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学基础为1924年创建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广州中医学院,是新中国首批四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之一,1995年正式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校中医学学科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也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拥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临床医学、药学、疫病防治与应急管理学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农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免疫学等多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其中“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行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学校是全国首批实施“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和承担“中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改革试点”项目高校,入选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百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中医药专门人才18万人,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吴以岭、刘良院士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医药领域领军人物。
学校有多所直属附属医院,第一、二附属医院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输出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成为广东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其中,第一附属医院是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全国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最多的医院之一。第二附属医院连续十多年位居“中国中医医院·竞争力100强”榜首,获批建设全国首个中医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第三附属医院是广东省三级甲等骨伤专科医院,以中医骨伤科为医院的龙头专科。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是全国高校首批国家二级博物馆,与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学校研发的胃乃安、骨仙片、消渴丸、金佛止痛丸、滋肾育胎丸和胃止痛胶囊等系列中成药成为广东医药行业的代表产品,畅销全国。学校指导建设了“广东省南药种业创新园”,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中药产业,开展50种道地与大宗南药的GAP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推广应用,指导中药企业建设南药规范化种植基地200多万亩。
学校率先研制出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青蒿素复方及疟疾防治方案,应用于科摩罗、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10余国家,大幅减少了疟疾发病与死亡,创造了人类抗疟奇迹。学校还整建制派出医疗队赴非执行援外任务,先后在科摩罗、圣普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建立传统医药研究中心。青蒿抗疟援外医疗队荣获“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学校与哈佛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等多间常春藤大学开展远程课程、交换生项目。牵头成立粤港澳中医药联盟等多个专业联盟,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中心,建设教育部粤港澳联合实验室。
1924年9月,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建成。
1940年,更名为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
1952年,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成立,依托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办学。
1956年,广州中医学院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新中国首批四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之一,它的建校基础是创立于1924年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
1966年,学校停止招生,校名改为“广东中医学院”。
1973年,开办中药班。
1976年,学校恢复了“广州中医学院”的名称。
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1995年,学校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
1998年,成为全国首批临床医学(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
2000年,学校由原直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转为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广东省管理为主。
2002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开展非医攻博(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博士学位)试点工作的单位之一。同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结果优秀。
2004年,通过广东省"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立项,成为广东省"211工程"建设高校。
2005年,学校首次承担“973计划”项目。
2006年。成为广东省一所新增具有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的院校,广东省首批中药学研究生创新基地。同年,学校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结果优秀。
2010年,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
2011年底,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2014年12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广州中医药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三方在深圳签署合作办学框架协议。
2015年4月,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和承担“中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改革试点项目”高校。12月,学校成为“创建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合作联盟”(2018年更名为“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联盟”)创始成员。
2017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9月,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广州中医药大学入选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18年11月,入选广东省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中的“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2020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成为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10月,成为广东省高校港澳台侨学生管理研究联盟理事单位。
2021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八临床医学院正式在佛山市中医院签约挂牌;3月,依托广州中医药大学建设的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
2022年,学校再次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广东省新一轮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2023年12月,全国中医药数字化教学联盟成立,广州中医药大学被推选为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2024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心理健康联合实验室揭牌;10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揭牌。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举行。
2025年3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海南医院在三亚市中医院揭牌。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4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