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是湖南省第一所公办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其前身是2005年3月创建的株洲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7月更名为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2024年5月,教育部批复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基础设立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学校实行湖南省人民政府与株洲市人民政府共管,以株洲市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省教育厅归口管理学校的教育业务工作。
学校坚持立足区域、扎根行业。以汽车类专业为主体,航空发动机、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类专业为支撑进行布点,形成服务湖南省传统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体的专业群格局,对区域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集成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携手宝马、沃尔沃、保时捷、上汽大众、上汽通用、长安福特、广汽本田、中车电动、北京汽车、理想汽车、比亚迪、吉利汽车、陕汽重卡、用友新道等企业,建有多个产业学院、校内共建实训基地。建有全国高职院校唯一的以汽车智能驾驶技术研究为重点、以中国工程院李德毅院士为专家顾问的汽车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产教融合研究院、科教融汇研究院。
学校坚持智慧管理,创新发展。以数字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建设了“三可视一精准”(学生成长可视化、教师发展可视化、办学水平可视化、管理服务精准化)为核心的数字校园。以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为契机,系统推进新型校园环境、校级智慧平台、全域应用场景建设,同步推进教学流程重构、应用模式创新、评价方法改革,塑造数字化转型新生态,实现教、学、管、评全方位变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赋能学院高质量发展。相关经验做法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启动仪式上作专题交流,并被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推介。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以“立足汽车行业,服务汽车产业,培养汽车人才,打造汽车品牌”为办学定位,秉持“厚德、精技、笃学、致用”校训精神,获评中国特色A档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国家级职教集团(联盟)培育单位、教育部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湖南省首批卓越高职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定向培养直招军士生院校、湖南省公费师范生本科联合培养院校、湖南省“十大平安”系列创建示范单位等荣誉。
学校前身
株洲市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1957年9月,曙光民办中学成立,属田心区教育办创办的民办学校。
1971年,株洲市教育局正式批复将曙光民办中学改制为公立学校,定名为株洲市第九中学。
1987年,学校改名为株洲市财会职业学校。
1990年,学校再次改名为“株洲市环保职业中专学校”。
1995年,学校晋升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
1996年,学校更名为株洲市职业中专学校,是年加挂“株洲机械电子工业学校”校牌,实行“一校两制”,同时执行职业中专及普通中专教育。
1998年,学校更名为“株洲第一职业中专学校”,同时保留“株洲机械电子工业学校”校名。
株洲汽车齿轮厂技工学校
1980年,株洲市交通技工学校创建。
合并组建
株洲职业技术学院
2003年6月,经湖南省教育厅批准,正式筹建株洲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2005年3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建立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在株洲市第一职业中专学校(株洲机械电子工业学校)基础上整合株洲市交通技工学校、中国重型汽车集团职工大学株洲分校资源组建。
2008年,学院获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
2011年,学院立项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2013年7月,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更名为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10月30日,学院成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株洲市人民政府共建单位。
2015年,学院入围全省首批8所省卓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立项建设单位。
2016年8月,学院入选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9年7月,学院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单位验收。12月,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三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A档)。
2020年11月,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国防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汽车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体育职业学院共同组成湖南省定向培养士官院校联盟。
2021年12月,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与株洲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正式合并。
2022年7月,学校入选湖南省楚怡高水平高职学校(A档)和专业群建设计划名单。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
2024年5月,教育部批准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基础整合资源设立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同时撤销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建制。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5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