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吴有训

吴有训(1897年4月26日-1977年11月30日),字正之,江西高安人,物理学家、教育家,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被称为中国物理学研究的“开山祖师”。吴有训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X射线、特别是对散线和吸收方面的研究,他在X射线散射研究中以系统、精湛的实验和精辟的理论分析为康普顿效应的确立和公认作出了贡献,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多原子气体散射X射线的普遍理论。
中文名
吴有训
出生日期
1897年4月26日
性别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荷岭乡石溪吴村
毕业院校
芝加哥大学
去世日期
1977年11月30日
职业职位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经轻元素散射后的钼K射线的波长》,《康普顿效应与三次X辐射》
主要成就
中国物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目录
吴有训介绍

人物简介

吴有训,物理学家、教育家,1897年4月26日生于江西高安,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5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45年十月任中央大学校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77年11月30日逝世。

吴有训曾任清华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抗战期间同时担任西南联合大学理学院院长),中央大学校长,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数学物理学化学部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等职。20世纪20年代在X射线散射研究中吴有训以系统、精湛的实验和精辟的理论分析为康普顿效应的确立和公认作出了重要贡献。回国后开创X射线散射光谱等方面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创造性地发展了多原子气体散射X射线的普遍理论,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吴有训在培养大批优秀科学人才、发展中国科教事业等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钱三强、钱伟长、杨振宁、邓稼先、李政道等学者都曾是他的学生。

主要经历

早年经历

清朝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四月二十六日,吴有训出生在江西省高安市荷岭乡石溪吴村的小村庄。吴有训7岁时入家塾,习旧学。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进高安县的瑞州中学,后随学校并入江西省南昌第二中学。

中华民国五年(1916年)七月,吴有训毕业于江西省立第二中学,同时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理化部(今南京大学),受教于留美归来的胡刚复博士,在胡先生的指导下,吴有训在中国国内即对X射线有了一定的了解。

留学经历

中华民国十年(1921年),吴有训以优异成绩考取江西省官费留学,赴美入学习。

中华民国十一年(1922年)1月,进入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学习。

中华民国十二年(1923年),物理学家A.H.康普顿来到芝加哥大学任教,吴有训成为他的研究生,与康普顿教授一起从事X射线散射光谱研究。

中华民国十四年(1925年),吴有训在康普顿的指导下做博士论文,题目就叫“康普顿效应”。通过答辩获得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助教。

归国任教

中华民国十五年(1926年)秋,回中国先后在江西大学和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任教。

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年)八月,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年)八月,任清华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包括1938年以后在西南联合大学的8年)。

中华民国十八年(1929年),吴有训在清华大学建立中国第一个近代物理学实验室,进行中国国内X射线问题的研究。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四月,被德国哈莱(Halle)自然科学研究院推举为该院院士,成为第一位被西方国家授予院士称号的中国人。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十月,任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校长。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校进行短期访问;同年底,任交通大学教授。

1949年6月初,上海科技团体联合会推举吴有训为主席;6月中,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又任命他为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相当于校长),主持交通大学的教学恢复工;7月,吴有训作为上海科技界的代表,赴北京出席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会议选举了出席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科技界代表15名,吴有训是代表之一;9月,前往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受到毛泽东接见。

1950年1月,出席科学院研究计划局召开的近代物理座谈会,讨论并参与科学院物理科学相关机构的调整和设置问题;3月被提名为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5月,由中央人民政府正式任命。

晚年经历

1951年,吴有训率团再赴东北;10月,组织成立东北分院筹备处,提出了设立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的初步方案。

1956年,主持制定数理化等基础学科“12年科学远景规划”,12年远景规划提前完成。

1958年8月,参加江西省首届科学工作者会议。

1959年2月14日至5月11日,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为团长的中国科学院代表团,访问了东欧七国科学院和若干高校及产业部门的研究组织。

1960年7月,吴有训作为团长率中国科学院代表团一行五人应邀参加英国皇家学会成立三百周年庆典活动,对英国进行访问。

1963年,又参加与制定机关报的科技10年规划。

1977年,吴有训为筹备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提出了许多建议,并审阅中国自然科学发展规划。

1977年11月30日,在北京地安门东大街的家中去世,终年八十岁。12月7日下午,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科学界的同仁好友数百人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为吴有训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社会任职

1932年,中国物理学会在清华大学成立,吴有训当选为秘书。

1936年,在中国物理学会第五届年会上当选为会长,以后又多次当选为会长或理事长。

1940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评议员。

1949年,吴有训作为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出席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后又被选为第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三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中国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50年,吴有训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

1951年2月,吴有训担任了新成立的科学院建筑委员会主席。

1955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抗生素研究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吴有训担任该委员会主任委员。

1956年初,担任了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主任。

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立,吴有训当选为副主席。

贡献影响

科研成就

吴有训对近代物理学的重要贡献,主要是全面地验证了康普顿效应。康普顿最初发表的论文只涉及一种散射物质(石墨),尽管已经获得明确的数据,但终究只限于某一特殊条件。为了证明这一效应的普遍性,吴有训在康普顿的指导下,做了7种物质的X射线散射曲线,证明只要散射角相同,不同物质散射的效果都一样,变线和不变线的偏离与物质成分无关。他们在1924年联名发表题为《经轻元素散射后的钼K·射线的波长》一文,论文刊登于《美国科学院通报》(Proc.Nat.Acad.Sci.)第10卷上。文中写到:“这些实验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散射量子理论所预言的光谱位移的真实性。”

1930年10月,吴有训在美国著名的《自然》杂志发表了他中国后的第一篇理论文章:《论单原子气体全散射X射线的强度》,开始了对单原子气体、双原子气体和晶体散射的散射强度理论研究。

1932年,吴有训在美国《物理学评论》上发表了题为《双原子气体X射线散射》一文,认为当时华盛顿大学物理系教授江赛的散射强度公式,缺少一个校正因子,并令人信服地阐明了他分析的正确性。

人才培养

教学成果

吴有训在大学的物理学教育中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1)注重基本概念、注重科学思维的条理性,启发学生从简单的事实中悟出深刻的道理来。

(2)重视实验教学,大力宣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调理论与实验并重的观点。

(3)强调培养学生、特别是研究生的自学能力。

(4)注意将中国国内外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引入课堂,尽力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物理学知识的同时,能及时了解该学科的一些前沿情况。

(5)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他认为,即使是物理系的学生,也不能只学物理学课程,而应学习一些相关相近的其他科目,甚至是人文课程,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1935年,他开出“实验技术”选修课,手把手地教学生掌握烧玻璃的火候和吹玻璃技术的关键所在,并随时指出缺点。

学生

冯端、胡宏纹、王淦昌、钱伟长、钱三强、王竹溪、葛庭燧、彭桓武、余瑞璜、朱光亚、邓稼先、杨振宁、李政道、林家翘、戴振铎、任之恭、黄昆、王大珩、龚祖同、陆学善、赵九章、陈芳允、赫崇本等。

人物评价

吴有训是近代中国科学史上一个模范的科学家。(数学家陈省身院士评)

吴有训是他平生最得意的两个学生之一。(物理学家康普顿评)

我没有和他讲过一句话,没有听过他一堂课,60多年过去了,他崇高的形象依然确确实实地活在我们同学的心中。(岩石学家王德滋院士评)

吴有训的工作实开中国物理学研究之先河。(物理学家严济慈评)

吴有训相关榜单
中国物理学家有哪些著名人物 中国十大物理学家排排榜 国内顶级物理学家
中国十大物理学家名单如下: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王淦昌、严济慈、吴大猷、杨振宁、钱学森、黄昆、钱三强,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江西十大近代名人排行榜 近代江西出过哪些有名的人物
江西十大近代名人名单如下:吴有训、张国焘、方志敏、梁兴初、陈三立、张国华、徐宝璜、蔡公时、古柏、梅汝璈,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更多榜中榜推荐
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是谁 世界十大物理学家排排榜
世界十大物理学家名单如下:爱因斯坦、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艾萨克·牛顿、马克斯·普朗克、保罗·狄拉克、理查德·费曼、亨利·卡文迪许、史蒂文·温伯格、尼尔斯·玻尔、迈克尔·法拉第,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物理学家有哪些著名人物 中国十大物理学家排排榜 国内顶级物理学家
中国十大物理学家名单如下: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王淦昌、严济慈、吴大猷、杨振宁、钱学森、黄昆、钱三强,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科学家
  • 天文学家
  • 数学家
  • 地理学家
  • 发明家
  • 生命科学家
  • 医学科学家
  • 院士
  • 艺术家
  • 作家
  • 经济学家
  • 翻译家
  • 设计师
  • 管理学家
  • 美食家
  • 物理期刊
  • 音乐家
  • 学者
  • 文人
  • 诗人
  • 国学大师
  • 热门文章
  • 世界十大著名物理学家
  • 中国十大物理学家
  • 中国航空航天领域十大专家
  • 十大著名中国作家
  • 中国十大著名国画名家
  • 十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世界十大演讲家
  • 江苏十大文人
  • 抖音最火的十大摄影师
  • 山东十大文人
  • 江西十大文人
  • 世界十大动物摄影师
  • 重庆十大文人
  • 世界十大信奉基督教的科学家
  • 河北十大文人
  • 热门词条
  • 1
    王淦昌
  • 2
    张文裕
  • 3
    黄昆
  • 4
    吴有训
  • 5
    理查德·费曼
  • 6
    爱因斯坦
  • 7
    谢希德
  • 8
    饶毓泰
  • 9
    史蒂文·温伯格
  • 10
    尼尔斯·玻尔
  • 11
    石广玉
  • 12
    恩利克·费米
  • 13
    严济慈
  • 14
    亨利·卡文迪许
  • 15
    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
  • 16
    钱三强
  • 17
    彭桓武
  • 18
    吴大猷
  • 19
    叶企孙
  • 20
    马克斯·普朗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