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9年,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
1542年,完成小说《西游记》初稿
1556年起,写出了《水利议》。
1570年,开始着力撰写《西游记》。
1573年,完成《西游记》的撰写。
1582年,贫老以终,无后人。
《西游记》《花草新编》《水利议》等
《西游记》显示了高度的思想艺术成就。第一,小说统一了物性、人性与神性。《西游记》中那些神魔人物给读者留下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这是因为作者在作品中统一了那些妖魔鬼怪的物性、人性与神性。“物性”是指作为某一种动植物的精灵,它的外貌和习性得到了保留,例如《西游记》中孙悟空身上保留了猴子机灵的习性、蜘蛛精会吐丝、鱼精水性等。而“人性”是指把人的七情六欲赋予到每个妖魔鬼怪的身上,使他们有人的特点,进而使这些妖魔鬼怪具有了“人性”。与此同时,这些妖魔鬼怪又拥有神奇的本领,因而他们又具有了“神性”。作者就是在“真”与“幻”的转变过程中,使作品实现了物性、人性与神性有机的结合。
《天启淮安府志》:评价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复善谐谑,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
《长兴县志》:“性耽风雅,作为诗,缘情体物,习气悉除。其旨博而深,其辞微而显,张文潜后殆无其伦。”
朱应登:认为他“可尽读天下书”,而“以家所藏图史分其半与之”。
李维祯:吴承恩的诗文成就时说,吴的诗文“率自胸臆出之”,不事雕琢,他的诗和唐代的钱起、刘禹锡、元稹、白居易相上下,他的古文与宋朝的欧阳修、曾巩相出人。
陈文烛:“今观汝忠之作,缘情而绮丽,体物而浏亮,其词微而显,其旨博而深。《明堂》一赋,铿然金石。至于书记碑叙之文,虽不拟古何人,班孟坚柳子厚之遗也。诗词虽不拟古何人,李太白、辛幼安之遗也。盖淮自陆贾﹑枚乘﹑匡衡﹑陈琳﹑鲍照﹑赵嘏诸人,咸有声艺苑,至宋张耒而盛,乃汝忠崛起国朝,收百代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沉辞渊深,浮藻云峻,文潜以后,一人而已,真大河韩山之所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