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蝉》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咏物诗,此诗先是描写蝉的境遇,后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来,直抒胸臆,感情强烈,最后却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蝉身上,首尾圆融,意脉连贯,章法紧密,对蝉的刻画与诗人的情意婉转表达到了浑然交融与统一,是托物咏怀的佳作,还被清朝名词人朱彝尊誉为“咏物最上乘”的作品。
目录
蝉介绍

内容介绍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以:因。薄宦:指官职卑微。高难饱:古人认为蝉栖于高处,餐风饮露,故说“高难饱”。

恨费声:因恨而连声悲鸣。费,徒然。

五更(gēng):中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疏欲断:指蝉声稀疏,接近断绝。

碧:绿。

薄宦:官职卑微。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土偶人对桃梗说:“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梗,指树木的枝条。

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故乡。芜已平:荒草已经平齐没胫,覆盖田地。芜,荒草。平,指杂草长得齐平。

君:指蝉。警:提醒。

亦:也。举家清:全家清贫。举,全。清,清贫,清高。

白话译文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悲鸣传恨无人理会白费其声。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我官职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园长期荒芜杂草早已长平。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是一贫如洗全家水一样清。

背景介绍

李商隐平生曾两度入官秘书省,但最终未能得志,处境每况愈下。该诗就是表达了他虽仕途不顺,却坚守清高之志。

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唐文宗年号,836—840年)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鉴赏评价

整体赏析

古人有云:“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这首咏蝉诗,就是抓住蝉的特点,结合作者的情思,“为情而造文”的。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联以蝉的生活习性起兴。“高”以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的“难饱”又与作者身世感受暗合。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又有“恨”。但这样的鸣声却是徒劳,并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这是说,作者由于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向有力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这样结合作者自己的感受来咏物,看似把物的本来面貌歪曲,因为蝉本来没有“难饱”和“恨”。作者这样说,看似不真实了,但咏物诗的真实,是作者感情的真实。作者确实有这种感受,借蝉来写,只要“高”和“声”是和蝉符合的,作者可以写出他对“高”和“声”的独特感受来,可以写“居高声自远”(虞世南《咏蝉》),也可以写“本以高难饱”,这两者对两位不同的作者都是真实的。

颔联“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进一步地描摹了蝉的鸣声。从“恨费声”里引出“五更疏欲断”,用“一树碧无情”来作衬托,把不得志的感情推进一步,达到了抒情的顶点。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快要断绝了,可是一树的叶子还是那样碧绿,并不为它的“疏欲断”而悲伤憔悴,显得那样冷酷无情。这里体现了咏物诗的另一特色,即无理得妙。蝉声的“疏欲断”,与树叶的绿和碧两者本无关涉,可是作者却怪树的无动于衷。这看似毫无道理,但无理处正见出作者的真实感情。“疏欲断”既是写蝉,也是寄托自己的身世遭遇。就蝉说,责怪树的无情是无理;就寄托身世遭遇说,责怪有力者本可以依托荫庇而却无情,是有理的。咏物诗既以抒情为主,所以这种无理在抒情上就成了有理了。首联和额联写蝉的哀告无助,被誉为“追魂之笔”,语出愤激却运思高妙、耐人寻味,寓意十分明显,写蝉即是写诗人自己的身世。“高难饱”,鸣“徒劳”,声“欲断”,树“无情”,怨之深,恨之重,一目了然。蝉栖高难饱,费声鸣叫无人理会,纯属徒劳,这正是诗人清高自处,也是世情冷淡,无人相知的写照。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己平。”颈联随之一转,换了主题。抛开咏蝉,转到自己身上。这一转就打破了咏蝉的限制,扩大了诗的内容。要是局限在咏蝉上面,有的话就不好说了。诗人由蝉的命运联想到了自身的不幸,回忆自己的仕宦生涯,流露出不尽的感慨。“梗犹泛”这里用典,形容自己飘泊不定的宦游生活。这种不安定的生活,使他怀念家乡。“田园将芜胡不归”,更何况家乡田园里的杂草和野地里的杂草已经连成一片了,作者思归就更加迫切。此联下句饱含了故园之思。这两句好象和上文的咏蝉无关,暗中还是有联系的。“薄宦”同“高难饱”、“恨费声”联系,小官微禄,所以难饱费声。经过这一转折,上文咏蝉的抒情意味就更明白了。

尾联“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又回到咏蝉上来,用拟人法写蝉。“君”与“我”对举,把咏物和抒情密切结合,而又呼应开头,首尾圆合。蝉的难饱正与我也举家清贫相应;蝉的鸣叫声,又提醒我这个与蝉境遇相似的小官,想到“故园芜已平”,不免勾起赋归之念。钱钟书先生评论这首诗说:“蝉饥而哀鸣,树则漠然无动,油然自绿也(油然自绿是对“碧”字的很好说明)。树无情而人(‘我’)有情,遂起同感。蝉栖树上,却恝置(犹淡忘)之;蝉鸣非为‘我’发,‘我’却谓其‘相警’,是蝉于我亦‘无情’,而我与之为有情也。错综细腻。”钱先生指出不仅树无情而蝉亦无情,进一步说明咏蝉与抒情的错综关系。

咏物诗,贵在“体物为妙,功在密附”。这首咏蝉诗,“传神空际,超超玄著”,被朱彝尊誉为“咏物最上乘”。

名家点评

《汇编唐诗十集》:唐云:堪与骆临海、张曲江并驰。

《唐诗归》:钟云:五字名士赞(首句下)。钟云:三字冷极,幻极(“一树”句下)。钟云:自处不苟(末句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云:虞世南云“居高声自远”,骆宾王“清畏人知”、义山“本以高难饱”语,皆善言蝉之德。

《唐诗快》:说得有品有操,竟似虫中夷齐(“本以”句下)。

《唐律消夏录》:首二句写蝉之鸣,三四写蝉之不鸣;“一树碧无情”,真是追魂取气之句。五六先作“清”字地步,然后借“烦君”二字折出结句来,法老笔高,中晚一人也。

《五朝诗善鸣集》:清绝。

《围炉诗话》:义山《蝉》诗,绝不描写用古,诚为杰作。

《唐音审体》:神句非复思议可通,所谓不宜释者是也(“一树”句下)。

《唐诗成法》:三四流水对,言蝉声忽断忽续,树色一碧。五六说目前客况,开一笔,结方有力。

《李义山诗集笺注》:姚培谦曰:此以蝉自况也。蝉之自处既高矣,何恨之有?三承“声”字,四承“恨”字。五六言我今实无异于蝉。听此声声相唤,岂欲以警我耶?不知我举家清况已惯,毫无怨尤,不劳警得也。

《唐诗观澜集》:追魂之笔,对句更可思而不可言(“五更”二句下)。

《历代诗法》:炉锤极妙,此题更无敌手。

《唐诗别裁》:取题之神(“五更”句下)。

《唐贤小三昧集续集》:十字神妙(“五更”二句下)。

《玉溪生诗说》:起二句斗入有力,所谓意在笔先。前半写蝉,即自喻;后半自写,仍归到蝉。隐显分合,章法可玩。

《网师园唐诗笺》:咏物而揭其神,乃非漫咏(“五更”二句下)。

《唐贤清雅集》:比体,末点明正意。“一树碧无情”,比孟襄阳“空翠落庭阴”更微妙,玩起结自见。

《唐诗三百首》:无求于世,不平则鸣;鸣则萧然,止则寂然。上四句借蝉喻己,以下直抒己意。

《岘佣说诗》: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诗境浅说》:学作诗者,读宾王《咏蝉》,当惊为绝调;及见玉溪诗,则异曲同工,可见同此一题,尚有馀义,若以他题咏物,深思善体,不患无着手处也。

蝉相关榜单
李商隐的诗十大代表作 李商隐最有名的十首诗
李商隐的诗十大代表作名单如下:锦瑟、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嫦娥、乐游原、无题二首、贾生、安定城楼、蝉、无题四首,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更多榜中榜推荐
10大讽刺诗佳作 社会现象的犀利批判
讽刺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独具批判精神的文学形式,以犀利的笔触、夸张的手法和社会洞察力,直指时弊与人性的弱点。这类作品不仅展现诗人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从《诗经》讽刺传统到唐宋讽喻诗高峰,再到近现代的批判现实主义,留下了大量发人深省的佳作。其中一些作品因批判力度、艺术高度和历史影响(如被引用次数、模仿作品数量)成为讽刺诗领域的典范。下面跟着榜中榜编辑一起来看看详细名单吧!
十大哲理诗精选 禅机妙语与人生至理
中华哲理诗将深奥宇宙真谛凝于玲珑诗行,在山水意象与禅机妙语中藏刻人生至理。它们既是诗人对生命存在的形上思考,亦是东方智慧的诗意结晶——或借观物悟得循环法则,或于日常窥见永恒微光,在有限文字中构建无限精神宇宙。下面跟着榜中榜编辑一起来看看详细名单吧!
十大节令诗词 传统节日的文学记忆
节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独具特色的体裁,以传统节日为载体,融合民俗风情、时空感悟与人文情怀,形成生动的文化记忆。从唐代的成熟期到宋代的鼎盛期,诗人们在不同节令中留下大量传世佳作,这些作品既记录节日习俗,又抒发人生感怀,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一些诗词因艺术成就、文化价值及历史影响(如被收录次数、传播广度)成为节令诗词的典范。下面跟着榜中榜编辑一起来看看详细名单吧!
十大边塞词新解 女性视角下的战争叙事
边塞词的传统叙事多聚焦男性视角的功业与牺牲,而女性视角下的战争书写则如月下孤鸿,在历史的缝隙中投射出别样的光芒。她们以机杼声丈量征人距离,用眉间黛色映照烽火狼烟,将绵长的思念与尖锐的批判织入词章,重构了战争叙事的情感维度与人文深度。下面跟着榜中榜编辑一起来看看详细名单吧!
十大边塞军旅诗 铁血沙场的豪情壮志
边塞军旅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独具雄浑气魄的题材,以壮阔的边塞风光、艰苦的军旅生活和豪迈的爱国情怀为主题,展现将士们铁血沙场的英雄气概。从唐代的鼎盛时期到宋代的延续发展,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古代战争的残酷与壮烈,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和家国情怀。它们或描写塞外风光,或抒发报国之志,或反映战争苦难,其中一些诗作因艺术成就、历史价值和影响力(如传诵程度、历代评注数量)成为边塞诗的典范。下面跟着榜中榜编辑一起来看看详细名单吧!
十首咏荷诗集 出水芙蓉与佛性禅心
荷花自古便是佛性禅心的天然象征,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恰与修行者超脱尘垢的精神追求相契合。历代诗人以莲为镜,观照本心,在田田荷叶与净植芙蓉间参悟生命真谛。这些咏荷诗作融合自然美学的精微观察与宗教哲学的深邃思考,构建起中华文化中独具一格的“莲禅合一”审美范式。下面跟着榜中榜编辑一起来看看详细名单吧!
十大送别诗佳作 离情别绪的动人表达
送别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极具感染力的题材,以真挚的情感、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人生感悟,抒写离愁别绪与深厚情谊。从《诗经》的"昔我往矣"到唐诗宋词的送别高峰,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古人的人生聚散,更展现了中国人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它们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将离别之情升华为艺术经典,其中一些诗作因情感深度、艺术成就和历史影响(如被传诵程度、历代评注数量)成为送别诗的典范。下面跟着榜中榜编辑一起来看看详细名单吧!
十大冬景诗篇 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
冬景诗篇以其冷峻清丽的笔触,描绘出中国南北各异的冰雪风光,在银装素裹与寒梅傲雪间展现冬日的诗意美学。这些作品既记录了自然界的冰雪奇观,又融入了文人的孤高情怀,在玉树琼枝间吟咏出穿越季节的永恒恋歌。下面跟着榜中榜编辑一起来看看详细名单吧!
十大夏景诗作 炎炎夏日的多样风情
夏景诗作以其热烈奔放的笔触,描绘出中国南北各异的夏日风情,在炎炎烈日与绿树浓荫间展现季节的多样美学。这些作品既记录了自然界的盛夏特征,又融入了文人的消暑智慧,在荷风竹露间吟咏出跨越千年的避暑雅趣。下面跟着榜中榜编辑一起来看看详细名单吧!
十大干谒诗精选 投赠权贵与功名之志
干谒诗作为中国古代文人求仕的重要文学载体,巧妙融合了功名诉求与艺术表达,在投赠权贵的笔墨间折射出科举制度下的仕途生态。这些诗作既是才华的自我推介,更是时代政治文化的镜像,展现了士人阶层在理想与现实间的精妙平衡。下面跟着榜中榜编辑一起来看看详细名单吧!
十大宫怨诗词 深宫女子的哀怨心声
宫怨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独特的题材,专述深宫后妃、宫女被禁锢的青春与无处诉说的哀怨。这些作品以高墙、孤灯、团扇、秋月为意象,揭示了华丽宫廷背后的冰冷与孤独,将个体生命的悲剧与宏大的历史背景交织,情感细腻深沉,极具艺术感染力。下面跟着榜中榜编辑一起来看看详细名单吧!
十大劝学诗篇 读书求知的智慧箴言
劝学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独具教育意义的文学类型,以精辟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阐述读书求知的重要性与方法论。这类作品不仅传递了中华民族重视教育的传统价值观,更展现了古人对于学习规律的认识与智慧,从先秦到明清,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佳作。其中一些诗篇因思想深度、艺术高度和历史影响(如被引用次数、传播广度)成为劝学诗的典范。下面跟着榜中榜编辑一起来看看详细名单吧!
十大江南诗篇 烟雨江南的柔美风光
江南诗篇以其婉约清丽的笔触,描绘出中国南方水乡的柔美画卷,在烟雨楼台与小桥流水间展现独特的诗意美学。这些作品既捕捉了江南四季的温润景致,又融入了文人士大夫的闲雅情致,在杏花春雨中吟唱出一曲曲穿越千年的江南恋歌。下面跟着榜中榜编辑一起来看看详细名单吧!
十大咏史词精选 以史为鉴与兴亡之叹
中华咏史词以笔为戟,剖解兴亡密码,以墨为镜,映照古今得失。它们将浩荡历史凝于尺素,在沧桑掌故中叩问天命人事,在铁马冰河里追索治乱玄机。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巅峰,更是史识与哲思的结晶,以悲悯之眼俯瞰王朝更迭,用铿锵之音敲响警世洪钟。下面跟着榜中榜编辑一起来看看详细名单吧!
十大神话诗作 远古传说的诗歌演绎
神话诗作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充满奇幻色彩的瑰宝,将远古传说熔铸于精妙诗行,在神话与诗学的交汇处开辟出独特的审美维度。这些作品或重构创世史诗,或演绎仙话传说,以诗歌艺术激活古老集体记忆,在想象与现实的边界构建壮丽的精神图腾。下面跟着榜中榜编辑一起来看看详细名单吧!
中国最有名的十首唐诗 唐诗排行榜前十名 十大著名唐诗赏析
中国十大唐诗排名名单如下: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登高、黄鹤楼(崔颢诗作)、登鹳雀楼、出塞、送元二使安西、赋得古原草送别、春晓、静夜思、咏鹅,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十首绝美宋词 意境美到极致的宋词 唯美的宋词
十首绝美宋词名单如下:卜算子·咏梅、行香子·过七里濑、桂枝香·金陵怀古、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苏幕遮·怀旧、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望海潮·东南形胜、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苏幕遮·燎沈香,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高中十首必背古诗词 高考必背古诗词精选 高中生必背古诗10首
高中必背古诗词大全名单如下:《将进酒》、《秦风·无衣》、《念奴娇·赤壁怀古》、《登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锦瑟》、《归园田居·其一》、《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山居秋暝》、《蜀相》,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学十首必背古诗词 中考必背古诗词精选 初中生必背古诗10首
初中必背古诗词大全名单如下:《行路难·其一》、《观沧海》、《周南·关雎》、《望岳》、《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使至塞上》、《天净沙·秋思》、《游山西村》、《过零丁洋》、《卜算子·咏梅》,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最有名的十首抒情古诗 经典抒情古诗词 古代抒情诗大全
十首最著名的抒情古诗名单如下:小雅·采薇、离骚、将进酒、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鹊桥仙·纤云弄巧、相思、滁州西涧、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游山西村、雨霖铃·寒蝉凄切,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最有名的十首思乡诗 表达思乡的古诗名句 思念家乡的古诗大全
十首最著名的思乡诗名单如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静夜思、回乡偶书二首、苏幕遮·怀旧、渡汉江、邯郸冬至夜思家、天净沙·秋思、苏幕遮·燎沈香、月夜忆舍弟、乡思(李觏诗作),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最有名的十首悼亡诗词 古代最感人的悼亡诗 关于悼亡的诗大全
十首最著名的悼亡诗名单如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遣悲怀三首、国风·邶风·绿衣、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梦微之、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悼亡诗三首、悼亡(李南支诗作)、南乡子·为亡妇题照、悼亡诗,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十首最经典的闺怨古诗词 著名闺怨诗赏析 关于闺怨的诗大全
十首最著名的闺怨诗名单如下:闺怨、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秋夕、望江南·梳洗罢、行宫、玉阶怨(李白诗作)、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声声慢·寻寻觅觅、后宫词、赋得自君之出矣,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最有名的十首咏史诗 怀古咏史诗代表作 咏史怀古诗词大全
十首最著名的咏史诗名单如下:咏史(班固诗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蜀相、乌衣巷(古诗)、登幽州台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登金陵凤凰台、赤壁、桂枝香·金陵怀古、山坡羊·潼关怀古,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最有名的十首送别诗 关于送别的古诗名句 经典送别诗大全
十首最著名的送别诗名单如下:国风·邶风·燕燕、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雨霖铃·寒蝉凄切、别董大二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浪淘沙·把酒祝东风,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最有名的十首爱国古诗 经典爱国古诗词精选 古代爱国诗大全
十首最著名的爱国诗名单如下:离骚、示儿、国风·秦风·无衣、春望、过零丁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病起书怀、出塞、白马篇(曹植诗作)、满江红·怒发冲冠,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十大最经典的边塞诗词 最有名的边塞诗 关于边塞的古诗大全
十首最著名的边塞诗名单如下:使至塞上、从军行七首、燕歌行、出塞、关山月、渔家傲·秋思、塞上曲二首、凉州词二首(王翰诗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凉州词二首(王之涣诗作),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最著名的十首古代情诗 中国古代著名爱情诗 古人浪漫的情诗
十首最著名的古代情诗名单如下:上邪、无题二首、国风·周南·关雎、题都城南庄、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锦瑟、鹊桥仙·纤云弄巧、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雨霖铃·寒蝉凄切、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田园诗词十首 经典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赏析
田园诗词大全100首名单如下:春晓、饮酒·结庐在人境、山居秋暝、过故人庄、归园田居五首·其一、游山西村、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滁州西涧、江上渔者、鹿柴,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晏殊最著名的十首词 晏殊最经典的诗词 晏殊诗词代表作赏析
晏殊最有名的十首诗词名单如下: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寓意、踏莎行·小径红稀、清平乐·红笺小字、玉楼春·春恨、中秋月,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古诗
  • 古词
  • 写景诗词
  • 咏物诗词
  • 白居易诗词
  • 李白诗词
  • 陶渊明诗词
  • 辛弃疾诗词
  • 苏轼诗词
  • 柳永诗词
  • 王维诗词
  • 李清照诗词
  • 李商隐诗词
  • 李煜诗词
  • 王安石诗词
  • 杜牧诗词
  • 刘禹锡诗词
  • 王昌龄诗词
  • 屈原诗词
  • 范仲淹诗词
  • 韩愈诗词
  • 热门文章
  • 杜甫最有名的十首诗
  • 年字飞花令
  • 十首最著名的咏兰花诗词
  • 初中必背古诗词10首
  • 十首最著名的咏史诗
  • 十首最著名的咏梅诗词
  • 十大经典田园诗词
  • 十首绝美宋词
  • 王安石十大诗词代表作
  • 贺知章最有名的十首诗
  • 10首冷门又惊艳的古诗词
  • 十首最著名的古代情诗
  • 十首最著名的悼亡诗
  • 十首最著名的闺怨诗
  • 十首重阳节诗歌赏析
  • 热门词条
  • 1
  • 2
    夜书所见
  • 3
    国风·秦风·无衣
  • 4
    《画》
  • 5
    示儿
  • 6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7
    咏柳(曾巩)
  • 8
    泊秦淮
  • 9
    春晓(孟浩然)
  • 10
    长歌行
  • 11
    洗儿诗
  • 12
    出塞
  • 13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 14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 15
    蟾宫曲·春情
  • 16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 17
    李凭箜篌引
  • 18
    忆江南(白居易)
  • 19
    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 20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