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年10月29日),出生于吉州吉水县中鹄乡新嘉里南溪滥塘村。
绍兴二十四年三月二十二日(1154年4月18日),进士及第,中丙科。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被授赣州司户参军。王庭珪、张九成、胡铨等前辈的学问、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爱国精神,给予其重要的影响。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杨万里结识赣州观察推官邹敦礼每次相见必然论诗。因仰慕任尽言,为任尽言的《小丑集》作序。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二月,和张栻共同创作《望月词》。冬季,发生采石之战,南宋军队大挫金兵,为《海鰌赋》以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七月,烧毁年轻时作的江西体诗篇千余篇。从秋季起,诗歌开始保存手稿。
隆兴元年(1163年)正月,,写下了《新居翦茅》。因宰相张浚推荐,担任临安府教授。
乾道二年(1166年)中秋,与王子俊怀念张浚,写下《中秋月赋》。
乾道三年(1167年),先后拜见名臣陈俊卿和虞允文,并上政论《千虑策》。有《还家秋夕饮中喜雨》及和李天麟《秋怀》之作。写诗和胡公武,写下了《秋雨赋》。
乾道四年(1168年)十一月,作《送郭银河序》。
乾道六年(1170年)三月,担任隆兴府奉新知县,与周必大晤别。因宰相虞允文的推荐,被召为国子博士,自此开始在京任职。
乾道七年(1171年)四月,作《书吕圣与零陵事序》。七月,转为太常博士。
淳熙三年(1176年)盛夏,有写钓雪舟及《读书》的作品。
淳熙五年(1178年)五月,作《送叶伯文序》,借医术以讽朝廷,宜慎诹广采,登用真材。
淳熙七年(1180年)正月,为王孚作《王氏庆衍堂记》,离吉水赴任广东。
淳熙十一年(1184年)十月服除,被召入京城任尚书右郎,后任吏部员外郎。
淳熙十二年(1185年)五月,除吏部郎中,应诏上书,极论时事。宰相王淮问他:“宰相何事最急先务”,以“人才最急先务”为答,并条上《荐士录》(《淳熙荐士录》),举荐朱熹等六十人。孝宗亲自将其升为东宫侍读,太子赵惇亲题“诚斋”二字赠给他。
淳熙十三年(1186年),转任枢密院检详,历任尚书省右司郎中、左司郎中,仍兼东宫侍读。
淳熙十六年(1189年),他连上三札,要求光宗爱护人才、疏远奸佞,做到“一日勤,二日俭,三日断,四日亲君子,五日奖直言”(《第三札子》)。
绍熙元年(1190年),以焕章阁学士职充任接伴金朝贺正旦使,兼实录院检讨。
庆元四年(1198年)正月,进封吉水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
庆元六年(1200年)十二月,进封吉水县开国伯。
嘉泰三年(1203年)八月,进宝谟阁直学士,宁宗赐其衣带。
嘉泰四年(1204年)正月,进封庐陵郡开国侯,加食邑三百户。
开禧二年(1206年)二月,升宝谟阁学士。同年五月八日,不肯进食,兀坐在书斋中,又别书十四言告别妻儿,笔落而逝,享年80岁。
开禧三年(1207年)正月,朝廷追赠为光禄大夫。
嘉定六年(1213年)十二月,朝廷宣敕,赐谥号“文节。
《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其二》《宿新市徐公店二首·其二》《舟过安仁》《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插秧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五》《稚子弄冰》《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桑茶坑道中》《诚斋集》《诚斋易传》《浯溪赋》《海赋》等
杨万里对梅州有无可比拟的功德,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在政治军事上,宋淳熙八年,他率军平定梅州寇乱,战后重建了粤东的治安体系;第二,在文学上,他以三十多首诗歌的规模深入地歌咏梅州山川和文化,成为歌咏梅州的第一人;第三,在历史文化上,他“此行便是无官事,只为梅花也合来”之句,道出了梅州得名的真谛;第四,在梅州的教育文化上,他的门生刘涣在梅州任职十八年,刘涣以四大创举为梅州的教育和文化事业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
杨万里广泛地向前辈学习,但又绝不为前辈所固,而是立志要超出前辈。他正是以这种不肯傍人篱下、随人脚跟的开拓创新精神,终于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风。初学江西诗派,重在字句韵律上着意,五十岁以后诗风转变,由师法前人到师法自然,创造了他独具特色的“诚斋体”。
杨万里的词在结构上,充分体现了“诚斋诗体”的特点。杨万里“诚斋体”的核心在于“活法”,而“活法”的最根本体现就是作品结构上的变化万千。尽管诗的篇章短小,容量也不大,但杨万里在诗的结构上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以大起大落的手笔,使诗职出现无比巧妙的变化和多层次的曲折,而起承转合又能浑然一体。杨万里词的结构也如此。尽管其词的内容比较单薄,但由于结构上错落有致,曲径通幽,仍然给人一种曲尽其妙、趣味盎然的感觉。
姜特立:今日诗坛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行。
项安世:雄吞诗界前无古,新创文机独有今。
欧阳玄:南渡后,杨廷秀好为新体诗。学者亦宗之。
钱钟书:放翁善写景,而诚斋善写生。放翁如图画之工笔;诚斋则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飞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未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此诚斋之所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