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CH(又译为海耶克,1899年5月8日-1992年3月23日),奥地利出生的英国知名经济学家、政治哲学家,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广泛誉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及社会思想家之一。哈耶克获颁英国的荣誉勋爵,美国的总统自由勋章,主要代表作包括《通往奴役之路》、《致命的自负》、《自由秩序原理》等。
中文名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
外文名
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
别号名称
海耶克
出生日期
1899年05月08日
性别
国籍
英国
出生地
奥地利
毕业院校
维也纳大学
去世日期
1992年03月23日
代表作品
《通往奴役之路》,《致命的自负》
主要成就
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目录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介绍

主要经历

早年生活

哈耶克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杰出知识份子家庭。他的父亲在政府的社会福利系统里担任医生,还发表过植物学论文。此外他还是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表弟。他分别在1921年和1923年于维也纳大学取得了法律和政治学的博士学位,同时也对学习心理学和经济学有极大兴趣。最初哈耶克相当同情社会主义,但在他参加了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的授课之后,经济思想开始逐渐转变。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哈耶克在1923年至1924年之间,担任纽约大学教授耶利米·精其(Jeremiah Jenks)的研究助理。接着他回到奥地利,协助政府处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留下的,国际条约上有关法律和经济的问题。接着哈耶克创办了奥地利商业周期研究中心并担任所长,并在1931年应邀前往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任教。在奥地利被纳粹德国侵吞后,哈耶克不愿意再返回母国。他在1938年成为了英国公民,并终身使用这个公民籍。

在1930年代,哈耶克被广泛认为是最主要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之一,但他的经济理论却和当时新崛起的凯恩斯学派格格不入。两个经济学派之间的争论一直持续至今日。哈耶克的理论在1970年代后期,开始于美国和英国获得重视,支持哈耶克的政治家们开始在这些国家浮上台面(例如美国的罗纳德·里根和英国的玛格利特·撒切尔)。

芝加哥大学

1950年,哈耶克离开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前往美国的芝加哥大学担任社会思想委员会(Committee on Social Thought)的教授(由于他的奥地利经济学派观点,他被当时经济学系里的某个人所阻挠而无法加入)。他在芝加哥也认识了其他突出的经济学家,如米尔顿·佛利民。不过,从那时开始,哈耶克的兴趣逐渐转向政治哲学和心理学——虽然他也持续撰写经济学有关的著作,而且即使到这时,他的主要经济学理论也尚未完全发表。

哈耶克和芝加哥经济学派的亚伦·戴雷科特来往甚密,后者曾说服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在美国出版了哈耶克的著作《通往奴役之路》。此后,芝加哥大学出版社还出版了大量哈耶克的著作,包括《致命的自负》、《自由秩序原理》等等。

弗莱堡大学

哈耶克在1962年前往德国担任弗莱堡大学(University of Freiburg)的教授,直到他在1968年退休为止。

在1974年他取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成为了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理论开始获得重视的主因之一。1984年,在英国首相玛格利特·撒切尔的推荐下,他获得伊丽莎白二世授与名誉勋位(Order of the Companions of Honour),以表扬他对于经济学研究的贡献。之后哈耶克又担任了萨尔斯堡大学(University of Salzburg)的客座教授。哈耶克在1992年于德国的弗莱堡去世,享年93岁。

主要作品

(1) Monetary Theory and the Trade Cycle, 1929。

(2) Prices and Production, 1931。

(3) Profits, Interest and Investment: And other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fluctuations, 1939。

(4) The Road to Serfdom(《通往奴役之路》), 1944。  

(5) 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自由秩序原理》),1960。

(6) The Fatal Conceit(《致命的自负》), 1988。

贡献影响

在1947年,哈耶克和其他人一同创办了朝圣山学社(Mont Pelerin Society),在他于1974年获颁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演讲上,哈耶克指出人类知识在经济和社会制度上的出错性之高,并称他对于经济学经常被误导为是和物理学、化学、和医学一般的精密科学感到忧虑,因为强加精密科学的研究方式在经济学上将会导致不可收拾的灾难性结果。

尽管对于这段关系至今仍存在许多争议,哈耶克一生中与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保持了长期的友谊关系,两人也都是来自维也纳。 在一封写给哈耶克的信中,波普尔写道:“我想我从你身上学到的东西可能超过所有其他在世的思想家。”(Hacohen,2000)波普尔将他的《猜想与反驳》(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献给哈耶克,而哈耶克也将他的论文集《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研究》(Studies in Philosophy, Politics, and Economics)献给波普尔,并在1982年说道:“…自从他的Logik der Forschung在1934年出版以来,我彻底成为他的方法论理论的支持者。”(Weimer and Palermo,1982)波普尔也参加了培勒林山学会的开幕集会。尽管他们之间的友谊和互相赏识,但并没有改变他们两人在理论上的重大差异(Birner,2001)。

除了深刻影响撒切尔的经济政策、以及罗纳德·里根的经济顾问之外,哈耶克在1990年代于东欧成为最受敬重的经济学家之一。

哈耶克的著作影响相当广泛,包含了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学。举例而言,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中对于极权主义制度的真相和谬误的讨论也影响了后来对后现代主义的批评者(Wolin,2004)。

即使是在他死后,哈耶克的理论依然持续发挥影响力,尤其是在那些他曾经任教的大学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芝加哥大学、以及弗莱堡大学。许多在他去世后才发表的著作也进一步发挥影响力。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一个由学生组织的团体哈耶克社会便以他为名。在牛津大学也有哈耶克社会组织。而美国华盛顿特区影响力最大的智囊团之一的卡托研究所则将所内的一个演讲厅以哈耶克为名。

获奖记录

他被广泛视为是奥地利经济学派最重要的成员之一,他对于法学和认知科学领域也有相当重要的贡献。哈耶克在1974年和他理论的对手贡纳尔·默达尔一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扬他们在货币政策和商业周期上的开创性研究,以及他们对于经济、社会和制度互动影响的敏锐分析。”在1991年,哈耶克获颁美国总统自由勋章,以表扬他“终身的高瞻远瞩”。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相关榜单
世界十大经济学家排名 世界顶级经济学大师 全球著名经济学家
世界十大经济学家名单如下:亚当·斯密、卡尔·马克思、大卫·李嘉图、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保罗·萨缪尔森、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约翰·纳什、琼·罗宾逊、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米尔顿·弗里德曼,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更多榜中榜推荐
世界十大经济学家排名 世界顶级经济学大师 全球著名经济学家
世界十大经济学家名单如下:亚当·斯密、卡尔·马克思、大卫·李嘉图、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保罗·萨缪尔森、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约翰·纳什、琼·罗宾逊、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米尔顿·弗里德曼,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十大经济学家 盘点中国著名经济学大师 中国经济学泰斗有哪些
中国十大经济学大家名单如下:陈岱孙、孙冶方、薛暮桥、许涤新、马寅初、吴敬琏、厉以宁、马洪、于光远、刘国光,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科学家
  • 艺术家
  • 作家
  • 设计师
  • 茶学家
  • 学者
  • 翻译家
  • 美食家
  • 管理学家
  • 演说家
  • 文人
  • 才子
  • 才女
  • 命理师
  • 谋士
  • 教育人物
  • 名嘴
  • 富豪人物
  • 明星艺人
  • 诗人
  • 国学大师
  • 热门文章
  • 中国十大经济学家
  • 世界十大经济学家
  • 中国航空航天领域十大专家
  • 十大著名中国作家
  • 中国十大著名国画名家
  • 十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世界十大演讲家
  • 江苏十大文人
  • 抖音最火的十大摄影师
  • 江西十大文人
  • 山东十大文人
  • 世界十大动物摄影师
  • 重庆十大文人
  • 世界十大信奉基督教的科学家
  • 广东十大教育家
  • 热门词条
  • 1
    琼·罗宾逊
  • 2
    米尔顿·弗里德曼
  • 3
    卡尔·马克思
  • 4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 5
    厉以宁
  • 6
    马洪
  • 7
    吴敬琏
  • 8
    孙冶方
  • 9
    保罗·萨缪尔森
  • 10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 11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
  • 12
    许涤新
  • 13
    约翰·纳什
  • 14
    亚当·斯密
  • 15
    于光远
  • 16
    薛暮桥
  • 17
    陈岱孙
  • 18
    刘国光
  • 19
    大卫·李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