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出版论著《读一篇新发现的鲁迅佚文》。
1983年,出版一系列学术著作如《戏剧思想史》《中国戏剧史》《观众心理学》《艺术创造论》等。
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写作《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文化散文,其中《文化苦旅》受到老师和学生的追捧,被列为学生的课外必读书。
2000年,出版散文集《千年一叹》、《千禧之旅》。
2004年,出版散文集《笛声何处》,该作品讲述昆曲的兴衰过程,同时对昆曲剧目的四大代表作《清忠谱》《长生殿》《桃花扇》《牡丹亭》进行解读。
2010年,担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
2012年,出版散文集《何谓文化》,从学理、生命、大地、古典四个方面阐释“何谓文化”。
2014年,出版了雨文集《秋雨合集》、长篇小说《冰河》。
2016年,担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荣誉院长。
2019年3月,散文集《雨夜短文》出版,余秋雨将自己的阅历、感想、智慧浓缩在一篇篇笔调轻松的小篇幅散文里;9月,将文集《中国文化课》在喜马拉雅FM上播出的音频课程整理成文,对中国文化的古往今来作出系统梳理。
《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千禧之旅》《信客》《一个王朝的背影》《秋雨散文》《笛声何处》等
《古典今译》《慢读秋雨》《泥步修行》《余秋雨墨迹》《人生十二讲》《选读余秋雨》等
《信步山河》《暮天归思》
1984年,获得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
1986年,获得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还被评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
1991年,获得上海优秀文学艺术奖。
1992年,凭借代表作品《文化苦旅》成为台北金石堂1992年度最具影响力的书,还上榜中国台湾十大畅销书之一,同年获得中国出版奖。
2000年,凭借代表作品《山居笔记》获得鲁迅文学奖。
2002年,凭借散文集《行者无疆》获得台湾白金作家奖,还获得马来西亚最受欢迎华语作家奖。
2007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学术精英。
2010年,获得台湾桂冠文学家奖。
2014年,获得全国美术书籍金牛杯金奖。
2017年,凭借《书架上的他》获得丰子恺散文奖、优秀作家贡献奖。
余秋雨先生把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散文尊严又一次唤醒了,他重铸了唐宋八大家诗化地思索天下的灵魂。他的著作,至今仍是世界各国华人社区的读书会读得最多的作品。他创造了中华文化在当代世界罕见的向心力奇迹,我们应该向他致以最高的敬意。(白先勇评)
余秋雨无疑拓展了当今文学的天空,贡献巨大。这样的人才百年难得,历史将会敬重。(贾平凹评)
北京有年青人为了调侃我,说浙江人不会写文章。就算我不会,但浙江人里还有鲁迅和余秋雨。(金庸评)
中国散文,在朱自清和钱钟书之后,出了余秋雨。(余光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