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位于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是一所具备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艺等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即沈阳崇山校区、沈阳蒲河校区和辽阳武圣校区。
学校“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兴辽英才’化学基地”入选首批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有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首批辽宁省劳动教育示范校、省级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省级学生体育竞赛艺术展演基地、首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辽宁大学公共服务体系较为完善,设有图书馆、校史馆、档案馆、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等。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联合国出版署指定的联合国文件托存图书馆、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的“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建有多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设有联合国地球宪章教育中心,与全球上百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精心打造孔子学院品牌,分别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塞内加尔达喀尔大学共建孔子学院。
辽宁大学坚持“走出去(走出校园),走进去(走进社会),走上去(走上前沿)”办学理念,持续完善社会现实场景真实问题贯通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一体化办学机制,着力打造“蓬勃辽大、卓越辽大、创业辽大、幸福辽大”,为加快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而团结奋斗。
学校前身 原沈阳师范学院 1951年5月21日东北教育学院建立。1953年9月16日,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局转中央教育部通知:为统一师范院校名称,决定将东北教育学院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郭沫若同志亲笔为沈阳师范学院题写了校名,9月17日,经过改选,成立了中共沈阳师范学院总支委员会。 1958年7月,沈阳师范学院参与组建辽宁大学。原沈阳师范学院的政教系、外语系的俄语专业、教育教研室和张萃中、刘平之为首的部分干部,调出另行组建新的沈阳师范学院;图画科师生调给鲁迅美术专科学校;函授教育处调出,单独成立辽宁函授师范学院,1962年迁安东(今丹东),改为辽宁函授学院。 原东北财经学院 1948年11月沈阳解放,东北行政委员会接收了原辽宁省立沈阳商科职业学校,并在此校基础上建立了东北行政委员会商业部商业专门学校。东北商专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商科高校,成立之初即按大学教学计划招收四年制本科生。 1952年11月29日,在全国高等院校调整中,根据中央教育部的决定,由原东北计划统计学院(1951年由东北人民政府经济计划委员会创办)、东北财政专门学校(1950年由东北人民政府财政部创办)、东北银行专门学校(1950年由东北人民银行总行创办)合并建立东北财经学院。 1953年8月,原东北商业专门学校、东北合作专门学校(1951年由东北供销合作总社创办)并入东北财经学院。1954年1月,东北财经学院划归东北行政委员会财委直接管理。后因大区撤销,同年8月,又收归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直接领导。 1954年6月,根据中央高教部全国财经院系调整和专业设置计划,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的工业经济专业,长春会计统计专门学校的工业统计、工业会计两个专修科。并入东北财经学院,并对东北财经学院的系和专业作了调整。调整的结果是设五个系、十个专业。1955年末,东北财经学院全部集中到皇姑区崇山西路校址,结束了校舍过分分散(一共五处)的局面。 原沈阳俄文专科学校 1950年11月19日,为适应抗美援朝的需要,根据东北人民政府的指示,由沈阳专家招待处筹办并建立了沈阳俄文专科学校。1951年8月,沈阳俄文专修学校由专家招待处移交给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领导。9月,沈阳俄文专修学校改名为沈阳俄文专门学校。11月,根据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的通知要求,按照政务院改革学制的决定,校名正式改为沈阳俄文专科学校,校址由和平区清华街迁至铁西区兴顺街7号。 1953年10月,座落在皇姑区崇山西路的校舍全部竣工。学校从1952年10月已陆续迁入新校舍。1957年5月,沈阳俄专移交教育部领导,并停止招生一年。6月,高教部决定,沈阳俄专学生百分之六十可以转学,大部分学生表示满意。留下继续学习的学生,一律改为四年制。 合并建校 1958年7月,辽宁省委和省人委决定,以沈阳师范学院、东北财经学院、沈阳俄文专科学校为基础合并成立辽宁大学,并组成了以东北财经学院院长何松亭为主任委员的筹备委员会。在8月15日召开的第一次临时党委会议上,宣布辽宁大学成立,公布了临时校领导名单。9月15日,举行辽宁大学成立大会。 1959年8月25日,根据辽宁省委所作的决定,学校财政、计统两个系,调整到大连,与大连商学院合并,成立辽宁财经学院。 1960年4月5日,沈阳市教育局同意将沈阳市33中学(现120中学),划归辽宁大学领导,成立辽宁大学附属中学。 1963年6月18日,辽宁省委的决定将辽宁大学的生物系调整给辽宁师范学院,将沈阳师范学院历史系调整给辽宁大学。根据这个决定,从1962年到1971年,长达10年之久一直没有招生。 受1969年10月林彪“第一个号令”的影响,根据省革委会的决定,学校师生员工于1969年12月和1970年1月两批搬迁到高山子劳改农场,因无办学条件,师生只从事农业劳动。 1970年8月根据省革委会决定,学校迁回沈阳。 1971年3月,中国最早的综合性日本问题研究机构——辽宁省日本研究所,被调拨至学校,更名为辽宁大学哲学研究所,由学校与省委宣传部共管,后来发展成为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 1977年,在学校科研处设立研究生科。 1978年9月,学校首次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3年,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成立,是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重点支持的22个研究所之一。 1984年1月,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6月12日,辽宁省委批准了《辽宁大学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开始实行学院制、校长负责制等。 1993年12月,辽宁省政府决定从资金和政策上扶持辽宁大学争进“211工程”。 1996年,经国家教委批准,辽宁大学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试点培养MBA(工商管理硕士)的高校。 1997年7月,省政府正式对学校“211工程”进行预审。 1998年4月,辽宁省政府组织专家开展了论证、审核活动。学校顺利通过立项审核,“211工程”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2006年4月,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12年11月,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2013年1月,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 2017年1月,《辽宁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出台,辽宁大学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的“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2017年7月,入选国家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17年9月,辽宁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18年11月27日,辽宁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成立,由辽宁省银行业协会和辽宁大学共同组建,并与纽约金融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 2021年1月,首批加入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联盟。 2021年12月,辽宁大学历史学部在原历史学院的基础上组建而成,下设历史学院、考古文博学院和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2022年2月,辽宁大学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2023年4月,辽宁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成立,5月,辽宁大学入选中宣部对外文化交流(文化贸易)研究基地成员单位。12月,辽宁大学与葫芦岛市人民政府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暨辽宁大学(葫芦岛)城市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 2024年2月,学校入选辽宁省“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示范高校。4月,“辽宁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辽宁省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揭牌。 2025年4月,沈阳市现代贸易服务商会与辽宁大学正式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4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