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
1981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展露文学天赋。
1985年,发表成名作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
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在文坛引起轰动。
1987年,《红高粱》被张艺谋改编为同名电影,莫言担任编剧。是华语电影史上公认的最伟大的电影之一,在国内被评为当时年度最佳华语片,也被法国最权威的影评刊物《电影手册》评为年度世界十佳影片第一,获得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1988年,发表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
1989年,创作长篇小说《酒国》。
1993年,由葛浩文翻译的《红高粱》英译本在欧美出版,引起热烈回响,被World Literature Today评选为1993年全球最佳小说。
1996年,出版长篇小说《丰乳肥臀》,获得了首届“大家文学奖”。
1999年,出版长篇小说《红树林》。同年,他于1997年创作的话剧《霸王别姬》荣获中国曹禺文学奖剧本奖。
2000年,《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18位)。次年,《红高粱》成为唯一入选World Literature Today评选。
2001年,出版长篇小说《檀香刑》。
2003年,创作的话剧《我们的荆轲》斩获中国话剧艺术唯一的专业奖项“金狮奖”最佳剧目奖和优秀编剧奖两项大奖。
2003年,出版长篇小说《四十一炮》。
2006年,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委员会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宣布把文化大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2006年,出版长篇小说《生死疲劳》,之后,获得由香港浸会大学主办的第二届“红楼梦奖”。
2009年,出版长篇小说《蛙》。
2012年10月11日,成为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同年12月,因在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上的非凡成就及其在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方面的贡献,获得“2012中华文化人物”提名。
2017年,在《人民文学》第九期发表了新作戏曲文学剧本《锦衣》,开启中国戏剧文学剧本的创作之路。
至2018年,连续创作出京剧剧本《锦衣》、戏曲剧本《高粱酒》、歌剧剧本《檀香刑》。
2019年11月,与王振共同创刊《两块砖墨讯》。
2020年7月,携获诺奖后首部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读者视野。
202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0年后的最新力作《鳄鱼》出版。
《红高粱》《丰乳肥臀》《牛》《酒国》《檀香刑》《四十一炮》《月光斩》《蛙》《等待摩西》《诗人金希普》《一斗阁笔记》《鳄鱼》等
1987年,凭借《红高粱》获得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
1997年,凭借《丰乳肥臀》获得大家·红河文学奖。
2000年,凭借《牛》获得第八届《小说月报》百花奖。
2001年,获得第二届冯牧文学奖。
2001年,凭借《酒国》获得法国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
2003年,凭借《檀香刑》获得第一届鼎钧双年文学奖。
2004年,凭借《四十一炮》获得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2004年,凭借《月光斩》先后获得第五届茅台杯·人民文学奖、第一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
2005年,获得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
2006年,获得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
2008年,先后获得第一届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第二届红楼梦奖。
2011年,凭借《蛙》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9年,凭借《等待摩西》先后获得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第六届汪曾祺文学奖、第十五届十月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2019年,凭借《诗人金希普》获得第七届花城文学奖中短篇小说奖。
2019年,凭借《一斗阁笔记》先后获得第十届“茅台杯”《小说选刊》年度奖、第十二届《上海文学》奖特别奖。
2020年,凭借《饺子歌》获得第五届中国长诗奖特别奖。
2024年,凭借《鳄鱼》获得第12届春风悦读榜年度春风白金图书奖。
莫言的《蛙》以乡村医生别无选择的命运,折射着我们民族伟大生存斗争中经历的困难和考验。小说以多视角呈现历史和现实的复杂苍茫,表达了对生命伦理的思考。叙述和戏剧多文本的结构方式建构宽阔的对话空间,从容自由、机智幽默,体现出作者强大的叙事能力和执着的创新精神。(茅盾文学奖 评)
20年持续不断的旺盛的文学写作,在海内外赢得了广泛声誉。虽然,他曾一度在创新道路上过犹不及,但他依然是新时期以来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创作于80年代中期的“红高粱”家族系列小说,对于新时期军旅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深刻而积极的影响。《红高粱》以自由不羁的想象,汪洋恣肆的语言,奇异新颖的感觉,创造出了一个辉煌瑰丽的莫言小说世界。他用灵性激活历史,重写战争,张扬生命伟力,弘扬民族精神,直接影响了一批同他一样没有战争经历的青年军旅小说家写出了自己“心中的战争”,使当代战争小说面貌为之一新。(冯牧文学奖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