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吴伯箫

吴伯箫(1906年~1982年),原名熙成,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吴花园村,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吴伯箫毕生倾注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一生作品200多篇,主要收在《羽书》、《烟尘集》、《黑与红》、《潞安风物》、《北极星》、《出发集》、《忘年》等文集;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了《吴伯箫选集》。
中文名
吴伯箫
别号名称
熙成
出生日期
1906年03月13日
性别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吴花园村
毕业院校
曲阜师范学校
去世日期
1982年08月10日
职业职位
散文家
代表作品
《羽书》
目录
吴伯箫介绍

主要经历

概况

吴伯箫(1906年03月13日—1982年08月10日)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1906年出生于莱芜吴花园村(今属济南市莱芜区)一半耕半读富裕家庭。7岁从父读书。1919年考入曲阜师范学校,任学生会干事。五四运动期间,参加罢课,查日货,宣传民主与科学等活动。1924年夏师范毕业后,开始文学创作。期间,参加群新学会,秘密阅读《共产主义ABC》《夜未央》等书刊,在京报副刊发表《白天与黑夜》、《塾中杂记》等文。与曹未风、成启宇合办《烟囱》杂志,共出版10期。“一二九运动”后,为使学生免遭军阀迫害,力主提前放假,组织学生回家乡宣传抗日救国。1936年,任莱阳乡村师范校长。抗日战争后参加革命,1956年10月,赴民主德国参加海涅学术会议。

吴伯箫毕生倾注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舌耕笔耘,成果丰硕,一生作品200多篇,主要收在《羽书》《烟尘集》《黑与红》《潞安风物》《北极星》《出发集》《忘年》等文集;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了《吴伯箫选集》。

身世

1906年出生于莱芜吴花园村一半耕半读富裕家庭。7岁从父读书。14岁考入曲阜师范学校。1924年夏师范毕业后,经同乡介绍,到孔府家馆任英文教师。1925年夏考入北京师范大学。1931年夏毕业后,在青岛大学校长办公室任事务员,结识闻一多、洪深、老舍、王统照、孟超等。1935年,任济南乡村师范教务处主任兼国文教员。暑假期间回到青岛,与老舍、王统照、洪深、臧克家、王亚平等创办《避暑录话》。1936年,任莱阳乡村师范校长(今鲁东大学)。1938年4月,长途跋涉到达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1月,任八路军总政治部抗日文艺工作组组长,赴长治一带工作。1939年,回到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参与编辑《文艺突击》,并兼任中国女子大学教师。

194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边区政府教育厅任中等教育科科长。1942年5月,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聆听毛泽东同志的讲话,进一步确立了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1945年11月,任华北联合大学(驻张家口)中文系副主任。不久任东北大学(驻佳木斯)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文学院副院长、副教务长。1949年7月,在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上被选为文协委员、秘书长。1951年,任东北教育学院(今沈阳师范大学)副院长。1954年春,调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参加编辑《文学》课本,兼任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所长,并负责《文艺学习》《语文学习》诸刊物编辑出版工作。1956年10月,赴民主德国参加海涅学术会议。

师范大学读书时即开始文学创作,写了《白天与黑夜》、《塾中杂记》等文,发表在《京报》《晨报》上。后来又写了《羽书》《马》等,收在生活出版社出版的《羽书》集子里。抗战后参加革命,1938年到延安,曾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担任过东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解放后,他主要从事语文教材编审的领导工作,长期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并坚持散文创作。

六十年代初,正值我国三年困难时期,应人民日报的要求,吴伯箫同志先后写了《北极星》《记一辆纺车》、《歌声》等二十多篇散文,后收为集子《北极星》。在这些散文中,作者热情宣传了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和作风,歌颂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激励人民战胜困难,夺取新的胜利。这组散文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浓郁的时代色彩,并有着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主要作品

吴伯箫是我国卓有成就和深具影响的散文家,1925年在北京求学时开始创作,一生作品200多篇,主要收在《羽书》、《烟尘集》、《黑与红》、《潞安风物》、《北极星》、《出发集》、《忘年》等文集;译作有海涅的《波罗的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吴伯箫散文集》。第一部散文集《街头夜》因"九一八"事变未及出版。在山东任教七年中散文创作趋于自觉,《山屋》、《岛上的季节》、《马》、《说忙》、《羽书》、《我还没见过长城》成为现代名篇,被当代评论家认为开创了现代散文的"豪放派",1931年,以《羽书》为名在上海出版。延安时期写的战地通讯由于发表在《抗战文艺》《大公报》等大型报刊,在大后方产生较大影响,这些作品后收入通讯报告《集潞安风物》、《黑红点》。同时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抒情散文《论忘我的境界》、《客居的心情》、《说日常生活》、《山野的桃花》等,表现了吴伯箫对生活的深度思考,应视为吴伯箫散文中的精品。在东北时期散文创作较少,代表性篇章有《出发点》、《向海洋》。《书》、《范明枢先生》等,后出版《出发集》。60年代初期创作的以表现延安生活的名篇《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歌声》、《窑洞风景》以及《难老泉》、《"早"》被收入散文集《北极星》。在新时期以创作了《天涯》、《忘年》等佳作,1982年出版了最后一部散文集《往年》。吴伯箫逝世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吴伯箫散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两卷本《吴伯箫文集》。

贡献影响

吴伯箫的散文不论是怀念延安生活,还是倾述对社会主义的热爱,都宣扬了继承革命传统,促人积极向上的主题。

吴伯箫散文的特色之一,是从“一枝一叶”的普通事物中深入挖掘,以小见大,从平凡中引伸出深刻的内涵。如《记一辆纺车》中,从“农村用的手摇纺车”引伸出“与困难斗争,其乐无穷”的延安精神。

吴伯箫一般不即兴成文,而是积累了一段时间的感情之后,再回过头来,追述从前的经历。因此,他的散文在平淡的叙述下蕴藏着深厚的情感,象他亲身经历的延安生活,是15年之后才写成散文的。这样写成的作品,经过一番回味、洗炼之后,浮光掠影变得清晰明确,片面感受便汇成了完整的印象。

吴伯箫相关榜单
济南十大著名作家 济南作家有哪些 济南写作最厉害的人
济南十大作家名单如下:代路、张海迪、吴伯箫、张悦然、路也、汪敬熙、张立勤、王冰洋、阎一强、陈忠,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济南十大近现代名人 济南近代名人榜 济南现代名人有哪些
济南十大近现代名人名单如下:关友声、孟洛川、吴伯箫、武中奇、弭菊田、韩美林、代路、魏启后、毕克、张海迪,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更多榜中榜推荐
中国十大教育家 中国著名教育家有哪些 不可遗忘的教育大家
中国十大教育家名单如下:墨子、老子、孔子、王守仁、王诩、朱熹、蔡元培、厉麟似、何子渊、陈献章,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世界十大教育家排行榜 世界著名教育家有哪些(附教育思想)
世界十大教育家名单如下:孔子、柏拉图、苏格拉底、约翰·杜威、亚里士多德、福禄培尔、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昆体良、阿道尔夫·第斯多惠、扬·阿姆斯·夸美纽斯,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美国十大教育家 美国教育名人 美国著名教育家有哪些
美国十大著名教育家名单如下:杰罗姆·布鲁纳、拉尔夫·泰勒、约翰·杜威、帕克赫斯特、霍瑞斯·曼、戴尔·卡耐基、托马斯·杰斐逊、威廉·赫德·克伯屈、科南特、本杰明·布鲁姆,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世界十大著名的幼儿教育家 世界幼儿教育家排名 幼儿教育专家
世界十大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名单如下:扬·阿姆斯·夸美纽斯、约翰·亨利赫·裴斯泰洛齐、康有为、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阿道尔夫·第斯多惠、卢梭、张雪门、陈鹤琴、弗里德里希·威廉·奥古斯特·福禄贝尔、约翰·杜威,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无锡十大教育家 无锡有名的教育家 你有认识几位呢
无锡十大教育家名单如下:钱伟长、徐悲鸿、顾毓琇、钱基博、华蘅芳、高阳、冯焕文、刘半农、于同隐、吕炯,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宁波十大教育家排行榜 宁波著名教育家有哪些 你有认识几个呢
宁波十大教育家名单如下:王守仁、陈汉章、朱之瑜、潘天寿、蒋梦麟、林汉达、王应麟、朱元鼎、洪民、童第周,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广东十大著名教育家 广东教育家排行榜 陈献章排在第一位
广东十大教育家名单如下:容闳、陈献章、郑观应、钟荣光、许崇清、丘逢甲、唐国安、林风眠、高剑父、萧友梅,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教师
  • 校长
  • 哲学家
  • 思想家
  • 心理学家
  • 历史学家
  • 国学大师
  • 校园人物
  • 翻译家
  • 学者
  • 经济学家
  • 艺术家
  • 设计师
  • 作家
  • 文人
  • 科学家
  • 管理学家
  • 演说家
  • 教育人物
  • 幼儿教育家
  • 诗人
  • 热门文章
  • 广东十大教育家
  • 宁波十大教育家
  • 无锡十大教育家
  • 世界十大教育家
  • 美国十大著名教育家
  • 中国十大教育家
  • 世界十大著名的幼儿教育家
  • 中国航空航天领域十大专家
  • 十大著名中国作家
  • 中国十大著名国画名家
  • 十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世界十大演讲家
  • 江苏十大文人
  • 抖音最火的十大摄影师
  • 山东十大文人
  • 热门词条
  • 1
    戴尔·卡耐基
  • 2
    章士钊
  • 3
    张澜
  • 4
    托马斯·杰斐逊
  • 5
    陈献章
  • 6
    老子
  • 7
    王应麟
  • 8
    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哲学家)
  • 9
    柏拉图
  • 10
    冯友兰
  • 11
    潘天寿
  • 12
    王守仁
  • 13
    王诩
  • 14
    童第周
  • 15
    车文博
  • 16
    徐悲鸿
  • 17
    威廉·赫德·克伯屈
  • 18
    卢梭
  • 19
    孔子
  • 20
    江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