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
学校建有四牌楼、九龙湖、丁家桥等校区,占地面积5888亩,其中九龙湖校区3752.35亩,总建筑面积约98.04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面积6.69万平方米,藏有各类纸本图书资料488.8万册。
东南大学教育教学声誉卓著。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一个多世纪以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40万各类优秀人才,涌现了一大批建功立业的精英翘楚,在东南大学工作或学习过的两院院士达200多位。学校是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东南大学是我国科学技术研究与辐射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学校参与了“探月计划”、“三峡工程”、“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北京副中心、港珠澳大桥、高铁技术、南极科考、无线充电等国家重大工程。
东南大学是我国国际交流与合作最为活跃的高校之一。学校已基本建成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国际合作网络,与数十个国家或地区的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UCL、爱丁堡大学、伯明翰大学,瑞士苏黎世理工,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法国巴黎高科,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日本大阪大学、东京工业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2017年,东南大学发起成立了“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是中国与英国合作建立的首个以工程教育与研究为特色的大学联盟。2021年,东南大学与英国伯明翰大学联合发起成立“碳中和世界大学联盟”,成为全球首个聚焦碳中和领域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世界大学联盟。学校还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合作建立了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是教育部批准的首个中外联合研究生院;与法国雷恩一大合作建立了东南大学—雷恩一大研究生学院。
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成立,学堂下设理化科(后称理化数学部)、农学博物科(后称博物农学部)、历史舆地科、手工图画科。
1906年5月,两江总督周馥易“三江”为“两江”,并根据《奏定学堂章程》条例,定名为“两江优级师范学堂”。
1912年,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正式停办
1914年8月,在两江师范学堂原址筹建。
1921年7月13日,教育部核准《东南大学组织大纲》。国立东南大学校下设6个学科。
1927年7月,教育行政委员会明令将原国立东南大学、河海工程大学、江苏法政大学、江苏医科大学、上海商科大学以及南京工业专门学校、苏州工业专门学校、上海商业专门学校、南京农业学校等江苏境内专科以上的9所公立学校合并,组建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
1928年2月29日,第四中山大学奉训令改称江苏大学。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学校文理等科迁出,以原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先后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在国立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
1988年5月,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
2000年4月,原东南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南京地质学校并入,组建新的东南大学。
2001年2月,东南大学被列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12月,首批获准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2010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实施高校。
2014年,入选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同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7年,东南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名单。
2020年7月,入选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名单。
2021年5月,入选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的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名单。6月17日下午,东南大学-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创新中心揭牌暨首批课题启动仪式在九龙湖校区举行。
2022年2月14日,入选教育部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7月30日,江苏国家应用数学(东南大学)中心揭牌仪式在江苏南京举行。
2023年1月12日,共同发起成立的卓越大学智库联盟成立大会召开。
2023年6月6日,东南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揭牌。
2025年2月,东南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成立;3月20日,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市中心医院揭牌。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