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龚鼎孳
清代文学家、大臣、文学家。字孝升,号芝麓,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明崇祯七年进士,后仕清,官至礼部尚书。与钱谦益、吴伟业齐名,称“江左三大家”。龚鼎孳的文学创作丰富,著有《龚端毅公文集》27卷、《龚端毅公奏疏》8卷等。他不仅在清初诗歌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对康熙前期诗坛格局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2.龚开
宋代画家,字圣予,号翠岩,晚号龟城叟、岩叟。他是一位诗文书画都擅长的文人画家,山水画师法米芾、米友仁,人物、鞍马则学曹霸,亦能画梅、菊等花卉。喜欢用水墨画鬼魅及钟馗,“怪怪奇奇,自成一家”,开明清写意画之先河。龚开的作品用笔粗重、墨色淋漓,造形比较夸张,多题诗及跋语,抒情寓意,寄托遗老的怀抱。
3.龚贤
明末清初画家,金陵八大家之一。又名岂贤,字半千、半亩,号野遗,又号柴丈人、钟山野老。他工诗文,善行草,山水画重视构图,视野开阔,气象万千,苍润浓郁。龚贤的艺术成就在京陵八家中最高,影响也最大。他提出“借古以开今”,“笔墨当随时代”,重视发挥画家个性主张。著有《香草堂集》等。
4.龚宗元
北宋官员、学者,字会之,祖籍福建邵武。他一生绝迹权门,以清白正直为人所称道。初任仁和主薄,改任建安尉,擢大理寺评事,知句容。终任都官员外郎分司南京,告归后由苏州迁居昆山县黄姑塘(今嘉定北境),建中隐堂。龚宗元著有《都官集》10卷。
5.龚自珍
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字璱人,号定庵。他博览群书,通晓经学、文字学、历史、地理等各方面学识。龚自珍的诗、文有较高成就,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6.龚鼎臣
北宋官员、学者,字辅之,郓州须城(今东平)人。他幼孤自立,景祐年中进士,后历任泰宁军节度掌书记、秘书省著作佐郎、太常博士等职。龚鼎臣为官清正,忧国忧民,敢于仗义执言。他建学堂、选老师、定课程,促进了当地教育的发展。
7.龚楚
原中央军区参谋长,字福昌,曾用名龚鹤村,广东乐昌人。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党的许多重要军事活动,如南昌起义及百色起义,并在红军中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1935年叛变投敌,给南方红军和游击队造成了重大损失。新中国成立后改名龚松庵,在香港定居40年之久,曾出版《我与红军》。
8.龚胜
西汉末年学者,以好学明经与崇高名节而见称。汉哀帝时曾三举孝廉,后因王莽篡权而归隐乡里。王莽数次遣使找他,要拜他为上卿,但他拒绝投降王莽,绝食而死。龚胜的忠诚和名节深受后世敬仰。
9.龚茂良
南宋官员,字实之,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他以廉洁著称,是个刚正不阿、勤政爱民的人。他心系百姓,赈灾励农,被百姓传颂。龚茂良整顿朝廷吏治、推行廉勤政治,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宋室中兴的“乾淳之治”。
10.龚一清
明朝官员,字仲和,号日池,义乌县松门里(今义乌市城西大水畈村)人。他为人耿直,不畏权势,官至云南提刑按察使司副使,分守广西右江。为官清正,执法秉公,威镇边陲。龚一清在广西右江地区的治理成效显著,深受当地人民爱戴。
这十位龚姓历史人物在政治、文学、艺术等领域均有卓越贡献。他们的事迹和作品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清代的龚鼎孳到明代的龚一清,这些龚姓人物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远的影响,为后世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