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7年,开始用法文模仿写作诗歌和小剧本。
1811年,开始在同学中流传的手抄刊物上发表诗作。
1814年7月,诗歌《致诗友》发表在《欧洲通报》上,这是他第一次在杂志上发表作品。
1817年3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亚历山大·普希金诗集》。7月,完成诗歌《自由颂》,造成一定影响。
1818年,完成诗歌《致恰达耶夫》。
1819年7月,写出诗歌《乡村》,开始触及底层生活,暴露农奴制度的残酷,表达人道思想。
1820年3月,完成第一部长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引起文坛关注。9月,完成《白昼的巨星已经黯淡》等“仿拜伦”的浪漫主义哀诗。
1821年,完成短诗《致奥维德》、长诗《高加索的俘虏》。次年,完成长诗《强盗兄弟》、短诗《英明的奥列格之歌》《囚徒》。
1823年5月28日,完成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一、二章,同年,完成长诗《巴赫切萨拉伊的泪泉》、短诗《我是荒野上自由的播种者》《生命的驿车》《波涛里,是谁阻止你的奔泻》。
1825年,完成短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十月十九日》《冬天的晚上》;11月,完成历史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12月,完成长诗《努林伯爵》。
1826年9月,完成《叶甫盖尼·奥涅金》第五、第六章;同月,完成短诗《在自己祖国的蓝天》《斯金卡·拉辛之歌》《承认》。
1827年,完成诗歌《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夜莺和玫瑰》《阿里翁》《1827年10月19日》,并补写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第六章。
1828年,完成长诗《波尔塔瓦》与《叶甫盖尼·奥涅金》。
1829年,完成短诗《夜幕笼罩着格鲁吉亚山冈》《给一位卡尔梅克女郎》《顿河》《高加索》。
1830年,完成小悲剧《吝啬骑士》《莫扎特和沙莱里》《石雕客人》《鼠疫流行时的宴会》、长诗《科隆纳一人家》、童话《神父和长工巴尔达的故事》《母熊的故事》《叶甫盖尼·奥涅金》第八章。
1831年,完成童话《萨尔坦皇帝》、小说《罗斯拉甫列夫》以及诗歌《给诽谤俄罗斯的人们》《波尔金诺周年纪念》《回声》。
1833年10月,完成长诗《青铜骑士》、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死公主的故事》、短诗《秋(断章)》、中篇小说《黑桃皇后》。
1834年,完成童话《金鸡的故事》。
1835年,完成小说《埃及之夜》、小悲剧《骑士时代的几个场景》、特写《1829年远征期间埃尔祖鲁姆旅行记》。
1836年4月,主编的《现代人》第一期出版;10月,完成小说《上尉的女儿》;11月,写作诗歌《我为自己建立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
1837年2月10日,因决斗负伤而死。
《亚历山大·普希金诗集》《自由颂》《鲁斯兰和柳德米拉》《白昼的巨星已经黯淡》《致奥维德》《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叶甫盖尼·奥涅金》《上尉的女儿》等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创作的精神实质是对美的和谐的追求,但这里的“和谐”并不是一味地指各部分之间的融洽与“友好”,而且也包含着冲突。这种冲突在普希金的创作中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精神与肉体,英雄主义与田园气息,悲剧精神和乐观原则,这就构成了作品潜在的或深层的二元对立精神;同时,这种二元对立精神体现出创造性和艺术力量。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抒情诗语言的丰富、简洁。他的抒情诗的语言使用广泛,不仅包容了浪漫的美文和传统的诗歌字眼,还有现实的话语、日常惯用语和乡野民间词汇,甚至还有古斯拉夫语和时髦的外来词等等。尤其是他关于爱情的诗歌,篇幅不大,但结构紧凑、语言精练、十分精致。
首先,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的小说注重形式,如《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在文体不同于当时流行的长诗与古代的叙事诗,它更像是诗体小说,即用诗的形式写的小说;也像是小说体诗,即小说式的韵文。其次,他的小说在描写内容上取材广泛,包括当时各种阶层的人物和各种事物,他细致入微地刻画社会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景象与人民的生活和民间风习。在艺术效果上,他的小说给读者以真实、平凡、具体的感觉,而不是像同时代的作品,给人理想化的感觉。
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普希金之于俄国文学,正如达·芬奇之于欧洲艺术。
俄国作家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他(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创立了俄国的诗的语言和俄国的文学语言。
俄国作家尼古莱·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一提到普希金的名字,马上就会突然想起这是一位俄罗斯民族诗人。他像一部辞书一样,包含着我们语言的全部宝藏、力量和灵活性。在他身上,俄罗斯的大自然、俄罗斯的灵魂、俄罗斯的语言、俄罗斯的性格反映得那样纯洁,那样美,就像在凸出的光学玻璃上反映出来的风景一样。