烹粽球、澄海猪头粽、潮汕砂锅粥、南澳牡蛎(海鲜美食)、粿品,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更多榜中榜推荐
世界生蚝十大产地排名 10种世界上最顶级的生蚝盘点
世界十大生蚝名单如下:澳洲悉尼岩蚝、法国贝隆生蚝、吉拉多生蚝、新西兰生蚝、南非纳米比亚生蚝、熊本生蚝、加拿大莫尔佩克湾生蚝、乳山牡蛎、韩国统营生蚝、日本厚岸生蚝,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全国哪里的牡蛎最好吃?国内优质生蚝十大产地排名
中国十大牡蛎产地名单如下:南澳牡蛎、乳山牡蛎、湛江生蚝、台湾牡蛎、北海生蚝、金州海蛎子、台山蚝、庄河牡蛎、沙井鲜蚝、荣成牡蛎,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十大美味生蚝做法盘点 好吃又营养的10种生蚝做法分享
十大生蚝的做法名单如下:烤生蚝、台湾蚵仔煎、生蚝刺身、蒜蓉生蚝、芝士焗生蚝、清蒸生蚝、酥炸生蚝、爆炒生蚝、生蚝粥、捞汁生蚝,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生蚝
  • 扇贝
  • 海螺
  • 鲍鱼
  • 蛤蜊
  • 生精
  • 助孕
  • 补睾丸
  • 雄性激素
  • 增强性欲
  • 补锌
  • 壮阳
  • 肾虚
  • 荷尔蒙
  • 海产海鲜
  • 淡水湖鲜
  • 淡水鱼
  • 海水贝类
  • 海水鱼
  • 黄花鱼
  • 石斑鱼
  • 热门文章
  • 世界十大生蚝
  • 十大生蚝的做法
  • 中国十大牡蛎产地
  • 3月必吃的10种海鲜
  • 6月必吃的十大海鲜
  • 世界十大三文鱼产地
  • 中国十大三文鱼产地
  • 世界十大帝王蟹产地
  • 世界十大龙虾产地
  • 中国十大最贵海鲜
  • 十大龙虾产地
  • 皮皮虾十大品种
  • 降血压十大水产海鲜
  • 世界十大鱿鱼产地
  • 中国十大虾皮产地
  • 热门词条
  • 1
    烤生蚝
  • 2
    荣成牡蛎
  • 3
    牡蛎
  • 4
    南非纳米比亚生蚝
  • 5
    澳洲悉尼岩蚝
  • 6
    台湾牡蛎
  • 7
    布拉夫生蚝
  • 8
    清蒸生蚝
  • 9
    台山蚝
  • 10
    新西兰生蚝
  • 11
    庄河牡蛎
  • 12
    生蚝粥
  • 13
    酥炸生蚝
  • 14
    长岛牡蛎
  • 15
    金州海蛎子
  • 16
    乳山牡蛎
  • 17
    韩国统营生蚝
  • 18
    日本厚岸生蚝
  • 19
    熊本生蚝
  • 20
    青岛海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