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学校现启用蠡湖校区、宜兴东氿校区、江阴霞客湾校区,总占地面积4584亩,总建筑面积146.6万平方米。建有体育场、体育馆、文浩科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等文体场馆。蠡湖校区获教育部校园规划一等奖,被评为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首批“江苏省绿色学校”等称号,成功入选“全国首批节水型高校典型案例”“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发展典型案例”。
学校坚持“扬长补短”的学科建设理念,建立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设有食品学院、生物工程学院、设计学院、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无锡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院)、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商学院、理学院、人文学院(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体育部、集成电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君远学院)、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学院、纤维工程与装备技术学院等学院(部)。涵盖理、工、农、医、文、史、法、经济、管理、教育、艺术、交叉等学科门类。建有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工程、设计学、纺织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软件工程、光学工程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生物与医药、设计、临床医学等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类别。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学校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改革升级至善生培养模式,创设食品科学与工程AI卓越创新班、生物工程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班、纺织工程先进纺织卓越创新班、临床医学5+3卓越创新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申威卓越创新班、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体验交叉卓越创新班、英语、日语专业涉外法治人才卓越创新班。
学校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获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健康食品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获评2018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单位”“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单位”“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学校注重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教学改革,激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
学校与43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签订合作交流协议,获批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牵头成立“一带一路”高校食品教育科技联盟、江苏-韩国高校合作联盟。学校入选教育部教育融媒体试点单位和2024-2025年度教育融媒体创新创作基地,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校史馆、设计馆、民间服饰传习馆、美术馆暨钱绍武艺术馆、酒科技馆、人体科学馆、食品学科史馆等文化展馆,入选首批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学校积极实施“艺术课堂”文化育人项目,“书香校园·人文江南”阅读计划,持续举办“江南之春”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创新江南”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意创业文化节,江南大学网络文化节等特色文化活动。近年来,获批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获评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艺术作品舞蹈《羌山红》获文化部“文华奖”等。学校高度重视体育的育人功能,建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江苏省体育特色学校、江苏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江苏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江苏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体育特色学校等荣誉。
江南大学源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2年由原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私立江南大学的有关系科组建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1958年该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62年无锡纺织工学院并入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
2001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
2003年8月1日,经教育部批准,原东华大学无锡校区整体并入江南大学。
2006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同年,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江南大学与苏州大学正式签署协议,隶属于江南大学的轻工业化学电源研究所整建制划转苏州大学。
2010年6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1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10月,无锡市政府与江南大学共建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
2014年10月,学校荣获“2012-2014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15年,学校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2016年12月,江南大学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2017年9月,江南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10月,江南大学与宜兴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江南大学宜兴研究生院。同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9年2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原市第三人民医院整体整合,与江南大学共同建设直属附属医院。
2020年7月,入选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名单。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11月,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二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
2021年1月,江南大学遵义研究院在茅台学院挂牌成立。7月,江南大学产学研基地揭牌。
2022年1月,燕之屋和江南大学合作,设立“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燕之屋科创竞赛基金”,共同合作促进燕窝研发的高质量发展。
2023年2月,江南大学—新合新甾体化合物合成生物学联合实验室揭牌。4月,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科学中心揭牌。11月,重庆与江南大学共同组建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生态联盟。
2024年4月,江南大学江阴校区首批三个新学院成立,分别为集成电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君远学院)、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学院。5月,江南大学江阴校区成立纤维工程与装备技术学院。5月,江南大学食品学术期刊中心揭牌。6月,江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江南大学智能制造学院(君远学院)、江南大学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学院、江南大学纤维工程与装备技术学院同时揭牌成立。9月,江南大学江阴霞客湾校区启用。12月,江南大学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成立大会举行。
2025年4月,江南大学仙桃研究院正式成立。4月,榆林市人民政府与江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4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