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韦庄

韦庄(约836年— 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其诗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其律诗圆稳整赡、音调浏亮,绝句情致深婉、包蕴丰厚,发人深思;其词多写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上层社会之冶游享乐生活及离情别绪,善用白描手法,词风清丽。
中文名
韦庄
别号名称
韦文靖
出生日期
约836年
性别
国籍
唐朝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长安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
去世日期
约910年
代表作品
《浣花集》,《秦妇吟》
主要成就
花间派重要词人
目录
韦庄介绍

人物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

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其诗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其律诗圆稳整赡、音调浏亮,绝句情致深婉、包蕴丰厚,发人深思;其词多写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上层社会之冶游享乐生活及离情别绪,善用白描手法,词风清丽。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另著有《菩萨蛮》五首,传为经典,早期词人的代表人物,影响深远,为宋词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主要经历

早年经历

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为唐睿宗时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其家族至韦庄时已中衰。

韦庄的父母早亡,其家境因而寒微。他自少孤贫力学,才敏过人。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为人疏旷不拘,任性自用。

咸通四年(863年),韦庄在昭义节度使、检校礼部尚书、太原尹、北都留守刘潼幕下就职。

乾符五年(878年),因长安应试不利,更名为韦庄。

广明元年(880年),韦庄在长安应举不第,正值黄巢军攻入长安,遂陷于战乱,与弟妹失散,至中和二年(882年)始离长安赴洛阳。

中和三年(883年),入镇海军节度使周宝府中任职。

游历各地

光启元年(885年),为赴宝鸡“迎驾”卜居衢州。次年,出发前往宝鸡,听闻唐僖宗已到兴元府(今陕西汉中),亦尾随而至。

此后沿渭、黄河而返,在孟津上岸,原计划由许昌东南方向经安徽直达润州,不料七月间秦宗权攻占许州(今河南许昌),杀节度使鹿晏弘。看来此路不通,韦庄改变了计划沿黄河东去开封,打算从开封南下返回润州(今河南开封)。不幸此时润州周宝后院起火,手下大将张郁醉酒后叛乱。在这种情形下,不宜返回浙西,只好又回到孟津。

大约在光启三年(887年)正月,许昌战事已毕,韦庄再一次来到许昌,打算按原计划由许昌走陆路返浙。又得知润州周宝因府中将领刘浩叛乱,逃往常州。据之,周宝已经不能再行依附,润州之事也无所牵挂,韦庄决定就此向北游历。他先来到河清县(今河南济源),又到泌阳小住。

韦庄由泌阳出发,登上太行山,直达山西境内的天井关(今山西晋城南太行山顶)。

约在同年三月,韦庄路过太行山貂黄岭,从壶关开始向东行走。大约在四月份,途经林、辉州之间,打算从内黄县出发经山东返回浙西。不想在此得知江南硝烟又起。韦庄索性由此向北,一路来到了正定(今河北石家庄)。再向北,又到古北口(今北京密云)长城。离开古北口,沿着长城一路向东,直达榆关(今山海关)。他以山海关为北游的拐点向西返回,至蓟(北京)杭(杭州)大运河乘船返回南方。

约同年秋,途经清河县,在此上岸后得知,江南战事已毕,决定就此返回浙西,遂经山东境内,直达徐州。在徐州稍作停留。

光启四年(888年)春,乘船沿中运河到达扬州,在此上岸稍歇。在客栈遇见一个见面熟的“饯客”,韦庄与他聊的很投机,从他的口中将扬州之战做了详细的了解,得知江南局势仍然不稳,就打算向南躲避。他打算先到石头城(南京)暂避一时。在石头城小住期间,游览了上元县,即今南京市区台城、蒋帝庙、长干里等地。后又沿江南下,经当涂县,向东到了苏州。再南下到湖州,继续南下至富春,经桐庐县,折向东到了绍兴,再向东到宁波。由此向西,又到西施故里暨阳县,再往西到了东阳。再往西,到婺州(今浙东金华)小住,由此返回卜居地衢州。

龙纪元年(889年)冬,他从衢州出发到江西,在边界处拜访了居士楚公,下一站到了信州(今江西饶州)。此后又沿信江逆流而上到了饶州(今江西鄱阳),由此再向西北斜穿鄱阳湖到九江,寻访至庐山东林寺。接下又来到了南昌,由南昌再向南到抚州,从抚州向西行再到宜春。在此,韦庄取消了向西北方向到长沙的行程,转而向正西方向直接到了湘中即今湖南邵阳、娄底的交界处。此后又转向东南到了耒阳,由耒阳再向东向南到了赣州,由赣州准备返回。接下来,从赣州往东到西江(今江西会昌),再由此北上到建昌(今江西南城)。

大顺二年(891年)秋,由建昌经信州(今江西上饶)返回衢州。

景福元年(892年)秋,五十岁的韦庄准备长安应试。他从衢州出发,经江西信州、鄱阳、九江到湖北境内。先到达黄石,后抵达齐安郡(今湖北黄冈西北)。又经鄂州到夏口(今湖北武汉)。

景福二年(893年)正月,到了商南(今陕西商南)境内。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长安。不幸的是这次他又落榜了。韦庄听从黄滔的建议,立刻动身去河东道去找郑尚书。他出了潼关,乘船顺黄河向东,在垣县上岸,直奔绛州(今山西新绛)。又由此继续北上到了平陵(今山西文水东二十五里),再渡过黄河到绥州(今陕西绥德)。离开绥州,韦庄乘船沿黄河边向南直到潼关,返回长安。

暮年及第

乾宁元年(894年),年近六十的韦庄终于得中进士,被朝廷任命为“草诏”的校书郎,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由于对时局中兴的期望值不高,在登第之后,韦庄又开始为“著身”而早做打算。

出使西蜀

乾宁三年(896年)春,韦庄先来到童年时居住过的下邽(今陕西渭南),随后北上来到鄜州(今陕西富县),辗转来到了宜君县。在此得到皇上诏令,才骑马匆匆相别而去。原来,西川节度使王建与东川节度使顾彦晖相互攻击,唐昭宗命令韦庄为判官,配合谏议大夫李询奉使入蜀,前往劝二人和解。到蜀后,王建并不理会昭宗的诏书,仍然大败顾彦晖,占据了两川之地。对于韦庄来说,此次入蜀,却得到了王建的赏识。王建很希望招韦庄至自己的幕下,可他并没有立即答应,仍在静观时局的变化。

光化二年(899年),韦庄被除任为左补阙。在此期间主要干了与政局无关,却与历史文化传承相关的两件事。其一,在历史文化遗存上,与兄弟韦蔼合作编著《又玄集》,集中收录了“才子一百五十人,名诗三百首。”其中有妇女诗十九家,不但为诗集收录女子诗开了先例,也给妇女对中华文化事业的奉献作了充分的肯定;其二,是为虽未通过或参加科考,但其作品和能力都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历史人物,如李贺、贾岛、温庭筠、陆龟蒙等十人奏请,追赠为进士名誉或赠官。在这个问题上的重要意义有三:首先是体现了韦庄对当时科举中重试卷,轻能力弊病的纠正;其次是将选才仅以评判试卷为标准,扩大到与文化人能力相关的作品(当然包括质量两方面)及社会影响上;其三,从选才目的上,由单方面为朝政负责,转向兼顾为考生个人发展着想。

襄助王建

光化三年(900年)十一月,宦官发动了宫廷政变,囚禁昭宗,假拟圣旨,立太子李裕为帝。听到这个消息后,韦庄深感绝望了。其《赠云阳裴明府》:“已闻陈胜心降汉,谁为田横国号齐。”(田横,秦末起义首领,不肯称臣于汉)证明他已下了投靠王建的决心。王建非常高兴,当即命他为掌书记。据《唐诗纪事》载:朝廷“寻召为起居舍人,(王)建表留之。”

韦庄入蜀后,以保地方平安为已任。抚民方面,在任掌书记期间,有一个县令扰民,韦庄上书于王建说:“正当凋瘵(病)之秋,好安凋瘵;勿使疮痍之后,复作疮痍。”即不要使百姓生活雪上加霜的意思。在此兵荒马乱的年月,难得还有人为民着想,一时间被传为美谈。王建就此而任用韦庄为起居舍人。

在避免内战方面,韦庄又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阻止了王建以“思为祖上报仇”为名征讨朱全忠,避免了发自于蜀内部的主动战争。如天祐元年(904年)八月,昭宗被朱全忠所杀,“高祖(王建)颇内怀兴复”,韦庄遂“以兵者大事,不可仓卒而行”进行劝阻。天祐三年(906年),韦庄被任以西蜀安抚使。

二是识破了朱全忠欲吞并蜀的诡计,避免了来自外部藩镇的被动战争。“梁(朱全忠)复通好高祖(王建),推高祖为兄”,韦庄笑着说:“此神尧骄李密之意也(指李密投降李渊,后为李渊所杀一事)。”

天佑四年(907年)三月,唐王朝正式寿终正寝,哀帝被迫将皇位“禅让”给朱全忠,建国号梁,改元开平,以开封为国都,史称后梁。韦庄闻讯后,本着维护一方安宁的原则,与诸位将领共同劝进王建说:“大王虽忠于唐,唐已亡矣,此所谓天与不取也。”于是,率官吏民众大哭三天后,拥戴王建即皇帝位。韦庄从此晋升左散骑侍,判中书门下事等官。据《十国春秋》蜀国:“凡开国制度,号令,刑政,礼乐,皆由庄所定。”这一系列举措使得蜀地在最小程度上减轻了战乱之患,可谓功不可没。次年韦庄被委任为宰相,蜀之开国制度多出其手,后终身仕蜀,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

武成三年(910年)八月,韦庄在成都花林坊逝世,享年七十五岁,谥号“文靖”。

主要作品

《蜀梼杌》著录韦庄《浣花集》20卷。《补五代史·艺文志》著录《韦庄笺表》1卷、《谏草》2卷、《蜀程记》1卷、《峡程记》1卷、《韦庄集》20卷、《浣花集》5卷、《又玄集》5卷。今仅存《浣花集》及所选诗《又玄集》,余皆佚。

《浣花集》为韦庄弟韦蔼所编,蔼序说,韦庄在“庚子(880)乱离前”的作品,大都亡佚;到编集时,他才搜集到1000多首。然今传《浣花集》仅存诗200多首,尚不足原编四分之一。此集有明正德间朱承爵刻本(《四部丛刊》即据以影印)和晚明汲古阁刻本,皆作10卷,大致以时地分卷,各卷篇数多少不均。《全唐诗》略加归并,编为5卷,内容全同。另《补遗》1卷,大概为后人于结集后所增补。

韦庄词向无专集。《全唐诗》从《花间集》、《尊前集》、《草堂诗余》等辑录54首。刘毓盘辑有《浣花词》1卷,共55首,刊入《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

近人向迪琮编有《韦庄集》,收韦诗300多首,词55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印行,较为通行。

贡献影响

文学

地位

韦庄在唐末诗坛上有重要地位。清代翁方纲称他“胜于咸通十哲(指方干、罗隐、杜荀鹤等人)多矣”(《石洲诗话》),郑方坤把他与韩偓、罗隐并称为“华岳三峰”(《五代诗话·例言》)。他前逢黄巢农民大起义,后遇藩镇割据大混战,自称“平生志业匡尧舜”(《关河道中》),因而忠于唐王朝是他思想的核心,忧时伤乱为他诗歌的重要题材,从而较为广阔地反映了唐末动荡的社会面貌。《悯耕者》、《汴堤行》对战乱中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睹军回戈》、《喻东军》、《重围中逢萧校书》对当时屯居洛阳的援军残害人民、掳掠妇女的丑恶行径作了谴责,同时又对他们拥兵自重、未能积极镇压起义军表示不满。而《铜仪》、《洛北村居》、《北原闲眺》、《辛丑年》等诗,则反映了他对唐室“中兴”的热切期待;《闻再幸梁洋》、《江南送李明府入关》等诗,表示了他对离乱中的君主、皇族多所眷念;《咸通》、《夜景》、《忆昔》等作,更抚今追昔,为唐王朝的衰微唱出了深沉的挽歌。他又有一些出色的怀古诗,如《台城》、《金陵图》、《上元县》等,在对南朝史迹的凭吊中,也寄寓着他对唐末社会动乱的哀叹,情调凄惋。此外,他还有一些诗如《思归》、《江外思乡》、《古离别》、《多情》等,反映了他长期四处飘泊,求官求食的境遇和心情。他的写景诗,如《题盘豆驿水馆后轩》、《登咸阳县楼望雨》、《秋日早行》等,取景疏淡,思致清婉,也有特色。他以近体诗见长。律诗圆稳整赡,音调响亮,绝句包蕴丰满,发人深省;而清词俪句,情致婉曲,则为其近体诗的共同风格。

韦庄的代表作是长篇叙事诗《秦妇吟》。此诗长达1666字,为现存唐诗中最长的一首。诗中通过一位从长安逃难出来的女子即“秦妇”的叙说,正面描写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称帝建国,与唐军反复争夺长安以及最后城中被围绝粮的情形。思想内容比较复杂,一方面对起义军的暴行多所暴露,另一方面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义军掀天揭地的声威及统治阶级的仓皇失措和腐败无能;一方面揭露了唐军迫害人民的罪恶,另一方面又夹杂着对他们剿贼不力的谴责。它选择典型的情节和场面,运用铺叙而有层次的手法,来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复杂矛盾,布局谨严,脉络分明,标志着中国诗歌叙事艺术的发展。韦庄因此诗而被称为“秦妇吟秀才”。由于某种忌讳,韦庄晚年严禁子孙提及此诗,也未收入《浣花集》,以致长期失传。20世纪初始在敦煌石窟发现。

韦庄与温庭筠又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温、韦词在内容上并无多大差别,不外是男欢女爱、离愁别恨、流连光景。但温词主要是供歌伎演唱的歌词,创作个性不鲜明;而韦词却注重于作者情感的抒发,如《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5首,学习白居易、刘禹锡《忆江南》的写法,追忆往昔在江南、洛阳的游历,把平生漂泊之感、饱经离乱之痛和思乡怀旧之情融注在一起,情蕴深至。此词情致缠绵,意象鲜明,堪称咏“江南春色”的诸多诗作中罕见之佳作。风格上,韦词不象温词那样浓艳华美,而善于用清新流畅的白描笔调,表达比较真挚、深沉的感情,如〔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女冠子〕“四月十七”、“昨夜夜半”等。他有些词还接受了民间词的影响,用直截决绝之语,或写一往情深,或写一腔愁绪。如〔思帝乡〕“春日游”的“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于率直中见郁结;〔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的“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以终老异乡之“誓”,更深一层地抒发思乡之苦。韦庄的闺情词亦写得非常出色,词语与闺中之美人浑然融于一体,见词尤见人,词音即人语,可谓风韵臻于极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弦上黄莺语’(见《菩萨蛮》),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之。”称其词“骨秀”。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韦端己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境”,许昂霄《词综偶评》评韦词“语淡而悲,不堪多读”,都指明这一特点。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韦词高于温词,指出“端己词情深语秀,虽规模不及后主、正中,要在飞卿之上。观昔人颜、谢优劣论可知矣”;“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也是从这点着眼的。但韦词间有艳亵语,为其不足处。

创作

前期

韦庄一生经历,可分前后两期。前期为仕唐时期。广明元年(880年)他在长安应举,适值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未能脱走,至中和二年(882年)春始得逃往洛阳,次年作《秦妇吟》。后去润州,在镇海军节度使周宝幕中任职。光启元年(885年),僖宗还京后,又因李克用逼迫,出奔凤翔、兴元。韦庄出于拥戴唐室之忱,离江南北上迎驾,中途因道路阻塞折返,后在婺州一带客居。景福二年(893年)入京应试,不第。乾宁元年(894年)再试及第,任校书郎,已年近60岁。后昭宗受李茂贞逼迫出奔华州,韦庄亦随驾任职。乾宁四年,奉诏随谏议大夫李询入蜀宣谕,得识王建。后又在朝任左、右补阙等职。这一时期的创作主要是诗歌。今存《浣花集》所收作品即止于光化三年(900年),此后无诗作留存。

后期

后期为仕蜀时期。天复元年(901年),他应聘为西蜀掌书记,自此在蜀达10年。天佑四年(907年),朱全忠灭唐建梁,韦庄劝王建称帝,与之对抗,遂建立蜀国,史称前蜀。他被王建倚为心腹,任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制定开国制度。后官至吏部侍郎平章事。在蜀时,他曾于成都浣花溪畔杜甫旧居重建草堂作为住所,这一时期的创作主要是词。今存韦词大部分作于后期。

书法

韦庄亦善书法,《书史会要》称其“当时以作字名于世,有行书法”。

人物评价

张炎: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不过十数句,一句一字闲不得。末句最当留意,有有馀不尽之意始佳。当以唐《花间集》中韦庄、温飞卿为则。

韦榖:韦诗调响,与晚唐诸家不同,大略不宜多,才弱也。七言四韵平平说去,遒警动人。

辛文房:庄早尝寇乱,间关顿踬,携家来越中,弟妹散居诸郡。西江、湖南,所在曾游,举目有山河之异,故于流离漂泛,寓目缘情,子期怀旧之辞,王粲伤时之制,或离群轸虎,或反袂兴悲,四愁九怨之文,一咏一觞之作,俱能感动人也。

许学夷:韦庄律诗七言胜于五言……绝句在唐末诸人之上。

胡震亨:韦端己体近雅正,惜出之太易,义乏闳深。

唐汝询:韦庄于晚唐中最超,其七绝有类盛唐者,律诗虽不甚雄,亦是可讽。

冯班:韦相诗声调高亮,不用晚唐人细碎苦涩工夫,是此书律诗法也。

吴任臣:冯涓、韦庄皆翩翩萟苑之雄也,或请以蜀王称制,或劝以帝位抗梁,议论较殊,而其为主之心同矣。

翁方纲:韦庄在晚唐之末,稍为官样,虽亦时形浅薄,自是风会使然,胜于“咸通十哲”多矣。

洪亮吉:韦端己《秦中吟》诸乐府,学白乐天而未到。《闻再幸梁洋》、《过扬州谒蒋帝庙》诸篇,学李义山(李商隐)、温方城(温庭钧)而未到。然亦唐末一巨手也。

姚鼐:西昆诸公之拟玉溪,但学其隶事耳,殊滞于句下,都成死语,其馀宋初诸贤,亦皆域于许浑、韦庄辈境内。

胡寿芝:韦庄流丽中感慨顿挫,语关飞动。

周济:端己词清艳绝伦。初日芙蓉春月柳,使人想见风度。

刘熙载:韦端己、冯正中诸家词,留连光景,惆怅自怜,盖亦易飘飏于风雨者。若第论其吐属之美,又何加焉!

宋育仁:其源出于元稹,有排比之能,无温丽之采。专为律体,时代所尚,章台清瑟,秀发遥音;七古开宕,犹存初体。

况周颐:韦文靖词,与温方城齐名,熏香掬艳,眩目醉心,尤能运密入疏,寓浓于淡,花闲群贤,殆鲜其匹。

丁仪:(庄)诗典雅绮丽,风致嫣然,七绝则王建、李益之亚也。

王国维:①“弦上黄莺语”,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之。②韦端己之词,骨秀也。

韦庄相关榜单
西安十大著名文人 西安有哪些文人墨客 西安文人及代表作盘点
西安十大文人名单如下:韦应物、杜牧、韦庄、陈忠实、鱼玄机、薛涛、王九思、牛兆濂、杜预、颜师古,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陕西十大文人墨客 陕西最著名的文人 你认识的人都有哪些
陕西十大文人名单如下:班昭、寇凖、杜牧、吴宓、韦庄、沈尹默、韦应物、路遥、柳青(作家)、杨炯,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更多榜中榜推荐
海子为什么要卧轨自杀 海子为什么会疯
海子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格充满激情和哲理,表达了他对生命、爱情、自然等众多主题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如果您想了解海子为什么要卧轨自杀、海子为什么会疯、海子为什么叫海子、海子为什么要去德令哈、海子为什么杀死妻子、海子为什么不被世人理解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仓央嘉措为什么出家 仓央嘉措为什么写情诗
仓央嘉措出家的原因是因为他是六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是西藏的王。如果您想了解仓央嘉措为什么出家、仓央嘉措为什么写情诗、仓央嘉措为什么想去理塘、仓央嘉措为什么被废、仓央嘉措为什么被押往京城、仓央嘉措为什么只活了23岁、仓央嘉措为什么没有灵塔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徐志摩为什么出名 徐志摩的三个女人谁最优秀
徐志摩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在新月派诗歌和散文方面有着显著的贡献,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英语老师和翻译家。如果您想了解徐志摩为什么出名、徐志摩的三个女人谁最优秀、徐志摩为什么去剑桥、徐志摩为什么写再别康桥、徐志摩为什么姓章、徐志摩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徐志摩为什么去佛罗伦萨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李贺为什么不能参加科举 李贺为什么被称为诗鬼
李贺被称为“长爪郎”,是因为他长相特别,有一双长而尖的手。如果您想了解李贺为什么不能参加科举、李贺为什么被称为诗鬼、李贺为什么只活了27年、李贺为什么避父讳、李贺为什么叫长爪郎、李贺为什么写马诗、李贺为什么能够作出好诗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柳宗元为什么被贬柳州 柳宗元为什么叫柳河东
柳宗元被称为“柳河东”,是因为他祖籍河东郡,即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县一带。如果您想了解柳宗元为什么被贬柳州、柳宗元为什么叫柳河东、柳宗元为什么字子厚、柳宗元为什么被贬永州、柳宗元为什么说寂寥无人、柳宗元为什么叫五柳先生、柳宗元为什么写种树郭橐驼传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贺知章为什么被称为诗狂 贺知章为什么叫四明狂客
贺知章叫贺监,是因为他早年间在长安的时候,自己称自己为四明狂客,所以人们在称呼他的时候容易简称他为诗狂,以至于将这个号称一直流传下来,而且他的诗文也如他的名字一般豪放不羁。如果您想了解贺知章为什么被称为诗狂、贺知章为什么叫四明狂客、贺知章为什么称李白为谪仙人、贺知章为什么叫贺监、贺知章为什么字季真、贺知章为什么写咏柳这首诗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李白为什么被称为诗仙 李白为什么不参加科举考试
李白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之一,主要原因在于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感和想象,表现了个人的自由和理想,具有非常强烈的个人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如果您想了解李白为什么被称为诗仙、李白为什么不参加科举考试、李白为什么不是唐宋八大家、李白为什么叫青莲居士、李白为什么被流放、李白为什么不喜欢杜甫、李白为什么是浪漫主义诗人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谢灵运为什么被杀 谢灵运为什么被贬
谢灵运被尊称为山水诗的鼻祖,主要是因为他的诗歌作品以山水风景为主题,并且在描写山水之美方面有着独特的造诣和开创之功。如果您想了解谢灵运为什么被杀、谢灵运为什么被贬、谢灵运为什么叫康乐公、谢灵运为什么隐居、谢灵运为什么写山水诗、谢灵运为什么是山水诗人鼻祖、谢灵运为什么说曹植才高八斗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温庭筠为什么叫温八叉 温庭筠为什么不救鱼玄机
温庭筠外号叫“温八吟”或“温八叉”,是因为他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此名。如果您想了解温庭筠为什么叫温八叉、温庭筠为什么不救鱼玄机、温庭筠为什么被腰斩、温庭筠为什么帮别人作弊成功、温庭筠为什么叫温八吟、温庭筠为什么考不上科举、温庭筠为什么是第一枪手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张籍为什么被称为张十八 张籍为什么称张水部
张籍被称为“张水部”的原因,可能与他在水部司的工作经历有关。如果您想了解张籍为什么被称为张十八、张籍为什么称张水部、张籍为什么称张司业、张籍为什么拒绝韩愈的邀请、张籍为什么去洛阳、张籍为什么叫南宫词客、张籍为什么被称为诗肠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贾岛为什么叫诗奴 贾岛为什么选了敲字
贾岛被称为“诗奴”,是因为他过度追求诗歌的完美和韵味,甚至到了有些偏执的地步。如果您想了解贾岛为什么叫诗奴、贾岛为什么选了敲字、贾岛为什么叫碣石山人、贾岛为什么要去山中寻找隐者、贾岛为什么称为岛瘦、贾岛为什么叫苦吟诗人、贾岛为什么出家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李煜为什么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为什么能继承皇位
李煜是一位文学家和词人,他的词作品在当时广受赞誉,被称为“千古词帝”。如果您想了解李煜为什么被宋太宗毒死、李煜为什么能继承皇位、李煜为什么会亡国、李煜为什么叫李后主、李煜为什么被称为千古词帝、李煜为什么没有被杀、李煜为什么更爱小周后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马致远为什么会漂泊异乡 马致远为什么擅长神仙道化剧
马致远之所以擅长神仙道化剧,是因为他深受全真教的影响。如果您想了解马致远为什么会漂泊异乡、马致远为什么擅长神仙道化剧、马致远为什么号东篱、马致远为什么被称为曲状元、马致远为什么写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为什么被称为秋思之祖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文征明为什么没中状元 文征明为什么能成为书法大家
文征明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如果您想了解文征明为什么没中状元、文征明为什么能成为书法大家、文征明为什么写南昌故郡、文征明为什么种紫藤、文征明为什么长寿、文征明为什么又叫文徽明、文征明为什么号衡山居士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晏几道和晏殊是什么关系 官二代晏几道为什么会仕途不顺
晏几道作为一个古代文人,对于女性的想法和态度可能受到当时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如果您想了解晏几道和晏殊是什么关系、官二代晏几道为什么会仕途不顺、晏几道为什么家道中落、晏几道为什么不见苏轼、晏几道为什么会想女人、晏几道为什么叫几道、晏几道为什么叫云间公子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古代哪位诗人最有名 古代诗人排名前十名 中国古代著名诗人
中国古代十大诗人名单如下:李白、屈原、杜甫、陆游、王维、孟浩然、李商隐、刘禹锡、陶渊明、白居易,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写诗最多的诗人TOP10 古代诗人写诗数量排名 现存诗作最多的是谁
写诗最多的诗人TOP10名单如下:爱新觉罗·弘历、杨万里、陆游、刘克庄、白居易、赵蕃、苏轼、梅尧臣、方回、黄庭坚,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唐代诗人排名前十 唐代著名诗人排名 唐朝十大诗人排行榜
唐朝十大著名诗人名单如下:李白、孟浩然、杜甫、白居易、王维、刘禹锡、李商隐、杜牧、李贺、王昌龄,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英年早逝的十大诗人 中国古代短命诗人盘点 古代哪些诗人死的早
历史十大早逝诗人名单如下:夏完淳、李贺、王勃、刘希夷、鱼玄机、王令、贾谊、高启、徐祯卿、曹植,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初中语文必背的十大古代词人 中考必考诗人盘点 中学重点诗词作者有哪些
中考十大必背的古代诗人名单如下:陶渊明、王维、王勃、李白、李贺、杜甫、柳永、苏轼、杜牧、李商隐,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元代诗人排名前十 元朝诗人代表人物 代著名诗人排行榜
元代诗人排名前十名单如下:王冕、马致远、虞集、揭傒斯、杨载、杨维桢、范梈、耶律楚材、张养浩、黄溍,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宋代诗人排名前十 宋代诗人排名 宋朝十大著名诗人
宋代诗人排名前十名单如下:苏轼、黄庭坚、陆游、王安石、欧阳修、文天祥、范成大、杨万里、梅尧臣、陈师道,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宋词十大家 十大宋词诗人排名 宋词十大名家有哪些
宋词十大家名单如下:辛弃疾、苏轼、周邦彦、姜夔、李清照、柳永、晏几道、王沂孙、吴文英、欧阳修,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当代十大诗人 中国当代诗人排名 中国当代最杰出诗人有哪些
中国当代十大诗人名单如下:洛夫、卞之琳、余光中、郭路生、厉声教、席慕蓉、汪国真、舒婷、北岛、顾城,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近现代十大诗人 近现代诗人排行榜 中国近现代著名诗人有哪些
中国近现代十大诗人名单如下:黄遵宪、柳亚子、秋瑾、徐志摩、林徽因、闻一多、戴望舒、冯至、李金发、艾青,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盘点南宋四大家 南宋中兴四大家分别是哪四位
南宋四大家名单如下: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姜夔、陈与义,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作家
  • 文人
  • 书法家
  • 画家
  • 元曲家
  • 国学大师
  • 翻译家
  • 舞蹈家
  • 学者
  • 演说家
  • 艺术家
  • 经济学家
  • 科学家
  • 美食家
  • 设计师
  • 谋士
  • 才女
  • 才子
  • 明星艺人
  • 诗人
  • 文化名人
  • 热门文章
  • 写诗最多的诗人TOP10
  • 宋代诗人前十
  • 中考十大必背的古代诗人
  • 唐代诗人前十
  • 南宋四大家
  • 中国当代十大诗人
  • 宋词十大家
  • 元代诗人排名前十
  • 历史十大早逝诗人
  • 中国近现代十大诗人
  • 中国十大古代诗人
  • 十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十大著名中国作家
  • 中国十大著名国画名家
  • 江苏十大文人
  • 热门词条
  • 1
    王佐
  • 2
    范仲淹
  • 3
    陶渊明
  • 4
    徐志摩
  • 5
    宋之问
  • 6
    来知德
  • 7
    郭路生
  • 8
    李克利
  • 9
    温庭筠
  • 10
    王昌龄
  • 11
    顾城
  • 12
    王冕
  • 13
    张耒
  • 14
    王安石
  • 15
    姜夔
  • 16
    黄庭坚
  • 17
    余光中
  • 18
    高适
  • 19
    苏味道
  • 20
    何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