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马本斋

马本斋(1901年—1944年2月7日),原名马守清,河北沧州献县人,抗日民族英雄,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的创建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马本斋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队和广大群众中有很高威望。从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部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他率领回民支队驰骋在冀中平原,英勇善战,威名远扬。毛泽东同志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目录
马本斋介绍

人物简介

马本斋(1901年,一说1902年—1944年2月7日),原名马守清,回族,中国共产党党员,河北沧州献县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的创建人,抗日民族英雄。

马本斋早年投身奉军当兵,逐级升至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因不满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返乡。全国抗战爆发后,马本斋在家乡组织回民义勇队,奋起抗日。1938年率队参加八路军,所部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任总队长。次年教导总队改称冀中军区回民支队,任司令员。马本斋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队和广大群众中有很高威望。从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部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他率领回民支队驰骋在冀中平原,英勇善战,威名远扬。毛泽东同志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1938年10月,马本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4年2月7日,马本斋在山东莘县病逝。2009年9月,马本斋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主要经历

苦难少年

马本斋1901年(一说1902年)出生于河北献县的一个回族贫苦农民家庭。全家十三口人,靠租种别人的几亩薄地,打短扛活,维持生活。马本斋母亲,心地善良,常给孩子们讲苏武牧羊、岳母刺字、木兰从军的故事。母亲的言传身教,对马本斋的幼小心灵产生了深刻影响。

马本斋10岁时,母亲送他到本村私塾读书,学名马守清。后因家境日艰,只念了三年便中途退学。

1919年,家乡遭大旱,为了生存,17岁的马本斋随父亲马永长外出做工,踏上了走西口的路,去谋求生计。起初,父子二人在张家口一带以炸油条为生。后来,又辗转来到内蒙古给人放马。

这期间,马本斋奔走于大草原和京、津、冀、鲁之间,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五四”运动时期风起云涌的学潮、工潮,使出身农家的马本斋耳目一新。

上下求索

1921年冬天,19岁的马本斋经朋友的介绍,加入了东北军张宗昌的部队。入伍的第一天,马本斋领到一支六五式步枪。他琢磨射击要领,爬冰卧雪,一练就是几个钟头。枪法越练越准。当时,军中多是目不识丁的文盲。马本斋粗通文墨。半年后,被提升为班长。不久,又被提升为排长。

1922年,马本斋被选送到“东北讲武堂”学习。在那里,他受到了几乎残酷的军事训练,掌握了较为系统的军事知识。

1924年9月,马本斋从讲武堂毕业,被提升为连长。回到部队,适值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他被任命为担负后勤运输的“杠子营”营长。

1928年春,马本斋率“杠子营”随刘珍年的部队开到胶东莱阳。在一次战斗中,马本斋运用强攻和奇袭相结合的战术,取得了胜利,被任命为团长。后来,随军驻防胶东牟平一带。1928年,张宗昌被蒋介石的北伐军击败。其将领刘珍年乘机脱离张部,割据胶东。马本斋所部归刘珍年节制。

1929年1月,少帅张学良易帜拥蒋。自成体系的刘珍年在山东战胜张宗昌、褚玉良联军后,于同年5月接受蒋介石任命,任独立21师师长。马本斋任该部第四团团长。刘珍年所部并非蒋介石嫡系,政工人员中有不少是共产党员。李楚离、曾希圣、张霖之等都曾在该部任职,刘珍年的胞弟、政治处长刘锡九也是中共地下党员。马本斋通过与地下党员联系,了解到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尚有真心实意为穷苦人谋利益的党派和军队。

1930年,由于21师的高级军官向蒋介石告密,刘珍年只得将已暴露身份的中共党员和进步分子“礼送出境”。马本斋同中共外围组织的联系因而中断。

1931年9月,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东北全境。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绝对不抵抗的密令,一枪未发撤到关内,把东北数千万父老乡亲置于日军的铁蹄之下。蒋介石已制订“先安内,后攘外”的基本国策,忙于“围剿”红军;山东的韩复榘、刘珍年均各怀鬼胎,只图自保。在这样的情况下,马本斋的慷慨义举自然招致了上司的蛮横训斥。

不久,马本斋被免去团长之职,改任烟(台)威(海)汽车路局局长(仍为军职)。1932年秋,刘珍年在蒋介石严令催逼下,率部离开其经营多年的老巢胶东,开往南方“剿共”。马本斋遂毅然弃官离职,回归故乡。

从戎抗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军很快侵入他的家乡河北献县一带,烧杀淫掠,无恶不作。马本斋随即在家乡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

1938年初马本斋率队加入河北游击军,编为冀中回民教导队。1938年4月,所部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他任总队长。

马本斋在抗日战争中体会到了共产党的伟大和无私,他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甘心情愿把我的一切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给为回族解放和整个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伟业。”1938年10月,马本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马本斋任司令员。1942年8月,回民支队奉命到达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他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

改编后的回民支队,在他的率领下,战斗力不断提高,队伍迅速发展到2000多人,成为八路军冀中军区野战化较早的一支能征善战的精锐部队。

1939年日寇扫荡华北,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在河间、青县、沧县地区转战,并在各大清真寺帮助“回民抗战建国会”组织伊斯兰小队,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在日寇对冀中根据地的扫荡中,与八路军主力纵队和贺龙、关向应率领的120师协同作战,消灭土匪武装第六路。

1940年5月,马本斋率部在康庄附近设伏,仅用了40分钟,150余名日伪军全部被歼,截获了大批军用物资,回民支队则无一伤亡,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歼灭战,受到了晋察冀军司令员聂荣臻的高度赞扬。1940年秋,在彭德怀总司令的直接指挥下,发动了闻名中外的百团大战。马本斋率部在深南、深北一带频频出击,扒毁敌人的交通要道,摧毁日、伪军据点和伪政权组织。

为了拖住石家庄之敌,回民支队于11月14日深夜突然包围石家庄附近的深泽县城,并展开猛烈攻击,激战四个昼夜,给敌人以重大杀伤。回民支队胜利完成了策应东线战役任务后,主动撤出阵地。10月,回民支队获冀中军区授予一面锦旗,称他们是“打不垮、拖不烂、攻无不克的铁军”。

冀中血战

1941年1月,回民支队奉命率部北上,粉碎了敌对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分割、蚕食政策,胜利完成了大清河地区的作战任务。

7月率部转战子牙河畔,先后作战27次,歼敌500余人,有力地配合了八路军的正面战场。回民支队的接连胜利,引起了敌人极大仇视。

8月27日,日军包围了东辛庄,抓走了马本斋的母亲,威逼马母给马本斋写劝降信,其母在进行七天的绝食斗争后,于9月7日英勇殉国。马母以身殉国的消息传到回民支队后,全体指战员悲愤万分,马本斋含泪疾书:“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

1942年,冀中抗日环境急剧恶化。从春季开始,日伪军频繁在回民支队活动的建国、交河、献县一带“清乡”、“扫荡”,给回民支队造成很大的困难。马本斋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率领队伍打伏击,袭据点,英勇奋战。1942年4月,率部参加了陈庄歼灭战。

5月1日,日军集中5万步兵,800辆汽车及部分坦克和骑兵,在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冈村宁次的指挥下,对冀中根据地进行空前规模的大“扫荡”。为了减轻日伪军对我中心区的压力,回民支队奉命打泊镇,袭交河,转移视线。尔后戳破铁壁合围的口袋阵,跳出日伪军的包围圈,胜利转移到冀鲁边区。

威震山东

1942年9月,回民支队奉命开赴鲁西北,并于10月到达目的地。部队到鲁西北后,马本斋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从此,回民支队作为第三军分区的主力部队,打据点,斗汉奸,广泛开展借粮斗争,担负起了保卫、巩固和发展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的艰巨任务。

由于八路军主力部队转战外地,日伪军趁机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抗日斗争形势十分严峻。马本斋选择威胁最大的日伪军,各个进行击破。盘踞在鲁西北地区的齐子修部,明里是国民党保安旅,暗里是日伪治安军,马本斋带领回民支队和军分区基干团对其进行了狠狠打击,极大地震慑了日本侵略军。

在冠县,日伪军多次推行“治安强化运动”,挖封锁沟,修炮楼,安据点,实行“分割”、“囚笼”政策,使抗日武装斗争受到限制。马本斋指挥回民支队和军分区基干团,先后攻打了田寨、赵固、二十里铺等据点,又组织群众把20多千米的封锁沟全部填平,使南北抗日根据地连接起来。

1943年7月率部到昆吾、尚和一带活动,并任新建冀鲁豫军区第三分区司令员。1943年秋,奉命调到范县、观城一带,组织了新的第三分区粉碎了敌人的秋季扫荡。

同年11月指挥所部参加濮阳八公桥战斗,采用“牛刀子钻心”战术,对取得战斗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积劳而逝

1944年1月奉命率回民支队赴延安,行前病重。在长期的战争生活中,马本斋营养不良,积劳成疾,突发急性肺炎,1944年2月7日,不幸病逝于山东莘县,葬于该县张鲁镇。另一说病逝于冀鲁豫军区后方医院(今河南濮阳县小屯村),终年43岁。

马本斋逝世后,延安各界三百多人举行了追悼大会。毛泽东题写挽联“马本斋同志不死”,朱德题写了“壮志难移回汉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的挽联,周恩来题写的挽联是“民族英雄,吾党战士”,林伯渠、李鼎铭共挽“率大军抗日寇,远近播英名,冀鲁豫山河增色;奉教义承母志,生死矢忠贞,伊斯兰健儿典型”。1954年遗骸移葬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主要作品

诗词作品

抒怀诗

风云多变山河愁,雁叫霜天又一秋。

男儿空有凌云志,不尽苍江付东流。

马本斋在东北军当兵期间,写下了这首《抒怀诗》,抒发了其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的男儿情怀。

贡献影响

马本斋是抗日义勇队,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的创建人。冀中回民支队是“冀中平原游击战争的主力之一,也是回族在华北捍卫祖国的一支劲旅。”马本斋与贺龙、关向应率领的120师协同作战,消灭土匪武装第六路。

1942年,日伪军在冀中平原进行“五一大扫荡”,为避锋芒,保存实力,回民支队奉命实施战略转移,由津浦路东迂回来到冀鲁豫边区,进驻鲁西北莘县张鲁集(现张鲁回族镇)。

在莘县期间,正是马本斋军事才能完全成熟的时期,从1942年9月到1944年2月,马本斋指挥了滑营突围、焦花园制敌、大宋庄伏击战、以饭诱敌、八公桥战斗等多次战斗,每次都战无不胜。

至1943年,回民支队在朝城、莘县地区攻克敌人据点30多处,烧毁碉堡40多个,对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

马本斋身上所展现的是艰苦奋斗、舍生忘死、坚忍不拔的抗日精神和民族气节。马本斋是回族人民的一面旗帜,是爱国主义的光辉典范,是共产主义事业的英勇奋斗者。

人物形象

影视形象

里坡曾在《回民支队》中饰演抗日民族英雄、回民支队队长马本斋。

人物评价

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被八路军冀中军区誉为“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毛泽东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曾分别为他题挽词:“马本斋同志不死!”、“壮志难移,汉回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民族英雄吾党战士”。

叶剑英同志评价说:“马本斋同志的斗争道路简单的说,一是抗日,一是团结,一是信赖党。”

吕正操司令员高度评价回民支队“不仅是党团结回民抗日的旗帜,也是回汉团结抗日的旗帜”。

2009年9月14日,马本斋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其他信息

轶事典故

马本斋13岁时说得老师哑口无言。马本斋家境贫寒,兄弟三人靠父母的辛勤劳作养活,他10岁入私塾读书,聪明伶俐,好学上进。在一次考试中,私塾先生让学生默写《增广贤文》中的一段话:“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贫穷自在,富贵多忧,不以我为德,反以我为仇。”批阅试卷时,教书先生吃惊地发现,在32份卷子中,竟然有21份把“贫穷自在,富贵多忧”改成了“富贵自在,贫穷多忧”。

老师一看,就感觉到这不是偶然的,肯定有人说了,这一查呢,马本斋就承认了是他让这些小同学改的,为什么改,意思就是说,你穷人他怎么会自在呢,他不自在,没吃没穿他不自在,他难受啊。应该说,富贵,有吃有穿,住得好,肯定他自在。

小小年纪的马本斋说出的这番话,让私塾先生顿时哑口无言。无奈之下,他找到了马本斋的母亲,希望她对自己的儿子严加管教。马母的回答却令教书先生始料未及。她对先生说,看来我儿子这几年书没有白念,他既然明白了贫穷富贵的道理,我送他上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于是,马本斋就此结束了他三年的私塾学习。

后世纪念

马本斋纪念馆

民族英雄马本斋烈士纪念馆位于河北献县本斋村北,东西宽60米,南北长100米,占地6000平方米。

马本斋纪念馆由展馆、塑像、开旗台、矮墙、大门等组成,纪念馆主体部分采用了伊斯兰风格。进纪念馆大门迎面为广场,广场中央竖立着民族英雄马本斋骑马驰骋的铜像,再现了马本斋凌空扬蹄,万里烽烟,杀伐日寇的情景。

2004年9月马本斋纪念馆开始对游人开放,同年入选河北省十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05年11月被中宣部命名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6年8月,又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马本斋母子烈士陵园

马本斋母子烈士陵园位于河北省献县本斋乡本斋村,2006年4月4日扩建落成,占地面积3552平方米。马本斋母子烈士陵园与马本斋纪念馆隔路相望,园内庄严肃穆,中央设汉白玉纪念碑一座,正面刻有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马本斋同志不死”,背面为朱德同志的题词:“壮志难移,回汉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

马本斋相关榜单
十大姓马的历史名人 古代姓马的名人 马姓历史名人
十大姓马的历史名人名单如下:马致远、马占山、马三立、马援、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秀英、马钰、马远、马良、马超、马本斋,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更多榜中榜推荐
姓韩的十大历史名人 历史上有名的韩姓大人物
韩姓历史人物众多,涵盖政治、军事、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如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西汉军事家韩信、唐代文学家韩愈、南宋名将韩世忠等。他们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彰显了韩姓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姓毛的六大历史名人 历史上有名的毛姓大人物
毛姓历史名人众多,涵盖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如毛泽东,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新时代;毛遂,战国时赵国人,以自荐说楚闻名;毛文龙,明朝末年将领,在辽东抗金斗争中表现卓越。这些毛姓人物以其卓越的成就和深远的影响力,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姓冯的十大历史名人 历史上有名的冯姓大人物
冯姓历史名人众多,涵盖政治、军事、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如北宋大臣冯京、西汉大臣冯唐、近代爱国将领冯玉祥、东汉开国名将冯异等。他们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彰显了冯姓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姓孙的十大历史名人 历史上有名的孙姓大人物
孙姓在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本文选取了十位最著名的孙姓历史人物进行介绍。这些人物涵盖了军事、政治、医学、文学等多个领域,包括孙武、孙膑、孙权、孙思邈、孙中山等。他们各自以其卓越的成就和深远的影响,在各自的领域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姓熊的十大历史名人 历史上有名的熊姓大人物
熊姓历史人物中涌现出众多杰出人物,如熊绎、熊通、熊朋来、熊廷弼等。他们在政治、军事、文学、音乐等领域均有卓越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熊绎作为楚国始封君,奠定了楚国的基础;熊通则使楚国强盛;熊朋来在文学和音乐方面有着深厚造诣;熊廷弼则在明末辽东防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姓颜的十大历史名人 历史上有名的颜姓大人物
颜姓历史名人辈出,他们在文化、政治、军事、艺术等领域都留下了深刻印记。如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南北朝文学家颜之推、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等,都是颜姓历史中的璀璨明星。他们不仅以其卓越的成就影响后世,更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以下将详细介绍十位最著名的颜姓历史人物。
姓姚的十大历史名人 历史上有名的姚姓大人物
姚姓历史人物辈出,如后秦武昭帝姚苌、唐代著名政治家姚崇、明代高僧姚广孝等。他们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均有卓越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姚苌建立后秦,为十六国时期的重要君主;姚崇三朝为相,政绩卓著;姚广孝则是明成祖朱棣的重要谋士。
姓俞的十大历史名人 历史上有名的俞姓大人物
俞姓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众多杰出人物,如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清代小说家俞万春、南宋名将俞通海等。他们在军事、文学、政治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将详细介绍十位最著名的姓俞的历史人物。
姓殷的十大历史名人 历史上有名的殷姓大人物
殷姓历史悠久,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如东晋将领殷浩、唐朝开国功臣殷开山、明朝大学士殷士儋等,均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有卓越贡献。他们的成就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姓万的十大历史名人 历史上有名的万姓大人物
姓万的历史人物众多,涵盖了政治、军事、文学、医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如万贞儿,明宪宗朱见深的妃嫔,对明朝宫廷政治产生过重要影响;万斯同,清代著名史学家,对《明史》的编纂做出了重大贡献。此外,还有万全、万民英、万正色等,他们在各自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后人所敬仰。
姓萧的九大历史名人 历史上有名的萧姓大人物
萧姓历史名人众多,涵盖政治、军事、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如西汉名相萧何、南朝梁文学家萧统、唐朝宰相萧瑀、辽国萧太后等。他们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展现了萧姓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姓洪的十大历史名人 历史上有名的洪姓大人物
洪姓历史名人众多,他们在政治、军事、文学、学术等多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如洪承畴、洪亮吉、洪秀全等,都是洪姓历史上的杰出代表。这些人物不仅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成就著称,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将详细介绍十位最著名的洪姓历史人物。
姓余的十大历史名人 历史上有名的余姓大人物
余姓历史人物众多,涵盖政治、军事、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如春秋时秦穆公重臣由余、北宋政治家余靖、南宋名将余玠、明代书坊主余象斗、现代诗人余光中等。这些人物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展现了余姓家族的辉煌与荣耀。
姓杨的九大历史名人 历史上有名的杨姓大人物
杨姓在中国历史上名人辈出,本文精选九位最具影响力的杨姓历史人物,包括杨朱、杨震、杨坚、杨广、杨业、杨万里、杨虎城、杨贵妃和杨延昭。他们分别在哲学、政治、文学、军事、科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展现了杨姓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姓张的十大历史名人 历史上有名的张姓大人物
张姓在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本文精选十位最具影响力的张姓历史人物,包括张衡、张骞、张仲景、张九龄、张居正、张之洞、张作霖、张学良、张信哲和张学友。他们分别在科学、外交、医学、政治、文化、娱乐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充分展现了张姓在中国历史上的辉煌。
世界十大圣人 揭秘影响世界发展的10个历史人物
世界十大圣人名单如下: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耶稣(基督教创始人)、孔子(儒学创始人)、穆罕默德(伊斯兰教开创者)、柏拉图(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创始人)、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开创者)、牛顿(现代物理奠基人)、达尔文(进化论的奠基人)、尼古拉·哥白尼(日心说开创者)、伏尔泰(资产阶级奠基人),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古代十大著名赌徒 最出名的赌徒盘点 史上最好赌的名人有哪些
古代十大著名赌徒名单如下:陀思妥耶夫斯基、李清照、汉宣帝刘询、桓温、克劳德·莫奈、龚自珍、魏忠贤、贾科莫·卡萨诺瓦、汉景帝刘启、热奈·笛卡尔,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大器晚成的十大历史名人排行榜 大器晚成的中国历史名人有哪些
中国大器晚成的十大历史名人名单如下:屈原、姜子牙、汉高祖刘邦、晋文公姬重耳、黄忠、吴承恩、陈子昂、越王勾践、郭子仪、后燕成武帝慕容垂,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陕西十大历史人物有哪些 出生在陕西的历史名人盘点
陕西十大历史名人名单如下:周文王姬昌、唐太宗李世民、汉武帝刘彻、隋文帝杨坚、颜真卿、王翦、孙思邈、班固、白起、李靖,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四川十大著名历史人物 四川出了哪些历史名人 李白排在第一位
四川十大历史名人名单如下:落下闳、扬雄、李白、卓文后、司马相如、苏轼、王褒、谯周、陈寿、武周皇帝武则天,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海南十大历史名人有哪些 海南历史上最有名的人物盘点
海南十大历史名人名单如下:周士第、白玉蟾、丘濬、钟芳、邢宥、唐胄、王映斗、张岳崧、王赞襄、王弘海,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湖南最著名的十大历史人物 出生在湖南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湖南十大历史名人名单如下:彭德怀、贺龙、毛泽东、陈赓、罗荣桓、粟裕、齐白石、欧阳询、王夫之、左宗棠,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湖北历史上最有名的十大人物 从湖北走出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湖北十大历史名人名单如下:楚庄王熊旅、汉光武帝刘秀、屈原、王昭君、伍子胥、俞伯牙、明世宗嘉靖帝、孟浩然、米芾、李时珍,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河南十大历史名人 河南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看看你都认得几位
河南十大历史名人名单如下:黄帝、姜子牙、仓颉、老子、韩非子、庄子、玄奘、张良、张衡、张仲景,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山东十大历史名人排行榜 山东历史人物有哪些 孔子排在第一位
山东十大历史名人名单如下:孔子、孙武、孟子、诸葛亮、王羲之、扁鹊、唐朝宗室女文成公主、秦琼、孟尝君、吴起,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福建十大历史人物 福建历史名人排行榜 你可曾听说过几位
福建十大历史名人名单如下:朱熹、林默、林则徐、蔡襄、柳永、苏颂、施琅、陈嘉庚、李贽、俞大猷,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浙江十大历史名人 浙江历史人物介绍 越王勾践位居第一
浙江十大历史名人名单如下:越王勾践、西施、吴国皇帝孙权、沈括、鲁迅、王守仁、钱三强、蒋介石、刘基、虞世南,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江苏十大历史名人排行榜 江苏著名历史人物有哪些
江苏十大历史名人名单如下:韩信、项羽、汉高祖刘邦、萧何、周恩来、明成祖朱棣、祖冲之、钱伟长、范仲淹、顾恺之,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山西十大历史名人 山西著名历史人物 每一位都家喻户晓
山西十大历史名人名单如下:尧、晋文公姬重耳、大禹、霍去病、介子推、卫青、尉迟恭、貂蝉、武周皇帝武则天、关羽,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河北十大历史人物排行榜 河北历史上的名人有哪些
河北十大历史名人名单如下:秦始皇嬴政、汉昭烈帝刘备、张飞、董仲舒、赵云、李牧、魏征、高长恭、乐毅、纪晓岚,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皇帝
  • 皇后
  • 公主
  • 宰相
  • 奸臣
  • 状元
  • 孝子
  • 隐士
  • 圣人
  • 名妓
  • 军师
  • 盗墓者
  • 大臣
  • 竹林七贤
  • 秦淮八艳
  • 诗人
  • 古代皇室
  • 宗教人物
  • 富豪人物
  • 明星艺人
  • 四大名著作者
  • 热门文章
  • 成都十大历史名人
  • 甘肃十大历史名人
  • 青岛十大历史名人
  • 北京十大历史名人
  • 吴川十大历史名人
  • 十大姓刘的历史名人
  • 古代淄博十大名人
  • 中国历史十大美女公主
  • 即墨十大历史名人
  • 青海十大历史名人
  • 十大姓何的历史名人
  • 汕尾十大历史人物
  • 河北十大历史名人
  • 安阳十大历史人物
  • 十大姓罗的历史名人
  • 热门词条
  • 1
    李永泰
  • 2
    孙承宗
  • 3
    刘允
  • 4
    嵇康
  • 5
    冯京
  • 6
    刘忠德
  • 7
    沈葆桢
  • 8
    糜芳
  • 9
    野利任荣
  • 10
    周鸿图
  • 11
    郭嵩焘
  • 12
    许攸
  • 13
    孟子度
  • 14
    李树人
  • 15
    彭玉麟
  • 16
    朱善禹
  • 17
    张松
  • 18
    侯成
  • 19
    吴炳
  • 20
    吴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