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寄生虫》
首部获得戛纳金棕榈奖的韩国电影,并包揽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4项大奖。全球票房2.58亿美元(数据来源:Box Office Mojo),IMDb评分8.6,豆瓣评分8.8。影片通过阶层对立的寓言故事,实现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完美平衡,获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奖。
2. 《罗马》
Netflix首部获得威尼斯金狮奖的作品,并获奥斯卡最佳导演等3奖。IMDb评分7.7,豆瓣评分8.2。阿方索·卡隆采用黑白摄影和65mm数字摄影机,每一帧都如油画般精致,获美国电影摄影协会最佳摄影奖。
3. 《钢琴课》
戛纳金棕榈奖得主(与《霸王别姬》并列),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等3奖。IMDb评分7.6,豆瓣评分8.0。简·坎皮恩成为首位获得金棕榈的女性导演,影片通过女性视角探索情感与欲望,获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
4. 《霸王别姬》
华语电影唯一金棕榈奖得主,获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IMDb评分8.1,豆瓣评分9.6。影片跨越50年历史,展现京剧艺术家的命运沉浮,获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奖,全球票房500万美元。
5. 《索尔之子》
戛纳评审团大奖得主,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IMDb评分7.4,豆瓣评分7.5。影片采用独特的浅焦镜头和4:3画幅,以主观视角呈现集中营惨剧,获美国导演工会奖最佳处女作导演奖。
6. 《一次别离》
柏林金熊奖得主,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IMDb评分8.3,豆瓣评分8.7。阿斯哈·法哈蒂通过一桩诉讼案展现伊朗社会矛盾,成为首部获得柏林金熊奖的伊朗电影,全球票房2400万美元。
7. 《水形物语》
威尼斯金狮奖得主,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等4奖。IMDb评分7.3,豆瓣评分7.2。吉尔莫·德尔·托罗用童话手法处理边缘人群题材,获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奖,制作成本2000万美元,全球票房1.95亿美元。
8. 《四月三周两天》
戛纳金棕榈奖得主,IMDb评分7.9,豆瓣评分8.3。克里斯蒂安·蒙吉用长镜头呈现罗马尼亚堕胎禁令下的女性困境,获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奖,推动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运动。
9. 《驾驶我的车》
戛纳最佳编剧奖得主,获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IMDb评分7.6,豆瓣评分7.9。滨口龙介改编村上春树小说,3小时片长探讨创伤与治愈,成为日本时隔13年再获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的作品。
10. 《无依之地》
威尼斯金狮奖得主,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等3奖。IMDb评分7.4,豆瓣评分7.6。赵婷成为首位获得金狮奖的华人女导演,影片采用非职业演员和自然光拍摄,获美国制片人工会奖最佳影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