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高山族拉手舞

国家非遗
“拉手舞”是高山族民间舞蹈中历史最为悠久、流传广泛的一种自娱性舞蹈。在婚嫁、喜庆节日的时候,都跳拉手舞。拉手舞”是高山族民间舞蹈中历史最为悠久、流传广泛的一种自娱性舞蹈。在婚嫁、喜庆节日的时候,都跳拉手舞。台湾省高山族地区在距今一千多年前,就已有这种歌舞活动了。据《北史·流球传》中记载:“歌呼踏蹄,一人唱,众皆和,音颇哀怨,扶女予上膊,摇手而舞。”这种一人领唱,众人相和,踏地为节的情形,与今天高山族“拉手舞”的特点是基本一致的。2008年06月07日,福建省华安县申报的“高山族拉手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遗产项目编号
Ⅲ-65
申报地区
福建省
目录
高山族拉手舞介绍

历史渊源

“拉手舞”是高山族民间舞蹈中历史最为悠久、流传广泛的一种自娱性舞蹈。在婚嫁、喜庆节日的时候,都跳拉手舞。台湾省高山族地区在距今一千多年前,就已有这种歌舞活动了。据《北史·流球传》中记载:“歌呼踏蹄,一人唱,众皆和,音颇哀怨,扶女予上膊,摇手而舞。”这种一人领唱,众人相和,踏地为节的情形,与今天高山族“拉手舞”的特点是基本一致的。清代《台湾生熟悉图像》中画有一幅身着高山族服装的若干人,拉手而舞的形象。其独特的拉手方法及踏足环舞的姿态,亦与今日“拉手舞”相一致。

艺术特色

“拉手舞”男女均可参加,日常娱乐时,少则三、五人,多则数十人,盛大节日可达数百人之众。舞时,分别围成一圈或数圈,通常由一位歌舞能手担任领唱。歌词内容有歌颂祖先的、赞美英雄的、祝贺丰收的、鼓励生产的、歌唱团结的及见景生憎爱分明即兴而歌等。在歌词中往往有很多虚词、衬词,如“哪罗弯哪依哪哟”、“因乃哟嗬因海呀”等,有时一段歌从头至尾都用虚词,也有在开始或中间加入一些虚词的。

在热烈的欢舞中,有些男子会兴奋地弯下腰去用雉羽扫过地面,再起身继续向前跳动,身体不断的一起一伏,甩得羽冠上下飞舞,欢腾的人群、 如潮的歌舞,不断地翻卷着,忘情的围观者随时都可能被卷入歌舞的海洋中去。

“拉手舞”的动作主要由“上步”、“撒步”、向各方面的“抬腿”、“踏脚”等步法组成,由于节奏、组合的变化,舞步颇为丰富。男子还有大幅度的向前跳跃、全蹲,继而直立起等较激烈的动作。

艺术形式

有两种:

一种是舞者相互间双手自然拉起,或以小拇指互相勾连,人们称之为“小拉手”;

另一种是舞者和两侧间隔一人,于身旁一人的身前或身后交叉拉手,手臂相锁,此为“大拉手”。由于舞者拉着手,所以上身动作不多,而是侧重脚步的变化。步法有:“左右悠抬”“上步后撤”“单脚左跳”“双脚跳跃”“全蹲跃起”等。小拉手式:双臂多前后或上下不同幅度地摆动,身体前俯后仰。着盛装的男子深向前弯,使帽子上的长羽毛拂地而过,轻扬而起,很有特色。大拉手式:以队形排面的变化居多,或向两侧移动,或先向圆心密集,继而后撤散开。参加人数少时,歌舞清新;人数多时,舞蹈场面壮观, 歌声如潮。

高山族拉手舞相关榜单
福建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建省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名单如下: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妈祖祭典、南音、软木画、莆仙戏、厦门漆线雕技艺、泉州北管、畲族小说歌、高甲戏、高山族拉手舞,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更多榜中榜推荐
中国十大传统舞蹈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著名民间舞蹈类非遗项目
中国十大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名单如下:龙舞、秧歌、狮舞、灯舞、麒麟舞、朝鲜族农乐舞、傩舞、鼓舞、苗族芦笙舞、花鼓灯,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地方风俗
  • 语言
  •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型
  •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年夜饭
  • 国粹
  • 方言
  • 传统舞蹈
  • 传统戏剧
  • 传统美术
  • 传统技艺
  • 传统医药
  • 传统民俗
  • 赛马会
  • 灯会
  • 庙会
  • 公共服务
  • 城市景观设施
  • 城市数据排行
  • 热门文章
  • 中国十大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
  • 河北省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 安徽省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 上海市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 福建省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 西安十大适合街拍的地方
  • 山西省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 新疆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 杭州十大适合街拍的地方
  • 广西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 世界十大最容易学的语言
  • 世界十大最好听的语言
  • 成都十大适合街拍的地方
  • 中国著名庙会
  • 中国十大传统美术非遗项目
  • 热门词条
  • 1
    秧歌
  • 2
    井陉拉花
  • 3
    傣族孔雀舞
  • 4
    鼓舞
  • 5
    花鼓灯
  • 6
    苗族芦笙舞
  • 7
    古蔺花灯
  • 8
    京西太平鼓
  • 9
    盾牌舞
  • 10
    禾楼舞
  • 11
    鹤舞
  • 12
    麒麟舞
  • 13
    锅庄舞
  • 14
    灯舞
  • 15
    朝鲜族长鼓舞
  • 16
    土家族摆手舞
  • 17
    赛乃姆
  • 18
    高山族拉手舞
  • 19
    傩舞
  • 20
    朝鲜族农乐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