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于吉
东汉末年道士,琅琊(今山东省胶南市)人。据称在曲阳泉水上得神书《太平清领书》(实为自著),书中多巫觋杂语。后至南方以符水为人疗病,人多事之,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追随者,但最终为吴·孙策所杀。于吉的事迹和著作对后世道教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2.于禁
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省泰安南)人。他因征战有功,封益寿亭侯,是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之一。然而,在襄樊之战中,他战败后投降关羽,晚节不保,最终被曹丕羞辱而死,谥为厉侯。于禁的军事才能和忠诚精神对后世军事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3.于志宁
唐朝宰相,字仲谧(558年-665年),京兆高陵(今属陕西省)人。他学识渊博,为唐朝的政治和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于志宁曾任太子右庶子、太子太师等职,对唐朝皇室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4.于谦
明朝名臣,字廷益(1398年-1457年),浙江省钱塘(今杭州)人。他曾任监察御史、巡抚、兵部右侍郎等职,以清正廉洁、勤政爱民著称。在英宗时期,于谦力排众议,誓死保卫京师,击退蒙古瓦剌军的进攻,被誉为“民族英雄”。然而,后因“夺门之变”被诬陷下狱,以“意欲谋逆”罪被叛处死刑。于谦的忠诚和勇敢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5.于成龙
清代廉吏,字北溟(1617年-1684年),号于山,山西省永宁(今属交口)人。他为官清廉,爱民如子,重视教育,兴修学校,康熙赞其“天下廉吏第一”,官至两江总督。于成龙的事迹和品德对后世官员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清官楷模。
6.于敏中
清朝大臣、书法家,字叔子(1714年-1780年1月14日),号耐圃,清江苏金坛人。他是清朝的重臣,在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于敏中曾参与编纂《四库全书》等重要文化工程,对清代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书风似董其昌,对后世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7.于頔
唐朝宰相,字允元,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他出身河南于氏,历仕多职,以善于治理地方著称。于頔在任湖州刺史、苏州刺史等职期间,有政声,与诗僧皎然等唱酬。后来入朝为相,对唐朝政治产生了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