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范成大

范成大,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人。他是南宋名臣、文学家,南宋四大家之一。范成大的作品在当时即有显著影响,到清初则影响尤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之说。其诗风格轻巧,但好用僻典、佛典。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是其代表作,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谓之“也算得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其有《石湖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揽辔录》、《骖鹭录》、《吴船录》、《吴郡志》等著作传世。
中文名
范成大
别号名称
范明州,范参政,范资政,范文穆
出生日期
1126年06月26日
性别
国籍
南宋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江苏省苏州市
去世日期
1193年10月01日
代表作品
《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
目录
范成大介绍

主要经历

早年仕途

范成大于宋钦宗靖康元年六月初四(1126年6月26日)生于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他幼年聪慧,十二岁时便遍读经史,十四岁时开始创作诗文。

兴十二年(1142年),宋高宗生母韦氏(显仁皇后)从金国回朝,范成大应试献赋颂,名列前茅。

绍兴十四年(1144年),在昆山坚严资福禅寺读书,十年不出。曾取唐人“只在此山中”句,自号此山居士。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除任徽州司户参军,于此年春季抵任。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前往临安,监管太平惠民和剂局。

隆兴元年(1163年)四月,范成大任编类高宗圣政所检讨官,兼敕令所。隆兴二年(1164年)二月,除任枢密院编修官。十二月,任秘书省正字。

乾道元年(1165年)三月,范成大被改授为校书郎。六月,兼国史院编修官。十一月,调任著作佐郎。次年二月,任尚书吏部员外郎。三月,被人诬陷逾越等级,遭罢职,旋即领宫祠官。

乾道三年(1167年)十二月,范成大被朝廷起用,出知处州。次年五月,入宫陛对,向宋孝宗“论力之所及者三”,分别为日力、国力、人力,他认为这三力如今都被不急之务空耗,孝宗予以嘉纳。七月,赴处州任,至八月抵达。范成大为处州创设义役。其法规定:民以都保为单位,据役户多少和职役情况,各家按贫富输钱买田称义田,以所收田谷助当役者,民户按次序轮流亢役。义役既行,公私都称便。

乾道五年(1169年)五月,朝廷召范成大为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乾道(1165年-1173年)年间,规定以绢统计赃物数量,估价低而定罪重,范成大上奏说:“承平之时绢每匹不到一千钱,而估的价超过几倍。绍兴初年绢价递增了五分,价钱有三千足够了。如今绢实在贵,应当比当时的价格翻一倍。”孝宗吃惊地说:“这是使百姓陷入困境的法令条文。”于是绢价增为四千,而刑罚减轻了。十二月,任起居舍人兼侍讲,仍兼实录院检讨官。

使不辱命

宋廷在与金国签订隆兴和议时,忘了议定接受国书的礼仪,孝宗曾为此感到后悔。乾道六年(1170年)五月,孝宗任命范成大为起居郎、代理资政殿大学士、左太中大夫、醴泉观使兼侍读,封丹阳郡开国公,充任祈请国信使,向金国索求北宋诸帝陵寝之地,并请更定受书之仪。范成大因所奉国书仅提及陵寝事,请一并写入受书一事,孝宗不许。临行前,孝宗对范成大说:“朕不败盟发兵,何至害卿!啮雪餐氊,理或有之。”左相陈俊卿因力主暂缓遣使而离任,吏部侍郎陈良祐因谏阻派遣泛使一事而被贬居筠州(今江西高安),大臣李焘畏惧而不敢受命出使。在此情况下,范成大慨然而行。当时金国负责迎接范成大的使者仰慕其名声,效仿他在头上戴巾帻,以示崇敬。

到燕山后,范成大秘密地草拟奏章,具体论述受书仪式,把它放入怀中。范成大首次呈进国书,言词慷慨,金国君臣正认真倾听时,范成大忽然上奏道:“两朝已经结为叔侄关系,而受书礼仪没有确定,我这里有奏章。”于是把插在腰上的手板拿出。金世宗大吃一惊,说:“这难道是献国书的地方?”金朝群臣用手板击他要他起来,范成大跪立不动,一定要把国书送上。不久,回到住所,完颜雍派伴使宣旨听候处理。范成大一直跪着要献上国书,金国朝臣议论纷纷,太子甚至想杀死范成大,经越王阻止才作罢。最终,范成大得以保全气节而归。

同年九月,范成大返宋。金世宗复书拒宋所请,只许南宋方面奉迁陵寝,同意归还宋钦宗梓宫。范成大回国后,写成使金日记《揽辔录》。

南宅交广

范成大归国后,被任命为中书舍人。最初,孝宗亲笔抄写东汉崔寔的《政论》赐给辅臣,范成大上奏认为:“御笔书《政论》,本意在于严格法纪,整顿积弊。而近日大理寺议定刑罚,顺次加重一级,这不是以严刑换取太平,而是残酷。”孝宗称赞他的建议为“知言”(明智的话)。宠臣张说被任命为签书枢密院事,范成大起草制书,扣留命令七天不下达,又上疏劝告,最终阻止了任命,但他也因此遭外调。

乾道七年(1171年),范成大以集英殿修撰出知静江府(今广西桂林)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此即为“南宅交广”之行。

乾道八年(1172年)腊月七日,范成大从家乡吴郡(今江苏苏州)出发,南经湖州、余杭,至富阳而入富春江,随后经桐庐、兰溪入衢江,又经信州(今江西上饶)、贵溪、余干而到南昌,再入赣江。

乾道九年(1173年)元月十二日,范成大至临江军(今江西樟树),十四日游芗林和盘园,给范成大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几棵大梅、古梅,晚年隐居石湖后,他就全力经营石湖的范村,“以其地三分之一与梅”,并专门著有《梅谱》一卷。范成大后即入赣江支流袁水,过袁州(宜春)、萍乡进入湖南境内。泛湘江南下,至衡山,并陆行经永州、全州。三月十日,范成大入桂林。

此次水陆路程共三千里,历时三月,著游记一卷,取韩愈咏桂林的“远胜登仙去,飞鸾不暇骖”诗意,取名为《骖鸾录》。

当时,广西贫乏,专靠盐利,漕臣又把盐利全部取走,于是所属县邑有增加盐价抑配卖给百姓的弊病,赵昚下诏恢复钞盐,漕司拘留钞钱平均分给所属各部,但钱没按时到。范成大到广西后,说:“有比这更至关重要的利害吗?”上疏赵昚说:“可以强制减去漕司强取的数目,以给各郡县使之宽裕,那么科卖抑配可以被禁止。”赵昚采纳了他的意见。几年后,广州盐商上书,乞求恢复客商贩盐,宰相同意他们的意见,拿出大量的银钱帮助他们。人们多认为不好,这个意见发给有关部门讨论,最终没能改变范成大的方法。旧法规定政府所买之马以四尺三寸为限度,赵昚下诏加到四寸以上,范成大说互市四十年,不应该突然改变。

西入巴蜀

淳熙二年(1175年),范成大受任为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途中他上疏说:“吐蕃、青羌两次侵犯黎州,而奴儿结、蕃列等尤其狡黠,轻视中国。臣应当教练将兵,外修堡寨,还要讲明训练团结的方法,使人人能够作战,这三方面没有钱不行。”孝宗赐给度牒钱四十万缗。范成大还未就任,其四川制置使之官便被改为管内(成都路)制置使。范成大认为西南边境,黎州是要地,应增加能战的士兵五千,请设置路分都监。吐蕃入侵路线有十八条,全部修筑栅栏分别派兵戍守。奴儿结侵入安静寨,派飞山军一千人前往阻击,估计他们三天就会逃跑,结果果然如此。白水砦守将王文才私娶蛮族之女,常常带人攻打边境,范成大用重赏使蛮人互相怀疑,不久,王文才被俘获送到治所,范成大立即杀掉了他。蜀北边境过去有义士三万,是本地的民兵,监司、郡守私自役使他们,都统司又让他们与大军轮流戍边,范成大极力阻止,此事便未施行。蜀地名士孙松寿、樊汉广都不愿出来做官,范成大表彰他们的气节。凡是可用的人才,范成大全部招到幕下,用其所长,不拘于小节,其优秀突出的上书推荐,往往扬名于朝廷,位至二府。范成大在四川与诗人陆游以文会友,成莫逆之交。

淳熙四年(1177年),范成大离任,五月底从成都万里桥出发,十月已巳进入吴郡的盘门。这次的行程比较简单:沿岷江入长江,然后一路过三峡,经湖北、江西入江苏,从镇江转常州、苏州。此行有游记二卷,取杜甫“门泊东吴万里船”意命名为《吴船录》。与前二录相比,此书篇幅最长,也最为后人推重。

东薄邓海

淳熙四年(1177年)春,范成大卧病,请求奉祠。五月二十九日,离开成都。十月,返回临安召对,赵昚命他权任礼部尚书。

淳熙五年(1178年)正月,以礼部尚书知贡举。四月,以中大夫拜官参知政事兼权监修《国史》、《日历》。六月,遭谏官弹劾罢免,奉命主管祠观。

淳熙七年(1180年),范成大被起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上奏请求罢除进献海物及前任、魏王赵恺移用的数万缗钱,来减少民力的消耗,获朝廷允准。

淳熙八年(1181年)二月,孝宗因范成大“治郡有劳”,任命其为端明殿学士。三月,改知建康府(今江苏南京)。四月,范成大到任。在建康任上,他上奏调军队储蓄的二十万石米以赈饥民,并请减去租米五万石。

淳熙九年(1182年)八月,因范成大应对旱灾、赈济饥民有功,朝廷“转其一官”以奖赏。十一月,特授太中大夫。水盗徐五暗中兴事,号称“静江大将军”,范成大将其抓获诛杀。

淳熙十年(1183年),范成大除奏请开仓赈济饥民外,还下令境内驱捕飞蝗。因苦于风眩,从夏至秋,五次请求致仕,于同年八月被任命为资政殿学士,再次提举临安府洞霄宫。

退隐闲逸

范成大致仕后,在石湖度过了长达十年较为闲适而优裕的晚年生活,于淳熙十三年(1186年)写下了最后的名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并于绍熙三年(1192年)左右为家乡撰写了《吴郡志》。

淳熙十五年(1188年)十一月,孝宗起用范成大知福州。范成大多次请辞,均未获允,只得入朝召对,获赵昚慰劳,并赐丹砂及手书的苏轼诗两首,太子赵惇(即后来的宋光宗)也赐“寿栎堂”三大字。其后又于延和殿论事。

淳熙十六年(1189年),赴福州任,行至婺州(今浙江金华),称病坚请奉祠,获朝廷允准。其后向新即位的光宗上陈“当世要务”。同年,封吴郡开国侯。

绍熙三年(1192年),朝廷加范成大为资政殿大学士,起知太平州。范成大多次请辞未获准,只得于五月就任。六月,因次女逝世,范成大因而辞官回乡。

绍熙四年(1193年),范成大于病中自编的诗文全集完成,命其子范莘向杨万里求《序》。秋季,范成大病重,上疏请求致仕。九月五日(10月1日),范成大逝世,享年六十八岁。朝命特赠五官。十二月十三日,归葬吴县至德乡上沙的赤山旁。后累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

主要作品

范成大著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卷,今已佚失部分。另有《石湖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揽辔录》、《骖鸾录》、《吴船录》、《吴郡志》等著作传世。清沈钦韩有《范石湖诗集注》。《全宋诗》亦录有其诗。

贡献影响

政治

范成大数次出任地方官员,从州守至制置使。他在职责范围内,兴利除弊,不遗余力。

知处州(今浙江丽水)时,创义役、复堤堰、兴水利、建桥梁。

知静江府(广西桂林)时,厘盐政、奖士类修古迹。

任四川制置使(后改管内制置使)时,减酒税、罢科籴、练将士、修堡寨、蠲租赋、荐人才。

知明州(今浙江宁波)时,蠲积欠、罢进奉。

知建康(今江苏南京)时,举荒政、赈饥民、捐税敛、开军仓以济贫乏,移余财以代秋租。

范成大的这些为政举措,对减轻地方负担、改善百姓生活、促进农业生产、安定社会秩序,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文学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早年一度深受江西派的影响,现存的一些早期作品中,可以看到不少语言涩滞、堆垛典故的现象,和一些似禅非禅、似儒非儒的议论。不过,范成大在学江西诗风的同时,比较广泛地汲取了中晚唐诗歌的风格与技巧,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如《乐神曲》等四首,便明言“效王建”,他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突破了江西诗风的笼罩。尤其许多近体诗,委婉清丽中带有峻拔之气,有他自己的特点。其诗风格轻巧,但好用僻典、佛典。

范成大曾长年在各地任地方官,周知四方风土人情,诗中反映的生活面比较广阔。例如他描写民生疾苦的诗,继承了唐代杜甫及元、白、张、王新题乐府的传统,且以写法新颖生动而别具一格,像《后催租行》中借老农之口所说的“去年衣尽到家口,大女临歧两分手。今年次女已行媒,亦复驱将换千斗。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语气冷隽,但批判现实的力度并不亚于白居易诗的大声疾呼。

范成大诗中价值最高的是使金纪行诗和田园诗。他在使金途中所写的七十二首绝句,把自己在沦陷区的见闻感触一一纪之于诗,主要内容是描写沦陷区山河破碎的景象,中原人民遭受蹂躏、盼望光复的情形,凭吊古代爱国志士的遗迹以表示自己誓死报国的决心。如《青远店》、《州桥》、《双庙》等,反映了北方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们的民族感情。南宋诗人描写中原的诗大多是出于想象,而范成大却亲临其境,所以感触格外深刻,描写格外真切,在当时的爱国主题诗歌中独树一帜。

范成大退隐石湖的十年中,写了许多田园诗,其中以《四时田园杂兴》最为著名。这组诗共60首七言绝句,每12首为一组,分咏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和冬日的田园生活。在古代诗歌史上,田园诗事实上大多是士大夫自抒隐逸情抒情诗,如王维、孟浩然诗中的田园风光都是作为诗人静谧心境的外化而出现的。除了少数陶诗以外,古代田园诗中对田园生活最重要的内容--农事反而是忽略不顾的,偶尔出现的樵夫、农人也往往被赋予隐士的性格。至于农村生活的主人公农民的劳作生活及其种种疾苦,唐代诗人如元稹、张籍等往往把此类内容写进《农家词》、《田家词》一类乐府诗中。这些诗中没有田园风光的描写,在习惯上也不被看作田园诗。范成大创造性地把上述两个传统合为一体,全面、真切地描写了农村生活的各种细节。范成大成功地实现了对传统题材的改造,使田园诗成为名副其实的反映农村生活之诗。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谓之“也算得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这类诗在南宋末期产生极大影响。

范成大还写了一些反映人民悲苦生活的小诗,如《夜坐有感》、《咏河市歌者》、《雪中闻墙外鬻鱼菜者,求售之声甚苦,有感三绝》等。范成大诗的语言自然清新,风格温润委婉,只有少数作品风格峭拔。范成大诗的艺术成就很高,然而其诗风的个性不够鲜明。

范成大的文赋在当时也享有盛名。词作情长意深,前期作品与秦观相近,后期作品则近于苏轼。他也写了一些应酬唱和、山川行旅、叹老嗟悲以至讲论佛典禅里之作。杨万里《石湖居士诗集序》说:“(范成大诗)大篇决流,短章敛芒;缛而不酿,缩而不僒。清新妩媚,奄有鲍谢;奔逸隽伟,穷追太白。求其支字之陈陈,一唱之呜呜,不可得世。”

范成大的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当时流传着“家剑南而户石湖”(“剑南”指陆游《剑南诗稿》)的说法。

书法

范成大善书。其书法清新俊秀,典雅俊润,只可惜他为诗名所掩,书名不彰。明陶宗仪《书史会要》谓范成大“字宗黄庭坚、米芾,虽韵胜不逮,而遒劲可观”。范成大的书法曾受他母亲的影响,他的母亲蔡夫人,是北宋四大书家之一蔡襄的孙女。

范成大传世墨迹,以尺牍简札居多。他在成都与陆游饮酒赋诗,落纸墨尚未燥,士女已万人传诵,被之乐府弦歌,题写素屏团扇,可惜这些墨迹都未传下来。现今所能见到的范成大手迹,以他54岁所书《明州赠佛照禅师诗碑》为第一,此碑早佚,但有宋拓本藏于日本东福寺。范成大现存的手迹还有《兹荷纪念札》、《垂海札》、《荔酥沙鱼札》等,他的行书《田园杂兴卷》也常为人们所乐道。明代王世贞在《弇州山人稿》中说:范成大“归隐石湖时作即诗。无论竹枝、鹧鸪、家言,已曲尽吴中农囿故事矣!书法出入眉山(苏轼)、豫章(黄庭坚),间有米颠(米芾)笔,圆熟遒丽,生意郁然,真是二绝。”董史在《皇宋书录》称其:“(范成大)近世以能书称”、“字宗山谷、米老,韵胜不逮而遒劲可观。”

人物评价

赵昚:①卿气宇不群。②卿南至桂广,北使幽燕,西入巴蜀,东薄邓海,可谓贤劳,宜其多疾。

赵惇:卿以文章德行,师表缙绅,受知圣父,致位丞弼,均佚方面,乃心王室,于天下事,讲之熟矣。

杨万里:①知政几二十人,求天下之所谓正臣,如公才一二辈。②初公以文学材气受知寿皇,自致大用,至杖汉节、使强敌,即其庭伏穹庐,不肯起,袖出私书切责之,君臣大惊,有自阶闼之嬖窃位枢臣者,其势方震赫,公沮之,竟不奉诏而去,其所立又有不凡者矣,若夫刿心于山水风月之场,雕龙于言语文章之囿,此吾辈羁穷酸寒,无聊不平之音也,公何必能此哉……公风神英迈,意气倾倒,拔新领异之谈,登峰造极之理,萧然如晋宋间人物。公训诰具两汉之尔雅,赋篇有杜牧之刻深,骚词得楚人之幽婉,序山水则柳子厚(柳宗元),传任侠则太史迁(司马迁)。至於大篇决流,短章敛芒,缛而不酿,缩而不僒,清新无丽,奄有鲍、谢(鲍照、谢朓);奔逸隽伟,穷追太白(李白)。求其只字之陈陈,一倡之呜呜,而不可得也。今海内诗人,不过三四,而公皆过之,无不及者。予於诗,岂敢以千里畏人者,而於公独敛袵焉!

陆游:①及公之至(成都)也,定规模,信命令,施利惠农,选将治兵,未数月,声震四境,岁复大登幕府,益无事,公时从其属及四方之宾客饮酒赋诗,公素以诗名一代,故落纸墨未及燥,士女万人己更传诵,被之乐府歌,或题写素屏团扇,更相赠遗,盖自蜀置帅守以来未有也。②屡出专戎阃,遄归上政途。勋劳光竹帛,风采震羌胡。签帙新藏富,园林胜事殊。知公仙去日,遗恨一毫无。孤拙知心少,平生仅数公。凋零遂无几,迟暮与谁同!琼树世尘外,神山云海中。梦魂宁复接,恸哭向西风。

姜夔:身退诗仍健,官高病已侵。江山平日眠,花鸟暮年心。九转终无助,三高竟欲寻。尚留巾垫角,胡虏有知音。未作龙蛇梦,惊闻露电身。百年无此老,千首属何人。安得公长健,那知事转新。酸风忧国泪,高冢卧麒麟。未定情钟痛,何堪更悼亡。遗书知伏枕,来吊只空堂。雪里评诗句,梅边按乐章。沉思酒杯落,天阔意茫茫。

崔敦礼:包罗百氏,磅礴九流。以辉煌汗漫之作而执耳文盟,以博大高明之资而盱衡士类。

叶茵:千古湖山人物,万年翰墨文章。

张鎡:事业文章两足尊,南北东西曾遍历。

龚明之:范公文章政事,震耀一世。

黄震:公喜佛老,善文章。踪迹遍天下,审知四方风俗,所至登览啸咏,为世歆羡,往往似东坡(苏轼)。

脱脱:成大致书北庭,几于见杀,卒不辱命。俱有古大臣风烈,孔子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者欤?

王鏊:昔在有宋,吾苏入参大政者,有两范公(范仲淹、范成大)。文正公当仁宗朝,开天章阁求治,更张庶治,将大有为焉。未一年,以小人不悦罢。文穆当孝宗朝,在政府两月,未及有焉,以言者罢。前宋之治,莫盛仁宗;南渡后,莫盛孝宗,皆锐意太平。二公皆以身许国,可谓千载之遇,而皆不能少其志。呜呼,道之难行其已久矣!忠良不可容于时,自昔然矣!文正子孙,今在吴中最盛,所谓岁寒堂者,有司春秋享祀不绝;而文穆之后无闻焉。文正为宋人物第一流,文穆其流亚欤。观其使金受书之仪,举朝皆悚,有苏子卿(苏武)啮雪之操;缴还阁门张说词头,有阳城裂麻之忠;奏罢明洲海物之献,盖与孔戡之政同;其在成都,演武修文,奖用名节,间与陆务观(陆游)诸人赓唱,流风余韵,渐被岷峨;而吴中民风士俗,人情物态,尽悉备见其时。

蒋一葵:乾、淳间,诗人称诚斋、范石湖及陆放翁为巨擘。

王夫之:至若周必大、王十朋、范成大、杨万里之流,亦铮铮表见,则抑文雅雍容,足以缘饰治平而止。

纪昀等:盖追溯苏黄遗法,而约以婉峭,自为一家。自为一家,伯仲於杨、陆之间,固亦宜也。

石蕴玉:达於政体,使不辱命。晚归石湖,怡神养性。

蔡东藩:范成大、赵雄一再至金,祈请陵寝,及改受书礼,终无成效,反滋敌笑。

钱基博:其诗与陆游、尤袤及万里,号南宋四大家。异陆游之圆润,同万里之清迥,以故万里极推重之,…今诵其句:…亦皆风趣幽隽,音节清脆。大抵得笔之峭秀于西江,得味之幽隽于晚唐,味幽而格瘦,与杨万里略似。惟万里以西江入,而以晚唐化;成大则以晚唐始,而以西江终。自安新安掾以后,骨力乃以渐而遒;盖追溯苏黄遗法,而约以婉峭,自为一家。”似矣而未尽。其实得山谷之遒炼,而不为捃摭;逊东坡之豪放,而约以婉峭;异陆游之熟易,而同其清新;有万里之幽瘦,而避其俗俚。万里善用其长,肆意有作;成大则避所短,敛手勿犯。陆游语多乐易;万里、成大意含怅惘。皆出入江西,而欲有所变以自名家者也。

范成大相关榜单
盘点南宋四大家 南宋中兴四大家分别是哪四位
南宋四大家名单如下: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姜夔、陈与义,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古代十大著名居士 古代文人居士大全 号居士的诗人有哪些
古代十大著名居士名单如下:李清照(易安居士)、苏轼(东坡居士)、李白(青莲居士)、欧阳修(六一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范成大(石湖居士)、朱淑真(幽栖居士)、唐寅(六如居士)、蒲松龄(柳泉居士)、王安石(半山居士),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苏州十大历史名人 苏州历史人物有哪些 历史上苏州著名的人物盘点
苏州十大历史名人名单如下:唐寅、金圣叹、张旭、文徵明、费孝通、顾炎武、陆士嘉、吴大澂、范成大、陆逊,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宋代诗人排名前十 宋代诗人排名 宋朝十大著名诗人
宋代诗人排名前十名单如下:苏轼、黄庭坚、陆游、王安石、欧阳修、文天祥、范成大、杨万里、梅尧臣、陈师道,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苏州十大文人 苏州出了哪些文人 来自苏州的文人墨客都有谁
苏州十大文人名单如下:范仲淹、唐寅、金圣叹、顾炎武、叶圣陶、文徵明、俞平伯、叶至善、范成大、冯梦龙,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更多榜中榜推荐
海子为什么要卧轨自杀 海子为什么会疯
海子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格充满激情和哲理,表达了他对生命、爱情、自然等众多主题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如果您想了解海子为什么要卧轨自杀、海子为什么会疯、海子为什么叫海子、海子为什么要去德令哈、海子为什么杀死妻子、海子为什么不被世人理解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仓央嘉措为什么出家 仓央嘉措为什么写情诗
仓央嘉措出家的原因是因为他是六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是西藏的王。如果您想了解仓央嘉措为什么出家、仓央嘉措为什么写情诗、仓央嘉措为什么想去理塘、仓央嘉措为什么被废、仓央嘉措为什么被押往京城、仓央嘉措为什么只活了23岁、仓央嘉措为什么没有灵塔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徐志摩为什么出名 徐志摩的三个女人谁最优秀
徐志摩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在新月派诗歌和散文方面有着显著的贡献,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英语老师和翻译家。如果您想了解徐志摩为什么出名、徐志摩的三个女人谁最优秀、徐志摩为什么去剑桥、徐志摩为什么写再别康桥、徐志摩为什么姓章、徐志摩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徐志摩为什么去佛罗伦萨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李贺为什么不能参加科举 李贺为什么被称为诗鬼
李贺被称为“长爪郎”,是因为他长相特别,有一双长而尖的手。如果您想了解李贺为什么不能参加科举、李贺为什么被称为诗鬼、李贺为什么只活了27年、李贺为什么避父讳、李贺为什么叫长爪郎、李贺为什么写马诗、李贺为什么能够作出好诗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柳宗元为什么被贬柳州 柳宗元为什么叫柳河东
柳宗元被称为“柳河东”,是因为他祖籍河东郡,即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县一带。如果您想了解柳宗元为什么被贬柳州、柳宗元为什么叫柳河东、柳宗元为什么字子厚、柳宗元为什么被贬永州、柳宗元为什么说寂寥无人、柳宗元为什么叫五柳先生、柳宗元为什么写种树郭橐驼传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贺知章为什么被称为诗狂 贺知章为什么叫四明狂客
贺知章叫贺监,是因为他早年间在长安的时候,自己称自己为四明狂客,所以人们在称呼他的时候容易简称他为诗狂,以至于将这个号称一直流传下来,而且他的诗文也如他的名字一般豪放不羁。如果您想了解贺知章为什么被称为诗狂、贺知章为什么叫四明狂客、贺知章为什么称李白为谪仙人、贺知章为什么叫贺监、贺知章为什么字季真、贺知章为什么写咏柳这首诗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李白为什么被称为诗仙 李白为什么不参加科举考试
李白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之一,主要原因在于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感和想象,表现了个人的自由和理想,具有非常强烈的个人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如果您想了解李白为什么被称为诗仙、李白为什么不参加科举考试、李白为什么不是唐宋八大家、李白为什么叫青莲居士、李白为什么被流放、李白为什么不喜欢杜甫、李白为什么是浪漫主义诗人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谢灵运为什么被杀 谢灵运为什么被贬
谢灵运被尊称为山水诗的鼻祖,主要是因为他的诗歌作品以山水风景为主题,并且在描写山水之美方面有着独特的造诣和开创之功。如果您想了解谢灵运为什么被杀、谢灵运为什么被贬、谢灵运为什么叫康乐公、谢灵运为什么隐居、谢灵运为什么写山水诗、谢灵运为什么是山水诗人鼻祖、谢灵运为什么说曹植才高八斗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温庭筠为什么叫温八叉 温庭筠为什么不救鱼玄机
温庭筠外号叫“温八吟”或“温八叉”,是因为他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此名。如果您想了解温庭筠为什么叫温八叉、温庭筠为什么不救鱼玄机、温庭筠为什么被腰斩、温庭筠为什么帮别人作弊成功、温庭筠为什么叫温八吟、温庭筠为什么考不上科举、温庭筠为什么是第一枪手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张籍为什么被称为张十八 张籍为什么称张水部
张籍被称为“张水部”的原因,可能与他在水部司的工作经历有关。如果您想了解张籍为什么被称为张十八、张籍为什么称张水部、张籍为什么称张司业、张籍为什么拒绝韩愈的邀请、张籍为什么去洛阳、张籍为什么叫南宫词客、张籍为什么被称为诗肠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贾岛为什么叫诗奴 贾岛为什么选了敲字
贾岛被称为“诗奴”,是因为他过度追求诗歌的完美和韵味,甚至到了有些偏执的地步。如果您想了解贾岛为什么叫诗奴、贾岛为什么选了敲字、贾岛为什么叫碣石山人、贾岛为什么要去山中寻找隐者、贾岛为什么称为岛瘦、贾岛为什么叫苦吟诗人、贾岛为什么出家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李煜为什么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为什么能继承皇位
李煜是一位文学家和词人,他的词作品在当时广受赞誉,被称为“千古词帝”。如果您想了解李煜为什么被宋太宗毒死、李煜为什么能继承皇位、李煜为什么会亡国、李煜为什么叫李后主、李煜为什么被称为千古词帝、李煜为什么没有被杀、李煜为什么更爱小周后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马致远为什么会漂泊异乡 马致远为什么擅长神仙道化剧
马致远之所以擅长神仙道化剧,是因为他深受全真教的影响。如果您想了解马致远为什么会漂泊异乡、马致远为什么擅长神仙道化剧、马致远为什么号东篱、马致远为什么被称为曲状元、马致远为什么写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为什么被称为秋思之祖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文征明为什么没中状元 文征明为什么能成为书法大家
文征明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如果您想了解文征明为什么没中状元、文征明为什么能成为书法大家、文征明为什么写南昌故郡、文征明为什么种紫藤、文征明为什么长寿、文征明为什么又叫文徽明、文征明为什么号衡山居士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晏几道和晏殊是什么关系 官二代晏几道为什么会仕途不顺
晏几道作为一个古代文人,对于女性的想法和态度可能受到当时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如果您想了解晏几道和晏殊是什么关系、官二代晏几道为什么会仕途不顺、晏几道为什么家道中落、晏几道为什么不见苏轼、晏几道为什么会想女人、晏几道为什么叫几道、晏几道为什么叫云间公子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古代哪位诗人最有名 古代诗人排名前十名 中国古代著名诗人
中国古代十大诗人名单如下:李白、屈原、杜甫、陆游、王维、孟浩然、李商隐、刘禹锡、陶渊明、白居易,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写诗最多的诗人TOP10 古代诗人写诗数量排名 现存诗作最多的是谁
写诗最多的诗人TOP10名单如下:爱新觉罗·弘历、杨万里、陆游、刘克庄、白居易、赵蕃、苏轼、梅尧臣、方回、黄庭坚,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唐代诗人排名前十 唐代著名诗人排名 唐朝十大诗人排行榜
唐朝十大著名诗人名单如下:李白、孟浩然、杜甫、白居易、王维、刘禹锡、李商隐、杜牧、李贺、王昌龄,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英年早逝的十大诗人 中国古代短命诗人盘点 古代哪些诗人死的早
历史十大早逝诗人名单如下:夏完淳、李贺、王勃、刘希夷、鱼玄机、王令、贾谊、高启、徐祯卿、曹植,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初中语文必背的十大古代词人 中考必考诗人盘点 中学重点诗词作者有哪些
中考十大必背的古代诗人名单如下:陶渊明、王维、王勃、李白、李贺、杜甫、柳永、苏轼、杜牧、李商隐,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元代诗人排名前十 元朝诗人代表人物 代著名诗人排行榜
元代诗人排名前十名单如下:王冕、马致远、虞集、揭傒斯、杨载、杨维桢、范梈、耶律楚材、张养浩、黄溍,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宋代诗人排名前十 宋代诗人排名 宋朝十大著名诗人
宋代诗人排名前十名单如下:苏轼、黄庭坚、陆游、王安石、欧阳修、文天祥、范成大、杨万里、梅尧臣、陈师道,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宋词十大家 十大宋词诗人排名 宋词十大名家有哪些
宋词十大家名单如下:辛弃疾、苏轼、周邦彦、姜夔、李清照、柳永、晏几道、王沂孙、吴文英、欧阳修,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当代十大诗人 中国当代诗人排名 中国当代最杰出诗人有哪些
中国当代十大诗人名单如下:洛夫、卞之琳、余光中、郭路生、厉声教、席慕蓉、汪国真、舒婷、北岛、顾城,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近现代十大诗人 近现代诗人排行榜 中国近现代著名诗人有哪些
中国近现代十大诗人名单如下:黄遵宪、柳亚子、秋瑾、徐志摩、林徽因、闻一多、戴望舒、冯至、李金发、艾青,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盘点南宋四大家 南宋中兴四大家分别是哪四位
南宋四大家名单如下: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姜夔、陈与义,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作家
  • 文人
  • 书法家
  • 画家
  • 元曲家
  • 国学大师
  • 翻译家
  • 舞蹈家
  • 学者
  • 演说家
  • 艺术家
  • 经济学家
  • 科学家
  • 美食家
  • 设计师
  • 谋士
  • 才女
  • 才子
  • 明星艺人
  • 诗人
  • 文化名人
  • 热门文章
  • 写诗最多的诗人TOP10
  • 宋代诗人前十
  • 中考十大必背的古代诗人
  • 唐代诗人前十
  • 南宋四大家
  • 中国当代十大诗人
  • 宋词十大家
  • 元代诗人排名前十
  • 历史十大早逝诗人
  • 中国近现代十大诗人
  • 中国十大古代诗人
  • 十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十大著名中国作家
  • 中国十大著名国画名家
  • 江苏十大文人
  • 热门词条
  • 1
    王佐
  • 2
    范仲淹
  • 3
    陶渊明
  • 4
    徐志摩
  • 5
    宋之问
  • 6
    来知德
  • 7
    郭路生
  • 8
    李克利
  • 9
    温庭筠
  • 10
    王昌龄
  • 11
    顾城
  • 12
    王冕
  • 13
    张耒
  • 14
    王安石
  • 15
    姜夔
  • 16
    黄庭坚
  • 17
    余光中
  • 18
    高适
  • 19
    苏味道
  • 20
    何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